 圖1:本館植物園特展室中的展葉馬尾杉 |
 圖2:展葉馬尾杉的孢子囊 |
很多馬尾杉屬(Phlegmariurus)植物也被稱為石松,通常叫做XX石松的植物就是XX馬尾杉,例如覆葉石松就是覆葉馬尾杉。但這種使用習慣遇到展葉馬尾杉時就要注意了,展葉馬尾杉除了展葉石松的別名,也被叫做杉葉石松。
有人看到杉葉石松這個名字時會直接改成杉葉馬尾杉,使用Huperzia cunninghamioides (Hayata) Holub這個學名,但這個學名在大多數人的用法裡是把它看成Phlegmariurus cunninghamioides (Hayata) Ching的異名。偏偏Phlegmariurus cunninghamioides (Hayata) Ching這個學名一般人使用寬葉石松或寬葉馬尾杉的中文名。
展葉馬尾杉名字的故事不只這樣。它的學名依照不同分類觀點,有Phlegmariurus squarrosus (G. Forst.) A. Love & D. Love、Huperzia squarrosa (G. Forst.) Trevis.、
Lycopodium squarrosum G. Forst.等不同用法。種小名squarrosus是「粗糙的」的意思,所以展葉馬尾杉也被稱為粗糙馬尾杉。
開始頭昏腦脹了嗎?那就回到這種叫做展葉馬尾杉,也被叫做杉葉石松或粗糙馬尾杉的植物身上吧!一起來欣賞它的植物姿態之美。
植物園現正辦理《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進入特展室左轉可以看到牆面上有好幾盆馬尾杉屬植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展葉馬尾杉,蜿蜒懸垂的美麗姿態讓人印象深刻(圖1)。
展葉馬尾杉分支多,而且可以用扦插繁殖,在臺灣市場上不算罕見植物。這一類著生性馬尾杉需要濕度很高的環境才能生長,野外只能生活在雨林環境。臺灣沒有典型熱帶雨林,但低海拔地區的溪谷裡有與熱帶雨林相似的環境,所以也有機會看見。展葉馬尾杉大多生長在離樹頂比較近的地方,需要大面積森林才能保存足夠它生長的濕度,隨著低海拔地區的逐漸開發利用,森林面積越來越小,野生的展葉馬尾杉越來越少,成為臺灣的稀有植物。除臺灣外,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越南到菲律賓的熱帶亞洲都有分布,非洲的馬達加斯加與太平洋地區的波里尼西亞也有。
展葉馬尾杉的孢子葉與營養葉的形狀一樣,只是體型比較小,也不會形成孢子囊穗(圖2)。
如果有機會在野外遇到展葉馬尾杉,請讓它繼續留在原地生活吧,因為直接從採回來栽種的展葉馬尾杉不容易種活,讓原本稀有的植物更加稀有,如果想看它,就來植物園吧!您會看見它最美麗的形象。
展葉馬尾杉 Phlegmariurus squarrosus (G. Forst.) A. Love & D. Love 石松科
栽植區域:植物園特展室《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