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今周刊》「兩岸三地市值1000大」排行榜出爐,與去年的榜單相比,除了各企業一整年的營運表現是重要因素外,疫情對股市的衝擊亦大幅影響本次排名。 以截至今年4月20日的情況分析,過去一年來,台股加權指數下跌3.6%、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1.3%、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8.8%,讓今年成為本調查近年來罕見出現「不退步、排名就會進步」的一年。 阿里、騰訊、台積電 包辦前三大 雄踞在金字塔頂端的,是連續四年占據前兩名、各項損益數據都十分亮眼的阿里巴巴與騰訊;尤其是阿里巴巴,充分展現即使創辦人馬雲退休,依然能持續向上的實力。 在2019年榜單中,阿里巴巴、騰訊分別以14.8與14.7兆元新台幣(下同)市值,大幅領先第3名中國工商銀行的9.3兆元;今年,這段差距進一步擴大,阿里巴巴市值17.1兆元、騰訊15.1兆元,遙遙領先第3名的台積電1倍以上;台積電市值7.9兆元、成長率14.3%,排名從第6躍升至第3。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2019年中國線上零售消費金額約10.6兆元人民幣,超過當年整體零售額41兆元人民幣的25%。也就是說,這個地表最大的零售市場,去年有4分之1的消費行為是在網路發生。而這樣的勢頭,隨著今年第1季實體經濟活動被暫停,只會更猛。 第1季結算,中國整體零售額較去年衰退19%,線上零售則逆勢成長6%。疫情摧殘中,依附在網路線上的經濟活動,成了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唯一亮點。 2019年興起的「直播帶貨」與「萬物即時送」的快經濟熱潮,普遍被認為是中國電商的下一個風口,今年以來,這道風口又因為疫情的推波助瀾而更顯火爆。然而,若將目光拉遠些,這股風潮背後所反映的,其實僅僅是中國近年「在線經濟」高速發展下的一面縮影。 大工程:新基建 力拚改變國運,加快5G商用步伐 「新基建」是中國今年以來很夯的詞彙。中國媒體對這3個字另有形容:「改變國運的超級工程」! 「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底,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領導層,對未來一年中國產業的發展策略做出了這樣的宣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詞首次登場。今年3月底,中國工信部公布發布白皮書,強調官方預計在2025年底之前,至少在「新基建」領域投資人民幣10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 對此,鑽研中國產業發展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明澤解釋,新基建一方面是延續2016年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經貿環境愈來愈嚴苛,中國政府希望加速自主創新的步伐,「官方口號從『中國製造2025』變成『中國標準2035』,由此,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而伴隨今年疫情無預警爆發以來,新基建更是被多次強調,「中國出口已被貿易戰打得亂七八糟,現在東西又賣不出去,消費和出口都大幅衰退,能救經濟的,只剩下政府支出了。」吳明澤表示。 新風口:在線經濟 快速提振內需,中國產業唯一亮點 回到「在線經濟」,某種程度來說,在新基建的大格局戰略中,在線經濟是最快、最早,也最能讓新基建快速提振中國內需的應用方案。4月13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了《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列出如在線醫療、無接觸配送等12大發展重點,中國官媒《新華社》立即評論,「上海瞄準『新基建』,打造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 事實上,上海官方也在政策說明中指出,之所以選在此時推出該方案,固然有因應疫情與上海經濟發展的需要,惟背後著眼的,正是上海發展在線經濟的「新基建」基礎已漸趨成熟。 至此,被寄予「改變國運」期待的新基建,與疫情蔓延下中國經濟唯一亮點的「在線經濟」,儼然已經連成一線。簡單來說,「新基建」是中國政府應對近年各種內外挑戰、重新打造經濟地基的藍圖框架;而「在線經濟」,則將是新基建最快發酵的應用場景之一。 變數多:轉型不順 新基建規模小,新增就業機會有限 只是,中國的「在線經濟」要能穩定發展,相當程度仍須仰賴中國「線下實體經濟」的養分供給;不過,影響目前中國實體經濟「養分供給」的最大變數,是近年一再被市場提起的經濟結構轉型問題。 據中國官方統計,去年中國人均GDP正式超越1萬美元,離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經濟體」門檻僅一步之遙,但吳明澤指出,綜觀歷史,許多國家走到這個階段時,因無法克服經濟轉型的種種問題,都會落入所謂的「中等所得陷阱」。 「中國人口紅利不再,經濟下行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傳統基建的投資效率愈來愈差,債務問題更持續惡化。」吳明澤表示,以上種種,儘管部分是老生常談,卻無疑是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最迫切的課題。 內外挑戰的確艱難,但從今年「兩岸三地1000大排行」的變動狀況來看,以「新基建」為渾厚暗湧、以「在線經濟」為第一波巨浪的經濟逆襲,正在逐漸成形。未來數年的中國經濟突圍戰略中,「在線中國」,必然會是主旋律之一。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20 期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