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體大男籃 稱霸UBA
勇奪隊史首冠
文、圖/黃婉玲;圖片提供/大專體育總會
「我一直不太敢想這一天,只是告訴球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看他們拼出全力,我知道努力沒有白費。」冠軍賽後,麥老師道出奪冠感想……
|
 |
臺體大球員用肯拼、苦練的精神,為自己寫下稱霸UBA的傳奇。
|
|
其實,早在初賽時,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男籃代表隊(以下簡稱臺體大)逆轉勝了第一場比賽時,似乎就預告了這支球隊在這個球季將有一個不一樣的表現!陣中沒有如林的明星級球員,板凳深度也不若其他三強隊伍,卻在今年奪下冠軍,媒體稱呼這支球隊此次的奪冠是一匹黑馬或是一段灰姑娘傳奇,卻全然不若總教練麥財振老師的「一步一腳印」來的深刻而真實……
勇敢追夢,激盪人心冠軍賽
「真的,我們贏了!」民國102年3月9日,臺體大以84比71擊退了擁有強大鋒線陣容與球星的臺灣師範大學,一舉挺進UBA大專籃球聯賽冠軍戰。為了這張進入冠軍賽的門票,執教臺體大三十六年的總教頭麥財振老師已經等了十五年,十五年前在比賽中無緣奪冠,僅僅位居亞軍,這次一定要奮力一搏。
3月10日晚間UBA男子組壓軸冠軍賽,臺體大全員嚴陣以待,為了與強敵文化大學一分高下,全隊不敢鬆懈,除了打法嚴謹,防守強度更是一流,打完上半場,即取得35比24的優勢,讓文化大學陷入苦戰。殊料,第三節文化大學祭出22比14的絕地反攻,甚至於第四節追回比分,距終場倒數17.56秒之際,臺體大僅領先2分,情勢緊張,眼前文化大學似乎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關鍵時刻臺體大穩住陣腳,終場以67比62擊敗文化大學,登頂拿下隊史首冠。
|
 |
UBA冠軍賽記分板上,留下臺體大的光榮戰績。
|
|
憑什麼贏?乙組球員出頭天
看著場上一幕幕精彩的廝殺對決,這些突出的表現或許會讓人錯覺是臺體大球員的天分使然,殊不知這是一群大部分由乙組球員所創造的熱血奇蹟!在這個球隊裡沒有所謂的球星、個人主義,一切以團隊至上,隊員們不論先發或替補,只是苦練再苦練,一心一意專注的練球與打球,為的只是向別人證明自己憑什麼贏,充滿拼勁的他們將不可能化為真實,為自己寫下稱霸UBA的傳奇。
然而創造奇蹟的源頭,僅僅在於「堅持」二字。深耕中部籃球教育超過半甲子歲月的麥財振老師,三十六年前回母校任教時便許下心願,「無論男籃或女籃,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他們帶好,有朝一日希望能夠打到大專組的冠軍。」一路走來,這股追求夢想的聲音沒有一日停歇,期間幾次擦肩,終於如願以償!
|
 |
臺體大教練 麥財振 |
|
絕不放棄,苦練苦練再苦練
位於臺中的臺體大,不似北部其他名校能輕易收到一線球員,過去大都只能收到高中二、三線甚至是乙組的球員,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要球員想打球、肯練,麥老師就不放棄。他說:「即便我們招來的選手沒有人家好,可是來了,就是我的學生,就有責任要盡最大的能力訓練他們,訓練到比賽時可以贏別人。」
在這個團隊裡,紮實的訓練課程只是基本功。晨操六點開始,麥老師會在五點五十分準時出現,下午則有專長訓練課兩個小時,課後代表隊必須再多練一至二個小時,甚至就近到學校對面的臺中一中校園跑步練體能。
為了精進球員投籃的準確性,麥老師土法煉鋼地帶著球隊到戶外球場練習投籃,「由於風阻及其他環境因素難掌控,若是能在戶外投得準,比賽時得分機率就會拉高」,平常,每個球員要投上一、二百顆球,賽季前更是倍數成長。藉由平常的重量與體能訓練,來提高每一位球員的穩定性,因為麥老師相信,「若球員能穩定表現,失誤率就會降低,只要在該得分時得分,就算對方身材高大、打得兇悍,也不會錯失得分的良機。」此外,不放過任何一場友誼賽、練習賽,帶著球隊南征北討,讓球員多上場打球,更可累積對戰經驗。
提到這次奪冠的陣容,麥老師表示,除了先發三劍客--蔣淯安、呂奇旻、吳志祥值得肯定外,替補的球員也都有不錯的表現,而一直令人擔心因身材不若他隊的4、5號選手,在一路加強重訓與體能的情況下,今年無論是呂學稜、游旻哲、魏毅鈞、王盈程、吳俊彥都有相當稱職的表現,關鍵時刻的出手也都沒有叫人失望,團隊默契表現無遺,當然麥老師的用人調度、場邊的耳提面命,也功不可沒。
|
 |
呂奇旻的精采表現,拿下此次MVP殊榮。 |
|
咬牙堅持,零到成功的過程
五年前為了追求自己的籃球夢,呂奇旻從澎湖飛往臺灣,他永遠記得第一天到臺灣體大報到練完球就傻了,因為他沒想過UBA甲組球隊的訓練強度居然這麼高,一開始根本無法適應,加上基本功不如隊友紮實,所以前兩年根本沒機會上場,為了彌補不足,呂奇旻在運球能力上加強,也遵從麥老師教誨,勤練外線投籃,每天硬是逼自己比大家多練一個小時,以增加準度。
大二時,雖然扮演替補角色,卻不因此感到洩氣,因為,麥老師鼓勵大家看球也是一種學習,所以他選擇將學長場上的優點學起來,並從每一場球賽中汲取經驗,終於在大三時成為球隊的先發。而在麥老師特意的安排下,呂奇旻、蔣淯安與吳志祥三人之間更是加強默契訓練,場上發生的失誤在下場後溝通檢討,到下一場球賽中改善修正,讓球技更上層樓。
如今,呂奇旻已是能打小前鋒、扛大前鋒、同時兼任得分後衛的全能鋒線,不只身體對抗性強,紮實而不花俏的球風,再加上麥老師口中出色的籃球智商,在今年UBA中不僅獲得年度最佳五人的肯定,更拿下生涯首座的MVP。即使如此,他還是將此次奪冠的榮耀歸功於球隊每一份子,因為他知道若沒有團隊的合作,就沒有他表現的舞臺。即將畢業的他,也希望有機會往籃球更高殿堂SBL挑戰,持續讓他的籃球夢發光。
|
 |
蔣淯安極其熟練的控球快攻,讓對手難以招架。 |
|
貢獻所學,籃球熱血傳教士
身為球隊老大哥的得分後衛吳志祥,一直是麥老師及球隊相當倚重的外線火力支援。自籃球名校新榮高中畢業的他,從高中就擔任射手角色,他表示為求好成績別無他法,就是不斷練習,就算犧牲假日在校苦練也值得。場上沉穩的表現,不論是今年首戰義守大學,奠定逆轉勝基礎的關鍵三分球,或是最後一場冠軍賽終場前關鍵的五分,都是讓球隊立於不敗之地的決勝點。當初選擇來臺體大,就很清楚自己未來要走向籃球教練之路的吳志祥,如何在場上更精闢的運用策略、靈活布局是他當前課題,未來他希望貢獻自己所學,回饋鄉里,讓基層的籃球熱血能夠繼續澎湃下去。
重返榮耀,失敗跌倒再站起
因球風極似前NBA球星艾佛森(Allen Iverson),而贏得「安佛森」稱號的控球後衛小安--蔣淯安,是臺體大進攻時的最主要核心人物,也是隊上少數具備明星光環的球員。身高僅174公分的他,在青年高中時期就有著過人的得分和跳投能力,極佳的籃球天分與刁鑽的球風讓他在高中畢業後,獲得多所大學籃球名校的青睞,但因為家庭因素,小安還是選擇留在家鄉臺中繼續打球。
當所有人都期待上了大學的「小安」有更精彩表現的同時,甫上大學的小安卻整整消失了一年多的時間,因為腰部椎間盤突出的傷勢,讓他一度想放棄籃球,所幸在麥老師的支持下,他勤做復健並就近在青年高中與田徑隊一同自主訓練,練體能、肌力與重訓。當他終於重新站上熟悉的球場時,一個衝撞,手竟然骨折了……面對這一路行來的不順遂,幸好他沒有放棄自己,反倒是更積極的投入、進行紮實的基本訓練,也更懂得在球場上保護自己!
再回到球場的小安,優異的表現不僅讓許多認為他應該已經失去昔日身手的人刮目相看,也讓他在大三時獲選為2012年第4屆AUSF亞洲大學男子籃球錦標賽國手,國際賽的經驗加上與不同球隊、球員、教練間的磨合,都讓他有更多的學習與啟發。
|
 |
吳志祥的三分神射,為球隊拿下關鍵勝利。 |
|
在臺體大,蔣淯安發現球場上不再只是他一個人的孤軍奮戰,團隊的力量才是真正的致勝關鍵。現在他在場上就是專心控球,把得分的事交給隊友,重心放在進攻的組織與節奏掌控上,必要時,再跳出來帶領球隊得分的士氣。晉級四強前對上臺灣藝術大學的比賽,原本領先的局面遭扭轉,終場前一分鐘竟還落後二分,小安告訴自己不能輸在這裡,不然這四年就要告一段落了,於是,終場前52.4秒投進追平分並靠著加罰領先對手,拿下勇闖四強的通行證,更在奪冠後獲得最佳五人肯定,一切的辛苦,總算值得!談到未來,已考上研究所的他務實地表示,現階段將先以取得教師資格為目標,籃球這條路他不會輕言放棄。
這一支來自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籃球隊,在眾人驚呼聲中一路打進四強賽,擊敗國手、明星球員如林的球隊,終於獲得隊史首座的UBA大專籃球聯賽的冠軍金盃,這也是冠軍金盃二十六年來首次離開北部,來到臺中。感謝這一群對籃球充滿著熱情的大男孩們,讓我們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看見堅定而執著的信念與熱情,為我們證明勇敢做夢、努力圓夢的人,終使奇蹟降臨。
球員奪冠大聲公
◎ 陳建嘉
不管有沒有上場,大家都是一條心,當初沒想到可以一直往前進,身材不如人,我們就用速度去突破困境,希望這不是一次冠軍,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 呂學稜
團結的力量,讓我們更有自信去挑戰,這個勝利是屬於大家的永久紀念,真的太愛這個團隊了,臺體大讚!
◎ 游旻哲
沒想到能走到這一步,雖然平時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練球很累,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 魏毅鈞
經過這次比賽發現其實我們並不差,未來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壯,提升自己的膽識,讓自己可以與對手抗衡。
◎ 王盈程
雖然上場機會並不多,但我都很把握,這一路艱苦的訓練,不僅訓練我的毅力,也讓我學著如何調適自己的生活。
◎ 吳俊彥
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冠軍賽這一天,感覺很像在夢境中一樣,一醒來,我們竟是冠軍,而且我還是隊裡的一員。
◎ 黃梓芫
能拿冠軍真的很不可思議,我想要有信念,也要有運氣,勝利的女神就降落在我們這邊,我們就把祂接住了。
◎ 詹宜峰
一開始打的時候,想說八強就好,誰知道越贏越多,每次比賽最後一秒響起的時候,大家都超High的,結果一不小心就High到冠軍了。
◎ 陳尚龍
只要執著的去做一件事,努力的做,結果就會是好的,希望學弟照著這樣的精神繼續走下去。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