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09 第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李崇建•聽我說 從體制外轉入體制內的孩子
 
李崇建•這樣說 同理並且陪伴孩子
 
 
從體制外轉入體制內的孩子
文/家長來信
她是一個極成熟理性的孩子,這學期卻老覺得交友很累,覺得與同學沒話說、話題不對。也覺同學們總喜歡在FB等網站,PO出一些負面的情緒,影響別人,要別人與其共舞。她覺這是不對的,四天的畢旅時,她總是擔心很無聊,與同學沒話說(事實上她有幾個好朋友,感情也很好)總想逃離(回小時候的學校,她小時讀體制外的學校)。為什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她?或者她發生了什麼事?
同理並且陪伴孩子
文/李崇建
懷念體制外學校

我曾經在體制外學校任教,也擔任幾所體制外學校講座與顧問。在我有限的觀察中,大部分的體制外學校(或是另類學校),校風較寬鬆自由,孩子擁有的自主權多,同學間談論的話題也較廣泛。

台灣也有校風嚴謹的另類學校,但比例相對較少,有其特殊的主體文化。

我在體制外學校任教七年,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光,雖然我是個成年人,剛離開時也常想起那段日子:寬鬆、自由、浪漫、自然、浪遊、混亂、脫序與困惑,仍然感覺美好。然而離開體制外學校,屬於我的自主意願,信中女兒轉離體制外學校,不知是應父母要求?還是自主意願?這中間的區別,有很大的差異。

孩子緬懷過去的學校,乃人之常情,但是大部分體制外學校,的確容易讓人懷念。從體制外學校轉出去的孩子,多半回校追憶舊時光,感嘆著美好的記憶,也抱怨和校外學生無話可談。

學校的孩子們常反應:體制外學校談論的話題是哲學、數理、人文、類型音樂、登山、自然、藝術、民主精神,或一般人不常對談的主題。外面的同學,談論的話題常是:考試成績、人際關係、偶像劇、線上遊戲,還有流行資訊。

當學生投入數學,花一個星期思考一題數學,不斷找人討論與思考,這是我曾教書的體制外學校;但一般學校學生,可能透過不斷練習,迅速求得解題技巧,或者求得答案。兩種學校培養的學生,對待問題的方式,方向上有所不同。

這是多年前體制外學生的感想,以及我所經驗的體制外學校情況,不一定是信中女兒的狀況,但有助於我們了解孩子處境。

從問題中看見…

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從隻字片語的提問,我並不確切知道,但我感覺孩子的孤單,與現有環境格格不入。

信中提及:孩子有好朋友,感情也很好;但信中也透露:孩子覺得交友很累、覺得與同學沒話說、想逃離目前學校。

這些資訊讓我有一個圖像:女兒表面上有朋友,但是沒有朋友了解她。女兒很努力地想融入學校,所以她和同學來往,但是未達到她的期待。

尤其是同學的作為:「PO出負面的情緒,要別人與其共舞。」

若是這些「PO出負面的情緒」的同學,是她的好朋友呢?

我們該如何引導一個孩子,既能保有自主權,又不失去朋友呢?這是可以被達成的嗎?這麼複雜的人我關係,正反映出社會的縮影,我以為這些問題都很切身,連大人都不容易處理。

格格不入的狀況

常有家長詢問我,關於孩子的人際關係、離群,甚至拒學的問題。當家長描述孩子的處境,常讓我想起愛德華•薩依德的回憶錄:《鄉關何處》(大陸版本翻譯為《格格不入》)。他身為一個阿拉伯人,卻是信仰基督,出身巴勒斯坦,卻持有美國護照,並且質疑自己的母語,應該是阿拉伯語或者是英語?他有一個英國名字,卻擁有阿拉伯姓氏,令他無論置身何處,都感覺格格不入。

薩依德所寫的特殊經驗,卻在我內心陣陣翻湧,有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

就是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一種疏離、孤單,無法融入群體的複雜感覺,讓我有著深深的共鳴。也許我太過纖細敏感,在三歲多的年紀,就湧現複雜的體驗。

那是我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二天開始就不願意進教室了。我獨自坐在教室外的階梯,冷冷的看著世界,看著父親推著腳踏車離開,有一種被遺棄的疏離感覺。父親說我從小就個性疏離,三歲上幼兒園,隔日彆扭著不願進教室,老師說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但是我卻僵持了一個多月,最後離開了幼兒園。我一直記得一個畫面,園長的女兒在唱遊課咬我手指,表面慈祥的園長很兇,對我嚴厲的責備一番。

但這樣的感覺,隨著年紀漸長,疏離感絲毫未減少,因為我課業不佳,其貌不揚,不是常被關注的對象,卻又常心高氣傲,在人群中更顯得疏離。加上母親小學五年級之後,展開自己的生活,不太回來家中,我形同單親的孩子,內在常有複雜的感受,也不知該如何自處,更何況與人相處?

但總結我的內在,常興起的感受:孤單、疏離、挫折、困惑,渴望朋友,卻不知該如何與朋友相處?

給予支持與關懷

這封家長的來信,讓我想到童年的處境。

該如何給予這樣的孩子關懷?讓孩子感覺有力量,感覺被支持呢?

一般的父母,會急著想解決問題,建議孩子多交朋友,希望孩子不要胡思亂想,說服孩子也有好朋友呀!或者教導孩子該如何和朋友交往?

這些舉措,往往無法幫助孩子,反而加深孩子的沮喪。因為孩子就是會感到孤單,就是感覺和同學格格不入,這種感覺很難透過教導而消失。

我通常用很長的時間,去陪伴孩子。

具體而簡單的作法,便是先不要急著解決眼前問題,而是多一點兒聆聽,多一點兒同理,同理孩子的孤單、挫敗與會難過。只要靜靜地聽,或者靜靜地重複她的感受:我知道妳很孤單,我知道妳很難過。除此之外,若是家長願意,請語氣深刻,眼神專注而堅定的告訴她:我會陪著妳經歷、會支持妳,這樣就夠了,並且適時對孩子表達愛。

讓孩子在處境中,學習面對世界而不絕望,感受到自己有一份獨立的能力,並欣賞自己獨特的價值,孩子的成長也就在其中,成為一個更豐富的人。

歡迎家長、老師們來信提問教養上的疑難雜症,李崇建老師將為大家解惑。

提問信箱→aquarius@udngroup.com,來信請註明「請教李崇建老師」,謝謝。
上班族必看!陳偉殷精神的成功術
陳偉殷用自身的故事來告訴我們,即使你出身不夠好,也有追夢的權利;即使你被誤解,也要懂得溝通,讓別人幫助你,成功,可以強求,這是陳偉殷教我們的成功術。

大陸經濟:離不開,但靠不住?
近來,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台商經營困難度提高,再加上大陸房價泡沫化的隱憂,我們不容忽視這些因素對台灣經濟、金融穩定的衝擊,讓人感到大陸經濟有「靠不住」的擔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