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6期】
2017.09.28每週四出刊 |
|
|
|
|
慢性疼痛超過三個月,就是一種病
|
作者:滕淑芬 攝影:賴永祥 |
你常忽視身體的疼痛感嗎?認為吞一顆止痛藥就沒事?醫師提醒,光是頭痛就有至少200個原因,有疼痛一定要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別讓小病變大病。
|
|
忙碌的現代人,經常對身體的疼痛,不以為意。總以為「過幾天就會好了」或自己買點成藥吃而拖延就醫。殊不知,國際衛生組織早從2000年起,就把慢性疼痛視為一種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的統計,全球每五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承受慢性疼痛之苦,這還不包括癌症所引起的折磨。研究發現,社會愈文明、年齡愈老化,慢性疼痛的情形愈嚴重。
正確診斷是治療第一步
國際疼痛研究學會已將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全球抗痛日」,希望喚醒大眾對疼痛的重視。尤其,老年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增多,慢性疼痛可能成為影響老人健康的危機,必須重視。
什麼是慢性疼痛?1996年自美進修回國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設立頭痛門診的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解釋,相較於剛發生的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指的是超過三個月或反覆發生的疼痛,「因為痛三個月,已經是一般人可以忍耐的極限了。」
痛,為什麼會被多數人忽略呢?因為痛,必須透過自我描述,但很多人在主觀認知上,就有差錯。
「我們被肌肉疼痛綁架了,以為只有肌肉痛才是痛,」王署君說,很多患者常以為身體某個部位酸酸的、漲漲的、刺刺的、麻麻的、有灼熱感,或者好像被電流穿過去的感覺,都不是疼痛。
但是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的定義,任何造成身體不舒服的感覺、身體組織受到傷害,或是情緒受到嚴重干擾,都可以稱為疼痛。
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以頭痛來說,至少有200個原因。輕者如上班族工作太勞累,下午兩側太陽穴就可能產生緊縮型頭痛,中者如發燒、感染,重者如腦瘤、腦溢血等,原因不一而足。腦血管瘤引發的頭痛風險大,若破裂而出血,致命性高。
通常自發性的疼痛,只要找到原因,就有方法與藥物可治。但也有少數的疼痛,終其一生找不到任何原因,例如纖維肌痛症,患者就是覺得這裡也痛,那裡也痛,常在復健科、骨科、神經內科、身心科轉來轉去,來回檢查,但就是查不出原因,造成生活很大困擾。
王署君說,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約為2%,不能算低,臨床上還是有診斷標準,包括身體疼痛的部位超過七處,還伴隨疲勞、記憶力減退與睡眠障礙等症狀。只要診斷出來,醫師都能對「症」下藥,減輕患者的不適。
正確的診斷是治療疼痛的第一步。在高齡化台灣,更需要關心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疼痛,以及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可能引發的帶狀皰疹神經痛。這些問題,將愈來愈普遍,不容輕視。
國內糖尿病患者已有230萬人,嚴重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會引發神經病變,包括眼睛視網膜病變和手腳末梢之周邊神經病變,比例約占25%;有神經病變疼痛者又占其中的10%。
王署君指出,這些神經病變疼痛若不妥善處理,就會導致手腳「既敏感又無感」,這兩種神經遲鈍化又敏感化的極端感覺,看似矛盾卻很真實,又稱之為「異感痛」。也就是病人對疼痛可能已失去感覺,患者冬天若蓋電毯,極可能因溫度太高燙傷而不自覺;但旁人一碰他的手腳又會感到痛,甚至被風吹到都會感覺刺痛。
又如常發生在腰間、胸前、臀部或臉上三叉神經部位的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會產生有如針刺、火燒般的強烈疼痛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痛而情緒憂鬱。
疼痛大多可治療或控制
「但這些疼痛都是可以治療或被控制的,」王署君說,醫師通常會開立可以讓神經安定而感覺舒緩的藥物,這種藥物早年是用於治療癲癇和憂鬱症,十多年前美國與歐洲各國開始使用於神經病變疼痛,四年前,國內的健保規範也開始跟進。
需要提醒的是,有慢性疼痛的人對藥物的敏感性也高,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頭暈、噁心、嘔吐等,以致有些病人吃了一個禮拜就會自行停藥。
醫師常需耐心溝通並說服病人,至少要吃三到四個禮拜,效果才會出來,病人要與醫師配合,度過前面的不適。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
|
|
做好退休前準備:自學四招存夠老本 |
作者:林讓均 攝影:陳之俊 |
6月底,立法院在臨時院會一口氣三讀通過三大年金改革法案,包括《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與《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 |
|
新法將在明年7月1日生效。
影響所及,公、教人員18%優存利率將在生效日的兩年半後歸零,所得替代率也分十年逐步調降,不過,仍訂有保障金額3萬2160元的「樓地板條款」。
而下一個年金改革的對象,則是軍人與勞工族群。
儘管「多繳、少領、延後退」的年改原則可讓退休基金延後破產,但是,磨刀霍霍的改革氛圍,仍讓退休族群感到恐慌,擔心年金無法支撐退休生活。
「愈來愈多國家進行年金改革,以降低政府財政負擔,民眾應該學著自己規劃退休理財!」鑽研各國退休制度的施羅德投資集團退休新制全球團隊最高主管萊斯禮(Lesley-Ann Morgan)表示,雖然各國國情不盡相同,但「退休前的財務準備不足」卻是大家普遍都會犯下的錯。
而之所以準備不足,是因為人生漫漫、總是有更急迫的目標,使得「退休」這件事,永遠排不上優先處理的清單。
萊斯禮觀察,例如,很多年輕家庭容易把「買房子」列為頭號投資目標,把所有積蓄投到房產,這樣一來是把錢重壓在單一資產;二來,也無法早早開始退休儲蓄。
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今年4月,英國推出終身個人儲蓄帳戶制度(LISA),針對40歲以下的民眾,民眾最多可撥入4000英鎊,政府會貼補1000英鎊,等於讓資產增加25%。
該帳戶有兩大提領理由,一個是作為買第一棟房的基金,另一個則是等到60歲之後提做退休金,「金額不大,但英國以此制度來刺激人們將『退休』納入理財規劃中!」
原則1〉儘早為退休儲蓄
那麼,退休理財規劃要把握哪些原則?「首先,就是存愈多愈好,而且要養成固定儲蓄的習慣!」萊斯禮口氣急切表示,投資有助於退休理財,但退休可不能全都仰賴投資,因為投資有其風險。所以,最好是努力增加儲蓄水位,而定期提撥資金到退休帳戶中就是根本之道。
原則2〉長期投資
第二,建立長期投資的紀律。以台灣來說,投資人經常喜歡短線進出,容易導致追高殺低,建議以長期、定期的投資紀律,來累積投資勝率。
原則3〉適量提高投資額度
第三,退休資產也需要「成長」。她表示,許多人希望退休投資能保本,因此把絕大部分的資產放在保守型投資中,例如重壓債券以尋求固定收益。但過於保守的投資卻不敵「長壽風險」、有資金用罄之虞,「退休資產還是得適量布局成長性標的,在有風險控管的狀況下,擴大資產規模!」
原則4〉分散風險
最後,投資標的要多元。萊斯禮表示,近年市場劇烈波動,還是老話一句:「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除了靠理財工具來達成分散配置,還得慎選專業的理財團隊。
「建立正確的投資心態與紀律,就不怕『黑天鵝』或『灰犀牛』!」她提醒,唯有儘早準備退休財務,民眾才能從容演出人生的最後一段精采。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