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福利新年上路
照顧綿密守護市民生活
文/鄭書豪
|
 |
完善的社福政策,可以照護到不同年齡層的民眾。 |
|
新年新氣象,
臺中市有多項新福利政策開始實施,
從提供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費到有條件開放狗狗入公園,溫馨關懷全面啟動。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市內有「老人往生互助會」的組織存在,利用老人家擔心後事無人處理的心理,從中獲取利益,甚至還以老人死亡日期為賭注,令人感慨。
對此,市長胡志強正面回應,指示社會局從今年1月1日起擴大喪葬補助費至中低收入戶亦可申領,落實「老有所終」的大同思想,讓臺中市的老人不必憂慮後事。
提供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
這項擴大補助中低收入戶喪葬補助費措施,據社會局表示,民眾只要符合臺中市當年度列冊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者,備妥相關文件即可向區公所提出申請,處在貧窮邊緣之家戶則透過村里、各單位通報或打1999皆可受理,預估每年將有800名申請人,每次可申領3萬元喪葬費補助。
社會福利的面向中,如何讓臺中市自然增加的新生人口得到最妥善的照顧,讓為人父母親者可以無後顧之憂,也是市府非常注重的一個環節,因此,特別從今年1月1日起,推出多項關於嬰幼兒的福利政策,落實「幼有所長」的理想。
第一項嬰幼兒社福大禮是「好孕連連」。社會局指出,只要是臺中市的新生兒出生,除了可以得到已經實施的生育津貼1萬元外,從今年1月1日起,還可另外領得好孕袋及好孕連連福利手冊,裡面裝有尿布墊、保溫杯袋等貼心小禮品,充滿祝福之意。
|
 |
今年臺中市有多項嬰幼兒福利推出,為的就是要讓未來主人翁幸福成長。 |
|
第二項嬰幼兒社福大禮則是全國首創的嬰幼兒送托補助。社會局表示,臺中市籍未滿兩歲的嬰幼兒,可以申請送托臺中市協力托嬰中心或協力保母,已領取內政部托育費用補助的家長每月可以領取3,000元補助,未符合內政部兒童領取托育補助資格的家長每月可以領到2,000元補助,讓新生兒的父母得以放心出外工作打拼。
第三項嬰幼兒社福大禮專門針對多胞胎家庭。社會局強調,考慮到一次產下多胞胎的家庭,會因此無法獲得喘息機會,因而從今年起推出多胞胎家庭「喘息服務」,只要是設籍臺中市的0至3歲多胞胎家庭,均可申請臨時暨短期照顧服務,每月最多可申請40小時,設想十分周到。
福利補助不受地價影響
臺中市去年平均土地公告現值調幅達15.7%,不少中低收入戶擔心補助資格受影響,對此,社會局副局長廖素玲保證,社會局今年將會提供各項配套措施,保障市民原有的福利資格,不受這波公告現值調漲影響。
具體來說,《社會救助法》審查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其家庭應計算人口的所有土地及房屋不動產限額,配合土地公告現值調漲,101年度原列冊低收入戶從原本不得超過320萬元,調為347萬元;原列冊中低收入戶者家庭,每戶不動產限額原本是450萬元,調為521萬元。
換句話說,只要原列冊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在土地、房屋不增加的情況下,依然保有補助資格,如果不動產限額仍超過上述規定,社會局將專案審核;到去年12月底止,只有2案需專案認定,認定後仍保有原補助資格。這項補助近2萬戶、5萬5千多人受惠,社會局每年補助經費達8億多元。
另外,針對非《社會救助法》的中低收入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廖素玲表示,不動產限額是650萬元,內政部雖未通令全國調高限額,但如有超過此限額而經濟陷於困難者,為顧及其原有福利身分,可循申復管道由社會局審核認定,予以協助。這項補助約4萬多人受惠,社會局每年補助金額約26億元。
身障托顧從家庭擴及社區
|
 |
身障福利政策是檢驗城市是否友善的重要指標之一。 |
|
《身心障礙福利法》雖然明訂地方政府必須提供身心障礙者照顧服務,但因身障情形不同,因此社會局今年度提出了「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計畫」,提供身心障礙者家庭在機構服務與居家服務或臨時短期照顧服務外,另一種照顧服務選擇,使身心障礙者在社區照顧系統中接受托顧服務。
社會局指出,凡是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年滿15歲以上、未符合長期照顧計畫服務對象、未接受二十四小時機構住宿照顧服務、未接受日間照顧、居家服務或其他同性質的照顧服務、未聘僱看護(傭)、未領有政府提供的特別照顧津貼或其他照顧、教育費用補助的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家庭(有特殊狀況經申請同意者不在此限),都可享受這項服務。
弱勢族群享有房屋津貼
為了照顧單親家庭居住需求,社會局辦理單親家庭、弱勢婦女房屋津貼。社會局表示,凡是:
1.居住並設籍本市帶有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且其成為單親家庭時間一年內。
2.婦女保護個案,其遭受家庭暴力事實(以通報及家暴中心受理時間為基準)一年內。
3.符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特殊境遇家庭,且在符合申請特殊境遇家庭緊急生活扶助資格一年內。
4.申請人其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2.5倍,且家庭財產未超過《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規範之一定金額者,都可依申請人戶籍所在地區,向負責的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或葫蘆墩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經社工員進行訪視評估後,由市府進行審查,通過扶助者,依戶內人口給予補助,戶內4人以上者補助6,000元、戶內1至3人者補助4,000元,最長補助6個月,6個月期滿若家庭狀況仍未獲改善,申請人可提出延長申請補助3個月,但補助金額減半。
食物銀行全國首創
臺中市的社福政策推陳出新速度經常領先全國,例如3年前推出為幫助弱勢兒童免於飢餓的安心餐券,除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外,若家境清寒亟需幫助但無法取得相關證明的學童,則能經由導師協助認定後發放。而去年8月在中區第一廣場成立的食物銀行,則為全國第一座超市型的實體食物銀行,由市府委請紅十字會臺中市分會承辦,短短4個月即獲得國際矚目,位於美國的全球食物銀行還派員專程前來參訪,給予高度肯定。
不過,由於固定至食物銀行領取物資者已從剛開始的2,000戶增加至3,000戶,社會局再接再厲,計畫今年在大里區、豐原區各再增設一家實體食物銀行,以方便山城及屯區的弱勢戶就近領取。
社會局指出,食物銀行採取自由選取的方式,讓弱勢戶有挑選物資的機會,每戶1至3人者每個月發放1,000點(相當於1,000元現金)、每戶4至6人者發放1,500點、每戶7人以上者發放2,000點。
|
 |
小狗在適當的防護下,主人可以帶牠們進公園。 |
|
有條件開放寵物進公園
臺中市的福利措施不僅嘉惠於人,今年起新公告的《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更有條件開放狗、貓、兔子等寵物得以進入公園綠地,是全臺灣五個直轄市中率先實施的城市。
事實上,這項創新措施獲得市議會及市府一致支持,因而才能順利修正《公園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第二項,從以前的「完全禁止」,改成現行條文的「寵物經過適當防護,可進入公園。」
以狗狗來說,所謂適當防護就是必須繫著狗鍊由主人牽著、或是抱在懷裡,有攻擊性的狗必須再戴上口罩,才能進入公園,違反者會被處2,000元罰緩,累犯甚至可罰到1萬元,實施初期多數民眾仍不知情,會先規勸,以便在「狗權」與「人權」之間取得一個完美的平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