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古美術
2013/10/08 605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本期精選/勾勒「十全乾隆」藝術面貌

「乾隆」,實在是太令人熟悉了!他堪稱為歷朝帝王中在民間影響最大、最為知名者,影視戲劇中的戲說乾隆、乾隆大帝、乾隆王朝、乾隆下江南等耳熟能詳,但我們真的認識乾隆嗎?

□ 專題/看見畫框裡的乾隆

究竟,這麼一位面面俱全的藝術家皇帝醉心於什麼樣的藝術品味?他個人的創作又呈現何種個人風貌?而他所坐擁的皇家收藏在其生活中又扮演何種角色?

□ 新書/《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
首次為中國傳統筆墨揭密的世紀對談,華人藝術史界筆鋒最犀利的徐小虎,與當代最富盛名的書畫收藏家王季遷,精彩訪談問答實錄!


【特展專題講座】

「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導賞

日 期/2013.10.13(日)
時 間/下午2:30-4:30
講 師/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處長) 最幸福的皇帝~

 
 
專題

馮明珠。攝影/鄭婷婷。

勾勒「十全乾隆」藝術面貌 top
文/藍玉琦

專訪故宮院長馮明珠談「清高宗的藝術品味」展

「乾隆」,實在是太令人熟悉了!他堪稱為歷朝帝王中在民間影響最大、最為知名者,影視戲劇中的戲說乾隆、乾隆大帝、乾隆王朝、乾隆下江南等耳熟能詳,但我們真的認識乾隆嗎?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主體延續著千年累積而成的皇室收藏,清乾隆盛世為集大成之巔峰,故宮曾在2002年推出「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特展並舉辦「宮廷與地方─乾隆時期之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為「乾隆學」掀起熱浪,期間世界各地以乾隆為主題舉辦之大型展覽,蔚成風尚:2002年愛丁堡蘇格蘭國家博物館「乾隆皇帝-來自紫禁城的珍寶」、2002至2003年澳門藝術博物館「懷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藝術展」、2004年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德州達拉斯藝術博物館「紫禁城的瑰寶-乾隆盛世展」、2011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皇家樂園-紫禁城珍品展」,及2012年香港藝術館「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祕密花園」。

話說乾隆,話說品味

2013年,再遇乾隆。故宮藏品珍寶眾多,大可不必再次聚焦乾隆;面對十年間世界各乾隆展列強環伺,又將如何突圍?2013年10月8日至2014年1月7日「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院長馮明珠話說從頭,話說品味,話說乾隆。

「2010年『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開幕後,有位觀眾向前院長周功鑫提到2009年舉辦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現在推出了康熙,那為什麼不再舉辦乾隆展呢?」因著一位觀眾的想法,時為副院長的馮明珠和故宮策展團隊便開始思考,要如何辦個耳目一新的乾隆展?乾隆文治武功皆盛,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最久(達63年)、享壽最高齡(89歲)的皇帝,不論是「文化大業」或是「祕密花園」,都是以其周遭人、事、物展開,引導觀眾探進他的生活世界,是「外鑠」至內;經過一年多的策展討論,決定以乾隆的「品味」為視角切入,立基於「內在」向外。馮明珠說:「品味是很個人主觀的,從學習內化成為自身素養,進而折射、去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以乾隆皇帝講過的話、寫過的詩文題跋、留下的痕跡,來探索他的藝術品味,來說明他的形象,讓乾隆自己說自己,這是與其他展最大的不同與突破處。他留下大量的詩文、詮釋、評鑑、考證等,光是以此來編輯乾隆的藝術年表,就耗時一年多了。」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古美術】十月號•253期

 
專題

邱士華。攝影/鄭婷婷。

看見畫框裡的乾隆  
文/廖堯震

專訪故宮書畫處策展人邱士華、吳誦芬

若論及中國歷史上最能與宋徽宗相媲美的藝術家皇帝,乾隆皇帝必定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不二人選:他不僅兼擅詩文、書法、繪畫等各項藝術,也是一位知識淵博的鑑賞家與收藏家,單就其收藏量而言便遠超過以往任何一位帝王;而在他主導下的宮廷藝術創作,更兼融了中國與異國風格,開啟清代藝術的璀璨時代。究竟,這麼一位面面俱全的藝術家皇帝醉心於什麼樣的藝術品味?他個人的創作又呈現何種個人風貌?而他所坐擁的皇家收藏在其生活中又扮演何種角色?這回,本刊就透過與故宮「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書畫部分策展人──邱士華和吳誦芬的訪談,深入乾隆皇帝的內心世界,分享他縱橫古今、永不停歇的藝術探索歷程。

故事的起點:「鏤月開雲」

「有關乾隆的一切,應該從『鏤月開雲』說起,這是乾隆與他的爺爺(聖祖康熙)初次相遇的地方……」,邱士華娓娓道來這個既傳奇又浪漫的故事,說的正是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1735∼1796在位)邁向君王之路最重要的轉折點。

1722年,康熙皇帝(1654∼1722;1661∼1722在位)遊幸圓明園,雍親王胤禛(即日後的雍正皇帝,1678∼1735;1722∼1735在位)帶著時年12歲的四子弘曆赴圓明園牡丹臺迎駕,祖孫三代共賞牡丹。經此一聚,天資聰穎的弘曆深得祖父歡心,遂被召入宮中,由康熙皇帝親自教導他讀書習字,為其日後成為文武雙全的君主奠定良好的基礎。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古美術】十月號•253期

 
新書出版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 top

作者: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

首次為中國傳統筆墨揭密的世紀對談,華人藝術史界筆鋒最犀利的徐小虎,與當代最富盛名的書畫收藏家王季遷,精彩訪談問答實錄!

一位是在中國古書畫鑑定斷代堅持五十餘年的徐小虎,一位是當代極富盛名的旅美書畫收藏家王季遷,透過作者徐小虎歷時近十年的精彩訪談,兩人以時而直言犀利,時而幽默風趣的提問對答方式,對中國古書畫的各種疑難,一一提出精闢的觀點與見解。read more...


top
訊息公告
那些年,我們一起瘋的HELLO KITTY
被台灣朋友暱稱為「無嘴貓」的「HELLO KITTY」,常被速食業者或便利超商做為行銷贈品,在台灣走紅的程度任誰一定都認識。但你可曾聽過「GOTOCHIKITTY」嗎?

大黃鴨的人世風光
大黃鴨在高雄棲身於光榮碼頭,對岸是真愛碼頭,愛河經此入港,站在岸邊遙望高聳耀目的鴨子,視野開揚,別有趣意。但我猜,震撼程度終究比不上香港的尖沙嘴。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