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欺騙 溝通是妄想 我們用冰冷的鍵盤 敲出網路上迷路綿羊的足跡…【e世代文學報】網路文學創作的新入口!!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3/01 第8767期  ■歷史報份 ■訂閱 / 退訂
直接訂閱台灣立報
- 今日教育新聞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今日教育新聞

回首228 家屬勇敢述歷史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讓歷史發聲!學生團體籌辦二二八「共生音樂節」,首創「真人圖書館」,邀請受難者家屬講述家人的故事,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強調「借人,不借書」,受難者家屬的肯定,認為該活動有助於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二二八事件的真相。


▲「共生音樂節」開始前,現場5、6百名民眾,一起默哀約5分鐘,哀悼228受難者。(圖文/楊萬雲)


心理創傷難平撫

儘管二二八事件過了66年,二二八關懷總會常務監事、受難者周金波之子周振才談到這段歷史,仍憤憤不平:「全世界怎麼會有這款國家?殺害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搶奪人民財產,當作自己的黨產!」周振才家共有阿公、阿爸、二叔3人,遭二二八事件迫害。當時國民政府對本土知識分子趕盡殺絕,當時他的阿公是基隆參議員,所幸有人通報才逃過一劫。


▲受難者周金波之子周振才表示,很多人因為228事件與白色恐怖而罹患受迫害恐懼症。(圖文/楊萬雲)


沒想到最後反倒是他的阿爸、二叔被捉走,他媽媽挺著大肚子,急著帶錢到憲兵隊將他的阿爸贖回。至於他的二叔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阿爸回來後,二叔便慘遭殺害。周振才難過地說,很多人因為二二八事件,加上隨之而來的白色恐怖,罹患受迫害恐懼症,就像他的阿爸被救出來後,成天躲在屋頂小閣樓不敢出來,可見衝擊有多麼大。

百合成死亡之花

「(百合花)香味不再是清香,而是血腥的味道。」二二八關懷總會副會長,受難者潘木枝之子潘信行沉痛地說。他來自嘉義,當年父親擔任參議員,和政府談判,希望不要再殺害人民,沒想到竟因而遇害,與畫家陳澄波等4人在嘉義車站遭槍殺。潘信行對於那段認屍的過程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媽媽抱著4個月大的妹妹,牽著4歲的他,前往嘉義車站領回爸爸的屍體。爾後,棺材停靈在爸爸所開設的醫院大廳,他和那副棺材共眠4天。為了去除屍臭味,醫院大廳擺滿百合花。潘信行說,直到現在,儘管百合花很美很香,他仍然非常不喜歡百合花,因為爸爸受害,對他來說,百合花不是純潔,而是死亡。


▲受難者潘木枝之子潘信行因為父親受害的陰影,對他來說,百合花是死亡的象徵。(圖文/楊萬雲)


對於大學生舉辦「真人圖書館」,潘信行舉起大拇指,給予很高的評價。「真人圖書館」如同英國人在公園擺設肥皂箱,自由向社會大眾表達意見。潘信行不否認,有些人不理解二二八事件,但仍有青年願意正視這段過去,像這次「共生音樂節」,由學生自行籌辦,吸引年輕人關注,他深信有朝一日,二二八事件可以在歷史上發光。周振才肯定透過「真人圖書館」邀請受難者家屬講述故事的做法,有助於挖掘歷史真相。

深入瞭解本土故事

聆聽周振才的故事後,陽明大學學生游薪佑表示,在教科書上,鮮少著墨二二八事件,不過,傾聽受難者家屬的心聲和故事之後,對台灣這片土地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共生音樂節」壓軸是音樂晚會,主持人帶領現場5、6百名民眾默哀5分鐘,緊接著由甜星球劇團打頭陣,演出「讓風朗誦」戲碼,內容展現二二八事件對受難者家屬的衝擊。晚會陣容皆以母語創作或演出的團體,除了甜星球劇團,還包含舒米恩、拷秋勤、滅火器等團體。


▲甜星球劇團演出「讓風朗誦」,呈現受難者家屬內心的沉痛。(圖文/楊萬雲)


「共生音樂節」活動,由台灣國家聯盟、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台灣教授協會、獨立青年陣線主辦,台大、政大、陽明、東華、靜宜等5所大學的學生社團籌辦,期望透過舉辦音樂會的溫柔方式,喚醒更多青年和民眾重視二二八事件。



解決農民問題 孟國電台立大功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英國《衛報》報導,在孟加拉首都達卡西北方3百公里處的查佩諾瓦布甘杰區(Chapai Nawabganj),農民們圍坐在納克領航中學(Nachol Pilot)的校園,聚精會神地聽著攜帶式收音機傳來的聲音。

廣播節目裡的聲音是阿里(Kauser Ali)和卡馬考爾(Dhiren Karmakaur),他們的身分也是農民,在開場歡迎聽眾收聽《馬哈南達電台》(Radio Mahananda)的農業與生活(Krishi O Jibon)節目。

主持人一開始先播放被當地稱為gambhira的流行音樂,這種音樂將方言與民俗歌曲融合再一起。接著,開始討論當地約5千名農民經常遇到的難題,譬如玉米蟲害等。主持人凱貝爾(Selim Kabir)也會在節目上促銷查佩諾瓦布甘杰區的農產品。

Gambhira的歌曲在當地非常受歡迎,凱貝爾告訴記者:「gambhira道出農業的各種面向,所以我們用這種歌曲來貫穿節目,傳遞重要訊息,透過現場討論,可以務實地解決農業相關問題。」

孟加拉發展的觸角,目前仍著重在工業中心,鮮少開發農業地區,即使有也是寥寥無幾。在大部分仰賴農業為生的地區,農民文盲比例超過5成。《馬哈南達電台》去年4月開播,現已成為農業地區不可或缺的溝通管道。

建立農民交流平台

孟加拉西北地區氣候乾旱、土地遼闊,氣候變化引起的作物問題是一大挑戰。查佩諾瓦布甘杰區位於面積7,780平方公里的巴林德區(Barind),巴林德區人口稠密,每遇夏季就會乾旱數月,即使雨季也雨量不豐,不僅過度抽取地下水、土壤濕度不足,森林砍伐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為克服挑戰,政府推出農業資訊服務(AIS),在64個行政地區成立超過1千個農民社團,每個社團成員30至50人不等,目的是鼓勵定期交流以提高作物產量,以適應氣候變化之下的種植週期。

現在,透過《馬哈南達電台》,政府的計畫成果開始發酵。總共有半徑17公里收音範圍的節目成了農民交流管道。不僅幫助偏遠社區的農民與聽眾分享自己的作物研究,更邀請農民到錄音室參與討論以培養其能力,推廣改良品種的作物,鼓勵使用有機肥,使用更少的水量灌溉和提高產量。

農業與生活節目製作人莫因(Ahmed Moin)說:「我們節目中超過6成的內容關注農業發展,我們使用廣播傳遞,建立起克服作物障礙的能力意識。」

協助提高農作量

今年,為了回應眾多需求,《馬哈南達電台》開播了另一個節目,名為當月農業(A Masher Krishi),節目主軸在關注季節性的作物。

電台執行長侯山(Hasib Hossain)說:「我們每天有7個小時的節目,查佩諾瓦布甘杰區是重要的農業區,我們為了當地農民設計這個節目。」

廣播通常在下午3點播放,因為這個時間農民已經完成當日的工作,可聚集在一起收聽,節目中提供有趣的防蟲撇步或如何使用抗旱種子耕種。

在這個地區,電視機是屬於奢華的家電設備,許多農民不識字,新聞或文宣品無法有效傳遞資訊,廣播節目則為農業社區提供了完美的途徑,而且用手機也可以聽收音機。

當地農人拉曼(Habibur Rahman)是固定聽眾,他說:「我們透過廣播節目獲益,兩年前我的芥菜田遇到蟲害,後來尋求專家建議,節目中討論這個問題,上一季就成功躲過蟲害。」

節目鼓勵農民參與,可以打電話或傳簡訊告訴電台,迴響非常熱烈。當地芒果研究機構的資深專家穆沙拉夫侯山(Mohammad Mosharaf Hossain)向記者表示:「近來我們和電台組成團隊,將我們的研究告訴聽眾,收到許多回應。」

研究所開發出甜度較高的芒果品種,透過廣播傳出之後,占孟加拉9成芒果產量的查佩諾瓦布甘杰區,有數百平方公里芒果園即開始種植和收穫。

農民可汗(Enayet Khan)說:「《馬哈南達電台》團結地方農民,扮演一個提升農產量的重要角色。」




外勞鐘點長照 弘道首先試辦
 
 

【記者白宜君台北報導】勞委會即將開放非營利組織聘雇外籍看護工,資格符合民眾可以記點計費申請外勞提供鐘點式服務。從此外勞受雇於機構,不必住在照顧者家中,民眾使用照顧服務時,無需承擔外勞生活照顧、繳納就業安定費、健保費和外勞逃跑責任。第一期程從今年7月到12月,目前只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決定試辦。

現行制度有缺失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位於新莊,鄰近台北醫院,就近就有許多老人養護機構。新北服務處從事老人居家服務已十年。社工黃翊珊指出,台灣現行長照服務分為四種:家人自行照顧、機構照顧、政府居家服務、或請24小時的外勞。

然而,這4種服務的缺點顯而易見:家人親自照顧不但損失一份勞動力,也有獨自承擔親人狀況的壓力;台灣安養機構良莠不齊,將老人家送往陌生環境更有迅速失去求生意志的風險。政府長照制度規劃許久,仍然雷聲大雨點小,能適用的家庭甚少;聘請24小時外勞雖已是社會常態,但人權、隱私權問題與雇主需負擔勞工逃跑等責任,仍然讓外勞與台灣家庭都只能任憑命運安排。

仿效北歐 服務客製化 

弘道老人基金會仿效北歐制度,試圖推展老人照顧的另一種模式。新北服務處主任陳奐宇表示,弘道師法北歐社區、走動式居家服務,服務內容比政府所規定的居家照顧更多元,依不同需求而客製化。

比如說,政府的居家照顧只會依老人家「必須」的服務內容嚴格審核,一個案主要在固定時間內「解決」,很難照顧到老人家個別彈性的心理需求。但老人家並不是只需要「在一定時間內的必須」照顧,可能需要陪同散步、拜拜、旅遊或買禮物;或者是只需簡單協助打理家務,不需要購買服務員整整一個鐘點。

弘道規劃的「安心走動式」長期照顧,其內涵就是在簽約之初,弘道到宅訪談,詢問個別案主需要什麼服務,依客戶需求記點,如須是否備三餐、整理家務、陪同就醫等,開出點數後再加上時數規劃費用,約介於1萬5千元至6萬元間,買多買少自己選擇。

本勞配外勞 相互支援 

雖然台灣社會傾向買斷外勞所有時間,處理所有事務,但是陳奐宇指出,由於外勞在母國如何受訓,國人並不清楚,來到台灣後各家庭所需專業服務,外勞是否可以負荷,也不能肯定。國人需要改變觀念,更有效率、更能信任的使用一個人的能力,學會消費就應該付費。

為求慎重,弘道新北服務處今年3月會親自到印尼選工與參加培訓課程。外勞進入台灣後,將集中住宿,定期上課受訓,外勞不需要再綁在同一個家戶中,24小時待命,可以規律進修、學習、工作結束後得到充分休息。

為能全方位照顧老人需求,弘道第一階段預期以8名台灣居家照顧員搭配8名印尼籍看護,兩人為一組,8組約服務24個家庭。陳奐宇說,由於外勞與本勞的工作能力不同,兩人一組可互相支援學習,本勞與老人便於溝通,容易了解需求,外勞再輔佐本勞整理家務,或支援夜間照顧。一個社區內的各服務案主,以腳踏車5分鐘可到達距離為限,與周圍商家結合,滿足老人家生活所需,讓服務在社區內更彈性,老人家可安心在熟悉的環境中養老。

弘道新北服務處,電話:02-89913925*202黃翊珊,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38號9樓



乒乓當媒介 校長學領導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12年國教即將上路,校長必須加強訓練專業能力,領導教師社群、課程規劃、學校發展都需要明確方向及原則。台北市教育局自101年推動「台北市校長3年60小時專業發展增能活動」,藉工作坊協助校長提升專業能力。

102年的校長培力回流工作坊28日在中山女高舉行,共分成國中組及高中職組2場,高中職組涵蓋系統思考與領導、組織記憶與領導、說故事與領導;國中組主題為學校領導活動工具及世界咖啡館。校長培力工作坊團隊表示,工作坊主題為「公共實踐中的自我探詢」,藉由課程引導校長跳脫舊有思維,與同儕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台北市明德國中校長曾美蕙(右5)參加「學校領導活動工具-圖片故事」單元,正向其他組別解說自己挑選的圖片原因。(圖文/姜林佑)


校長培力工作坊團隊說,過去校長大多單打獨鬥,面對教育改革,常「心有餘而力不足」,並非校長不願改變,而是不知從何著手。大多數校長都是一步一步往上升,行政經驗豐富,卻沒專業能力,導致經驗不足,無法應付教學現場的狀況。

應了解第一線教學狀況

校長培力工作坊團隊指出,國中與高中問題不同,12年國教之後,國中首要任務即是改變以升學導向的教學方式,將學習權回歸到學生,校長必須了解第一線教學狀況,適時加入討論,避免以「局外人」角度給予「指導」;高中教師的自主性更高,如何「說服」是校長學習的關鍵。再者,過去每間學校學生的PR值差異不大,隨著高中職社區化,未來PR值級距將越來越大,教學品質及招生都需面臨挑戰。

構思策略 訓練活化教學

工作坊引進企業培育團隊合作的課程,例如乒乓球策略,活動從3個制式的規則引導奪冠策略思考,訓練老師如何在課綱的條件下,活化教學內容。校長培力工作坊團隊說,大多數學員會被規則制約,為搶奪乒乓球而互相競爭,也有人選擇互助合作或將球藏起來,乒乓球只是媒介,重點在於學員構思策略。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是國中組校長培力回流工作坊的「學校領導活動工具-乒乓球策略」課程協作員,訓練校長們從活動理解引導學生和老師學習的策略。(圖文/姜林佑)


參與工作坊的陳姓校長說,透過課程討論,才發覺自己思維太古板,有些想法已不符合教學現場,需要多學習。

另一名許姓校長說,校長平常見面時間不多,利用工作坊腦力激盪,透過解構再建構,發掘許多觀點,是平常少接觸的領域。




共生音樂會 學生溫暖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一改二二八悲情懺悔的老調,二二八事件發生66周年之際,台大、政大、陽明、東華、靜宜等5所大學社團共同籌辦「共生音樂節」,透過音樂與受難者家屬面對面交流,推出受難者家屬為主題的真人圖書館,突破教科書冰冷僵化的教條,讓民眾對二二八有更不一樣的溫暖感受。

「共生音樂節」籌辦僅短短兩個月,活動發言人台大學生蔡憶穎解釋,「共生」有兩個層面,一是縱向共生,連結過去、現代、未來;另一方面是橫向共生,關心生活周遭的重要議題,他們透過靜態展覽陳列表述去年台灣發生的重要的社會事件,反學費調漲、反媒體壟斷、華隆罷工案等。「共生音樂節」副標題為:青年x超克x未來,蔡憶穎解釋,「超克」就是英文overcome(超越)的意思。

大家試圖理解社會發生的重要議題時,可能會遭遇困難,如同談到二二八事件,容易被貼標籤,副標加入「超克」,期許未來理解重要議題時,可以超越困境,發現真相。

談起發起「共生音樂節」的構想,蔡憶穎指出,大學之前的教科書,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非常有限,許多人都是上了大學後,上圖書館、修歷史課程,才對二二八事件有更多理解,他自己就是修過歷史系課程,才明白原來二二八不僅是撕裂族群的印記,更是當年國民政府錯誤政策導致的後果。他依據台大歷史系老師周婉窈說法指出,二二八事件中有媒體壟斷的問題,不少新聞工作者也受害,有些青年參與維安,慘遭毒手,這些都是教科書沒提到的部分,二二八非單一角度可詮釋。有鑑於此,學生團體在台灣國家聯盟副召集人陳儀深牽線下,促成「共生音樂節」。

「共生音樂節」訴求為一般民眾和青年,與其他二二八紀念活動以遊行或制式儀式不同,「共生音樂節」規畫真人圖書館、二二八靜態展覽、音樂晚會。政大台史所學生吳亮儀參與二二八靜態展覽的策劃,因為社會對二二八事件仍有不同看法,吳亮儀和夥伴花了一個多月收集史料,查閱10多本相關書籍,統整出二二八的史實,以通俗的文字呈現。


▲靜態展表列台灣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讓民眾掌握了解台灣現況。(圖文/楊萬雲)


策畫「共生音樂節」的學生當中,也有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東華大學華文所學生陳令洋的阿公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

陳令洋提到,儘管阿公很幸運逃過一劫,沒有慘遭殺害,但是阿公為了躲避國民政府捕捉,逃亡長達兩年,他透過阿媽的口中,才知道這段過去。

陳令洋認為,教科書表述二二八事件,多以分析角度出發,比較冷感,若要讓受難者家屬有獲得平反的感受,不單國家領導人出面道歉,希望未來仍然不斷講述這些受難者的故事,讓歷史事件保有溫度,透過不間斷述說歷史,讓後人記取威權統治的教訓,別再重演歷史悲劇。


▲共生音樂節邀請滅火器(圖)、舒米恩、拷秋勤等以母語創作為主的樂團演出,期望透過音樂會,讓更多青少年關注228議題。(圖文/楊萬雲)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本電子報內容由 http://www.lihpao.com 提供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台灣立報社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歡迎您e-mail : johann@lihpao.com

訊息公告

毒物專家掃毒大公開 吳家誠這樣洗蔬果
經常在媒體教導如何避開毒害的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自己是如何避免農藥的毒害?從採買到烹調,毒物專家蔬果掃毒方法大公開!

戰後的眷村台灣味:牛肉麵與永和豆漿
戰後國府遷台,中國大陸各省人士落腳在這個小島上,同步帶來各地美食。但對一般庶民而言,牛肉麵與早餐的豆漿可說是外省人對台灣飲食最大的貢獻,也成為戰後台灣美食的代表。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