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繪本格林報】破解好繪本中的圖文密碼,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並增加帶讀技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大田iPen圖文報】擁有很多、很棒的圖文作者及作品,歡迎喜歡看圖文的讀者來【大田iPen圖文報】逛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1/01第388期
 
焦點議題
  主題學習
 

「從今天起,與成功有約!」 一次讀懂史蒂芬.柯維成功學

 

整理•撰文/謝明彧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2012年11月號
 

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策略性地贏過別人,而是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改變自己,正面影響他人,為自己創造長期的信任,成就真正的大事。

這本書被翻譯成38種語言,累積超過2500萬本的銷售量,是史上最賣座的管理書之一,有聲書版本更是美國史上第一本銷售破百萬的非小說類有聲書,2011年時被《時代雜誌》(Time)選為「25本最具影響力的商管書」之一。
作者被《時代雜誌》推選為「全美25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更曾獲邀前往白宮,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Bush)親自向他請益。
不只如此,《財星》(Fortune)雜誌100強中超過90%的企業、500強中超過75%的公司都採用書中的主要內容,做為公司內部的教育訓練課程。寶僑(P&G)、聯邦快遞(Fedex)、IBM、華碩、廣達等海內外一流知名企業競相導入,課程遍及全球95國,無數中小型企業、教育單位與政府機構,影響數以十萬計的工作者。
這本書就是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於1989年所推出的經典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所提出的「高效人士7習慣」,更是與卡內基訓練,同為當今世上最具影響力的成功學主流學說。

增加感情帳戶存款,才能達到全面成功
這7個習慣,分別是「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前3項是個人做事習慣的效率養成,接下來3項是團隊合作的思維基礎,最後1項則強調日新又新的重要。
「這7個習慣是有順序性的,而且這個順序,是絕對性的對!」參與過無數教育訓練課程的泰科電子人力資源處長黃麗卿這樣說。柯維將人生的成功之路,分為前期習慣1、2、3的「個人的成功」,與後期習慣4、5、6的「公眾的成功」,強調沒有先培養前者,就不可能達到後者。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柯維用「感情帳戶」加以說明。他指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感情帳戶,裡頭的存款,會因為別人對你的信任度而變動。能遵守約定、對人有禮,感情帳戶中的存款就會增加;反之,背信忘義、沒有禮貌,存款就會減少。
而一個人唯有具備前3個習慣,才能展現出主動、負責、自律、有目標、有計畫的做事態度,也才能有效的展現行動成果,獲得他人的肯定與信任。可以說,沒有前3個習慣,就無法在感情帳戶中存到錢,自然也就不可能達成「公眾的成功」,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了。

整合各家學說精髓,做好人生全面管理
然而若進一步細看這7個習慣,很多人可能會暗忖,「這不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處世基本嗎?」睿仕管理顧問(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台灣總代理)亞太區副總裁陳俐同表示,這7個習慣個別來看都非常簡單,但它的精髓,就在於柯維將這7個習慣連在一起,構成一個全面管理的體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7個習慣個別也都存在許多知名的管理學理中。例如主動積極,就是強調一個人要對自己所作所為「當責」(accountability);以終為始,就等於是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提出的「目標管理」;知彼解己,則是教育心理學中「同理心傾聽」的實際演練;不斷更新,更與中國古聖曾子所說的「吾日三醒吾身」不謀而合。
集合各家之長,把原本各自獨立的不同自我管理與成功做法融合為一,讓學習者可以一次做到自我人生的全面管理,正是柯維成功學之所以廣獲推崇的原因。
必治妥施貴寶人力資源處處長周岱宜強調,一般教育訓練往往著重於技巧面,但技巧訓練前若沒有先導正想法,怎麼訓練都只是表面。
例如很多人都在學習問題解決的方法,但若沒有雙贏思維,便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無法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所達成的效果,永遠是1+1<2;但若能夠知彼解己、創造統合綜效,便有機會達成1+1>2、甚至N倍的成果。

傑出的導師,引領學員觀念轉換
柯維的成功學,能成為當今運用最廣泛的訓練課程,除了循序漸進、內容完整的理論體系外,柯維的「體驗式」教學法,讓學員以「親身感受、自己領悟」的方式,創造最大的改變動力。
在「知彼解己」的這一堂課中,柯維會挑選一位戴著眼鏡的學員,問他:「你覺得你的眼鏡好用嗎?」學員點頭肯定;他借來這副眼鏡,轉向另外一位學員:「這邊有一副非常好用的眼鏡,你要不要試試看?」對方戴上後,當然是頭昏眼花,即便表達這副眼鏡不適合自己,但柯維不斷地說服:「這副眼鏡真的非常好啊!人家都戴了幾十年了,你怎麼可能會不適合?」「這副眼鏡這麼漂亮,你怎麼可能會不喜歡?」
這段「推銷眼鏡」的表演,引來全場大笑;柯維適時點醒:「誰都知道自己適合的眼鏡,別人不一定適合;但在溝通上,絕大多數人卻都是如此,並不真心去聆聽對方的想法,理解對方需求,而是硬把自己覺得對或好用的意見,強迫別人接受,還認為這樣是對對方好。」
一場5分鐘的表演,瞬間打開了所有人的既有思維。

大師雖逝,風範永存
23年來的推廣,柯維所提的成功學,已經跨越商業溝通,廣泛被應用在夫妻相處、親子教養,甚至職涯規畫、學校教育等種種議題上,並獲得廣泛的正面迴響。 今年7月16日,柯維以81歲高齡辭世,然而他留下的成功之道,早已在學員與讀者的推崇下,廣為流傳,正如台大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黃崇興在《漫畫讀懂柯維成功學》序言中所說,隨著社會變得更日趨複雜,只會愈彰顯柯維成功學的不可動搖,因為「這個世界愈是不確定,每一個人愈需要真正的成功」。
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如何策略性地贏過別人,而是如何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標,完成生而唯一的社會人的使命。正如習慣2:以終為始所說,一個人唯有透過自覺,找出自己在不同階段、不同角色、不同時間所應該達成的任務,不斷改變自己,去正面影響他人,才能為自己創造長期的信任力,然後成就真正的大事。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本期經理人月刊《
成功者8個習慣

  何飛鵬專欄
 

問問題與找答案

 

撰文/何飛鵬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2012年11月號

面對麻煩問題,首先要把問題拆解成許多小問題,再尋找可能的關鍵解決點,並集中心力進行解決;接著改變假設、變換思考,調整原有的工作邏輯與策略。只有學會問問題,才能提升工作能力。

 

一個實驗中的數位媒體部門,歷經兩年摸索後,在今年做明年預算時,被我要求虧損金額必須減半,主管完全不能接受這個指令,他告訴我,他想不出能讓虧損減半的方法。
「如果你想不出能讓虧損減半的方法,那我會結束這個部門,因為這個單位是你一手創立,沒有人會經營,你如果沒辦法,我們就『認輸』了。」我把他逼到絕路,不得不面對問題。
面對這個艱難的任務,他腦中一片空白。我嘗試幫他問問題、尋找解答。
什麼會影響盈虧?收入與支出。收入能增加、支出能減少嗎?一定要。收入有那些項目?那一個項目最有可能增加?支出有那些項目?那一個項目最有可能減少?接著選出最有可能增加的收入項目,那就是未來的營運策略重點,然後再問:這個營運重點項目,客戶在那裡?為什麼要買單?願意用什麼價錢購買?有需求的客戶是多少?回答這些問題之後,產品已經清楚,市場規模也逐漸明朗。
接著就要問怎麼做。銷售人員夠不夠?好不好?有沒有好的銷售主管?銷售人員的專業夠不夠?要怎麼訓練?要不要增加好手?……
問完收入面,開始檢視支出面。主要的支出包括那些?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因為70%的支出都是人事。那人員能不能減少?當然要減少,因為增加收入不可預期,但減少支出有決心必然可完成。那誰要離職?我看這位主管露出難色,顯然每一個人都對他很重要。
我建議他換個方向問問題。根據之前的營運設定,那些工作一定要存在?而完成這些工作的最小規模是多少人?那些工作可合併、或暫時忽略?
我再建議他,用一個最小的規模,譬如20人(現有團隊約40人)為前提,問那一個是最重要的人,然後進行排序……
我問完了許多問題後,我要他回去思考,過了兩天,他告訴我,他找到方向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當工作者面臨複雜而麻煩的情境時,如何透過問問題,然後尋求有效解決的方法,是每一個工作者必須學會的技能。
愈麻煩的情境,一定隱藏著許多複雜的元素,要有效處理,拆解問題、轉換思考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前述案例中,我先把問題,拆解成許多小問題,然後尋找可能的關鍵解決點,並集中心力,針對此一問題進行解決。
其次是變換思考,如果原有的工作邏輯及策略正確,事情早就解決了,因此處理複雜、麻煩的事,要先改變假設,變換思考,例如原來40人的團隊,改變成20人,就是假設前提變動,接著思考要變,策略要變,方法也要變。
學會問問題是工作者能力提升的關鍵。

何飛鵬
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商周出版發行人。曾任《卓越》雜誌、《保險行銷》雜誌總編輯,曾被金石堂書店選為1997年出版風雲人物。
何飛鵬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feipengho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本期經理人月刊《成功者8個習慣》

 


【晨讀會】11/24(六)經理人晨讀會,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談安藤忠雄永不停止奮鬥的人生!

 

  訊息公告


英文自我行銷的關鍵15秒
人力資源主管看履歷就像逛櫥窗,能不能瞬間抓住他的注意力,你只有關鍵的十五秒。抓住人的目光,有一種字叫「行動字」,它讓你的履歷通篇讀來鏗鏘有力,意猶未盡,非邀你來面試不可!

LONELY NO MORE-利特
Super Junior是成功地以「單飛不解散」形式進行活動的代表性偶像團體。成員們各自在不同的領域進行活動,而利特則是在MC的領域中相當活躍。

本文章由《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授權刊登, paper.udn.com聯合電子報 代理發行
更多內容請見本期《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發送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service@managertoday.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