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成功的最快方法,是把失敗率提高一倍。」IBM的老華生(Thomas Watson theelder)說。近幾年來,愈來愈多企業高階主管認同這個看法,也開始瞭解創新者早已熟知的原則:失敗為發明之母。一家企業如果不願意鼓勵員工冒險,然後從難免犯下的錯誤中學習,一定沒辦法研發出突破性的產品或流程。
人們愈來愈能坦然接受失敗,企業推動創新的方法也跟著改變。有些公司在訂定計畫時即擬訂退場策略,以防萬一失敗時,不致無限期拖累整個組織。還有一些公司不斷大量進行市場實驗,例如,發行信用卡的壹投資公司(Capital One)。他們知道大部分的測試都不會開花結果,但即使失敗,也能更了解顧客的偏好,這是很寶貴的資訊。
也有一些公司同時推動兩個或多個計畫,各個計畫的目標一致,但指派不同的團隊負責,分別往不同的方向進行。土木工程教授亞歷山大.勞佛(AlexanderLaufer)把這種方法稱為齊頭並進管理(simultaneous management),新構想和新技術因此有了「異體受精」的可能。
別誠惶誠恐
有冒險的膽識,才有創新的活水
企業慢慢開始能夠接受,在公司政策、流程和實務層次上,「失敗也有價值」的想法,但在個人層次上,卻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每個人都討厭失敗。我們都認為,失敗令人難堪,有失尊嚴和身分地位,卻沒想過這種觀念是否合乎理性。置身於競爭激烈的工商業界,害怕失敗的心情,比其他地方更教人神經緊繃和精神衰弱。在這種地方犯錯,獎金、升遷機會,甚至工作,可能就此一去不回。...【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