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輕鬆的筆調,
藉由一位達爾文身邊的小助手,
帶領讀者近距離觀察達爾文的這趟航程。
《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之旅》是一部依據達爾文長達五年航行世界的工作,以及冒險的事實編寫而成的小說。
書中引用一個杜撰的童僕當作小說角色,但真實的旅程是有六個童僕,作者精心結合了正確的科學知識和達爾文的自然史發現日記,組成一個有趣的冒險故事。
本書以極富創意的說明融合歷史事件,提供讀者了解這位偉大的自然學家的工作和有趣的生活點滴。
生動的彩色插圖輔助說明了這趟航行,書中的插畫除了有跨頁的大圖外,還有許多精細的植物和動物插畫。
【選書緣起】
一部精彩刺激的冒險故事,
更是探索達爾文「演化論」科學旅程的絕佳科學史小說
作者運用生動活潑的文字,勾勒出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冒險場景,以及達爾文在小獵犬號航程中的新奇發現及所受的衝擊,將達爾文構思演化論時,零散卻又曲折的知識片段,串聯成一部脈絡清晰的演化論地圖。
 |
【關於作者:費利西亞•羅】
童書創作者及國際知名發行人,具有20年以上領導全世界兒童出版公司和部門的經驗,並曾在美國、歐洲、阿拉伯和中國擔任總編輯和發行人。她同時也是一位合格的教師,並擔任過小學校長,出版的童書在全球各大出版公司發行,在台灣出版的作品有《月光光》、《有書真好》、《我的彩圖認知字典》。
【專家推薦】李黨,小天下•未來出版執行副總編輯
《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之旅》就用輕鬆的筆調,
藉由一位達爾文身邊的小助手帶領讀者近距離觀察達爾文,
準備好了嗎?一起加入這趟航程,來趟小獵犬號之旅吧!
告訴朋友,我九天的農曆年假,有一天是用來讀達爾文與小獵犬號。朋友聽了,皺緊眉頭:「不過是個兩百多歲的古人,就發表物種起源嘛,知道這一點常識足夠了,有必要對生物領域做深入認識嗎?」
如果是兩個月前,文科出身的我可能也持這樣的心態,但一通電話、一段試讀,啟發了我對《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之旅》的好奇。
那天,臨下班前,貓頭鷹親子閱讀協會的李苑芳打電話來:「有一所國中要協會代購科普書,指名要《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之旅》,你們有出這本書嗎?我怎麼不知道?」
苑芳有感於國內科普讀物的閱讀有被冷落的趨勢,這些年來還頗關注這類書籍的出版。
「有啊!有啊!是幾年前出的舊書。」
「寫得如何?會不會生硬難啃?」
「這……」我有些心虛,這本舊書我還沒機會去親近它哩!「你等等,我拿書來,唸一段,你自己判斷好了。」
我到公共書架間找書,卻遍尋不著,只好動用編輯收藏櫃裡的書。
「……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達爾文的腳趾碰到了船首堅硬的船板,讓他只好停下腳步。就只能這樣了!在往後近兩年的時間,如果不走長一點的話,他每天的健身散步就只能沿著右舷甲板走四十八步,再往回沿著左舷走四十八步。他自己都覺得納悶,像他這麼活潑、每逢假日總要到郊外徒步旅行,倘佯在廣闊森林,或是到沼澤從事狩獵活動的人,該怎麼打發這樣的生活呢……」
「這有趣,用這樣的切入角度來寫人物。」苑芳打斷我繼續讀下去,可以想見,電話那頭的她,應該已經是快速在書單上打勾了。
電話這頭的我呢,自己也被這樣的開場白挑起了閱讀興頭,可是公共書櫃上怎麼會沒書呢?一查庫存系統,發現庫存為0。好書養在深宮人未識已經夠悲劇了,怎麼還是缺書狀態?
這一追蹤,決定讓這一本書起死回生,重新設計封面上市,再給讀者、也再給它一次機會。
達爾文在後人眼中雖是個響叮噹的人物,但初登上小獵犬號時,卻是個平庸、課業成績不佳的大學畢業生,在他老爸眼中,幾乎要跟敗家子畫上等號。然而一趟小獵犬後之旅,卻徹底翻轉了他的人生,也促成演化論的誕生。
這本《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之旅》就用輕鬆的筆調,藉由一位達爾文身邊的小助手,帶領讀者近距離觀察達爾文的這趟航程。
年假期間還看到了「林肯」電影廣告,後來得知達爾文和林肯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同一天世界誕生了兩位巨人,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序言】 王道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上了英國海軍小獵犬號,環球一周,在海外異域閱讀「自然」這部大書,
才完成了科學訓練。
小獵犬號之旅,真是達爾文的人生轉捩點
達爾文與林肯同年同月同日生,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偉大科學家。科學史上,只有牛頓與愛因斯坦能和達爾文齊名,但是,達爾文在大學主修的卻是神學。達爾文劍橋大學畢業那年,上了英國海軍小獵犬號,環球一周,在海外異域閱讀「自然」這部大書,才完成了科學訓練。說來小獵犬號之旅,真是達爾文的人生轉捩點。要不是達爾文的父親是有錢的「紳士」,達爾文根本就不會獲得這個機會。那麼一來,不但他的一生,連歷史都會改寫了。
其實,在父親眼中,達爾文簡直像個敗家子。在達爾文十六歲那年,他被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因為他的祖父、父親都是醫師。但是達爾文受不了教授沉悶的授課方式,對人體解剖學退避三舍,外科病房骯髒、血淋淋、鬼哭神號的景象,更讓他逃之夭夭。他沒努力克服種種學習困難是有原因的:他知道父親有錢,以後他靠家產就可以衣食無虞,因此不必為賺錢而學藝。兩年後,父親見他沒什麼長進,氣壞了,斥責他:「你游手好閒,只知道射鳥、逗狗、捕鼠,長此以往,不僅自己沒有出息,還會讓家人蒙羞!」
事實上,達爾文在愛丁堡並沒有游手好閒,而是研究「自然史」。那是涵蓋地球史與生命史的領域。到各地調查地質與生物、採集標本,是研究的基本功。達爾文甚至還花錢請人教他剝製鳥類標本的技術。
達爾文的父親見他無意習醫,氣歸氣,並不昏頭。父親決定送他到劍橋大學學神學,期望他將來當牧師。選擇劍橋大學有兩個理由:一、當時只有牛津、劍橋大學畢業生才有資格擔任英國國教(聖公會)的牧師;二、在經濟情況好的教區,牧師的收入不錯,又有閒暇從事自己喜愛的研究。這一次達爾文總算順利取得畢業文憑。哪裡知道,他仍舊熱中自然史,與植物學、地質學教授特別親近,不然,他也不會獲得隨小獵犬號出航的機會。
原來小獵犬號的年輕船長費茲羅需要一個旅伴,他必須是「有錢的紳士」:有錢,因為得自付旅費;紳士,因為這樣才配得上費茲羅的貴族身分。費茲羅的祖先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被國王封為公爵。費茲羅本人也為自己掙得了名聲,他是英國海軍史上第一位以滿分通過軍官考試的海軍學院畢業生。後來他創立氣象預報,成為英國氣象局的奠基者。
為什麼費茲羅需要一位旅伴?因為以帆船航行遠洋,非常困難,船長必須維持船員的紀律與士氣,才能達成任務。嚴刑峻罰是船長執行任務的利器,而為了秉公執法,船長不能與屬下有私交,甚至在空間上都隔離開來。例如船長在自己的艙房內單獨用餐。費茲羅出身貴族,更拉長了他與屬下的距離。他身邊若有旅伴,平日共餐、聊天,可以紓解孤絕大洋中的寂寞鬱悶,放鬆因任務而繃緊的神經。
 |
【試讀】
就像是閱讀遊記,翻開它,將讓你欲罷不能!
經過一小時的徒步,他們來到一處濃密的森林,達爾文很迷惑的站在那兒,雖然沿途的昆蟲鳴叫,把他們搞得都快耳聾了,但是這裡卻出奇的安靜,靜悄悄的。樹木緊臨在一起,高高的聳立在他們頭頂,就像船的船桅,但是蓊鬱的山林遮蔽了陽光,樹木的枝幹是觸摸不到的,一簇簇青綠的松蘿鳳梨、羽毛狀的攀藤植物,和很多耀眼的大型花捕捉穿透進來的陽光,在龍鱗櫚的複葉間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閃閃發亮,忽然閃現的繽紛色彩吸引史威特的注意。
「那是一隻鸚鵡嗎?」他很興奮的小聲問。
「那是巨嘴鳥,」達爾文回答,「一隻像你一樣貪吃水果的鳥,你看牠的鳥喙,這就是你有的線索。以水果為主食的鳥喙是彎曲的;以魚為主食的鳥,則必須用長長的鳥喙,搜尋扭來扭去的滑溜獵物;至於抓蟲吃的鳥要有鉗子狀的鳥喙;吃核果的需要有強而有力的鳥喙,這些都是偵探的工作,是需要銳利的眼光,你明白吧!」
1832年2月29日
蜂鳥的種類很多,體型都很小,總是盤旋在花中,四處追逐著競對手——勤奮吸取花蜜的蝴蝶。蜂鳥的趐膀振動得相當迅速,以致於無法看清楚牠的移動,但僅從嗡嗡的疾飛聲以及能迅速的突然變換方向飛行,就可以知道蜂鳥的趐膀是非常有效率的飛行利器。
當達爾文和史威特到達一處植物生長得非常茂盛的地點時,說時遲那時快,溫暖的大雨滴從光滑的樹葉滴落下來,空氣頓時充滿熱烘烘的潮溼水氣。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森林的樹冠居然毫無遮蔽作用,他們只好拔腿往回走,但是滂沱大雨就像開始下一樣嘎然而止,不過他們早已變成落湯雞了。
這是一個關於冒險的故事;
還是一個旅行手札;
更是探索達爾文「演化論」科學旅程的絕佳科學史小說。
邀請你一起乘上達爾文的冒險船,一起來場神秘的航行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