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精選/沒有標籤的楚戈,一直很「藝術」
當藝術遇見繪本-從印象畫派的莫內到畢卡索 講師:宋珮 日期/2011.4.30(日)
2005年作〈五指山〉,雲霧以複數的並排線條畫成,可見楚戈的「繩結美學」。
藝文界與楚戈說再見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戰後台灣現代畫壇上一位傳奇性的藝術家與生命的勇者,於3月1日下午5時23分因鼻咽癌病逝於台北榮總,星殞沉落。
楚戈,他寫詩、藝評、研究古文物,繪作插畫、書法、陶藝、版畫、雕刻、現代水墨、油畫等,他曾說:「我寫文學沒有什麼使命感,藝術也是『玩耍進行曲』。」
他於1954年開始寫詩、進行文學創作。1966年出版詩集《青果》,並且自繪插圖,同年考取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次年被聘到中國文化大學的前身文化學院講授「藝術概論」和「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成為36歲的傳奇學生講師。1968年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工作,用心於青銅器紋飾的研究,1971年第一次舉辦其水墨創作之展覽,1980年罹患鼻咽癌,2003年起體能明顯衰退,進而失聰、瘖啞,吞嚥及進食功能退化,並引發慢性肺炎。2004年,楚戈和韓國著名的藝術裝置家鄭璟娟共同舉行的雙人展,是楚戈第一次運用原繩以「藝術裝置」性質的創作來展出。2008年,第一次舉辦油畫展,用油彩畫出有水墨效果的現代中國畫,令人驚豔。2009年出版廿六萬字《龍史》,兼融了考古學、文化學、藝術史,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還以中國傳統「博學巨人並未斷絕」來推崇他。2010年獲文建會第十屆文馨獎時,好友們為楚戈舉辦「楚戈八十大展」,他當時表示仍將繼續創作。楚戈愛玩耍,他的藝術生命一直在行進,從不因病痛而改變創作的心。
楚戈多元的創作以水墨畫著名,無法無師無門無派,獨樹一幟,難以歸類,或可籠統稱作「中國現代水墨」,然而不論是半自動技法的潑色抽象畫、以報紙為畫筆、撕紙拼貼、排筆編結畫等等,皆超乎觀者想像,猶如楚戈70歲自言「七十而從心所欲常逾矩」,罹癌後他的繪畫表現更為出色,色彩明亮燦爛,藝術能量豐沛,可見其心靈的自由與對生命的熱度。他曾說:「如果說繪畫風格得像商標一樣有某種固定的形式,對我來說那很不好玩,我情願不要有什麼固定風格。甚至習慣性的用筆方式,也使我感到沒趣。有時我必須撕毀那些帶著積習性質的作品,來喚起我內心新的感受。……不照他人觀念中的規矩亂畫一通,真是太過癮了,連算不算是他們心目中應當如何如何,也不必去計較。」
楚戈於癌症治療時稱鈷六十放射線為「無名火」,並自喻為「火鳥」,病癒後將居處命名作「延宕齋」。「延宕」是對生命的眷戀與豁達,不偽不畏,陪伴著楚戈的陶幼春說,「他實在太可愛了,所有朋友都會不捨,但至少走得安詳」。 更多內容在【典藏•古美術】四月號•第223期 。
日本古美術名店繭山龍泉堂。
風雨生信心! 不畏天災強震,東京的古董商們展現堅韌的大和精神,將按計畫於4月28日至5月1日舉辦「東京藝術古董博覽會」。 東京藝術古董博覽會是1998年開始舉辦的活動,為東京高檔美術店的集中地區─日本橋、京橋的名店所聯合舉辦的年度盛會,原名「日本橋.京橋美術古董祭」,於2010年後更名重新出發,並隨市場潮流加入了許多當代藝廊,本屆規模達到61間美術店及兩家百貨公司。
日本有些古董店,特別是許多老字號的店鋪,平常都只招待熟客,即便打開店門,也不會陳列太多東西給一般訪客參觀。不過在博覽會活動期間,所有店家都會有特別的設計,有些甚至規劃小型的展覽和導賞,讓遊客們可以按著古董店地圖,深度遊覽東京,體驗日本文化。
更多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四月號 第223期
作者:典藏叢書部編輯群
《2011書畫拍賣大典》是當今拍賣市場上,資料最豐富的一本工具書。本書收錄港台、大陸、歐美各大拍賣公司2010年全年度的拍賣精品,依照藝術家姓名排列為讀者完整呈現精美圖文紀錄。本書同時收錄「2010年藝術文物市場解析」專文,由全球經濟動向切入,深入分析2010年市場現象;以及「2010年中國古代書畫十大賞析」專文、「2010年中國近現代書畫十大賞析」專文,詳盡介紹十大頂級拍品;還有「歷年中國書畫前十大排行榜」和「2010年中國書畫分類排行榜」,為讀者提供多面向的參考資料。 本書是愛好收藏書畫或有志於藝術投資者,涉足拍賣市場的最佳指南。 read more…
•基測考題分析 專家籲把握時事專家認為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學生應把課本中的文字與圖表複習一遍,也建議家長與同學可每天花10至30分鐘討論當天時事,有助於應付考試。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