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29 第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李崇建•聽我說 如何幫助墮落的資優生
 
李崇建•這樣說 讓孩子更有優勢的教育方式
 
 
如何幫助墮落的資優生
文/家長來信
兒子已經國二了,目前拒絕去學校上學,他說學校老師教的太簡單,去學校浪費時間。他在家中沈迷於電腦,完全不碰學校的功課,但是他國小的時候是資優生,進入國中也是資優班,但不知道是不是壓力太大?還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國一第一次段考之後,成績並不理想,常嚷著不想去上學,我已經幫他轉了兩所學校,他斷斷續續上課,表現得很不積極,一直說學校很爛,不想再去學校了。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幫他?是不是需要再幫他轉第三所學校呢?我知道他資質優秀,看著他這樣自暴自棄,我和太太都感覺很無力,想請教老師我該如何幫助兒子?
讓孩子更有優勢的教育方式
文/李崇建
我在作文班教學,常看見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很多父母都納悶,孩子怎麼各科都優秀,唯獨作文一科不行?

資優生並非作文不行,因為他們能說話也會寫字,不至於寫不出文章,更何況甚多資優生喜歡閱讀。那麼為何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呢?在我有限的觀察中,作文沒有標準答案,不像一般的學科,資優生也許無法確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但「資優」的帽子,是堂皇的冠冕,也是沈重的負擔,他們如何面對一個不確定的考試結果呢?

資優生的困境

在我接觸的學生,不少是國小進入資優班,在國中、高中階段發生狀況:沈迷電玩、拒學、憂鬱症,甚至拿刀恐嚇父母。他們普遍的狀況,都是學校成績下滑,行為端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資優生面臨的情況,不禁讓人想起中國的俗諺:「少年得志大不幸」。

很多國小設有資優班,這些身處於資優班的孩子,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呢?是否會覺得高人一等?或是覺得自己特別聰明?若是的話,我將之歸類為「得志」族群。

當資優生如此看待自己,會有什麼樣的風險存在?

美國的心理學家,史丹佛大學教授卡蘿•德威克,曾經發表過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她將400位小學生安排三場考試,第一次考試題目為一般考題,但是第二次考試題目非常困難,幾乎所有學生都不及格。

在第二次考試成績揭曉之後,德威克將這些學生,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實驗。A組的學生被稱讚:「你們是聰明的學生,一定可以的。」,B組的學生被稱讚「雖然考不好,但是你們很努力。」

緊接著德威克進行第三場考試,結果呈現了一個現象:被稱讚「很努力」的孩子,成績大幅度上揚,甚至超過第一場考試平均分數的30%;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成績反而下降20%。

這份研究報告,常被引用來稱讚孩子努力、認真,而不要稱讚孩子聰明。因為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常會失去面對「挫敗」的能力。德威克說:「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就一定做得到。」

資優生較常出現的狀況,相信自己是聰明的,而不是擁有改變最重要的努力?

當資優生升上國中,仍舊就讀資優班,但是課業成績無法如預期,資優生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會如何看待自己呢?若無人引導孩子,往往在行為端產生負面的表現,如此又會得到負向評價,產生了反覆循環。

給予聰明、成績以外的肯定

如何面對一個挫敗的資優生呢?我的意見是,讓孩子們學習接受挫敗,從挫敗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努力、不放棄,以及其他優秀特質。

但是這具有相當的難度,因為父母得先接受孩子的失敗,接納孩子的狀況,而不是一味在課業上面要求,或是一味在課業上想方設法。因為孩子要從課業的挫敗中,看見自己的價值,這是難上加難的工作,更何況被認為是資優生呢!何況是資優生父母呢?

一般資優生父母,著眼點都是功課,期待孩子回到學業的軌道,期待孩子認真學習。因為父母也無法面對失落,尤其孩子從資優生成為一般生,甚至「落後」一般生了。

更普遍的狀況,是台灣的資優生檢定程序,無法篩選出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小便讓孩子「大量學習」,取得超前的學習進度,創造資優生的「能力」,這一類孩子童年多半是「乖乖牌」,較為聽父母的話。這一類的父母,易信奉某種價值,其努力鞭策的方式,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亦讓孩子遭遇挫敗時情緒起伏巨大。

因此父母需要認真看待自己的失落。

若是父母能接受失落,在生活上彼此的情緒影響會減少,內在的力量才不會不斷內耗。其次請父母以連結彼此內在為目標,感受彼此的關懷與愛,而不是看見孩子的墮落,著眼於孩子功課的得失,進而能將目光放遠,比如讓孩子參加各式活動,並且從中看見孩子的勇敢、努力,不放棄,將來若有機會,再援引這樣的力量回到課業。

若是父母同意這樣的看法,轉學與否就不是最重要的選項,或者轉學應與孩子商量。我建議父母與學校輔導室深談,因為單憑父母的力量,並不容易在起伏的狀況中平靜以對,若是學校與家庭一起努力,協助孩子找到力量,研究是否能有配套?為孩子斷續上課的表現,找到可變通的方式?或者請輔導老師協助,和孩子討論如何為自己負責?並且透過談話建立孩子的價值,這是我經常做的選擇。

至於孩子沈迷於電腦,那是應對壓力的一種方式,當父母的著眼點不同,談話的內容有了改變,孩子也才有機會改變外在的行為。

歡迎家長、老師們來信提問教養上的疑難雜症,李崇建老師將為大家解惑。

提問信箱→aquarius@udngroup.com,來信請註明「請教李崇建老師」,謝謝。
外遺傳也會遺傳?
有害化學物質、壓力及其他影響,可在不更動基因的情況下,永久改變基因的開關。新的研究發現,這種「外遺傳」變化似乎能世代傳遞,也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

聰明教養小孩,不必花大錢
一個破紙箱對孩子的吸引力大過會跑的電動鐵軌車,因賽車只會在軌道上跑,而紙箱子卻可能是上月球的太空梭!所以爸媽們不必花大錢去買昂貴的玩具來增加孩子的智慧,只要花時間陪他玩就好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