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5/11第773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中國今年GDP若超過5%,一定是假的!」
經濟學家: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大概只比蘇聯好一點
「台股最壞情況已過!」
張錫解析:為何現在是留意布局超跌「好股票」絕佳機會?
 
   
封面故事
   
「中國今年GDP若超過5%,一定是假的!」
經濟學家: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大概只比蘇聯好一點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2022年3月26日,中國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吳凡在記者會上宣告:「上海不能封城……,上海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承載了重要功能。」短短兩天之後,上海封城,至今未解……

從去年初的互聯網巨頭遭重罰、年中對補教業的上市與資本化禁令,到9月突發的「能耗雙控」事件,乃至今年初多地的封城與封省,在在凸顯出過去這動盪的一年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那雙「看得見」的手,無時不刻在對中國產業與經濟發展下指導棋。

長年觀察國際與兩岸產業趨勢發展的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認為,過去一年的中國經濟,就宛如一個高度可塑的「捏麵人」一般,在中國政府這雙超級巨掌下,正被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領導層,用改革開放以來罕見的力道與強度,重新「塑形」。

習近平將把中國經濟帶往何方?透過《今周刊》2022年、也是連續第19年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簡稱一千大),得以一窺這場「變形大計」的完整內涵。

攤開此次一千大榜單,無論是透過哪個指標排名,例如市值、營收和淨利成長幅度,抑或相較去年排名躍升的幅度,乃至新進榜企業的家數等,本刊發現,位居榜單前列者,多屬於「新能源」相關企業。在「市值成長率」排名前50強中,即有7家新能源企業。

另一個被中國政府「巨掌」所重新形塑的產業,是半導體。攤開一千大排名,有中國政府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入股、且位居「前五大股東」的半導體公司家數,總共有16家,其中9家排名躍升,平均進步名次高達103名。

上海封城月餘,鑑於中國官方嚴苛的「動態清零」政策,已嚴重衝擊中國的經濟與供應鏈,4月下旬至5月初,多家外資機構紛紛下修中國今年經濟展望。截至目前,包含國際貨幣基金(IMF)、摩根士丹利、瑞銀、美銀、巴克萊與摩根大通等各家法人,對2022年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測,普遍落在4.2%到4.6%之間,這比官方希望達成的年度5.5%成長目標,足足低了1個百分點。

儘管有不少分析認為,中國有望在下半年二十大之後放寬清零政策,但李鎮宇認為,如此想法或許過於天真。他解釋,「獨裁者不會受到任期的限制,反過來說,他也不會受到任期的保障,所以,他眼裡的每個人都是政敵。」

至於對習近平日前表態,要求「今年中國GDP成長率必須超過美國」,李鎮宇聳聳肩,「中國全年GDP的成長,了不起就4%左右。如果有5%以上,那麼,數字一定是假的。」他笑說。

笑歸笑,但他綜觀過去一年由習近平一手捏出來的新中國,卻是做了一個偏向悲觀的長期定調:「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李鎮宇感嘆,當計畫經濟主導產業樣貌,「中國也等於是把門關起來,跟全球競爭斷絕,有點像是80年代的蘇聯。」而他眼裡的中國前景,「大概就是好一點的蘇聯……;中國最美好的時光已停留在2018年。」

這就是習近平捏出來的新中國。不久後,全球電動車的新龍頭或許會在這裡誕生,被美國「卡脖子」的半導體產業,成熟製程的產業能量也正加速追趕。然而,一個對外更封閉、對內更嚴控的中國,能讓這些產業能量創造出什麼樣的外溢效果?同樣地,恐怕也掌握在習近平的收放之間了。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25 期謝謝!)

「台股最壞情況已過!」
張錫解析:為何現在是留意布局超跌「好股票」絕佳機會?
今周刊•撰文:林心怡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5月6日升破3%,創2018年底以來的新高點,在殖利率攀高引發資金抽離、衝擊股市的疑慮之下,投資人此刻該如何看待台股的布局策略?關鍵時刻,本刊特邀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分享他們現階段的台股應對想法。

投信觀點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
美十年公債殖利率3.3%是警戒線

「台股最壞情況已過,量縮打底後,將有機會逐步回升。」維持一貫的相對樂觀態度,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如此表示。

他分析,本波下跌主因就是通膨造成的升息議題,尤其市場對升息鷹派的預期,造成太過恐慌,大戶與散戶大舉撤出,出現籌碼調節的殺出現象,但從美股的部分市場指標來看,恐慌情緒引發的殺盤力道,可能已有轉變機會。

張錫所謂的市場指標,即是「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簡稱AAII指數),該指標看空比率自4月28日來到高點59.36%,創下近年來新高後,至今仍在50%以上居高不下,意味散戶悲觀情緒可能已經來到「頂點」,將有反轉向下可能。

在台股部分,目前大盤融資餘額回到2021年10月5日前波低點16162點的相對低檔水位,短期籌碼浮額影響逐步降低。

張錫認為,隨著通膨可望在5、6月受到控制,股市屆時將重新回到上升軌道,現在反而是留意布局超跌「好股票」的絕佳機會。

張錫分析,聯準會5月升息兩碼,主席鮑爾雖示意未來幾次會議將維持兩碼的升息步調,但並未積極考慮升息3碼,淡化了激進升息可能性,對市場而言,應有利空出盡的味道。而隨著未來俄烏戰爭影響淡化、中國封城問題解除,且高油價獲得控制,樂觀狀態下,3、4月可能是通膨最高點。

只是在此之前,只要通膨疑慮一日未除,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加快升息的聯想,走勢容易出現上沖下洗、大洗三溫暖的震盪局面,投資人要花點心力選股、分散布局與耐心等待。

依據他的推想,聯準會應該在6月升兩碼、7月升一碼,估計今年底前利率水準升到2.5%,張錫以此估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9至3.1%都是市場尚能接受的合理區間,「一旦升過3.3%,就比想像中的高,要特別留意。」

至於影響通膨的油價,「若維持在110美元附近,算是仍在合理範圍;一旦突破120美元,市場對通膨的疑慮恐又會加深。」不過張錫認為,雖然俄烏戰爭造成油價供給緊俏,但由於印度及中國仍向俄羅斯買油,全球整體供需還不至於太失衡。

此外,中國延長封城雖使部分台廠停工,但「訂單僅延後,並非取消。」預計6、7月中國防疫政策放鬆後,缺貨問題可舒緩,帶動製造業景氣好轉。而台灣3月外銷訂單與第一季外銷訂單金額皆創同期新高,表現淡季不淡,強勁的出口動能仍支撐台灣經濟成長,加上台股預估本益比來到11倍,比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的12.1倍還低,平均股息殖利率還有5%,代表台股具長線投資價值。

群益創新科技經理人黃俊斌基本上也贊同以上看法,但他特別提醒,雖然台灣的整體經濟成長與業績展望不錯,依舊看好車用電子、半導體、高速運算等成長股供應鏈,但畢竟全球市場的變數仍多,包括歐盟正式提案全面禁運俄國石油,多國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等,以及中國供應鏈疑慮未除,未來聯準會加速緊縮的風險依舊存在,因此,現階段對於市場恢復信心的時間點不宜過度樂觀。

在布局策略上,他強調宜保持謹慎不追高、不摸底的基本原則,即使向下建倉,也宜採取分批布局,並且盡可能挑選穩健成長型類股與高息股。同時,也應保留一定成數的現金部位,待股市正式出現多頭攻擊訊號再分批加碼布局,較能減輕投資心理壓力。

贏家看法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
股債皆宜保守 保留高比例現金部位

相較之下,獵豹財務長郭恭克看法更趨保守,「在國際型的惡性通膨大環境之下,加上台幣走貶,台灣的物價與股市,很難不受影響。」郭恭克認為,台股與美國科技股高度相關,美股走空,台股指數面臨下修壓力,是投資人難以忽視的問題。

他分析,由於美股走向空頭型態的危機持續加重,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的空頭型態愈來愈明顯,而台積電同時為費城半導體指數與台股指數的重要權值股,若費半指數趨勢呈現下滑型態,台股指數的震盪修正力道也不容小覷。

郭恭克表示,目前國際油價、CRB商品指數位在高檔,全球的供應鏈受俄烏戰爭及中國封城衝擊,物價高漲情勢不容易透過升息迅速緩解,「因此,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國際惡性通膨環境沒有改變之前,將常態性地維持在高檔。」他認為,時間拉長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3%水準「並非最高檔,還可能持續上升。」

展望未來,郭恭克認為,在CRB指數趨勢未確定反轉下降之前,對股債等資產都應保守,除非是能在全球景氣步入收縮期依舊保持高度成長,或是逆景氣循環的產業,如菸酒、軍工、寡占行業等,否則均應以保守態度應對。

他提醒,若自認對選股缺少絕對的把握,那麼,趁持股股價反彈時提高或保留高比例的現金部位,將是避免資產減損的不得已選項。

投顧建議
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
報酬率回到7%常態 抗通膨類股較安全

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則認為,由於台股和美股連動,觀察指標可以看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和通膨率,目前美國的年均複合經濟成長率大約在4%左右,通膨率高達8%。升息後,通貨膨脹率會往下降,但升息也會阻礙經濟成長,如果之後通膨率降到比經濟成長率還低,股市長期就有機會上漲。

此外,丁彥均提醒,在過往多年的低利率環境下,股市飆漲,走了十幾年的多頭,投資人會誤以為這是常態。實際上,台股平均每年上漲7%,投資人可能要習慣這樣的報酬率,而融資成本是6%,因此建議投資人應盡量減少融資操作。

短期之內,成長股的本益比會向下修正,不建議持有太多,除非美國開採頁岩油,且物價大幅下降,通貨膨脹的壓力化解,利率才有可能維持在低檔;然而環保意識抬頭,再生能源成本高,勢必推升物價,因此建議投資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價值股,或是配置可以對抗通貨膨脹的資產股、升息受惠的金融股,相對安全。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25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大買金融+房地產能贏元大高股息(0056)?

存股套牢了怎麼辦?他舉聯華(1229)為例…能續抱嗎

電子菸不行、加熱菸卻OK?《菸害防制法》睽違15年大修法,一文看懂爭議和困境

聯亞生技爆政變...背後都是為了新冠疫苗龐大利益?

台大開理財課,逾1600人搶修!這堂課沒有發財祕笈,卻獲學生「零負評」讚

精算企業的「環境負債」,讓你的ESG報告更可信
因應氣候變遷危機,各大企業爭相推出ESG報告,但與此同時,這些五花八門的報告有多少可信度,也漸漸受到質疑。而且,無論環境、社會還是治理,全都不算是一種財務衡量指標。我們究竟該如何評估企業廣布在整條價值鏈上的ESG作為?本文將給你解答。

老闆說Don’t get smart with me,不是在讚美你聰明!
Smart也有貶意,像中文裡的「自以為聰明、耍小聰明」。”Don’t get smart with me.”裡的smart就是取這層貶意。經常用在上對下,例如媽媽叫小孩去倒垃圾,小孩回嘴說,你自己也可以去倒,這時媽媽可能會說:Just take out the trash like I asked you to, and don't get smart with me.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