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z互動英語報】提供商、職場中各式場合的速效應用英語,讓你在職場、社交領域掌握競爭優勢。 【彩虹兒童美語電子報】是以美語學習為志向,更關心身心都在發展階段的孩童,能夠快快樂樂地長大,成為堂堂正正的人。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10/20 第17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找對教練獲利一輩子
李世有多賺少賠的致勝戰略 追隨東山老師 財富暴增八位數
街王再起
亨得利加緊腳步爭台灣第一
 
   
封面故事
   
找對教練獲利一輩子
李世有多賺少賠的致勝戰略 追隨東山老師 財富暴增八位數
今周刊.撰文:林心怡/研究員:葉揚甲

華爾街有句名言:「貪婪與恐懼是股市最大的驅動力!」投資人的心態也一樣,往往因為一個錯誤的決策、盲目的投資,在茫茫股海裡吃下敗仗。即使是台面上的投資大師或不為人知的股市達人,在成功前,都曾歷經一番投資的修煉,究竟影響他們最深的投資教練,傳授哪些讓他們獲利一輩子的方法?股海浩瀚,要學習的地方很多,不論是一本書、一位名師,或是一位老前輩,都可能成為你在投資路上的老師,為你開啟投資的智慧之門。

三十九歲的李世有,苦心鑽研股市名師東山的投資心法,再結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觀念,內化成為一套長短期的投資戰略,從大賠四百多萬元翻身,目前每年從股市獲利七位數,個人財富也從二十萬元暴增至八位數以上。

如果想把股票投資當作終身事業,該具備什麼技能?據統計,每十四位股票投資者,只有一位賺錢、兩位打平、十一位賠錢,等於每百位投資人,只有七位能成為股市長期贏家。三十九歲的李世有,三十歲時經人介紹,接觸到股市名師東山所著的︽股市戰略與絕學》一書,加以融會貫通後,憑著這套多贏少輸、大賺小賠的投資心法,使李世有從此打通投資的「任督二脈」,從大賠四百多萬元,全部身家只剩二十萬元的破產邊緣,轉而幾年間賺得八位數的資產,甚至毅然辭掉年薪百萬元的工作,專心於股票投資,悠遊於股海之間,成為七%贏者圈的一員。

融會貫通東山老師絕學/演繹出四大決勝戰略

翻開《股市戰略與絕學》第一章,東山老師開宗明義說,很多人做股票都喜歡預測,猜測多頭會走到哪裡?空頭時跌到哪裡?但最後事實證明,越喜歡猜行情的人,就會錯得越離譜。身為東山老師粉絲的李世有認為,能在股海長勝不敗,不預設立場、順勢而為是最重要的觀念,尤其若想以股票投資為長期事業,更禁不起任何一次因為「硬拗」而大虧,所帶來的傷害,他更進一步加以演繹為四大決勝戰略:一、不與大盤對作;二、不要猜行情;三、別當死多頭;四、只要第一名。

首先,「不與大盤對作」,李世有解釋,在東山老師的投資理論中,個股的漲跌,一定受制於大盤,多頭時,多與空的股票比例是九比一,空頭市場空與多的比例也是九比一;因此,在空頭市場硬作多或多頭市場逆勢作空,都是不智的行為。

至於,「不要猜行情」,他分析道,在多頭市場,沒有壓力問題,空頭市場,則沒有支撐問題,但投資人往往自作聰明,喜歡猜行情,在多頭市場提前拔檔,在空頭市場提前進場,結果不是被洗掉,就是被套牢。

另外,「別當死多頭」,指的是大部分散戶只習慣作多,因此常在空頭行情也勉強作多,結果不是嚴重套牢,就是受不了虧損壓力在低檔停損出場。其實股市有漲有跌,不是只有作多才能賺錢,放空賺起來才快。

最後則是「只買第一名」,多頭市場特性是強者恆強,空頭市場一定是弱者恆弱,因此多頭時買第一名強勢股,空頭時「空」第一弱勢股,才能在短時間內賺最多錢。

初進股市即作融資/不懂得停損 大賠四百多萬元

李世有回憶,退伍不久,就到元大證券當營業員,初進股市,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憨膽」,當三年半官預辛苦存下來的一百多萬元,加上幫母親操盤的三百萬元,沒多久碰上亞洲金融風暴,由於以融資槓桿操作,又不懂得停損,幾個月下來竟然只剩下二十萬元。

所幸,他發現順大裕(已下市)雖然被當時董事長曾正仁掏空,但算一算淨值,扣掉被掏空的部分,應該還有殘值,當時順大裕可轉債從百元以上暴跌至十三元,便鎖定順大裕的可轉換公司債,從三十元開始介入,每周買一張,一路往下買到十三元。

後來順大裕公司與債權人協商,以餘屋抵充債務,順大裕可轉債也暴漲到七八十元以上,李世有選擇換房子,以二十九張可轉債,換到一間位於台中市南區的三十三坪房子,再以這間房子向銀行貸款,取得翻本的資金。

在此同時,他也從營業員升為營業檯主管,能夠接觸到當時分公司的主要客戶,在一次和一位蔡姓大戶聊天的過程中,蔡大戶透露,他從只有幾十萬元資金的小散戶,在幾年內變成身擁數億元的大戶,就是因為拜東山為師,而他的同門「師兄弟」,很多人也是靠這套心法致富,這一番話引起了李世有的興趣,他特別花了兩千五百元,買了東山老師的《股市絕學》手抄本講義,開始苦讀,並運用在股票操作上。

一九九九年底,櫃檯買賣中心舉辦股王爭霸戰股票模擬競賽,李世有報名參加,憑藉東山老師這套投資心法,他在五十位參賽者中,勇奪第一名,讓他信心大增。而讓他於模擬競賽中奪冠,並使他在現實市場上翻身的主要標的,是高鋒工業這檔股票。

李世有會選擇高鋒這檔股票,最主要的理由是這檔股票從最高九十三元跌下來,每股淨值有十八元,帳上還有五億多元現金,財務結構非常健全,他判斷這是一檔超跌的股票,於是和親朋好友從十四元開始介入。從技術面來看,從十四元介入後,雖然一度跌到十元出頭,但在十到十一元之間量縮形成平台整理...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22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封面故事
街王再起
亨得利加緊腳步爭台灣第一
今周刊.撰文:梁任瑋/製作人:吳美慧/研究員:陳兆芬

亨得利鐘錶標下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原安泰銀行舊址,帶來的不僅是價格刷新紀錄,更看出中資卡位台灣房地產,以及搶占未來陸客自由行商機。除了亨得利進駐以外,包括港資的藥妝店莎莎、服飾店佐丹奴、ESPRIT等,未來將有更多中資、港資進駐忠孝東路四段,形成台北「新銅鑼灣」的縮影。

中國最大的鐘錶零售集團亨得利集團,正式插旗台灣。究竟亨得利為什麼要進軍台灣?計畫如何布局?陸客自由行的商機對鐘錶業者來說,究竟有多大?台灣鐘錶市場對亨得利而言,真的是隻金雞母嗎?

中國最大的鐘錶零售集團亨得利集團,插旗台灣的大動作,引起各界關注。亨得利已經成功插旗香港,進軍台灣是否也將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究竟亨得利為什麼要進軍台灣?計畫如何布局?其市場策略又是如何?值得探究。

中國最大的高級鐘錶通路商亨得利,背後的靈魂人物是人稱中國鐘錶大亨的張瑜平。張瑜平對外表示,來台發展的原因,一是為了鞏固亨得利集團在大中華區的領導地位,台灣市場具有戰略性價值。換言之,已在香港上市的亨得利,在國際化的考量下,台灣是其布局亞洲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

其次,則是看中陸客自由行之後的龐大商機。從香港的數據,香港鐘錶市場陸客消費占比高達九成,目前已呈飽和狀態。台灣部分,已進駐陸客必去景點一○一百貨的新加坡高登鐘錶集團台灣總經理施文良表示,他們的鐘錶業績,陸客消費已占總營業額的六、七成。

香港市場近飽和 看上台灣潛力

看上港、台鐘錶珠寶等奢侈品,比中國大陸價格便宜高達二成,陸客自由行後可望帶來的龐大商機,亨得利因此積極布局港、台。亨得利先於二○○六年收購在香港擁有四家零售店面的高級手錶銷售商三寶集團,以開拓香港零售業務。目前,面積只占中國大陸十二萬分之一的香港,卻已經貢獻亨得利總營收將近三○%。

張瑜平深諳「通路為王」,因此想在台灣複製他在中國大陸成功的快速展店策略,以擴大亨得利的市場影響力。

從去年中到今年六月底,亨得利就以驚人的速度將店面由二一六家擴增至三○二家,以平均每三天增加一間店面的速度擴展;台灣部分,在金融海嘯陰霾逐漸散去的○九年底,亨得利成功購併台中著名鐘錶通路商精光堂時計(現改名為亨得利),並迅速展店五十一家。

難以複製港、陸的快速展店策略

亨得利靠著龐大資金與國際品牌奧援,一路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但是,沒想到,擴展台灣直營店時,卻踢到了鐵板,不如想像中順利。

欣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指出,亨得利去年底與他們接觸,計畫一口氣在台灣開十家店,其中有六家鎖定台北一○一、信義計畫區、西門町、站前、士林、公館等台北一級商圈;但因為店面至少一百坪以上的嚴苛要求,因此能符合條件的標的少之又少。「找得非常辛苦,」焦文華搖搖頭說道。

亨得利原在明年底要達成目標,但到目前為止,卻只於東區正式開了一家專攻頂級手錶的旗艦店。至於日前以天價九億五百元標下的店面,因得優先承租給原擁有者安泰銀行,得等兩年後才能正式開張。

雖然亨得利於○九年中旬,就開始積極籌集資金,以備齊擴張通路的銀彈來源。焦文華說道,「他們的決策過程很漫長、時間拖很久。」因此,整個擴店計畫的速度,只能如龜速般前進。

到目前為止,張瑜平欲複製在中國成功的模式到台灣,離台灣「鐘錶通路之王」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台灣寶璣副總經理蔡光明表示,就現階段而言,無論是本地或是外來的鐘錶商,他們都一視同仁。

在「通路為王」的遊戲規則下,施文良表示,亨得利如果真的順利在台灣開展十家店面,將會對傳統鐘錶通路造成很大影響;因為重要的鐘錶品牌,會「西瓜偎大邊」,選擇與最大的通路商合作。

就鐘錶通路的長期發展趨勢來看,施文良認為,連鎖鐘錶經銷商會漸漸取代傳統鐘錶通路,就像7-ELEVE打敗雜貨店的道理一樣。台灣斯沃琪(Swatch Group)總經理黃孔祥也預言,未來十年台灣鐘錶市場將步入「經銷商之戰」。

目前亨得利在台灣的市場定位較為全面,橫跨中價位到高價位的頂級錶。ELEGANT三寶店專攻頂級鐘錶,亨得利店(原精光堂時計)則是以雷達、豪雅、寶齊來、浪琴等中價位品牌與流行錶款為主。這與亨得利在港、陸的互補式布局不同,前者以中價位手錶為主,後者則專攻高價頂級手錶業務,兩塊區域是互補的。

台灣寶璣副總經理蔡光明認為這種布局策略,掌握到鐘錶通路未來的趨勢。他分析,未來台灣的鐘錶店面發展,將有更明顯的區隔,「以前是一家店就包含高中低三種價位,日後則將分化為高、中、低價位與時尚品牌等各自獨立的鐘錶店。」

至於店面的位置,亨得利目前是偏好選擇「街邊店」的形式來展店,蔡光明認為未來若同時布點進駐愈來愈活躍的「百貨商場」,在通路影響力上將更為完整與全面。

今年上半年亨得利營收超過人民幣三十七億元、獲利人民幣三.三億元。台灣亨得利(原精光堂時計),今年前三季的營業額為五億二千七百萬元。

隨著新的直營店數的增加,台灣鐘錶市場對亨得利而言,究竟是否為金雞母?值得密切觀察。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22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今周刊》722期更多推薦閱讀

  封面故事:找對教練獲利一輩子/李世有多賺少賠的致勝戰略追隨東山老師財富暴增8位數

  封面故事:街王再起/亨得利加緊腳步爭台灣第一

  話題人物:台商小產品 維繫智利33位礦工生存的大功臣

  焦點新聞:六四民運領袖談劉曉波獲獎/王丹:大家都變了,只有他沒變!

  個人理財:新台幣走強 全民瘋美元保單/侯昌明:保險不是用來賺匯差的!

  焦點人物:從生產鋼筋到躋身全球前10大特殊鋼供應商

  新聞現場:大陸富豪來台/活動高潮是追垃圾車?

  焦點新聞:一面當全球匯率調人 一面操縱韓元緩升/李明博兩手策略 難過G20這關

  名人沙龍:尋味人生》吳淡如帶路 品嘗平淡中的甜美況味

  彭博商業周刊:固守電腦運算核心地位是首要任務/微軟再戰智慧型手機市場


本週好康快訊:

  【王偉忠vs小S講座】破天荒組合 名額有限 最後倒數!

  【今周刊世紀論壇】危機經濟學家-魯比尼博士 首次抵台論壇

  現省4,300元!!! 今周刊一年52期+舒壓枕乙個只要3,999元

  現賺15,570元!!! 《今周刊》一年52期+天絲雙人寢具組週慶熱賣價3,999元

  正宗秘傳,誰與爭鋒【散戶勝經《終極版》】

  ★訂1年送1年★ 訂《今周刊》電子雜誌一年送財經企管電子雜誌一年

  ★加量不加價★今周刊紙本雜誌+電子雜誌,各一年52期只要3,888元!!!

  週慶限時優惠 訂《今周刊》電子雜誌半年超值價1,550元

  ※全年最低價,一年只有一次!※《今周刊》一年52期回饋價2,980元

 

 
UNIQLO抵台!解碼日本國民品牌的超強吸引力
10月7日,UNIQLO全台一號店亮相,歷經海外撤軍、國內市場衰退, 這個日本品牌,變身亞洲第一、全球第五的品牌密碼是什麼?

快來看動物長壽的秘訣!
《動物生命的奧秘》文中提到的長壽象龜享年176歲,而紀錄中最長壽的象龜活了 225 年,比紀錄中最長壽的人類還多活了一百年。快來看看動物長壽的秘訣有哪些!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