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第一本書『Choyce體驗式教養,帶孩子自助旅行250天』,當時對於『小小孩出遊』做了習慣整理與分享,五年後的兩位小主角也長大了,分別為五年級與三年級,十一歲與九歲的體驗式教養長大了,有許多大朋友小朋友都跟著子喬子鈞一起長大。
為什麼要帶孩子出遊?就跟大人為什麼要旅行的理由一樣:離開舒適圈,大人可以重新調整工作步伐,而Choyce家的親子旅行,是重新調整孩子習慣的教育旅行。簡單的說,我們旅行的目的地僅是過程,真正重點,是孩子在旅行中的自我學習。
很多網友說:子喬子鈞真幸福。
其實跟媽媽出門,孩子們也得硬著頭上陣:媽媽要求比爸爸嚴格,在媽媽帶領下,沒有爸爸當緩衝,孩子們要繃緊神經好好接起各種挑戰。
其實他們從小就很辛苦,其他孩子安穩在家不受風霜不愁吃穿的同時,子喬子鈞從三歲一歲就要面臨各種環境變動,所延伸的生理與心理需求:睡不飽就要起床,走不動還得勉強走,床鋪或者口水被都不是家裡一樣的舒適,即使紅眼航班也任勞任怨倒頭就睡。
我們的旅行從來就不是以『舒適』為題,而是『學習』為主軸。
學習尊重生物,學習體諒他人,學習包容多元文化,學習理解並反饋。
孩子的學習,孩子自己負責。
當父母的,只能提供環境並退居幕後默默守候。
孩子們在不同環境下產生『擔心害怕與喜悅或進步』,都是學習的重點。
累積作為人生往未來邁進的重要關鍵,
這種累積可能不會表現在學校成績單上,但會真實呈現在人生的成績單。
這一趟帶孩子們請假出遊,一樣也引發許多人的反饋,Choyce也該做一次體驗式教養小學報告。
Q01:『為什麼不等寒暑假出國』
(A:我們寒暑假都出國,冬天滑雪,夏天在海外long stay)
Q02:『因為省錢才在學期中出國』
(A:你看我的親子旅行,從來就不是以省錢為目的,吃好住好參加當地行程,都不是省錢旅行元素)
Q03:『老師不會說話嗎?』
(A:所以我們帶著作業出國,回台灣也會把落後進度補齊)
Q04:『不怕請假過多被扣操行分數?』
(A:操行分數是什麼?可以吃嗎?
Q05:『不會英文可以去澳洲嗎?』
(A:帶小孩出國就讓孩子鼓起勇氣運用所學,不然從幼稚園唸雙語念假的嗎?)
我在這趟旅行中深深受到感動:孩子從小受到『體驗式教養』打底,即使八年後,孩子小時候養成的習慣依然沒變。
a. 一踏入交通工具就睡著
(交通工具上不要交談,直接醞釀睡眠情緒,睡飽了才有精神接受挑戰)
b. 什麼都吃,什麼都不挑食
(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任何食物都美味,沒得挑的時候就不會挑食)
c. 兄弟姊妹互相照顧
(到現在五年級三年級一樣照顧彼此,子喬會扛起照顧弟弟的工作,弟弟會回頭照顧姊姊,兩個孩子反過來照顧媽媽)
d. 待人接物大方不懦弱
(到現在在超市裡購物結帳,在餐廳裡向服務人員要求服務或者點餐,都能自己搞定)
e. 自己照顧自己的需求
(在家就得洗碗,做料理,摺衣服收拾環境,出了國一樣照辦)
f. 保持謙虛狀態,觀察與討論,反饋與學習
(母子三人是各國社會觀察家,彼此討論不同國籍的生活態度與由來)
g. 善用外語與肢體語言
(Choyce從來不強迫孩子學習,但是製造環境讓孩子認知『中文』與『外語』的重要性)
旅行中給孩子們定額零用金,告訴孩子們理財的重要性。
不是守住錢包就是理財,沒花完的澳幣就要回收,強迫孩子們在有限金額中做最大的發揮。
子喬子鈞各自有非常想要的紀念品,卻在一定數字中掙扎著:要不要入手。
在一旁默默觀察孩子們待人接物的反應,更是Choyce此趟親子行最重要的收穫。
孩子們的未來,自己負責。
孩子的教育,要自己掌握,才能學到心底,用到生活裡。
就是Choyce提倡體驗式教養這十年來,從來不變的中心思想,即使再過五年十年,Choyce再寫一回中場觀察篇,讓我們看看青少年時期的子喬子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