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的接觸
在您所拍攝的人像照中, 是不是所有的人物都要直接看著鏡頭才能達到效果?在我看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是「對的」;但當您真正在進行偷拍時,
這點是很難控制的, 因為大多數偷拍的情況, 拍攝對象並不知道攝影者的存在, 也因此幾乎不會和攝影者或相機有直接的眼神接觸。
對於觀賞者來說, 缺乏眼神的交流有時會更突顯出照片構圖的整體感, 因為觀賞者的視線不會被照片中直接投射而來的眼神所吸引。此外,
觀賞者也可以在不失感受性的情況下, 更為輕易地對相片裡的人物窘境感到發笑, 或是感受到相片人物的痛苦。從另一方面來看,
當照片中的拍攝對象不論當下行為而直接看著相機時, 觀賞者通常會覺得與照片中的人物有更多互動。眼神的直接接觸是一種與同類的交流,
如果我們是和動物對看, 如雞或是牛, 我們當然不會感同身受;如果有, 我想那可能是以牠們為食的時候。
當我知道有人也對攝影感到興趣時, 我通常會邀請他們看看我的攝影作品。在這裡的例子中有 3 個年輕女孩, 她們對我在拍攝一扇老舊殘破的門上,
那剝落油漆的抽象特寫很感興趣。我想, 如果我不是個攝影師, 可能也會猜想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人想要跟一扇門有這麼親近的接觸。當我透過相機上的螢幕,
將拍攝成果展示給她們看的時候, 也迅速地告訴她們我很喜歡拍攝人像。雖然有 2 個女孩並不是很願意, 但另外一個同意了,
於是我很快地在以藍色房子為背景的構圖下, 拍下了這張相片。
很幸運地, 一個紅衣男孩正巧在我按下快門時經過 ── 由於我也是一個有時會對拍攝畫面進行「安排」的攝影者,
所以這樣的說法可能很難信服於人;但是這個男孩的出現, 的確不是經過設計的, 有時候, 奇妙的事情就是會發生。我用 70-200mm
的鏡頭和腳架進行拍攝, 將鏡頭焦距定在 100mm, 光圈設在 f/5.6 好將景深範圍限制在女孩身上, 並讓背景 (還有意外出現的男孩)
失焦。

70-200mm 鏡頭 (100mm 端), 快門速度 1/400 秒, 光圈 f/5.6

當照片中的人直接望向相機鏡頭時, 觀賞者在內心深處會覺得跟他有所互動。

70-200mm 鏡頭 (200mm 端), 快門速度 1/250 秒, 光圈 f/5.6
有些時候, 當吸引您注意的拍攝對象專注投入在自己的世界裡時, 偷拍的時機便會自行出現。在法國的鄉村小路上拍了一整個下午的芥菜田後,
我準備返回、並將攝影器材放回車廂裡;就在此時, 我發現到我的女兒克蘿伊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練習著她在舞蹈課中新學的舞步。我馬上將相機高舉至眼前拍下了許多張照片, 我知道她很快會注意到我, 而且可能會因為太害羞而停止表演 ──
我將光圈設在 f/5.6 好限制景深, 然後將快門調整到正確曝光的 1/250 秒。
策劃與道具:安排偷拍的好處
本書中的許多照片, 即使有許多是以偷拍的感覺呈現, 但我的拍攝對象都知道我的存在, 因為攝影是我最重要的事業,
我總試著讓拍攝對象簽下照片授權使用同意書;也因此, 我幾乎不曾享受過真正的偷拍, 許多時候我甚至會在拍照前就先請他們簽字。如果我沒有同意書,
就無法出租或賣出這些照片的權利作為商業用途, 而在現今這個重視自身權益又好上訴的社會裡, 即使我的作品只限於美術館的展覽,
我也無法得到任何保障。因此, 除了公告我的存在和意圖之外, 我沒有其它選擇。
讓拍攝對象知道您存在的好處是, 您會比在一個真正偷拍的情境下,
更能夠安排與建構您的畫面。許多攝影者經常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入道具, 因為道具可以吸引觀賞者將注意力放在照片人物的特性上
(不論是興趣、才能或是專業);而就像之前所提到的, 這個道具事實上可能和照片裡的人物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但如果安排得當, 就會增加影像的說服力。
道具可以是突出的 (像是脖子上掛著大蟒蛇的街頭魔術師), 或屬於背景的一部份 (比如說在車迷後面 65 年的 Mustang),
不論是那一種, 道具都是有其用處的。比方說, 您看到一個身穿牛仔褲、法蘭絨襯衫、牛仔帽和牛仔靴的女人, 背景是失焦的綠色調 ──
「她住在鄉村嗎?」很有可能, 「她擁有幾匹馬嗎?」很有可能, 「她飼養馬匹嗎?」很有可能,
「她是否聽鄉村音樂?」也很有可能。您不是藉由她所在的環境, 而是從「道具」 (也就是她的服裝) 來搜尋關於她的訊息,
她真的是個女牛仔嗎?如果您這麼相信, 那就是了!
此外, 有些道具 (像是樂器、園藝工具、藝術品、書本、蔬果、一杯冰茶、一個泰迪熊或是手機)
可以幫忙解決拍攝對象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裡的問題, 而且, 當他們手上拿著熟悉的物品時也比較能夠放鬆。顯然, 為拍攝對象選擇正確的道具是很重要的
── 比方說, 千萬不要把鏟子放在一個皮膚白皙、看起來像一輩子都待在室內的男人手裡。
.....更多內容請見《關於眼神的故事 - 人像的感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