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古美術
2012/09/18 550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本期精選/收藏格局

收藏要有格局,或者說收藏必須懂得格局的規模,這話乍聽之下不免有唱高調的嫌疑,然而仔細想想,有志於收藏,卻沒有收藏格局的意識,恐怕窮其一生就只能局限於拾人牙慧的層級。

□ 特寫/清翫雅集20週年.專訪理事長潘文華

一直予人神祕觀感的收藏家聯誼團體──清翫雅集,自1992年9月成立以來,唯一與外界最直接的接觸,大概就只有透過成員收藏展覽的形式,公開與社會大眾對話。

□ 新書/《如何看懂書法》
面對書法,如何欣賞?你的態度和方法正確嗎?
為什麼書法不能只強調視覺的效果,而我們又如何看懂書法中的意境與心情? 為什麼文學會是書法最核心的美學元素?


【學習如何欣賞藝術】系列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陳澄波繪畫解析

日 期/2012.10.28(日)
時 間/下午2:30至4:30
地 點/李淑珠(日本京都大學美學美術史博士) 藝術生活∼

 
 
專欄

《古美術》第240期封面。

收藏格局 top
文/陳啟正

收藏要有格局,或者說收藏必須懂得格局的規模,這話乍聽之下不免有唱高調的嫌疑,然而仔細想想,有志於收藏,卻沒有收藏格局的意識,恐怕窮其一生就只能局限於拾人牙慧的層級。

然而,什麼是收藏格局?筆者以為,格局來自視野的高度,也就是說,視野愈寬廣,其所呈現出的收藏格局也就愈高;相反的,視野若只有如井底之蛙,那麼所謂的收藏格局也只能限縮在以管窺天的小世界。舉例來說,一個只有10萬元購藏能力的買家,在多數的情況下,他很可能無緣親自上手百萬元級或千萬元級的收藏標的。而沒有親自上手的經驗或不曾有一擲千金的悸動,自然也無法完全領略頂級精品的藝術魅力到底源自何處。再換個角度說,倘若我們把10萬元級買家的購藏選擇率定為10分,那麼百萬元級買家的購藏選擇率就有100分,千萬元級買家的購藏選擇率更可達1,000分,而選擇頻率的多寡,自然也牽涉閱覽藏品數的豐富與否,於是比較其間的差異,收藏格局的高低也就立馬可判。

只是,收藏格局儘管有高低之別,但多數人卻普遍沒有格局意識,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因為,在實際的收藏行為感受中,由於10萬元級藏品帶給某甲的快樂指數,並不遜於百萬元級藏品帶給某乙的快樂,也因此,假設某甲不曾有某乙的收藏經驗,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某甲有可能長期沉浸於10萬元級的快樂,而不知世上還有百萬元級的收藏樂事。甚至更等而下之的是,明明是10萬元等級的收藏能力,卻老是以10萬元等級的行情觀念,逕自購買百萬元等級以上的超標標的,並以為自己很厲害,總是能獲得了天底下的便宜事,但事實上是弄得滿室都是似是而非的贗品,那就全然沒有收藏格局可言了。

除此之外,收藏格局還影響商家對諸藏家的形象定位。俗話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商家為了帶來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往往會根據客人的購藏習性為之定位。例如某甲購買古董總有殺價而且是殺價見骨的行為習慣,那麼他在商家心目中就會被認定成「撿俗仔」的負面形象。又如某乙購藏古董,雖然基本不殺價,但要是價格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也不會下手,即便商家後來降價求售,也絕不動心,久而久之也會被貼上「沒第二次」的怪咖標籤。再如某丙購藏古董總是謙恭有禮,他鎖定標的之後,往往氣定神閒地從容詢價,決定之後也從不殺價,付款更不會拖泥帶水,行事作風乾淨俐落,自然而然也就會被商家視為「好良客」。

也許有人會說,格局的高低其實與個人的購藏實力息息相關,言下之意是,沒有購藏實力就沒有收藏格局的展現。筆者以為,這話似乎只說對了一半,無庸諱言,收藏格局當然與購藏實力脫不了關係,但格局其實是可以自我突破的。舉例來說,某甲的購藏能力雖只有10萬元,但如果他能懂得累積實力,把原先10萬元的購藏基金,堆累成三次或五次的能量,再伺機一次出手,那麼他的收藏格局不也能夠因時間的累積而自我提升。更何況每人購藏古董的動機都不盡相同,如有人是貪圖市場價差、有人是買當下的行情、有人則是看好它的未來性,更有人只是追求藝術美感的精神愉悅,也就是說,目的性不同,一個人所呈現出來的格局規模也會完全不甚一樣。

收藏格局沒有是非對錯,頂多只有境界高低之別,它有如一個人的個性,也許你看不見它,但別人卻看得很清楚。

全文摘錄自【典藏•古美術】九月號•第240期

 
特寫

行事作風低調的清翫雅集理事長潘文華,此次為了20週年慶收藏展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攝影/林煒凱。

清翫雅集20週年.專訪理事長潘文華 top
文/陳啟正

金秋送爽的10月台北,成立屆滿20年光景的「清翫雅集」將再度於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清翫雅集20週年慶收藏展」。已然在上海舉行過兩屆的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屆時也將首度移師台北,並以「收藏,回歸人文的精神家園」為主題,假喜來登大飯店接軌舉辦「第三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除此之外,台北故宮博物院也預定於10月上旬,陸續舉辦「赫赫宗周:西周藝術文化特展」、「武丁王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特展」。另值此期間,不僅兩岸三地的各大拍賣公司也將陸續啟動秋季拍賣活動,再加上10月上旬又有「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打頭陣,看來10月兩岸三地的藝術收藏圈,將有一番熱鬧可期。

一直予人神祕觀感的收藏家聯誼團體──清翫雅集,自1992年9月成立以來,唯一與外界最直接的接觸,大概就只有透過成員收藏展覽的形式,公開與社會大眾對話。不過20年來,清翫雅集除於1995年、1998年、2000年以及2009年先後於台北歷史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鴻禧美術館與北京首都博物館等舉行四次展覽外,此後即未曾再舉辦有公開的展覽活動,因此這回20年來的第五次展覽,又適逢20週年慶的擴大展覽,也就格外引人矚目。

20週年特展規模,空前浩大

回顧清翫20年來的四次展覽,事實上2009年在北京首博舉辦的「盛世氣象──海峽兩岸重要藏家文物高端展」,由於是與中國大陸藏家聯合展出,以致曾出版過兩冊展覽圖錄,至於其他在台北舉辦的三次展覽,其實都只出版了一本展覽圖錄。不過時值20週年慶的意義非凡,因此清翫在積極籌劃展覽的同時,也計畫同步推出四大冊的展覽圖錄。清翫雅集理事長潘文華指出,這次展覽的規模堪稱歷年來的最大工程,總計四大冊圖錄,每冊逾300頁,預計收錄638件左右的會員收藏,這638件作品雖只占整體會員收藏總數的十分之一不到,然而礙於展出地點的空間限制,屆時大概只能展出200餘件的精選藏品。

有關這次的圖錄製作,儘管收錄的藏品件數堪稱歷次之冠,但徵選的過程卻一點也不馬虎。潘文華透露,早在他接任清翫理事長之前,他就曾提議清翫在20週年慶之際,應該要舉辦一項大型展覽活動以誌慶賀與紀念,期間經過多次會議的折衝協調,最後清翫會員迅速取得共識,於是他在接任理事長的交接儀式上即公開宣示,清翫雅集將計畫在屆滿20週年時舉辦展覽活動,而細部的分工作業全權委託李明德、蔡辰洋、石允文與施俊兆等會員分別擔任器物組、珍玩組、油畫組以及水墨組的小組召集人,並由張益周擔任總策劃人。四個小組的召集人都是各自領域中比較有經驗的收藏家,他們負責募集與審核展覽作品,如果過程中真有遇到會員不願拿出藏品或經審核不符小組要求的,則由理事長親自進行遊說或送還藏品給所屬會員。

潘文華強調,為了進一步確保展品的品質,每個小組在召集人之外,另外又分別敦聘了三位會員進行評選建議,他們分別是器物組的曹興誠、張益周、馬維建;珍玩組的張益周、林木和、洪三雄;書畫組的林百里、何國慶、陳啟德;油畫組的陳泰銘、翁明顯、馬維建。也就是說,各小組基本先由召集人進行展品的徵集工作,然後再交由各小組的三位評選進行覆核。此間,任何一件藏品若同時有兩位評選持有反對意見,該件作品就必須無條件撤下。不過為了讓每一位會員都有參加展出的機會,徵選小組也規定了每人的參展藏品不得高於同項展品總數40%的上限。根據清翫雅集發布的初步徵選結果顯示,四大冊圖錄的藏品總數達638件,其中器物藏品收錄了165件,包括陶瓷79件、銅器33件、佛像23件、琺瑯15件、漆器15件。珍玩部分收錄了185件,包括玉器47件、竹雕41件、印石32件、家具22件、木雕十件、爐器17件、雕漆四件、墨硯12件。此外,以明清近現代為主的水墨作品計有131件,至於代表清翫新興藏家實力的油畫作品也有157件,包括西方古典19件、華人現代97件、當代華人29件以及西方當代12件。由此看來,清翫雅集20週年慶收藏展所陣列的浩大內容,不僅豐富多元,同時在嚴格的精挑細選下,相信也是精采可期。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古美術】九月號•第240期

 
新書出版
 
《如何看懂書法》 top

作者:侯吉諒
定價:480元

特價380元

現在是學書法最好的年代,我們完全有條件將書法寫得比古人更好!
很多人想學書法,但始終踏不出第一步,或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學書法不能只學寫字的技術,還要學習如何使書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read more...


訊息公告
訂閱【阿姆尼愛閱讀】 送青少年小說
【阿姆尼愛閱讀】為10~15歲的青少年讀者,推薦具有正向、溫暖、勵志色彩的優質小說,現在訂電子報有機會獲得《超級噩夢之轉學第一天》!

如何快樂吃月餅過中秋?
提醒民眾,歡樂過中秋的時刻,學習「聰明吃」,掌握一些飲食原則,注重健康,如以低脂、低糖、低熱量的月餅為首選,全家人一同作保健。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