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 AIR】與你分享更多與音樂相關的大小事,讓所有人都能毫無障礙的接觸美好音樂。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9/27 第4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臺北好好玩 不只是賣花 更在經營愛植物的生活方式 — 一隅有花
•臺北照過來 台北居駐空間再進化
不只是賣花 更在經營愛植物的生活方式 — 一隅有花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柏韋(左)和小亦(右)共同建立起一隅有花獨特的經營模式和風格。
【文-賴柔蒨 攝影-曾韋翰 圖-一隅有花】

這是一間沒有店面的花店,而且顧客不能指定或挑花,也無法預先得知花束樣式,網路下訂後全交由老闆設計搭配,並在每週一或二將花束送達指定地址——網站上稱之為「每週鮮花」,簡稱「週花」。

「一隅有花」由小亦和柏韋創辦,是以「和花一起生活」為出發點所開創的新型態花店。每週為顧客送一束花,提供4週、8週和長期訂購三種方案,讓屋內一角有花成為日常居家風景,買花不再只是偶發事件。因此,母親節強打康乃馨,情人節推出各色玫瑰的傳統花店作法,不存在一隅有花中。他們的週花款式隨季節變換,且每束花都蘊含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一隅有花不只是賣花,更在經營一種愛植物的生活方式,傳遞與花草有關的生活風格。

時間:週一06:00-08:00

任務:採購花材

為了挑選最新鮮的花卉,兩位老闆清晨5點起床,6點前抵達內湖的台北花市採買當週花材。

總是到了花市現場,小亦才開始構思當週花藝設計,為了保持一週都能新鮮好看,她會盡量挑選開得最健康的花材。鮮少有花店像他們這樣,老闆週週到花市親自採買,一般花店會直接跟花市老闆預訂,或者委託採購專人,然而如此可能會迎來品質不如預期,或突遇天災斷貨等變數和風險。曾經他們事前規畫要買愛麗絲(法國鳶尾花),結果到了花市才知道,因週末大雨,全台愛麗絲一束都沒有,他們相視笑著說:「所以沒計畫就是最好的計畫。」花材的挑選、設計他們全憑親臨現場而定。

時間:週一09:00-每週二15:00

任務:製作週花

將採買的花材搬運回工作室後,約莫9點4位小幫手現身,在小亦的主導下開始製作週花。整頓花材是第一步,先將花枝除葉,修剪成適合的長度、樣態,接著進行週花的製作,正因一隅有花採固定每週一、二配送花束的經營模式,所以週一當天得完成所有訂單,若有缺花,週二才趕得及採買補救。訂單多的時候,曾為了趕工,一路從早上包到晚上10點才結束。

時間:週間空檔

任務:經營社群

不若一般的實體花店,一隅有花以網路為管道,線上社群的運作自然是重要的任務。一隅有花的Facebook粉專會在週一深夜發文宣告當週花單、照片,花朵挑選含義與當週選曲;週二下午拍攝插花影片,每週三深夜貼文主題則是「每週小卡」的文句詮釋。

隨花送出的小卡,文字引用自網站、書籍及電影中令他們有感而發的文句。小卡上印的是摘錄原句,而週三在粉專貼出的則是一隅有花的「超譯版」,以他們的觀點去詮釋這句話,或是分享由此聯想到的事件或思考。

以書寫傳遞對植物的感受,是他們經營粉專的重要環節,雖然就網路社群議題操作來說,每則貼文的長度稍嫌冗長,但他們透過花傳達生活態度與想法的真誠作風,自然而然吸引屬性相同的人閱讀,他們的讀者、顧客甚至會將自己的心情書寫在留言中。

時間:週五13:00-16:00

任務:規畫物流路線

週五是柏韋規畫配送路線的時間。每週上百筆訂單,得在不到兩天內完成配送,配送規畫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因此物流送貨路線全由柏韋親自操刀。

為了讓花盡快送到顧客手上,柏韋研究台北地圖,規畫最快速、順暢的送貨路線,讓每一趟物流都能發揮最大效益,運費也能因此壓低,並直接反映在週花的售價上,起初柏韋得花上整天的時間研究每次的配送路線,現在大概一個下午就能完成。

時間:週末20:00-22:00

任務:與花告別

多數花店通常只呈現花綻放時最美的樣子,但在每個週末,週花壽命尾聲,一隅有花會發布與花告別的文章,並配上花凋零的照片。

週花垂頭枯萎的姿態暴露在粉專上,書寫的文字連結生活的吉光片羽和各種消逝,一隅有花以坦然直接的方式面對,也標誌了這個品牌的特殊性——將植物納入日常,也就是承接了這株生命的全部,美與醜,生與死。

與植物相伴生活,從每週收到一束花為起步,當顧客藉由週花激發更多興趣,不甘止於被動收花,也可以參加一隅有花的課程,設計一束專屬於自己的花。今年他們也推出了紙本的花日曆,讓沒辦法每週買鮮花的植物愛好者,能以另一種形式讓生活「一隅有花」。一隅有花開啟人們對於「花草系生活」的想像空間,縫補現代人在快節奏都市生活中與大自然的斷裂,讓植物以更容易親近的方式,常駐日常之中。

 
台北居駐空間再進化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文□Ani Syu.攝影□林冠良.圖-原典創思、9floor玖樓】

公共生活的停駐與參與、日常生活的居住與歸屬,共同交織出這幅名為台北的城市即景。新興的台北市民生活,如果能簡略地拆分成「裡」與「外」,那「9floor玖樓」共生公寓所代表的,大概是關乎內部的居家想像;而曾經手執行「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社造計畫的「原典創思」,關切的則是踏出家門之後,社區中更外顯的空間利用。

打開想像

公共與空間的概念啟蒙

「當我們談公共空間,說的其實是公共生活。」長期投入地方營造的「原典創思」副執行長施佩吟說。而在台北,關於公共空間的前世今生,若是以「社區總體營造」概念橫空抵台的1994年起算,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1980年代解嚴之後,社會運動變得自由而蓬勃,接續激情抗爭中提出的疑問、對於都市全新可能性的探討,到90年代剛好沉澱下來,得以好好地給出解答,「而社區營造大概就是接續運動之後的新途徑。」施佩吟解釋道。那是台灣人第一次意識到「有些事情是可以自己決定的」,雖然政府的主導性仍強,但人們終於有機會透過由下而上地提案,改變生活的社區風景。而溫州公園、四四南村,這些新舊融合的公共空間,都是第一階段演練的代表作。

打開家門

從個人到社群的認同升等

然而高手往往在民間,更多元的空間想像於2010年後「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9floor玖樓」等計畫接續啟動,開啟了新一波對於「公共」的再詮釋。

以台北為根據地,19棟以共居為目標的玖樓共生公寓,打破了家的私有概念,起先是外借客廳,後來甚至開始對外廣招共住的室友,「一直覺得客廳應該要是更開放的,以前租屋處客廳老是堆滿雜物,像是媽媽寄來的大同電鍋之類的,你根本不會想待在那個地方。」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生動地舉例著。

像是couch surfing、居家空間的策展、甚至是一起共食、技能交換,如今看來稀鬆平常的台北摩登生活,其實都曾經任性地挑戰了公共和私人空間的疆界。但台北似乎也從保有居住生活到開放他者參與的拉扯之間,長出了新的人際互動模式。

「剛剛聽他這麼說我就想到,雖然我們空間的立基點不同,但透過Open Green也發現,2010年之後,『社群』被賦予了新的定義和價值,那其實是以前比較不流行的東西。」施佩吟若有所思地點出了第二階段的關鍵進化——人們的空間認同,不再受限於住家的地緣關係。

以Open Green先前在文山區的「334巷改造計畫」為例,過去對於樟文里社區來說,陰暗、窄小的334巷是連巡守隊都害怕走入的小徑,在婦援會串連起周邊的生活社群、多方討論之後,改造計畫得到了總動員式的響應。執行過程中,里長和巡守隊對於在地最為了解、景美女中的學生提供日間的使用者經驗、提案的婦援會以婦幼安全作為切點,加上家住附近的天貝武設計工作室設計師提供文史爬梳的觀點,在在體現了「社群」在當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打開社會

一座不大不小的效率城市

角色乘上使用時間的排列組合,其實就是認識或打開一個陌生空間、一座野生城市的最佳解法。以組成較為簡單的居家環境來說,「假設玖樓找的室友整層都是上班族,那早上8、9點廁所一定大塞車,所以室友的多元性很重要。」柯伯麟解說著新型態的空間使用指南,而聊到多元,一旁原本專注聆聽的施佩吟,精準地點出了更大尺度的連結,「在台北,不同的社群跟空間之間能夠相互循環、流動、溝通,我覺得蠻難得的,像新加坡、東京或是香港,就不太可能有這種共創過程。」她認真地分析。

台北市作□一個剛剛好的「compact city(緊湊型城市)」,兩人很有默契地認為,以都市規劃來說,是一種無論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效能都相對高的狀態。如此規模之下,市民有機會做成改變,公部門也能更快地接收到回饋,「所以300萬人是一個剛剛好的數字。」柯伯麟有些搞笑地說,「對!還有12個行政區,這個量體剛好讓改變跟循環可以比較有效率轉動。」施佩吟附和道。

就算是此時此刻,我們的城市都未曾停止改變和進化,而下一階段台北會停在哪裡?如何生活?兩人愉快地腦力激盪起來。施佩吟回顧,作為一個市民社會,台北的前兩個階段著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啟發,而下一階段則面對更踏實、根本的問題,需要去思考這些公眾的生活空間如何永續的自我修復、維持,乃至於更包容且開放。對此,Open Green 也踏入了的新的走向,從經營、維護、管理等公共面向切入討論,並逐步陪伴社區推動執行。而柯伯麟則幽默地說起最近看YouTube頻道《哈哈台地區的街訪》心得,「看到大安區的居民特別去公園照顧竹林、餵狗,說不定其實有很多人有同樣的興趣,台北有很多空間原先的功能性可能隨著時代消失了,其實可以試著再度打開它,讓市民去提案、使用,或住、或生活,有新的利用。」

永遠保持更多元的空間想像,但也別忘了對自己的決定負起維繫的責任,在這個由300萬人、12個行政區組成的城市裡,每個市民都各自收納著多重身分,家庭裡的、職場上的,或是其他生活中不可預料的相遇,「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去看見不同社群的需求跟存在,才能引領我們思考,下個階段想要的、新的空間是什麼。」施佩吟輕輕地笑著說,彷彿已經能夠想見更美好的、未來的台北模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