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Google宣布發現了組成完美團隊的秘密要素。Google多年來分析了一百多個團隊的訪談內容與資料,結果發現,團隊高績效的驅動因素是團隊情緒智慧的平均水準,以及團隊成員彼此密切溝通。Google發現的這個「友善待人和認真參與」秘訣,極為合理(而且不違反直覺)。
或許較令人驚訝的是,Google的研究意味著,團隊成員是哪一種人並非那麼重要。雖然在Google可能真的是如此(他們的員工是根據個人性格,或者說是google精神〔Googliness〕,而預先篩選過的),但這個發現和較廣泛的科學證據不一致,那些證據清楚顯示,成員的性格會大幅影響團隊績效。性格尤其會影響下列項目:
● 你在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
● 你如何和團隊其餘成員互動
● 你的價值觀(核心信念)是否和團隊的價值觀一致
重要的是,上述過程涉及了攸關個人績效與團隊績效的心理因素(而非技術能力)。這些心理因素會決定人們是否能好好共事。如果團隊的契合只要考慮技能與經驗,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可能會邀請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到他的政府任職,但他們不太可能好好共事。同樣地,無論你和同事們的專長與技術背景有多麼相似,你們在是否容易相處方面通常有很大差異。
例如,一項針對133個工廠團隊的研究發現,較高度的人際關係敏感度、好奇心及情緒穩定性,會產生比較團結的團隊,成員也會展現更多有利於團隊的行為。效能較高的團隊,有較多成員是冷靜、好奇、利他無私的人。同樣地,一項大型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顯示,團隊成員的性格影響到合作、共同的認知、資訊共享和整體團隊績效。換句話說,你是誰,會影響你的行為和你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所以,團隊成員的性格,就像單一有機體內部的不同功能。
設想一下,有朝一日(也許很快?)會飛到火星的太空船成員,或許是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或美國太空總署工作。模擬這種航程時,太空人得在狹窄的住處待上數百天。模擬情況顯示,成員會形成不同的小團體,類似價值觀的成員會組成小團體,而成員若是合群性較高且神經質較低,就可能會有較佳的團隊凝聚力與合作。
如何算是擁有適當的技能與性格組合的團隊?不妨這樣思考:每個人在工作小組中扮演兩個角色,一是功能角色,這是根據他們的正式職位與技術能力而擔任的角色,另一個是心理角色,這是根據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而擔任的角色。組織往往只專注於功能角色,然後希望這樣就能產生良好的團隊績效。正因如此,即使是花最多錢打造的專業運動團隊,也經常未能靠著各球員的個人才華而展現良好戰績,因為他們沒有心理綜效。一個較有效的方法(就像前述火星航程的例子),就是人員的技能與性格並重。...【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