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臺中好生活電子報
2017/08/23 第3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我愛台中
漫步圳水間
印象葫蘆墩水岸之旅

 

 
 
 
 
葫蘆墩圳引大甲溪水,澆沃大台中地區的良田,也是豐原的母親之河。

漫步圳水間
印象葫蘆墩水岸之旅

文/蔡金鼎;攝影/澄攝影

舊名葫蘆墩的豐原,是台中縣市合併前的縣治所在,也是台中山線地區的重鎮。兩百多年前,來此拓墾的漢人開鑿葫蘆墩圳為良田灌溉,讓這裡變成富庶豐饒之地,而有「富春鄉」、「小蘇州」之美譽。隨著都市發展,葫蘆墩圳流經市區的部分因加蓋而隱沒,如今為了營造豐原成為「水岸花都」,未來這條都市藍帶可望重新貼近豐原人的生活。且讓我們沿著圳水漫步葫蘆墩,從另一個角度探索豐原。

豐原,古稱葫蘆墩(Haluton),位於大肚台地東麓與台中盆地北端之大甲溪沖積扇平原,可以想見數百年前一片沃野千里、花鹿成群的草原景觀。十八世紀初,葫蘆墩之名開始躍進歷史;1920年,日治時期改名「豐原郡」(Toyo-hara),下轄豐原街、內埔、神岡、大雅、潭子等四庄,二次戰後行政區域雖幾經變革,但「豐葦之原」的名稱──豐原一直為人所熟知。

墩腳綠園─印象豐原的序曲

 
大街尾福德祠廟前的石狛犬,來自原豐原神社(現為南陽國小)。

葫蘆墩的名稱由來很多,其一與地理條件有關。相傳豐原因大甲溪漂砂而形成三處土墩,最大一處形似葫蘆,因而得名。大土墩現僅存墩腳一處,位於中正路277巷「大街尾福德祠」後方。1958年,政府將823金門砲戰撤退來台的四十戶居民安置於此;2014年,居民遷移後,該地以「墩腳綠園」重現葫蘆墩地理特色,並矗立「葫蘆墩遺址」的鐵雕立牌。原本位於豐原神社(今南陽國小址)的石狛犬與石燈籠,戰後被移到土地公廟前而原貌盡失,重新整理後,可作為歷史的見證,這是印象豐原的序曲。

走在熱鬧的街區,你可能很難想像,豐原曾是台灣的重要米倉,葫蘆墩米的名聲不僅遠播唐山,甚至在1953年以前,一直是日本天皇御用米來源之一,這都要拜一條穿越市區、目前被加蓋作為停車場的葫蘆墩圳所賜。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一起漫步圳水間,探索印象豐原的身世。

平埔族駙馬張達京率先鑿圳拓墾

開埤造圳建家園是台灣漢人拓墾故事的開端,而豐原的故事要從三百多年前,來自廣東潮州大埔的客家人張達京說起。

1711年,張達京(1690∼1773年)隻身渡海來台,自鹿港上岸後輾轉從彰化來到台中盆地大甲溪畔,與居於溪北岸后里一帶的原住民岸裡舊社族人交好,第一代土官阿穆將女兒許配給他,前後共娶六房平埔族妻女,人稱「番仔駙馬」(注:本文以「番」、「番仔」指稱原住民族,為反應當時歷史背景,絕無貶抑或不敬之意)。1723年彰化設縣,台中盆地因官方勢力進入移民拓墾期。張達京與岸裡社第三代土官潘阿敦以「割地換水」(注:原住民提供土地以交換圳水)的方式合作,利用墾號「張振萬」、「六館業戶」糾眾鑿圳開墾,台中盆地頓成沃野良田。葫蘆墩圳湍湍水流緜延至今。

走訪張氏祖厝萬選居

 
張家百年祖厝「萬選居」為三進四護龍的傳統客家建築。張氏族親(左起張志福、張助萱、張光前、莊淑如)為訪客導覽建築與傳說。

當年張達京在中台灣富甲一方,拜訪張家後代族人興築的祖厝「萬選居」,仍可一窺張氏家族昔日的風華。

位於翁社里豐年路149巷的萬選居建造於1873年,2003年被公告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萬選居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光前是張家十九世裔孫,他指出,張達京是張氏十一世祖,也是張家的開台祖,萬選居由十五世祖張萬春所興建,占地有兩千四百坪。

張光前介紹萬選居時提到,門聯棟對最具特色,主要出自先祖英雄事蹟的歷史典故。例如:大門對聯「萬選青錢文傳海內,千秋金鑑名震朝中」,前者「萬選青錢」語出《新唐書》,喻唐朝先祖張鷟文辭出眾,有如青錢般為人所愛;後者「千秋金鑑」相傳是另一位先祖唐相張九齡獻《千秋金鑑錄》為玄宗祝壽,詳述古今興亡之道傳為美談。

莊淑如是張家第二十世媳婦,也是葫蘆墩讀書會的發起人之一,人稱「阿如」的她總是笑臉迎人。她笑著說,小時候迷戀客家男人,本以為自己嫁的是閩南人,後來才知道自己是河洛客(指不會說客語的客家人)的媳婦,而且系出名門,從此一頭栽入葫蘆墩文史記錄的工作。

人家說萬選居是「三進四護龍」,她認為「圍屋」才能傳達其特色,強調「祖堂、神廳、人屋、畜欄」是客家文化空間傳統,她對交趾陶與彩繪的內容意涵如數家珍,從白菜貓象徵耄耋的長壽寓意,談到漁讀耕樵在創業與晚年兩幅彩繪的心境對比,再指著牆上的幾處凹痕,那是日治時期美軍轟炸的歷史見證。一座建築走過三個不同的政權,儘管人事已非,透過阿如的解說,歲月在建築留下的刻痕與文化內涵,全都鮮活了起來。

族親張助萱解說張氏族人的傳說時提到,相傳有一年重陽節,族親忙著以石磨製粿,遇到偷牛賊來襲,慌亂中一位族人被石磨壓死了,從此萬選居便取消重陽祭祖的習俗;還有耆老們津津樂道的精彩傳說,據說張氏族人後代曾因細故發生鄉里紛爭,當時彰化縣令為了斷案來到翁仔社,在門口看到御賜寶物後,隨即行三跪九叩之禮進門。

這些鄉里傳說不只是動人的故事,也是台灣歷史的一頁。張達京之子張鳳華(十二世)曾參與平定林爽文之亂,乾隆皇帝親賜「蟒袍」,後人以「蟒袍公」稱之;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注:台灣清領時期三大民變之一,又稱為「萬生反」),張萬春(十五世)因率壯丁協助官兵平「戴亂」有功,「戴亂」平定後不久即鳩工興建萬選居。

翁仔社唱一曲台灣思想起

 
舊山線鐵橋下的葫蘆墩圳舊進水口,目前已經荒廢。

走訪萬選居一定要認識「翁仔社」的故事,「社」為平埔族聚落之稱,漢人的聚落則以「庄」為名。翁仔社為今翁子里與翁社里一帶,為十八世紀岸裡九社之一,後因粵籍漢人聚集而成庄,除了張姓族人的萬選居,這裡還有幾座客家祠堂坐落其間,包括吳興堂(尤姓)、河南堂(邱姓)、東海堂(徐姓)、樹德堂(連姓)等。

當地七十二歲的耆老邱先生說:「我聽老一輩講,以前翁仔社有四座大城門,前面有一條大河溝,是為了防止土匪來搶劫。這裡是窮庄,挑水、砍柴都要爬過蜈蚣崎,只能種種蔬菜、雜糧。如果有人要做媒,沒有女人願意嫁到庄裡來,生活很困苦,三餐只能吃番薯葉配蒜頭醬油。」

豪宅大院多興建在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市集裡,而翁仔社位於東勢山城與葫蘆墩市集之間、靠近石岡的山崙上,水圳未達、生活不便,為什麼先民還要選在這裡落腳呢?因為這裡不僅是漢番交界處,北方的朴仔口庄(今朴子里)更是原葫蘆墩圳與五福圳的取水口,先民為爭奪水源在萬定汴鬧出人命,太平時期需屯丁看管水源,亂世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翁仔社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台灣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水圳頭人命水

 
位於豐圳公園內的張達京與潘敦仔雕像,記錄下漢人與平埔先祖「割地換水」,共同開發土地的歷史。

離開翁仔社,來到位於朴仔口(今朴子里)附近已荒廢的葫蘆墩圳舊進水口。葫蘆墩圳的進水口其實歷經多次變更,最早的取水口位於朴子籬口。

1732年,張達京與岸裡社平埔族人協助清廷平定大甲西社事件後,翌年獲准興建葫蘆墩圳上埤工程,由埤頭大甲溪南岸懸壁鑿穿約一公里長的地洞隧道,引大甲溪水進入上、下埤幹線,進水口就在今萬順宮後方(萬順二街尾),後來日人在此設立「豐榮水利碑」以資紀念。

日治時期,考量原有地洞水路整修不易,因此將取水口改移至今舊山線鐵橋下,以石筍攔大甲溪水,改以明溝圳路,以便於管理維護。1939年豐榮水利組合(注:日治時期的農田水利會)成立,將取水口改為現代攔水鐵匣門設施。1977年石岡水壩完工後,葫蘆墩圳改由該處進水,但1999年921大地震時,石岡壩受損嚴重,花梁鋼橋下的舊進水口曾短暫修復應急使用,待石岡壩修復後又改回水壩取水。

沿著葫蘆墩圳南幹線渠道,順著角潭路一路往西南行,來到位於角潭路二段的「萬定汴」,在地人又稱其為「人命水」,「汴」是指圳水分流之處。在漢人移民入墾中台灣時期,水利建設改善了民生事業,卻也帶來爭水械鬥的衝突事件。清領時期,因上游東堡(今豐原一帶)農戶,常在旱季以草蓆阻斷水流,讓西堡(今清水、梧棲、沙鹿一帶)無水可用,1767年4月,西堡農民為此遠道而來興師問罪,在萬定汴與東堡農民發生武力衝突,造成西堡三人傷亡,驚動官方出面解決,因而設立「分爭水利示禁碑」,規定每年2月初二起,東堡應讓出十分之三的水給西堡農民使用,從此鄉人稱此三分水為「人命水」。

從此處可遠眺大甲溪舊山線鐵橋旖旎風光,遙想兩百多年前先民爭水喪命的往事,以古鑑今。可惜現在人們將之視為妨礙地方建設的元凶,急著將水圳埋在地底,以通人行車流。

軟埤仔溪──葫蘆墩公園

 
在角潭附近,居民利用圳水洗衣,百年如昔。

圳水沿著角潭路往下游走,在頂角潭第二水門分流軟埤圳後往西流。軟埤仔溪沒有經過市區,與人的關係顯然沒有那麼緊張,圳路所經之處有許多公園綠地。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有三大展區,其中之一位於葫蘆墩公園及軟埤仔溪河岸,公園占地18公頃,正進行「水岸花都」生態景觀營造,市府採對生態影響最小的低衝擊工法施工,預計於2018年3月底完工,8月對外開放。再往下游走,靠近豐原大道八段有一處利用921震災捐獻餘款興建的「愛心紀念公園」,民眾在這裡拍蓮花、慢跑健身,好不愜意。

軟埤仔溪(下埤幹線)──豐圳公園

軟埤仔溪在文賢路新萬仁藥廠處分流下埤幹線往西南,南岸的圳寮路訴說著人們過去對水圳的依賴,必須日夜派人搭寮防守,過了圓環西路流經豐圳公園,潺潺水流、綠樹成蔭,形成一幅美麗的景像。漢人對台灣原住民土地的拓墾有武力征伐、合作開墾兩種模式,台中盆地的開發就屬於後者。不遠處豐圳公園內的張達京與潘敦仔兩座雕像,訴說的正是漢人與平埔先祖共同開發土地的故事。

公園附近有一條芳泉巷是台中老店林家芳泉醬油的起家厝,附近鄰居開玩笑說,用力吸氣彷彿都還可以聞到當年醬香撲鼻的氣味。

大鴛鴦汴的水上福德祠

繼續沿著本圳角潭路往下游走,有一座角潭福德祠矗立於圳路中央,地方人士稱為「水上福德祠」,福德祠後方老樹成蔭,幾位釣客優游垂竿好不自在。在角潭路二段93號對面還有一處洗衣場,社區民眾引圳水洗滌衣物,這樣的洗衣場在圳路上不止一處,有些是近幾年才興築,民眾自己搭建遮陽棚,三三兩兩閒話家常,形成一幅溫馨流傳百餘年的文化景觀。附近有幾處魚塭與釣場亦引圳水入池,在沒有進入市區以前,水圳處處充滿生機。大鴛鴦汴在此將圳路分為東、西汴兩條幹線,西汴幹線向西繼續漫流。

哭泣的東汴水

 
東汴幹線經圓環東路附近有一座水景橋,由鐮仔坑林姓族人獻金建造。

東汴幹線一路往南前往市區,從角潭路沿富春街南流經田心路出豐原市區,因貫穿豐原精華地帶,加以戰後市區人口稠密,圳路成為民眾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管道,導致圳路經常受阻。1970年時,豐原市公所協調台中農田水利會,將北起豐中路豐榮二橋、南至鐵路北側博愛街段加蓋,一方面防止民眾傾倒垃圾,再則滿足市區停車的需求,全長共1.8公里的圳路自此藏身地下,許多光臨廟東夜市的遊客都曾享受其便利性,卻未聞湍湍水流不見天日的哀嚎聲。

飲水思源頭

藏在地底的東汴幹線流經市區往南,過了博愛街,在雙龍路重見天日。往南至接近圓環東路附近有一座興建於1927年的「水景橋」,「水景」即水梘,指跨越河川的圳路設施,現在的橋面為水泥鋪面,但仍不減其古樸風貌。橋頭有一座古碑,刻滿鐮仔坑林姓族人獻金的記錄。

林姓族人在鐮仔坑經營菸草事業有成,其中以林慶連、林慶通昆仲最具代表性。鐮村進出豐原要跨越旱溪,每逢暴雨氾濫常造成居民進出不便,兩昆仲於1929年再集眾資完成另一座跨越旱溪的金谿橋,並立橋碑「思源碑」一座,現已列為市定古物。先民先賢為解決民生疾苦,以造橋鋪路流芳後世,值得後人感念。

過了圓環東路,沿著田心路二段南行,還有一座小巧玲瓏的田心公園,東汴圳水轟轟隆隆往南向四張犁、北屯奔流而去,水圳的故事當然還沒有結束,「四張犁萬生反」(注:台灣清領時期三大民變之一的戴潮春事件)就敗在這條圳路上。漫步水圳間,除了美麗的河岸景觀,其實歷史一直書寫在圳水上。

穿越時空的「豐原媽」

 
戰後慈濟宮修繕,在東側規劃攤販集中區,造就了廟東夜市人潮,鼎沸至今。

十九世紀是豐原經濟文化起飛的年代,從慈濟宮媽祖廟可以見證地方發展的過程。據載,1777年有一位僧人由唐山帶著觀音菩薩香火立「觀音亭」奉祀,一旁配祀「媽祖」香火。隨著移民日眾,廟埕漸成小市,1801年以後,慈濟宮媽祖廟取代觀音亭而為世人所熟知。廟宇不只是拜神祈福的所在,從沿革可知,早在十九世紀初,豐原就已是台中盆地重要聚落之一。

慈濟宮除了是豐原人的信仰中心,也是一座藝術殿堂,這些全仰仗日治期間(1911∼1925年)負責修繕的總理張麗俊之用心。張麗俊(1868∼1941年)晚號水竹居主人,是張達朝(張達京長兄)後裔,具深厚漢學素養,書法雕刻蒼勁有力,廟裡碑記聯對均出其手。當時他延攬一流匠師,包括交趾剪黏司傅廖伍(祖籍泉州安溪,後定居豐原,曾於1908年參與北港朝天宮改建泥塑工程)、彩繪作者劉沛(1884∼1972年,出生本地石岡,祖籍潮州饒平,許多豪門大宅彩繪均由他完成)、石雕司傅辛阿救(1886∼1928年,祖籍泉州惠安,1919年應王益順之邀來台參與艋舺龍山寺修繕而聞名)。這些先輩的作品現仍完好保存於廟殿角落,近年廟方積極推廣社會文化福利活動,成立導覽志工隊,接受團體預約解說服務。

除了建築特色,「豐原媽」的二十載建醮慶典也很值得一提。慈濟宮在日治時期修繕至1925年底始成,戰後(1945年)適值修繕完工(1925年)二十年,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仍依例舉辦三獻醮儀式,傳為轟動當時的盛事。只是好景不常,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廟埕廣場一度為國軍眷屬占用,設攤營生,環境日漸頹圯,地方人士再興修繕之議,歷時兩年於1965年竣工,適逢建醮又逾二十載,廟方再次舉行祈安三獻祭典,由每戶每丁出資4元協辦,報載當日全市花費千萬餘元。2004年年底,慈濟宮以二十年醮期為傳統,再次舉行三獻醮儀式,全豐原禁屠齋戒三日。雖歷經了數百年,地方信仰依舊虔誠如昔。

戰後修繕將廟宇東側規劃為攤販集中區,於是造就了廟東夜市人潮,鼎沸至今。從排骨酥麵、三角圓到肉圓都是饕客的最愛;中正路上各式糕餅、鹹蛋糕是在地最佳伴手禮。豐原一直是台中地區糕餅業的原鄉,這要從日治時代說起,神岡大夫第(社口林宅)主人林振芳(1832∼1905年)嗜好甜食,常以漢餅招待往來賓客,1891年林家子孫在社口開設「崑派商店」製售雜貨與糕餅,1894年林家總鋪師林犁自立門戶創「犁記餅店」,至今仍為大眾喜愛。

帶路達人-蔡金鼎

台中知名文史工作者,父母是傳統市場的魚販,豬肉攤是童年睡午覺的床板。學術研究領域是文化資產與社會學,鍾情於社會邊緣議題,例如孝女白琴、原民(來台)老兵、傳統市場、檳榔產業、(非媽祖)民間信仰等,都是其關心的議題。

TOP

 
  完整文章請見:《臺中好生活》七、八月號NO.25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