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截至2021年底,全球確診病例仍居高不下,超過2億7000萬人。目前確診數前5名國家,仍以美國將近5000萬例排名第一,印度3400多萬例、巴西2200多萬例分居2、3名,英國、俄羅斯各約1000多萬例排名第4、5位。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去年底已突破500萬大關,達到532萬人,全球致死率約1.97%,累計死亡數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80多萬人、巴西61萬人、印度57萬人,墨西哥及俄羅斯各將近30萬人。
變種病毒侵襲,全球疫情仍未停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疫苗施打率提升的同時,雖一度有趨緩之勢。但隨著各國解封、重啟經濟活動,並逐漸開啟國門,去年6月,印度在Delta變種病毒株侵襲下,因為疫苗保護力失效,造成疫苗突破性感染的現象,即使是高疫苗施打率的國家,疫情仍再起,確診數又再度上升,對全球疫情帶來了威脅。
不同變種病毒仍持續緊接而來,去年11月底,南非又發現傳播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快速地在全球持續擴散,使得疫情再創高峰,更造成新一波大流行,各國又紛紛再次祭出封鎖令,希望能免於下一波疫情的侵襲。
新冠變種病毒,掀起四波全球大流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除了原本的Delta病毒株,又再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侵入,持續影響各國疫情,造成新一波的大流行。
根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共發生四波全球大流行,第一波於2020年6月至8月,第二波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中,主要盛行株為Beta變種病毒,而第三波疫情是因Delta變種病毒,2021年5月中至9月大幅肆虐所造成,年底又出現第四波Omicron變種病毒全球大流行。
Omicron變種病毒,全球新一波疫情再起
其實早在Omicron造成全球大流行前,去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通報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即列為高關注變異株,短短不到2星期的時間,已入侵美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等,全球6大洲都陸續發現Omicron的蹤跡,很快取代Delta,變成主流病毒株。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全球6大洲的疫情,以美洲、歐洲及非洲較為嚴峻,尤其非洲疫情嚴峻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的威脅,個案數急遽上升。
陳秀熙說明,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更強更快,且康復者再次感染的風險增加,與盛行全球的Alpha、Beta、Gamma、Delta變種株相比,具有26個過去未出現的新突變,且主要突變位置為與人體細胞結合相關的棘蛋白,其中最特別的是ins214EPE位點突變,於214蛋白質位點出現了插入的情形。因此,推測Omicron具有更強如感冒一般的傳染力,同時也減弱了新冠肺炎的症狀,但未來仍需持續觀察Omicron變種病毒對於症狀的影響。
美國確診數,已突破5000萬人
美洲以美國疫情最嚴重,美國確診數與死亡數持續走高,累計確診數已突破5000萬,且死亡數也逼近80萬,近期更遭受Delta及Omicron變種病毒的雙重夾擊,導致確診數持續攀升,目前已超過半數州別出現Omicron病毒。而南美洲國家中,以巴西疫情最嚴重,已有2200萬人確診、61萬人死亡。
陳秀熙表示,美國完整施打率不夠高,施打2劑新冠疫苗者僅達62%,且各州之間差異仍非常懸殊,由於未完整施打者占了38%,而且未持續加速接種疫苗,再加上疫苗時效性及變種病毒免疫逃脫影響,使變種病毒仍在未接種者間流竄,加上部分接種者保護力已逐漸下降,確診人數日漸增加。
歐洲疫情:英國最為嚴峻
歐洲疫情持續升溫,去年底,幾乎整個歐洲單周確診發生率皆超過每十萬人100人,歐洲各國當中,尤其以英國的疫情最為嚴峻,確診數已超過1000萬人。
陳秀熙指出,去年底,英國除了受到Delta變種病毒影響外,也遭受Omicron侵襲,儘管完整2劑疫苗施打率達69%,第3劑疫苗追加施打率達34%,確診數仍有持續上升且蔓延的趨勢。另外,過早解封也是造成疫情再起的可能原因。
非洲疫情:南非最為嚴重
非洲各國之中,疫情以南非最為嚴重,確診數超過300萬人、死亡人數達9萬人,由於疫苗完整接種率僅25%,並遭受Omicron變種病毒的侵襲,確診數持續攀升中。
亞洲疫情:印尼確診數最多
亞洲國家以印尼確診數最多,去年底已突破420萬例確診,取代印度成為亞洲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重災區,原因是印尼僅有5.5%的人接種疫苗。
印度確診數為亞洲國家第二高,共有340萬人確診、47萬人死亡,但印度政府積極提升疫苗覆蓋率,已有75%的成年人接種1劑疫苗,有31%已完整接種2劑。
而韓國為亞洲受到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本土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儘管疫苗完整接種率已達8成,但確診數及死亡數仍持續上升,去年底已超過52萬人確診。
台灣疫情:維持二級警戒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2020年起累計至去年12月,共有1萬6752例確診染、848例死亡病例,死亡個案居住縣市前3名,分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5月上旬開始,首次爆發Delta群聚感染,短短一星期內,本土個案爆增784例,創下疫情以來最嚴重的紀錄,接著全國進入二級警戒,5月底,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且連續4次延長;直到7月27日起,疫情趨於穩定後,才將全國第三級警戒調降至第二級警戒。
之後,國內疫情僅有零星案例,直到12月8日出現首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12月9日又發生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研究人員染疫個案,打破連續35天零本土個案紀錄。
疫苗突破性感染,應加強第3劑疫苗施打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也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其中有61%的境外移入個案,為疫苗突破性感染個案。
面對新冠變種病毒,各國都面臨疫苗突破性感染的情形。陳秀熙說明,變種病毒可能造成免疫逃脫而導致疫苗失效,疫苗突破性感染是指完整接種2劑新冠疫苗後仍發生感染。相較於完整接種疫苗而未受感染者,突破性感染者的中和抗體濃度較低,顯示發生突破性感染,可能與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有關。
因應國內又出現本土個案,以及2劑疫苗保護力失效的問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緊急宣布,符合接種間隔的民眾可接種追加接種第3劑疫苗,特別是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以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等6大高風險者族群。
陳秀熙表示,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及病毒量高,免疫逃脫會影響疫苗效益的時效性,進而產生突破性感染,對於疫苗施打2劑超過5個月的人,應加強施打第3劑格外重要。
根據英國最新研究發現,不論是先前施打2劑AZ疫苗或2劑BNT疫苗後,間隔超過20周後,保護力都會明顯下降,僅為44.1%及62.9%,而施打加強第3劑14天後,保護力均能顯著提升,高達93.1%與94%,顯示中和抗體會隨著第3劑施打後倍增。
疫苗覆蓋率不足80%,未達到群體免疫
截至本刊截稿日(12/27),國內第1劑疫苗覆蓋率達79%,第2劑覆蓋率達67%。陳秀熙指出,由於疫苗施打保護力可能於6個月後有所降低,且2劑疫苗施打率不足80%,以至未能達到群體免疫情況,再加上變種病毒侵襲下,發生免疫逃逸情形,應盡速提升疫苗施打率,以預防後續新一波疫情的發生。
陳秀熙舉例,以色列經驗得知,2020年底疫情嚴峻時,以色列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並於3月時,2劑疫苗施打率已高達50%,而疫情也慢慢地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4月至8月間,疫苗施打率卻開始趨緩,2劑疫苗施打率僅提升至約60%,但加上後續變種病毒入侵,以及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鬆綁下,以色列迅速爆發新一波疫情,直到開始追加第3劑疫苗後,疫情才又有所控制。
陳秀熙說明,各國也可見類似情況,疫苗施打率大幅增加,疫情確實有受控情形;不過,如果在6個月內,2劑接種率仍未達80%,後續將又爆發新一波疫情。
未接種疫苗,染疫死亡率高12倍
根據國際最新報告指出,未接種疫苗者確診比例,相較於完整接種者高出6倍之多,且死亡比例差距更是高出了12倍。
陳秀熙強調,新冠肺炎感染者主要為未施打疫苗者自然感染,以及疫苗突破性感染,而由於疫苗對於重症死亡保護力高,死亡多為未施打疫苗者。因此,建議還沒有接種疫苗者,應盡快完成完整接種,才能避免重症及死亡。
至於接種哪種新冠疫苗比較好?根據研究顯示,完整施打莫德納疫苗,不論對於Alpha或Delta病毒,保護力約為80%,而完整施打AZ疫苗對於Delta病毒的保護力下降至67%。
另外,根據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AZ混打莫德納疫苗產生中和抗體效價,高於2劑都打AZ疫苗,對於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幾乎可達100%,且混打間隔8周的抗體濃度,相較於4周又更好,接近2劑莫德納疫苗。
三聯體防疫,預防下一波疫情
陳秀熙認為,完整的防疫應「三聯體防疫」,也就是除了接種新冠疫苗外,也要針對高風險族群快篩檢測,以及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維持安全社交距離等NPI措施。
陳秀熙說明,根據研究結果可知,第3劑疫苗施打及疫苗涵蓋率提升至80%,可有效預防疫苗突破性感染及下一波疫情。
此外,快篩檢測也可避免發生社區群聚感染。以國內機師及幼兒園的Delta群聚感染為例,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傳染鏈至幼兒園群聚到家戶感染,進一步擴散至社區及職場感染。
陳秀熙建議,應及時進行接觸者匡列並進行檢測,對於接觸者之接觸者進行預防性匡列,並針對高風險或已出現症狀者提供快篩檢測,高盛行率地區可進行大規模檢測,而低盛行地區則進行定期檢測來控制疫情。
還有NPI措施也要持續做好,陳秀熙表示,NPI措施非常重要,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以及維持安全社交距離等措施。尤其是疫苗缺乏、施打率較低的國家,對於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產生免疫逃脫的問題,導致疫苗免疫保護力失效,除了可以加強第三劑施打,NPI實施之下,也是控制疫情的一大因素。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466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