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藝術不該硬學,藝術是用來玩的!!【小典藏】獻上最無壓的美學饗宴,隨時歡迎您與孩子一起用藝術玩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9/13 第9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Travel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清邁
封面故事 Space明人空間 建築的X光片 《2012實構築ing》
娛樂首選 自家銀飾頻入鏡 王陽明拍戲兼賣銀

Travel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清邁
【文/陳慶祐;攝影/陳慶祐】
我對於清邁的第一印象來自鄧麗君,當她唱起〈小城故事〉,那彷彿桃花源的景象便會來到眼前;而這首歌,就是鄧麗君唱給她所愛的清邁,最後,她也在這裡離開。

當我終於來到清邁,才真切體會到這泰國第二大城確實與曼谷相去甚遠──她不是不熱鬧,繁華卻是恰到好處。曼谷如大家閨秀撐得起豪門大場面,而清邁是小家碧玉,可以在男人疲累時為他倒一杯茶、暖一碗湯。

從清邁回來的某一天,穿上一件在那座城市穿過的T恤,套頭瞬間,一陣香氣襲來,帶著幾許檸檬草的清新;那一刻,我回到了清邁,那正是RarinJinda Wellness Spa Resort房間裡的薰香留在衣服上,讓我一路帶回了台北。

因為鄧麗君,我認識了清邁;因為RarinJinda Wellness Spa Resort,讓我想再次重返清邁。這個飯店小小的,腹地裡包括一幢百年柚木建築,建築物環繞四周,中間是一座舒適的泳池。

RarinJinda Wellness Spa Resort最出名的是Spa療程,客人可以先跟印度醫生諮商,用一個儀器測試能量場與脈輪,再由他建議療程;我自己的經驗是醫生說得很準確,那些他建議我注意的地方,正是身體虛弱之處。

我選擇了Ayurvedic Hideaway療程,當溫暖的油滴上眉心時,從腳底到頭髮的每個細胞彷彿都笑了,像是一種小規模的感官饗宴,做完療程感覺神清氣爽,彷彿又再世為人了。如果你到清邁去,想找個不奢華卻有品味的地方住,而且偏好內斂而實用的設計感,RarinJinda Wellness Spa Resort會是不錯的選擇。

時尚潮店逛街趣

清邁是座古城,老城牆至今依然保存,市中心裡有許多古蹟與廟宇。清晨時分,霧即將散去時,可以在城裡散散步,體驗城裡的老時光。

泰國的廟宇建築有個令我激賞之處,佛寺中有偌大空間讓信眾坐下來仰望佛,這和華人廟宇的狹促很不一樣。你可以端坐佛前,或許不是你的信仰,卻可以感覺到流通的風、安靜的陽光,那種神聖感的體驗其實很像回教堂,與其說你與佛對坐,不如說,你和自己一起坐下來了。

如果你不愛這樣的靜甯,喜歡逛逛年輕的時尚潮店,那Ninmarmhenin Street會是你的殿堂。這裡原本是清邁西方人喜歡居住的地方,後來在一幢幢透天厝或連棟公寓裡開起了咖啡館、藝品店、家具行、庭園餐廳,成為清邁最好逛街的地方。

皇家計畫嘗有機

這回來到清邁,我就去參觀了泰國國王3千個皇家計畫中的一個,Mon Jam Royal Project。這是一座靠近金三角的偏遠山區,許多苗族越過中國邊界來到這裡,原本的生活技能只會種罌粟花,後來國王慢慢輔導他們轉種有機蔬菜,讓少數民族可以在此工作,不用遠離家園;種出來的菜,再由皇室負責銷售,包括泰國航空都是用這裡的有機蔬菜做飛機餐。

走在栽培中心,我真的有體驗到泰國國王的善心。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原本是領導者的必備條件,只是許多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慢慢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昏君。在最高的位置保持謙和的態度,難怪泰國國王可以受到這麼多的擁戴。

 
Space明人空間 建築的X光片 《2012實構築ing》
【文/郭書吟;攝影/高政全】
原來,建築物也有專屬的X光片。目前於台北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的《2012實構築ing》,由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吳光庭策展,精選台灣2010至2012年完工之公共工程、學校、私宅、數位和非傳統物質材料作品等32件,不只談美,施工營建和細部設計圖面像一張張X光片,從曬藍圖裡活脫出來,毫不藏私。

「《實構築ing》不是一個展示建築師創意的展覽,而是呈現『建築師、營造廠、業主』3方的合作關係。」策展人吳光庭點出核心議題,並指出展出施工圖和細部設計圖的目的,在於幫助觀者跳出肉眼形式,以了解一棟建築物產生的過程,「如果把建築類比成人體,這些圖面好比是為身體各部位拍攝X光片。即使是同種材料如混凝土,不同年代也會有不同做法,從施工圖就能看出來。如果談到累積台灣建築的經驗,除了從實際案例之外,施工圖也是經驗累積的途徑之一。」

高空上的小小人

主展區由台灣兩大公共工程坐鎮:「2009高雄世運會主場館」和興建中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皆由日本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和本地事務所共同合作。除了大器建築攝影,還有諸多影像是一個個頭戴工程帽,忙著搬石、吊裝、電焊、鋪設、綁紮、揮汗的營造身影,那些被圈圍在工地內、高立上空護網的小小人們,如今他們的面目,都清晰了起來。

對於透過國際比圖而興建的公共工程,吳光庭持抱以正面態度,認為國際比圖不僅能為國家爭取一件具備前瞻力、高挑戰性的作品,更能刺激本地營造技術提升,使創意和技術落地生根。

台灣構築 空窗50年

吳光庭為展覽專書《實構築ing》撰述的〈後記「2012實構築ing」策展〉,文末更是對戰後台灣建築進行深刻反省。他舉出3件完工於1960年代的鋼筋混凝土構造作品——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貝聿銘╱陳其寬,1963)、藝術中心(陳其寬,1963)及台東公東高工聖堂大樓(Dr. Justurs Dahinden,1960),不僅蔚為台灣建築標竿,更呈現建築師、營建者、業主3方的成功案例。

然而我卻驚訝莫非此後50年,竟無一新作與之相提並論?「確實!路思義教堂如果再蓋一次,我並不相信能比當初做得好。從《實構築ing》展覽看似有進步,但以時間軸評斷,幅度很小啊!或許在土木、橋梁等大跨距的技術確實增進,以及台北101是本地營造廠參與摩天大樓興建,但是環看四周的大廈和住宅,有什麼不同嗎?都只用最有把握、最保守的方式興建。這50年的確是空窗期。」

營建業者不該聽命於誰

台灣建築空窗50年,近年或許能見曙光。眾所矚目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曲牆體」設計,目前工程終於爬升地面,由伊東豊雄領軍的外來刺激,來得正是時候。該案曾因技術太過複雜而5次流標,2009年底終於由麗明營造承接。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是全世界第一次利用鋼筋混凝土施作「曲牆體」工程,若2014年真能如期完工,台中市將大破紀錄,更意味該營造廠未來還能以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協助其他建築師更上層樓,讓以往被視作不可行的創意,有落實的可能。

 
自家銀飾頻入鏡 王陽明拍戲兼賣銀
【文/吳子咪;攝影/高政全】
王陽明(Sunny)一圓高中夢想,和好友建設公司二代Ryan葉誠勳、珠寶設計師李令言(Chuck)三人合資1500萬,推出銀飾自創品牌「金銀帝國Imperial Taels」。身為品牌代言人,Sunny算得精,拍偶像劇《原來愛,就是甜蜜》,全身上下只帶自家品牌的銀飾,DIY置入性行銷,很有一套。

Sunny的外公王天一是海運董事長,後成立光明航務,父母在美國及大陸經商,他生在商人世家,遺傳了經營基因,「金銀帝國」是他第4次創業,回首2007年至今,5年多來的創業史,都從自己的興趣下手。

他在紐約大學(NYU)主修行銷、副修電影,除了研讀行銷書籍,也在商場上學習實務,2007年首度創業,只因愛玩車也愛改車,看準這龐大的改裝市場,就和朋友合資開了一間改裝車行「Supreme Machinery」,專門服務有消費能力的玩車人士,當時頗受好評,也逐漸回收。而後他將改裝車行頂讓返台,看準夜店市場,和朋友在上海開夜店「Bling Shanghai」,開店前期就已回收成本,原本還打算到北京擴店,但經營夜店太累,他也因喝酒熱量高,體重一度吹氣到90公斤,決定不擴店,再將夜店頂讓。

連續兩回投資都賺錢,Sunny對創業充滿熱情,回台和表姐王怡人合開服飾精品店「VANITAS」至今,但隨著在演藝圈出道,又得籌備「金銀帝國」,蠟燭兩頭燒,他索性將精品店交由表姐全權管理,他說:「台灣男裝市場不好賣,女裝真的比較吃香,所以現在都是姐姐管。」

提及「金銀帝國」的緣起,是他18歲就有的夢!他和Ryan都在美國念書,高中畢業返台時透過友人介紹認識,兩人都愛玩車、音樂及打球,就連失戀也會一起喝醉抱頭痛哭,因都很愛CHROME HEARTS的銀飾,多年來花上百萬元收藏該品牌,有次Men’S Talk,討論與其當其他品牌的粉絲,不如自創品牌,來引領風潮。

經多次討論,他們決定以中國圖騰如意、印章等為主題,使用925銀,自己畫設計圖,找來幫電影《艋舺》設計戒指的3D珠寶設計軟體高手Chuck合作,三人都對中國傳統文化及銀飾有興趣,年輕時也立志要自創品牌,因此一拍即合,開店圓夢。

三人各司其職,Ryan股份最多擔任CEO、Sunny掛名行銷經理(即代言人)、Chuck則負責管理設計部門,組成鐵三角,就算平時意見不同,也會有話直說,討論出一個結論,別看他們都是ABC背景,草創初期,經常跑故宮看骨董,激發創意。

別以創業之路輕鬆無比,因都要求完美,兩年來花了快5百萬學費學打樣,做不好就重來,不停燒錢,才做出心目中品質最好的銀飾品。Chuck表示,當初都是請別人幫忙打樣,無法完全打造出想要的風格,最後決定一切都自己來,就算繳了百萬學費,還是很值得。

 
   
 
林憶蓮:我到了作自己的時候!
久沒聽聞消息的歌姬林憶蓮,距離上一張專輯有六年了,期間從演唱會和網路上偶然聽到幾首實驗性質濃厚的單曲,林憶蓮似乎不一樣了。

突破隱性障礙 擺脫僵直性組織
好主意通常就在員工腦子裡,吊詭的是,阻礙這些寶貴創意的竟是公司組織和運作自然產生的一連串障礙,洞悉及破解這些障礙便成為企業變革重生的首要任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