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如何讓學英文變得有趣,不再枯燥乏味?快跟著【海洋首都中英文雙月刊】,一邊暢遊高雄一邊輕鬆學英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2/20 第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城市焦點
溫馨福利新年上路 照顧綿密守護市民生活
遊玩地圖
區長帶你遊 北屯 豐原 石岡

 

cover
 
 
 

溫馨福利新年上路
照顧綿密守護市民生活
文/鄭書豪

 
溫馨福利1
完善的社福政策,可以照護到不同年齡層的民眾。

新年新氣象,
臺中市有多項新福利政策開始實施,
從提供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費到有條件開放狗狗入公園,溫馨關懷全面啟動。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市內有「老人往生互助會」的組織存在,利用老人家擔心後事無人處理的心理,從中獲取利益,甚至還以老人死亡日期為賭注,令人感慨。

對此,市長胡志強正面回應,指示社會局從今年1月1日起擴大喪葬補助費至中低收入戶亦可申領,落實「老有所終」的大同思想,讓臺中市的老人不必憂慮後事。

提供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

這項擴大補助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費措施,據社會局表示,民眾只要符合臺中市當年度列冊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者,備妥相關文件即可向區公所提出申請,處在貧窮邊緣之家戶則透過村里、各單位通報或打1999皆可受理,預估每年將有800名申請人,每次可申領3萬元喪葬費補助。

社會福利的面向中,如何讓臺中市自然增加的新生人口得到最妥善的照顧,讓為人父母親者可以無後顧之憂,也是市府非常注重的一個環節,因此,特別從今年1月1日起,推出多項關於嬰幼兒的福利政策,落實「幼有所長」的理想。

第一項嬰幼兒社福大禮是「好孕連連」。社會局指出,只要是臺中市的新生兒出生,除了可以得到已經實施的生育津貼1萬元外,從今年1月1日起,還可另外領得好孕袋及好孕連連福利手冊,裡面裝有尿布墊、保溫杯袋等貼心小禮品,充滿祝福之意。

 
溫馨福利2
今年臺中市有多項嬰幼兒福利推出,為的就是要讓未來主人翁幸福成長。

第二項嬰幼兒社福大禮則是全國首創的嬰幼兒送托補助。社會局表示,臺中市籍未滿兩歲的嬰幼兒,可以申請送托臺中市協力托嬰中心或協力保母,已領取內政部托育費用補助的家長每月可以領取3,000元補助,未符合內政部兒童領取托育補助資格的家長每月可以領到2,000元補助,讓新生兒的父母得以放心出外工作打拼。

第三項嬰幼兒社福大禮專門針對多胞胎家庭。社會局強調,考慮到一次產下多胞胎的家庭,會因此無法獲得喘息機會,因而從今年起推出多胞胎家庭「喘息服務」,只要是設籍臺中市的0至3歲多胞胎家庭,均可申請臨時暨短期照顧服務,每月最多可申請40小時,設想十分周到。

福利補助不受地價影響

臺中市去年平均土地公告現值調幅達15.7%,不少中低收入戶擔心補助資格受影響,對此,社會局副局長廖素玲保證,社會局今年將會提供各項配套措施,保障市民原有的福利資格,不受這波公告現值調漲影響。

具體來說,《社會救助法》審查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其家庭應計算人口的所有土地及房屋不動產限額,配合土地公告現值調漲,101年度原列冊低收入戶從原本不得超過320萬元,調為347萬元;原列冊中低收入戶者家庭,每戶不動產限額原本是450萬元,調為521萬元。

換句話說,只要原列冊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在土地、房屋不增加的情況下,依然保有補助資格,如果不動產限額仍超過上述規定,社會局將專案審核;到去年12月底止,只有2案需專案認定,認定後仍保有原補助資格。這項補助近2萬戶、5萬5千多人受惠,社會局每年補助經費達8億多元。
另外,針對非《社會救助法》的中低收入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廖素玲表示,不動產限額是650萬元,內政部雖未通令全國調高限額,但如有超過此限額而經濟陷於困難者,為顧及其原有福利身分,可循申復管道由社會局審核認定,予以協助。這項補助約4萬多人受惠,社會局每年補助金額約26億元。

身障托顧從家庭擴及社區

 
溫馨福利3
身障福利政策是檢驗城市是否友善的重要指標之一。

《身心障礙福利法》雖然明訂地方政府必須提供身心障礙者照顧服務,但因身障情形不同,因此社會局今年度提出了「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計畫」,提供身心障礙者家庭在機構服務與居家服務或臨時短期照顧服務外,另一種照顧服務選擇,使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照顧系統中接受托顧服務。

社會局指出,凡是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年滿15歲以上、未符合長期照顧計畫服務對象、未接受二十四小時機構住宿照顧服務、未接受日間照顧、居家服務或其他同性質的照顧服務、未聘僱看護(傭)、未領有政府提供的特別照顧津貼或其他照顧、教育費用補助的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家庭(有特殊狀況經申請同意者不在此限),都可享受這項服務。

弱勢族群享有房屋津貼

為了照顧單親家庭居住需求,社會局辦理單親家庭、弱勢婦女房屋津貼。社會局表示,凡是:
1.居住並設籍本市帶有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且其成為單親家庭時間一年內。
2.婦女保護個案,其遭受家庭暴力事實(以通報及家暴中心受理時間為基準)一年內。
3.符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特殊境遇家庭,且在符合申請特殊境遇家庭緊急生活扶助資格一年內。
4.申請人其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2.5倍,且家庭財產未超過《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規範之一定金額者,都可依申請人戶籍所在地區,向負責的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或葫蘆墩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經社工員進行訪視評估後,由市府進行審查,通過扶助者,依戶內人口給予補助,戶內4人以上者補助6,000元、戶內1至3人者補助4,000元,最長補助6個月,6個月期滿若家庭狀況仍未獲改善,申請人可提出延長申請補助3個月,但補助金額減半。

食物銀行全國首創

臺中市的社福政策推陳出新速度經常領先全國,例如3年前推出為幫助弱勢兒童免於飢餓的安心餐券,除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外,若家境清寒亟需幫助但無法取得相關證明的學童,則能經由導師協助認定後發放。而去年8月在中區第一廣場成立的食物銀行,則為全國第一座超市型的實體食物銀行,由市府委請紅十字會臺中市分會承辦,短短4個月即獲得國際矚目,位於美國的全球食物銀行還派員專程前來參訪,給予高度肯定。

不過,由於固定至食物銀行領取物資者已從剛開始的2,000戶增加至3,000戶,社會局再接再厲,計畫今年在大里區、豐原區各再增設一家實體食物銀行,以方便山城及屯區的弱勢戶就近領取。

社會局指出,食物銀行採取自由選取的方式,讓弱勢戶有挑選物資的機會,每戶1至3人者每個月發放1,000點(相當於1,000元現金)、每戶4至6人者發放1,500點、每戶7人以上者發放2,000點。

 
溫馨福利4
小狗在適當的防護下,主人可以帶牠們進公園。

有條件開放寵物進公園

臺中市的福利措施不僅嘉惠於人,今年起新公告的《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更有條件開放狗、貓、兔子等寵物得以進入公園綠地,是全臺灣五個直轄市中率先實施的城市。

事實上,這項創新措施獲得市議會及市府一致支持,因而才能順利修正《公園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第二項,從以前的「完全禁止」,改成現行條文的「寵物經過適當防護,可進入公園。」

以狗狗來說,所謂適當防護就是必須繫著狗鍊由主人牽著、或是抱在懷裡,有攻擊性的狗必須再戴上口罩,才能進入公園,違反者會被處2,000元罰緩,累犯甚至可罰到1萬元,實施初期多數民眾仍不知情,會先規勸,以便在「狗權」與「人權」之間取得一個完美的平衡。

TOP

 
 
 

區長帶你遊 北屯 豐原 石岡

文/林如鈴;攝影/呂可喜

山海花都大臺中,區區有特色,處處有看頭,
不用旅遊手冊、無須網路推薦,
隨著二十九區區長的腳步,你可以玩遍大臺中!

 
區長帶你遊1
北屯區 區長 陳常昇

北屯區 區長 陳常昇
這裡有城市的風情與農村的氣息,
由於學校多且學風鼎盛,
是文教與休閒並重的宜居區域,
閒暇時不妨來北屯逛逛,
不論是體驗生態或是品嘗在地小吃,輕鬆又自在!

北屯區面積約62.7平方公里,人口逾25萬人,全區共有42里。著名的大坑風景區就在北屯,境內還有旱溪由北向南流貫,整體生活型態相當多元,兼具了城市的風貌,也保有純樸的農村氣息。

 
區長帶你遊2
大坑圓環周邊商家林立,是在地的商業中心。

現任區長陳常昇表示,北屯區是文教與休閒並重的宜居區域,其中大坑風景區的十條登山步道是假日休閒的好去處;臺中洲際棒球場、北屯極限運動場、高爾夫球俱樂部等設施,更是帶動全區運動健身風氣。此外,北屯教育資源尤其豐沛,有東山綜合高中等十幾所中小學,另有臺中美國學校、馬禮遜美國學校、中臺科技大學等引領學風與國際接軌。

大坑風景區海拔最高為859公尺,北接中興嶺、東鄰頭嵙山、南接子坑溪、西臨大里溪,區內有大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橫坑溪、北坑溪及子坑溪縱橫交錯、自然流布,形成多變的地形。

 
區長帶你遊3
中正露營區內復育螢火蟲有成。

鄰近大坑四號登山步道入口處的中正露營區,是市區內最具規模的露營地點,相思樹林高聳入天,可蔽蔭防曬,亦提供營燈、自來水、公共衛浴設施等設備,並有營帳、炊具出租,腹地廣大,可容納1,500餘人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區內螢火蟲復育有成,還有蝴蝶生態教育區,每年初夏4到6月螢火蟲季,常常吸引許多民眾來訪或是學校辦理戶外教學,至此體驗賞蝶、賞螢的樂趣。

位於東山路與橫坑巷交叉路口、東山派出所前的「圓環老楓香」是大坑著名地標。這裡昔日稱為「口埔」,曾是日治時期的市集所在,當時圓環周邊遍植稻米、香蕉、菸草等作物,日本政府在此設置「青果檢查所」作為農作物的產銷管理點。環顧現今的大坑圓環周邊,各式特色小吃林立,如竹筒飯、手工芋圓、甕缸雞等。圓環中間有座福德祠,老楓香樹茂密的枝椏宛如綠蓋守護其側,這株高16公尺、胸徑約1.6公尺,樹齡超過180年的楓樹,已是大坑居民視為珍寶的百年老樹。

 
區長帶你遊4
大坑圓環以老楓香為中心點向外輻射發展。

北屯區早期最發達的地方在四張犁,即今日昌平路二段及四平路口。當年這裡是通往葫蘆墩(今豐原)、社口、犁頭店的交通要道,居民以務農者為主,直到近三十年來生活轉為都會型態,居民仍念念不忘農村樂。因此,四張犁公園特別以「回味農村田園生活」為設計主題,分為農村意象造型區、活動草坪區、生活舞臺區及兒童遊戲區等四大區。農村意象區內有農村造型石雕、農村意象銅雕、穀倉式公共廁所、運動場區,讓民眾在休憩運動之餘,也能遙想當年田莊風情。

 
區長帶你遊5
豐原區 區長 張瀞分

豐原區 區長 張瀞分
區內景點繁多,登山步道、休閒農場、主題公園
都可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玩累了可以到廟東夜市吃小吃,補充一下體力,
回程時別忘了買盒糕餅或漆器當伴手禮。

豐原區是前臺中縣政府的所在地,向來是工商政經重鎮,商業經濟繁華,境內也有許多知名景點,如:慈濟宮與廟東小吃街終年人氣暢旺,是旅遊者的最愛;由廢棄鐵道改建的東豐自行車綠廊和擁有花樑鋼橋的后豐鐵馬道全國聞名;中正路兩旁知名糕餅店家林立,吸引饕客駐足流連。此外,更有觀光果園、休閒農場、登山步道及臺灣首座公立漆藝館及主題公園等,好山好水,引人入勝。

 
區長帶你遊6
豐原漆藝館不但展出名家創作,也有實用的漆器陳列。

現任區長張分是土生土長的豐原人,深耕地方已久,對於本區的發展有很高的期許,尤其是臺中縣市合併後,更致力於讓豐原從山城特色城鎮,蛻變為現代化具競爭力的臺中副都會中心。

回溯豐原的開發史,漆藝最具代表性,兼具工藝與藝術的漆器奠定了豐原的經濟發展。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漆器工藝引入臺灣,廣植漆樹,其中又有九成以上的漆器工廠在臺中,且多集中於豐原一帶,漆藝因而成為本區的傳統工藝代表,六?年代達到顛峰。豐原區公所特別在中正公園興建豐原漆藝館,並種植臺東漆樹及越南漆樹。漆藝館內陳設多項名家作品以及現代實用的漆器成品,如碗、筷、杯、盤,也有知性的設計陳列,引領民眾認識漆藝變遷的過程。漆藝製作耗時費工,每件作品皆得之不易。館內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邀請藝術家現場示範,希望這項在地藝術文化資產得以傳承並加以創新。

 
區長帶你遊7
慈濟公園內有假山、流水,園林清翠,設施完善。

長久以來人稱豐原為「餅窟」、「餅鄉」,說得出名號的餅店就有五、六十家,每個老字號的餅鋪背後都是一個故事,甚至有些店家的歷史還可遠溯至清朝,經歷了百年的演變,目前多數糕餅店家都集中在中正路,讓這裡成為知名的「糕餅街」,像是百年老店雪花齋、老雪花齋,還有寶泉、聯翔、義華、國豐、寶才,而外來的連鎖餅店有元祖、義美、禮坊、皇樓、依莎貝爾、白木屋等,甚至延伸到豐原、神岡、社口交界處的崑派,或是創自清光緒年間的百年老店犁記等,每逢年節喜慶總是吸引大批知味者上門。

位於中正路上的慈濟宮是豐原民眾的信仰中心,民國87年更在水源路與豐東路交叉路口籌建慈濟公園,園內造景雅致,有日式庭園的清靜無華,如日式石燈、石板步道、山門等,也有歐式花園的氣派,像是假山、飛瀑、大草坪,以及排球場、籃球場、槌球場、兒童遊樂園等。每日晨昏總有不少民眾在此運動、散步。公園內還有一大特色,這裡安置著一尊高411公分、重約30公噸,以四川漢白玉雕製而成的媽祖神像,聳立於公園正中央,彷彿慈母般守護著這片土地。

 
區長帶你遊8
石岡區 區長 王偉誠

石岡區 區長 王偉誠
石岡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休閒設施,
是新春度假的好選擇,
濃厚的客家文化也是一大特色,
相信會讓假期過得充實又愉快。

石岡區舊稱石崗仔,因地處大甲溪南岸沙洲,早期是在滿布石磊的坑谷口處建莊而得名,民國9年更名為石岡庄。本區也是參山國家風景區谷關遊憩區的入口城鎮,因區內有石岡水壩水源保護區,因而在工業、農牧業的發展上有所受限,卻也因此得以保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濃厚的客家文化特色。

目前石岡區公所已規劃完成有石岡水壩、金星石珠、情人木橋、五福臨門、梅子社區、土牛客家文化館及兩圳生態步道等風景線,現任區長王偉誠對於藉此發展食水嵙溪周邊遊憩功能,以留住觀光人潮深表信心。食水嵙溪是大甲溪南岸支流之一,全長約有15公里,發源於新社區,流經新社食水嵙、石岡食水坑,最後由石岡水壩下游匯入大甲溪。食水嵙溪沿岸生態資源豐富,是多種鳥類的棲息地。

 
區長帶你遊9
情人木橋橫跨食水嵙溪,是食水嵙休閒農業園
區的知名地標。

民國88年921大地震重創石岡,境內出現五條地震斷層帶造成地貌的巨變,災後由公所與農會規劃完成的「食水嵙休閒農園區」,以九房村的石農廣場為中心,周邊設有旅客服務中心、販賣部、情人木橋、河岸景觀平臺、水車花園、登山步道等。食水嵙溪上的情人木橋於民國90年11月完工啟用,長40公尺、寬3.5公尺,是遠東地區跨距最長的景觀膠合木橋,木橋周邊設有直徑達9公尺的水車、河岸觀景臺等,再加上銜接東豐自行車綠廊的陸橋啟用,週休假日總是吸引大批遊客湧入。

 
區長帶你遊10
五福臨門神木是由五種不同樹種交錯生長而成。

由食水嵙園區沿豐勢路向新社方向前進,會看到前往五福臨門神木的指標。五福臨門神木是由樟樹、相思樹、楠樹、榕樹、朴樹等五種樹於同一處生長,互相環抱而成現在的巨樹模樣。民國65年,已故蔣總統經國先生來到石岡,聽取地方耆老說明樹的典故後,特別命名為「五福臨門」。樹群以老樟樹為中心,樹齡已達350年以上,還有數個分叉出的樹頭,枝幹粗壯且彎曲交錯,最粗處約需十二個人環抱,部分枝幹垂落地面生根,再衍生枝椏,令人不得不讚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土牛客家文物館是石岡區內最大家族劉氏伙房遺址,也是祠堂所在,為中部地區客家開發史的代表性建物之一。因舊有房舍於921大地震嚴重受損,故將土牛村劉家伙房遺址重建為客家文化館,結合周邊的半月池、紀念公園等設施,規劃成為一座活的客家文物館。館內陳設有從震災中搶救而出的珍貴文物及平面及多媒體展示資料,還有劉氏宗族日常的婚喪喜慶在此進行,逢年過節,則有許多的劉家子弟返鄉祭祖或掃墓,正是最鮮活生動的客家祭儀展示,對於學術研究或文化傳承意義十分重大。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二月號NO.23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