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2/18 第4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WeWork上市失敗教訓
2020「薪」情成長有限
 
WeWork上市失敗教訓
文/劉容皿
多年來,WeWork打著科技新秀旗號,以房地產業的顛覆者自居,可說是一時之選,誰知道在上市前的短短幾個月,這隻星光熠熠的獨角獸竟在2019年黯然失色,露出馬腳原形。

WeWork在全球近80個城市佈局,擁有836個地點租賃工作空間,原本計劃在2019年9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有意複製Facebook的上市之路,又或者是Uber的經驗,預計籌集40億美元,一舉由新創獨角獸的身分(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公司)隆重晉升為上市公司,緊接著更由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提供60億美元的貸款。不料,WeWork的母公司「The We Company」在9月30日撤回IPO,隨後整個局勢瞬間丕變,創辦人暨執行長紐曼(Adam Neumann)交出控制權,經營高層悉數撤換。

為何會一夕驚變?2019年初,這家共享辦公室空間的新創公司估值曾高達470億美元,比多數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上市公司還高,當紅的半導體股超微(AMD)市值也不過400億美元。但是當WeWork撤銷IPO,同時接受大股東軟體銀行(Softbank)紓困後,估算身價只剩下80億美元,在不到1年時間,將近400億美元的市值就這樣蒸發。WeWork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市場風向起了什麼轉變?創業者又能從中得到什麼樣的經驗和警惕?

「二房東」的原形畢露

另外一隻獨角獸,民宿網路平台Airbnb的執行長柴斯基(Brian Chesky)說的一針見血:「WeWork根本不是科技公司,何來科技公司的身價?」他認為,有些公司,像是微軟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利潤真的很高,但其他公司的利潤就相對低很多。WeWork主要商業模式是租賃或購買辦公空間,分拆為較小的辦公室後,再出租給小型企業所有者或新創企業,這是一種低利潤業務。因此,對於許多人來說,WeWork高達470億美元的估值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跟同業比較就更為明顯,WeWork在全球擁有的出租空間為126萬坪,會員有50萬名,年營業額達18億美元,依舊沒有獲利;IWG在全球擁有140萬坪,會員250萬名,營收34億美元,獲利5億美元,但估值只有37億美元,還不到40億美元。

WeWork的價值崩解,也捎來一個警訊:寬鬆融資的時代可能即將結束。只在乎營收成長,獲利以後再說的投資人,最後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下場,也逐漸清晰。《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專欄作家麥金托許(James Mackintosh)指出,WeWork在資本市場慘遭滑鐵盧,若有什麼值得紀念之處,應在於投資人終於明白價值的所在。

WeWork 籌備IPO後不久,財務狀況便受到各界嚴格檢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WeWork以每小時21.9萬美元的速度消耗現金,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家成立才9年的公司,2018年的營收雖然較上年成長一倍,達到18億美元,但是虧損也同樣成長一倍,來到19億美元。紐曼一直無法給一個如何轉虧為盈的具體答案,這也是WeWork想要IPO卻失敗的原因之一,無獨有偶,同樣聲勢浩大的叫車平台Uber,從5月上市至今,股價就下跌了1/3,也是因為相同的原因。

創辦人墮落拖累企業

除此之外,創辦人紐曼的操守也大有問題,他將個人的房地產租給WeWork,並在公司包機上和朋友開派對、吸大麻,甚至將「We」註冊為商標,並以6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自己的公司。紐曼和妻子雖然靠外部資金來生存,卻繼續透過多種股權模式掌握公司絕對的控制權。WeWork申報資料顯示,紐曼每股擁有10股的表決權,他持股的表決權比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的股票高20倍。

只要是未上市公司,這種超級表決權還有得商量,但若要在公開市場爭取資金,投資大眾不會滿意這樣的股權結構。原始股東也為此付出慘痛代價,軟銀為了止血,還花了17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紐曼的控制權,以8成的持股取而代之。這一事實說明了股東權利的重要性,風險投資人未來對新創公司投資時,勢必會更注意股東權益。

公司治理才是IPO核心?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表示,這件事提醒他,企業在申請IPO之前,做好公司治理有多重要。他說:「股東必須像合夥人一樣被對待,他們不該像是我只要得到最高股價那樣的對待。」股東權利與資本市場之間關係密切。公開上市的股票市場發揮了2個基本功用:既提供資本,對於表現不佳的企業經理人而言,也有懲戒的作用。如果一家公司大管理欠佳而表現不佳,股東可以用腳投票,即出售股票。

摩根大通是WeWork的承銷商,承銷商為什麼當初會讓這樣的公司上市?軟銀花了自家和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錢,又為什麼任由這種公司治理結構發展下去?說穿了就是創投基金只對實現IPO感興趣,而投資銀行只對7%的佣金感興趣。軟銀為此付上慘重代價,上季出現14年來首見的單季營業損失,因為投資WeWork損失約46億美元,軟銀執行長孫正義也罕見坦承自己識人不明。

WeWork在華爾街大咖券商和日本投資之神的糖衣包裝下,終究經不起資本市場的考驗,國王的新衣被投資人識破了。這是獨角獸、創投基金、承銷券商的挫敗,卻是投資人的勝利。

WeWork將IPO延到2020年,並接受軟銀的95億美元紓困,屆時就算順利上市,有可能市值只有470億美元的零頭,以WeWork每年營收至少要20億美元才能繼續成長,要如何能撐得下去,沒有人知道,但肯定的是,這將關係到軟銀200億美元的投資。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1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2020「薪」情成長有限
文/韋萊韜悅
韋萊韜悅顧問諮詢(Willis Towers Watson)於今年10月發佈《2019年全球暨亞太區調薪預算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亞太區雖然整體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企業對於支出傾向保守,整體薪酬仍呈現5.6%成長。金融科技業、高科技業及醫療保健相關行業薪酬成長最強勁,傳統金融業則落後。

人才招募需求降溫

整體而言,亞太區企業面臨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風險,包括政治及經濟因素,以及全球需求下滑導致的出口疲弱,多數企業對未來的展望較前一年更趨於保守。亞太區多數市場對2020年調薪預算將保守以對,僅有不到一半的市場預期2020年加薪幅度較前一年度微幅成長,包括孟加拉、柬埔寨、中國、印度、日本、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其他市場,如台灣、澳洲、香港、印尼、澳門、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及南韓等則皆預期2020年調薪率與前一年度持平。

由於企業營運展望保守,人才招募力道在未來12∼24個月預計將趨緩。根據韋萊韜悅調查顯示,在未來12個月內,65%的企業預期維持現有員工人數規模,僅有30%的企業預計增加員工人數,而6%的企業則預期將減少員工人數。

「市場的趨勢是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透過提昇員工技能、自動化及人力外包的方式來提昇企業經營效能。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市場自願離職率從13%下降到11.2%,原因可能是來自於全球性的經濟不穩定;在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非自願離職率微幅上升,從2017年的2.2%增加到2018年的2.4%。」韋萊韜悅台灣分公司全球獎酬資料諮詢服務負責顧問李儀欣表示,「在亞太地區非自願離職率最高的產業包括製造業、能源業及醫療保健行業。這些產業的自動化程度改變了這些產業的人員組成結構,企業開始採取非員工(包含前述提及的外包、自動化等方式)資源,並因此降低了對全職員工依賴。然而,當企業決定進行工作解構的同時,更需要確保人力資源與自動化如何能夠完美結合。」

科技相關產業成長強勁

韋萊韜悅調查發現,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業皆有增加明年調薪預算的計畫,2年調薪成長幅度超過50%,為所有行業中最高(2019年為4.1%,2020年為6.2%)。亞太區高科技業也是2020年調薪率最高的產業之一,由2019年的5.7%上升至2020年的5.8%。

醫療保健業亦呈現強勁成長,有42%的企業預估明年營運表現將優於今年。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抬頭,醫療保健市場持續擴大,以及整體人口老化帶來的照護需求增加,促進了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薪酬持續成長,該產業預估明年調薪率為5.9%,高於2019年的5.7%。

傳統金融業的調薪率最低,明年預估為持平的4.7%。傳統金融業近年面臨經濟環境變化的挑戰,整體營運衰退與商業板塊的變動,尤其是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整體支出更加謹慎。但是傳統金融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年度變動獎金的比重則最高,2020年預估產業平均年度變動獎金約為3個月固定薪(24.9%)。

保險業薪酬增幅則從2019年5.1%上升至5.3%。保險業的年度變動獎金比例也是列居前位,平均約為2個月固定薪(17.7%)。整體而言,保險業預估總員工人數將有成長,與高科技業及醫療保健業的趨勢一致。

關鍵戰力是數位人才

觀察台灣市場,多數企業對未來的展望較前一年更趨於保守,僅不到3成(28%)的公司樂觀預期來年將有更高幅度的營運成長,顯著低於去年的41%,因此多數企業選擇將繼續維持穩定的調薪預算(平均3.8%)。

李儀欣補充「銷售職類、工程職類及資訊科技相關職類是未來1年台灣企業徵才的前3大重點職類,尤其是各產業的數位轉型需求日增同步帶動相關資料科學工程、及資訊科技職類人才需求。然而,如何吸引與留置數位人才或用新的手法、具有創意的方式取得企業轉型所需的數位技能,將是對於要取得在數位時代競爭力的眾多企業,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1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