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biz互動英語報】提供商、職場中各式場合的速效應用英語,讓你在職場、社交領域掌握競爭優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7/24 第4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採收機器人摘出智慧農業新里程碑
華為:美國的頭號公敵之路
 
採收機器人摘出智慧農業新里程碑
文/劉容皿
它,小心翼翼地,先是選定,然後摘取,再放入籃中,整個過程費時約1分鐘,時而顫抖,時而遲疑,宛如剛開始學拿湯匙喝湯的小孩。它叫做Robocrop,是由Fieldwork Robotics開發的全球第一款摘取覆盆子的機器人。看起來幾個簡單的動作,但機器人1天可以採摘超過25,000顆覆盆子,遠超過人工按8小時工時所採摘的15,000顆,等正式商轉後,英國再也不用擔心缺工的問題。

脫歐的後遺症爆發

英國還在為脫歐的時程而爭論不休,但後遺症已經爆發。當英國2016年6月公投脫歐後,來自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蘭的季節性外籍勞工因英鎊大幅貶值,打工的獲利縮水不願來。尤其是漿果和蘋果農受缺工的影響最大。英國夏季水果協會(British Summer Fruits, BSF)表示,去年夏天缺工約15%到30%,已連續2年出現來不及收成而造成的損失。

遠在千里之外的挪威的農場能影響到英國農場缺工問題嗎?普利茅斯大學機器人學系的講師史多倫(Martin Stoelen) 在開發Robocrop時,從祖父在挪威的農莊得到靈感。史多倫說:「我們模擬人的肌肉,像是二頭肌和三頭肌,還有伸展和收縮肌肉的方式。」最後打造出這款高1.8公尺,配有機械手臂的輪型機器人,夾取覆盆子的機器手臂由感測器和3D鏡頭所導引,利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來鎖定成熟的果子。機器人每10秒就可以完成摘取,並把覆盆子放於托盤,再依成熟程度自動分籃,接著便可直接運往各大超市。史多倫認為假如連覆盆子這等最軟且最難摘的水果都能摘了,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的?目前已在英國主要漿果業者Hall Hunter的溫室中開始現場實測,它將擁有4條可以同時運作的夾取手臂,預計明年就可以生產。其實,這款機器人已經飄洋過海,在中國進行摘取番茄、花椰菜等實測,只不過,造價70萬英鎊(約新台幣2,838萬元)的高昂價位會是商轉後的問題。

採收機器人聯盟

不只Robocrop,採收機器人正蓬勃發展。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新創公司Root AI成功開發的一款名為Virgo的農業機器人,也能採摘番茄,而且偵測番茄成熟度的能力比人還好。Virgo目前也在美國和加拿大多處溫室進行實測,預計明年也可投入更廣泛的用途,像是採收小黃瓜、草莓、辣椒等。

其他用來收成的機器人更如百花齊放,單單是研發收成草莓的機器人就有好幾家,最快今年底就可以上農場一顯身手。佛羅里達州草莓農集資成立的Harvest CROO,已成功開出一款全自動的原型收成機器人Berry 5.1,希望今年底可以開始服役。這台摘草莓機器1台可抵30人,配有16個機械手臂,利用攝影鏡頭和立體成相替每株作物組成數千幀照片,以判斷可收成的草莓。各種不同的自動化元件有利機器加速運作,足以滿足目前農場所需作業的規模。

此外,西班牙公司Agrobot也成功開發摘取草莓機器人,將於明年在加州開始商轉,日本宇都宮大學也有一款,英國的Dogtooth科技公司不遑多讓,也開發出一款機械手臂。比利時企業Octinion也發明全自動的草莓摘取器在全球各地開發並測試,收成橘子、葡萄、蘋果、芒果的原型機器人也呼之欲出。採收機器人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7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華為:美國的頭號公敵之路
文/胡林
美國政府5月中旬以國安威脅為由,將華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向美國供應商購買技術與零件,除非獲華府同意。華為5月底已向美國法院提告,主張美方此舉違憲。為何華為會成為美國的頭號科技敵人?

與軍方分不開的關係

自1987年,前人民解放軍工程師任正非創立華為起,迄今這家公司已發展成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年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全球員工共達18萬人。但美國自2000年以來,由於擔心中國政府利用華為入侵網路,一直將其視為可能造成威脅的對象,埋下今日處於全球風暴中心的遠因。這也使華為在美國的發展很早就開始遭遇麻煩,其與美國路由器業者展開競爭後不久就受到懷疑,例如:2003年思科(Cisco)指控華為竊取智慧財產權。

美國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根據美國軍方2005年委託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進行的研究報告,提出了華為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密切關聯的結論。RAND指出,華為與中國軍方保持深厚的關係,中國軍隊既是華為的重要客戶,也是華為的政治贊助者和研發夥伴。在華為營收中,與人民解放軍有關的銷售額最低占1%,最高有6%。

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國對華為的反制手段轉為激烈。2018年1月,據傳美國第2大無線電信商AT&T將供應華為手機,但在國會議員及監管機關勸說下放棄了這項計畫。隨著5G的推出,美國對華為的疑慮日漸加深,白宮在1份備忘錄中特別點名華為是戰略威脅。有些國會議員更要AT&T切斷與華為的所有商業關係,結束在5G網路標準的合作。

2018年12月,美國對付華為的行動再升級,在美國執法部門的要求下,加拿大逮捕了任正非長女,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理由是涉嫌違反對伊朗的貿易制裁。2019年1月美國對華為提起刑事訴訟,控告的24項罪名包括共謀逃避美國貿易制裁、竊取商業機密等,並且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

今年5月中旬,華府認為華為的設備可能是中國用來從事間諜工作的工具,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在未取得政府許可的前提下禁止華為進入美國供應鏈。這也是川普對該公司採取的最強烈行動。

颱風尾掃到全球業者

川普對華為動手,也迫使全球科技業者及電信營運商選邊站,包括Google、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安謀(ARM Holdings plc.)、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微軟(Microsoft)等軟硬體供應商紛紛避開與華為的關係。英國BT等3大電信業者都表示不會銷售支援5G技術的華為手機,日本3大行動電信公司也說正重新考慮銷售華為新機的計畫。

川普對華為的最終盤算仍不明朗,他是想徹底擊垮華為?抑或這只是他與北京正在進行的貿易戰策略之一?可以確定的是,美中貿易戰已演變為一種全面的戰略圍堵。白宮對付華為的背後應有更長遠的戰略目標:爭奪未來5G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霸權,特別是在5G方面。

華為在這場5G競賽裡的角色有多重要?華為每年投資150億美元在研發上,研發支出方面排名全球前5。根據線上情報平台IPlytics於2018年的資料顯示,在5G標準技術貢獻數量上華為居於領先地位,共握有11,423項專利,而另外2大網路設備製造商愛立信(Ericsson)及諾基亞(Nokia)分別持有10,351項及6,878項專利。此外,目前華為在5G市場有238位全球夥伴及57位區域夥伴,2020年在全球將有100萬座基地台。

在全球的5G競賽中,華為擁有清晰的戰略定位,而且有能力量產5G晶片、5G行動伺服器,以及用戶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CPE)。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對手,華為的5G設備較便宜且具競爭力─這也意味著華為在5G追逐戰中占盡優勢。

中、美沒人是贏家

然而,雖然下重手封殺華為可能充分壓制其崛起,卻也同時為美國零件與技術供應商以及中國製造商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殃及全球。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駐上海研究分析師賈沫(Mo Jia)說:「這項行政命令將使美國零件供應商及中國製造商同受影響,鐵定是一把劍的兩面刃。」假如美中貿易戰持續,Apple、英特爾及高通未來在中國的事業可能受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的智慧手機製造商也依賴高通的晶片組,若中國禁止或提高對高通的關稅,也將傷害中國的製造商。

由於華為的5G設備較為便宜,即使美國公司能改用其他廠商的產品,卻將墊高成本。愛立信和諾基亞這2家網路設備大廠都不是美國公司,可能在這場美中科技戰中坐收漁利。

賈沫並表示,儘管華為與歐洲國家的關係穩定,但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國家加入美國陣營。市場研究和分析服務提供商Kantar AMRB的副總裁辛哈(Sukhdev Singh)也說,美國監管機構和政府總是有能力影響其他國家應與誰合作。像是澳洲、紐西蘭就已跟進禁止華為供應5G設備。

另一方面,華為遭到美國主導的國際圍堵,激起中國民眾遷怒於在中國營運的美國企業,近來透過社群媒體抵制Apple的聲浪逐漸高漲,iPhone製造商Apple及其供應鏈恐將首當其衝。而這可能只是前菜,中國正設立非關稅障礙,包括動用海關拖延、加強審查等手段,對付中國營運的美國企業,包括Tesla、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大企業可能遭池魚之殃。中國的東方等3大航空公司日前也已向波音求償737MAX客機停飛的損失。在中國的美國商會表示,對美國制裁華為的後果「真正感到擔憂」。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7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