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0/11 第96期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主題企劃
主題企劃
活動快遞
市民農園 城市農夫夢 (上)
【文/高雄畫刊】
能夠享受自種自栽的田園農事,是許多都市人追求的夢想。(圖/Formosa Wandering 提供)

週末的清晨,一群人拿著鋤頭、鐮刀、水桶,聚集在農田旁正準備下田工作,俐落的手腳與熟悉農作的態樣,似與一般農民無異,其實他們並非以務農為業,而是現在城市健康生活新風潮的假日農夫。這些人或承租或購買一小塊土地,在假日休息之餘,多半採用無毒、有機的方式,親手栽種各種蔬果,不僅可勞動舒展筋骨,還有健康美味又安全蔬果作物可收成,在高雄已有不少這樣的城市農夫。

假日農夫 自耕自給好健康

自種自栽的田園農事,有著與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樂趣,但在土地利用較高的都市,擁有一塊可以耕種的農地是件較難達成的夢想,為了讓高雄市民都能享受到這種田園之樂,高雄從2002年開辦市民農園,讓有閒無田的樂農一族可以租一塊小天地,一圓小市民體驗大農夫的夢想。

開辦十多年的小港市民農園,相當受到市民喜愛。(圖/小港區農會 提供)

小港市民農園

鄰近小港機場的小港市民農園,是園主簡坤銘十年前捐贈的農地,由小港區農會管轄,大片的農地面積廣達0.8公頃,分為100個小區塊,每小區18坪,每年租金共4500元,平均每月不到400元,實惠的價格讓100個單位常被喜愛務農的市民一搶而空。農園內還貼心的在每個區塊設有水龍頭和準備工具,讓承租者更方便照顧農作物。對於剛接觸農作的生手,市民農場也定期舉辦講習會等活動,讓大家能儘快就上手。

位在前鎮興仁國中旁的南區銀髮農園,吸引許多長輩爭相報名使用。(圖/洪崑哲 攝)

與朋友一起加入,在小港市民農場耕種超過十年的謝愛華表示,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婦,常常因不知如何打發時間而感到無聊,自從下田耕作之後,生活多了許多樂趣。從一開始鬆土、灑種什麼都不會中摸索,常常手忙腳亂,但開始與朋友之間有了很多的話題,現在更是滿口農事經,甚至入選市民農場的模範農民,農夫的生活開啟她生活的另一扇窗。

尤其每當農場豐收時,「把自己種的菜送給別人,看到一雙雙歡喜期待的眼神,就是最令人滿足的事情。」謝愛華笑著說,鄰居的孫子曾經因為吃過她的小黃瓜,後來吃到市場買來的,竟跟阿嬤說買錯了,吵著要吃原本那種比較好吃的,讓阿嬤哭笑不得。由於健康有機的好菜非常受到歡迎,曾有人建議她乾脆將所種的有機作物拿到市場販賣,不過謝愛華認為,自產的份量相當稀少,與其上市場販售,她寧願和農園裡認識的農友與鄰居分享。

目前在農園承租36坪的她說,固定早上5點就會起床到田裡,每天都要去巡一下才會安心,已經快要像全職的農夫了。

銀髮族市民農園 老朋友相約下田去

龔阿嬤是南區前鎮銀髮農園的番薯葉達人。(圖/洪崑哲 攝)

除了一般的市民農場,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更以公地開闢兩處銀髮族市民農園,限定65歲以上的退休銀髮族登記,讓其一圓農夫夢,在下田除草澆水、翻整農地的過程中,充實退休生活。

南區前鎮銀髮農園

踏進在前鎮區興仁國中旁,廣達780坪的南區銀髮農園,規劃有致且完善的農田裡,傳來陣陣阿公阿嬤熱絡的交談聲和笑聲。這裡有提供長輩休息喝茶的「歡喜亭」、擺放各式農具的儲藏間,近50區的耕作區,平均每區10坪大,一年租金只有500元,非常搶手,每年吸引超過200人報名。園區志工李國和說,前鎮銀髮農園租期為一年,想租用農地要抽到籤才能租到,每年6月抽籤是許多長輩期待的社區盛事。

銀髮農園的長輩們樂在農事,每個人都會互相交流、傳授心得。(圖/洪崑哲 攝)

8年前就在銀髮農園栽種、每年都會來抽籤的龔阿金阿嬤認為,比起整天待在家裡,來農園下田有意義多了,還能認識其他人。龔阿嬤是園區內的番薯葉達人,田裡茂盛濃密的番薯葉,常常有人來問她「阿嬤妳怎麼種的?怎麼長那麼漂亮?」,熱心的阿嬤會不藏私地傳授許多栽植技巧,周邊的長輩們也會爭相告知許多農務技術。來這裡一趟,就像是進入了農業技術學校一樣,這裡每個人都樂於互相交流、傳授心得,也會互相贈送、交換自己的農產,儼然成為阿公阿嬤版的真實「開心農場」。

※延伸閱讀:
市民農園 城市農夫夢 (下)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十月號】

用旅行來學習 高雄深度之旅 (上)
【文/高雄畫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是一種深度學習的過程。國外有些地方,年輕人在成年或要邁向生命成長新階段時,會用一場別具意義的旅行來作為開始。透過旅行,開啟觀察世界的新視窗,建立與世界串連的多種軌道,讓不同角度的想法豐富我們的生命。這樣的深度旅遊概念,漸漸地成為台灣旅遊的主流,現在高雄有不少單位,推出有別於一般休閒目的以外的深度體驗行程,其中深刻的重新學習,跨界體驗的目的,帶領著旅客看見不同的高雄。…

市港合作 旗津馬雅各紀念自行車道展風采

旗津區是高雄市熱門景點,每年到旗津旅遊人數超過300萬人次,其中旗津環島景觀自行車道更是受到市民的喜愛,在高雄市政府的努力經營下,規劃出全長15公里的單車路線,不僅擁有完善的沿海自然景觀設施,沿途經過旗後燈塔、砲台、星空隧道、教會、天后宮、海岸公園、風車公園、勞動女性紀念公園等知名景點,都能一覽而盡,將旗津迷人的獨特風貌展現給前來的單車族。…

舌尖上的中國現象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帶出了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民間食文化;但另一個層面的「舌尖上的中國」則是假雞蛋、毒奶粉層出不窮,以及「蒜你狠、豆你玩」的哄抬物價事件。

創投與社交的美麗交集
「群眾集資平台」不僅僅預測新創企業的前景,重點是海納眾人資源,催生更多像蘋果、Google般的企業。你可為你的新創公司募集資金,群眾也可以進行評價、決策、投資哪一個他們喜歡的點子。

本電子報內容均為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80203 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二號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