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6/13 第3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蛻變台灣「狼」3部曲 放膽想 勇敢衝 穩成功
3建議 千禧世代彎道超車
 
蛻變台灣「狼」3部曲 放膽想 勇敢衝 穩成功
採訪整理/蘇芩慧
在一門行為心理學課堂上,有位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實驗,他邀請所有來自世界各國,包含亞洲、歐洲、美國的千禧世代同學回想:從一早起床到進來教室之間,自己總共做了幾次決定?沒想到最後得出來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在這些生活作息相似的學生當中,亞洲人做的決定數量竟只有歐美同學的一半,因為他們認為許多生活習慣並非一種決定;然而,對於歐美學生來說,無論是幾點起床、出門走哪條路、吃什麼早餐⋯⋯都是一種決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李世暉教授舉出這個例子,分享自身的觀察。他提到,那些不認為自己正在做決定、可以做決定的學生,在未來面對重要議題時常常不敢做決定,這也使得他們經驗值不足,在關鍵時刻容易誤判情勢。

李世暉強調即使同為千禧世代,卻因為思考模式而有不同的發展。那麼,千禧世代該如何把握自己與資訊強力對接的位置,進一步發揮優勢呢?

錄音帶與MP3世代的觀念鴻溝

由2012年起便於國際事務學院任教的他,長期與千禧世代相處的經驗,對於這群年輕人有貼身的觀察。「千禧世代所處的環境是,他們面臨著劇烈變動與不確定性。所謂的變動是指大環境的現況,不確定性則是對於未來成功的定義。」李世暉指出,上一代強調工作、學習的美德,包括勤奮、努力、忍耐⋯⋯等,在這個年代裡慢慢被淡化。過去說努力、按部就班就會成功,但是在這個變動與不確定的年代裡,努力卻不一定成功,反而勇於冒險、嘗試新事物、願意挑戰,才具備生存下去的條件。

「還好千禧世代具備能在這種環境生存下去的靈活度。」李世暉指出,具備這樣特質的千禧世代其實與數位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過去X世代聽錄音帶與CD,是按照專輯的順序聽,不能自己重組做決定;然而千禧世代是MP3與網路音樂的時代,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隨選曲目。也就是說過去理所當然循序漸進的事情,現在都被一一打破、沒有既定的規則可循,1個人有1套做法、5個人便有5套做法。這也間接造成5、60歲人與2、30歲年輕人之間的觀念落差。

他強調,千禧世代可說是沒有過去的一群人,他們不受過去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束縛,只願活在當下、擁抱小確幸、專注於眼前享樂,所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們有興趣、覺得有價值。至於未來的大幸福、大確幸?既然無法掌控,那麼不如就先放在一旁。」談到這裡,李世暉也強調,這樣的態度不代表不能成功,因為千禧世代靠得是無形資產與能力,當他們偶然獲得某些資源或搭上趨勢的順風車,例如:透過募資平台受到矚目與支持,便有機會創造出另一種成功模式。

東南亞大航海時代

「換種角度說,這便是千禧世代的大航海時代!」當過去的規則慢慢不適用、沒有既定航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冒險者,卻沒有誰一定能在航線中得到勝利時,千禧世代便能專注於「機會」,哪邊機會多就往哪裡去。而現在的東南亞便可作為千禧世代的機會標靶。

過去,前進中國的人多,東南亞對於台灣人來說是一個新世界,去的人較少、傳回的訊息也就較少,在沒有足夠經驗傳承的情況下,台灣人想到東南亞淘金,便得靠有限的資源與資訊,跨越重重航道、花上很多時間、經歷許多困難,方能到達這個新世界,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然而在全球化及政府新南向政策的引導下,東南亞這條航道慢慢被打通,選擇前往這個新世界探險的人相對變多。無論企業、媒體或政府,更多人分享著到東南亞發展的成功資訊、許多中小型企業陸續跟進、未知的風險逐漸降低。加上中國的國際情勢與制度,使前往中國的門檻更高,這種種因素都讓願意離鄉背井到東南亞闖蕩的年輕人比以前更多,對於千禧世代來說,前往東南亞的確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項,而這也是千禧世代可以搭上的趨勢順風車,裡頭有機會,也可能有成功。

把台灣「狼」趕出舒適圈

那麼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年輕人一拚高下的台灣千禧世代,具有怎樣的優勢呢?李世暉指出,無論哪一國的千禧世代都是網路原住民,一出生就活在網路世界裡,但台灣千禧世代對資訊的處理能力的確相當高,較不容易受到既定資訊的限制,這可說是台灣年輕人的最大優勢,也是生存在大數據時代的一大利基。「不過,要活化這樣的優勢,必須先想辦法讓台灣年輕人走出去,也就是要把『狼』趕出圈子!」李世暉依著多年來對台灣千禧學子的觀察分析,台灣的環境對年輕人來說呈現一種餓不死你,卻也無法讓你活得太好的狀態,沒有足夠的推力或拉力,這樣的舒適圈無法把年輕人逼出去,待在裡面卻很容易失去目標。

相對於台灣,東南亞的年輕人則較接近中國年輕人,他們正活在一個急速成長的環境裡,越敢冒險便越有機會成功;日本年輕人則對冒險的代價相對謹慎,因為日本千禧世代看到日本經濟停滯的「失落的20年」(1991年∼2010年),對過去的成功經驗相當反感,他們認為過去的成功早已不足用來當作參考。

而台灣正處在東南亞與日本這2種極端中間,自成一個具有潛力的平台,一來是因為台灣在亞洲國家裡擁有極高的資訊匯流度,二來是台灣可作為東南亞與東北亞中間交流的平台,例如:日本對於MIT產品的信心遠超過東南亞製造的商品,若台灣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東南亞企業將有更多機會來台設廠,再經由台灣輸出產品到日本去⋯⋯這些例證再再彰顯台灣年輕人不應輕忽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切莫入寶山空手而返!

思考+判斷+實踐 進化分析力

李世暉指出,年輕人若想繼續待在台灣這個平台,便要有對這個平台的理解,同時要將自己當做另一個小平台、另一個資訊匯流之處。他再次強調,要學習在短時間內解讀資訊,並將資訊背後的意義納入作為自己的無形資產,除了可增加自我品牌價值,更是養成國際觀的方式。

他建議透過以下3階段來養成進階資訊分析力,發揮專屬於這世代的優勢:

1.自由思考階段

訓練自己具有不受任何既定框架影響的想法與勇氣,不要怕講錯話、做錯事,任何事都要多挑戰、多做決定。千禧世代的冒險特質是自由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方有機會拓展出與眾不同的航道。

2. 獨立判斷階段

接著要練習判斷各種資訊背後的意義。「我們在課堂上訓練同學思考:這句話是誰講的?他站在什麼位置講這句話?除了字面上的意涵,他還有什麼背後的意涵?」李世暉希望學生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聽到一個消息時,也要練習讓自己看兩個面向:一個是贊成的角度、另一個是反對的角度,即使你是完全贊成的,也要同時思考反對的人會怎麼想?這就是一種獨立判斷的訓練。

3. 冒險實踐階段

上述方法不僅適用於思考,做事情時也可以套用。例如: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想一種最喜歡的做法、再想一種最有效率的方法,接著不要忘記開始實踐。

把責任當剎車

「我們處處受患難,卻不被壓碎;心裡困惑,卻沒有絕望。」千禧世代這群充滿矛盾的年輕人,一方面具備冒險性格、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卻因看到上一代的失落、現今變動與不確定,像是少子化、老齡化⋯⋯等現象,讓他們備感壓力,進而逃避、專注在自己的世界、將自我目標放在團體目標之前、哪邊對我好我就往哪邊去⋯⋯這些態度與性格雖不知不覺減損了他們的責任感,卻也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轉,保護他們還願意繼續向前。

李世暉在訪談中提醒千禧世代,只專注於冒險本身,成功常常只是曇花一現,因為那就像失速列車、血氣方剛;相反的,若能學習承擔責任、思考周詳,則可以增加冒險的成功率,只因凡事過猶不及。台灣年輕人若想掌握手中勝券,除了獨立思考、聰明解讀資訊,更要提醒自己,在現世的變動與不安中,以樂觀與盼望作為燃料,持守「放膽想、勇敢衝、穩成功」的要訣,謙卑卻自信地做好自己能做的!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6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3建議 千禧世代彎道超車
採訪整理/蘇芩慧
從30年前至泰國發展、從事製造業,一直到1999年開始辦學,泰國威爾斯國際學校創辦人張耀浪的工作總是十分忙碌,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高中,共包含教職員300人、學生數約1,800人,再加上投入為各國經理人、政府官員開辦的曼谷管理學院事務,張耀浪可說一刻不得閒。

新南向政策前線

然而,檢視這2年的忙碌生活,會發現他平日的工作又加進一些特殊行程。張耀浪苦笑地說:「我現在的部分工作變成接受媒體採訪,再加上每星期至少接待1組參訪團,多則2、3團來拜訪,有時真的有點應接不暇,昨天便有2團來自台灣的訪客。」而這都與2016年台灣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有關。其實,這已經是台灣第3次提出南向政策,相較於前2次南向政策以製造業、技術人才前進東南亞為主,這次的新南向政策除了在製造業、經貿之外,有更多教育、文創、網路面向的推進,因此威爾斯國際學校才會引人注目,成為眾多團隊參訪的目標。

20年來深耕泰國教育市場,並且交出亮麗成果的威爾斯國際學校,是泰國100多所國際學校的其中之一,但如何在調查評比中名列前茅,張耀浪不諱言主因在於家長的滿意度以及學生成果的真實呈現。除了威爾斯畢業生大多能進世界前100名大學之外,細數學校的治學方針:快樂學習、身心均衡成長以及品格教育,都是原因之一。他不希望學生一想到上學便愁容滿面,而是透過美式教育系統,跳脫考試導向的填鴨式教學,真實提供學生五育均衡的教育環境,在建立學生知識、實力與國際觀之餘,深刻認知到學習是充滿樂趣的。

泰台教育兩樣情

因為投身教育事業,張耀浪更加有機會第一線接觸到年輕人,包含學生、老師,還有年輕家長,當然也比普羅大眾更了解年輕人的特質。

談起台灣與東南亞千禧世代有何不同?張耀浪從教育的觀點來分析。「泰國人若是家境中上,一定會為小孩選擇國際學校,希望在國際學校潛移默化之下,吸收到來自全世界的新事物、新觀點,並且有較多機會訓練出獨立思考的能力。相對來說,大部分台灣學生在台灣的教育氛圍底下,循規蹈矩,請他們做事情可以做得很好,但若要他自己想、自己開創,能力就比較弱。」

張耀浪進一步分析他所看到的泰國、台灣教育現況。他觀察泰國家境好的人家會送小孩念國際學校或私立雙語學校,相對而言,也有較多機會進入較好的大學;其他的則念普通公立學校,表現則相對沒那麼傑出,甚至英文程度也不太行,非常兩極化。而台灣的教育環境正好相反,由於台灣普及教育做得不錯,但沒有所謂的菁英教育,所以教出來的學生素質落差沒那麼大,平均都有中上,也因此台灣年輕人表現平平,不壞,但也沒有非常搶眼。

年輕人的性格與從小受的教育真的有很大的關係,也大大影響一個國家的實力。「泰國許多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很有主見、知道教科書說的不一定對,並且具有挑戰它的勇氣。」然而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只靠菁英教育,張耀浪不諱言,即使泰國菁英教育發達,國家發展還是有限,因受菁英教育的人畢竟只有少部分,因此在開發中國家裡,泰國的發展還是在台灣之下。

挑大企業 蹲幾年馬步

張耀浪看到台灣千禧世代受限於既有環境與文化的無奈,但話鋒一轉,他認為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優勢與劣勢,但機會總是有的,毋須喪志。以台灣年輕人來說,張耀浪認為首先要確認你的目標在哪裡?再來是你自己準備好了嗎?他也提到,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外的機會比較大,人人都想出走,但是出去之後的競爭者不只是台灣人,而是全亞洲、全世界的人。當上班族別人要不要請你?要創業有沒有市場?張耀浪建議年輕人若要到東南亞發展或創業,最好先待在大公司歷練幾年,因為在沒有資本、也沒有非常明確的計畫時,應該要先選擇體質好的企業蹲馬步。

「很多年輕人說要來泰國創業,但是一問之下他連泰國的東南西北都不懂、何時塞車也搞不清楚,這樣連要做電子商務都還很拚。說句簡單的,你知道泰國人不太吃牛肉嗎?」他提到連台灣很有名的牛排連鎖店在泰國都鎩羽而歸!張耀浪笑了一下說,很多年輕人都把創業想得太過理想化,若把品牌目標鎖定台灣人市場,但是台灣人那麼少,你要賺什麼?若說要賣給本地人,但是當地品牌多如過江之鯽,他們為何要買你的?張耀浪建議年輕人先在大公司了解、觀察泰國的文化、情勢發展與人民需求,畢竟十年磨一劍,不要想得太簡單,以致於眼高手低。

3大建議昇華競爭力

他舉威爾斯的例子說:「像我學校裡的老師就來自十幾個國家,你得先把自己的競爭力準備好,例如自己有哪些技能?不要到時只能來教中文。」說到這裡,張耀浪提到最諷刺的是,有次回台灣招募中文老師,希望找人來試教,當時共有5位報名、3人面談,最後竟只有1位來試教,當時他很納悶:「難道台灣年輕人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了嗎?」後來這位前來試教並且錄取的年輕人,在威爾斯任教迄今已逾3年,月薪將近5萬元,從此開創出不一樣的人生。張耀浪董事長再次強調,台灣年輕人絕對不是沒有機會,只要修改一些做法及心態,機會其實比別國多的!以下是他提出的幾項實質建議:

1.把英文練好

台灣人TOEIC平均才500多分,遠低於其他國家,但張耀浪認為,這只是其中一種評量標準,台灣的年輕人英文其實沒有很差,只是沒有使用、很少講,一到要講英文就退縮了。雖然學語文不等於有國際觀,語言也只是一項工具,但是擁有這工具真的就能超越很多人。他建議年輕人要一邊認真練習,也要對自己說英文的能力有信心。

2.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練習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躲在別人的意見後面,不要自我設限,有時也讓自己瘋狂思考一下,培養對事物寬闊的胸襟。

3.勇敢嚐試

張耀浪看了這麼多年輕人,他認為各國特質差異很大。例如:英美歐洲年輕人很有主見、很勇於提出他們的看法;印度人意見雖然很多、很會講,但是做起事來卻有落差;與印度相反的是,日本、台灣人很含蓄,內在有10分但卻只講5分。

張耀浪指出台灣年輕人雖然很勤奮、很肯做,但現在只靠勤奮是不夠的,其實很多國家的年輕人很多都比台灣懶,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卻比台灣人更創新、行動力也更積極、更敢去挑戰與嚐試,這是台灣千禧世代可以調整的一環。

張耀浪認為各國千禧世代都有眼高手低的情況,因為大家生長在相對富裕的時代,也受了比較好的教育、接觸的資訊開放許多,因此比較容易躁進、無法蹲馬步。他認為這就是需要在社會磨練的地方,因為光講沒有用、要拿出真實力,畢竟肯做也只是保證你不會失敗,但卻不一定會成功,唯有綜合以上這些點再加上肯想、肯創新,才會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腦力密集」當利器

張耀浪分析,在他眼中台灣景況一片大好,年輕人不用太過沮喪,就像現在美國與中國都在拉攏台灣,放眼望去各大品牌也都借重台灣的科技,例如蘋果的供應鏈60%是來自台灣;若沒有台灣,Tesla的車子甚至跑不起來,加上現在政府提出的「5加2」產業政策,這些都是好的發展,要給台灣一點時間。

以新南向政策來說,雖然這幾年交流得非常頻繁,但是才剛進行2年,現在大多只進行到參訪、開座談會的階段,若要說已經看到什麼具體成效,絕不可能如此快速,因為南向政策不該是短期的。

張耀浪舉日本的例子來說,他分析來東南亞發展最成功的應該是日本,因為他們從二戰前就開始在東南亞頻繁進出,已於東南亞紮根將近100年,而我們在這裡才短短幾十年,絕對無法相比。他認為南向政策是正確的,但一定要透過執行力、持續性,才會看到效果。

對於未來,雖然台灣在高科技代工上持續於世界站穩一席之地,但張耀浪再次強調,台灣未來不只靠品牌,更要擴展到靠「腦力密集」與世界競爭。尤其針對台灣千禧世代的努力方向,他再次強調,要鍛鍊自己的思辨力與創意力,因為創意就是腦力的一種,同時改善想得不夠深的問題,透過社會歷練與觀察力來加強。最重要的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對未來沮喪、找藉口,寧可積極找出解決方法,這才是能讓千禧世代真實成長的有效途徑!」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8年6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