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不少出版界的資深先進在討論產業衰退的問題,關於出版產值衰退,可以談的面向很多,然而撇開那些對原因的追究不談,從解方來看,我有一個論點,只要我們出版業能做到讓「台灣每一個人,一年,買一本本土作家寫的書」,一定能扭轉台灣出版產業衰頹的現狀。
且聽我說來,每人每年買一本本土作家寫的書,等於一年有2300萬冊書的銷售量。假設一本書平均三百元,版稅30元,等於一年能產生6.9億元的版稅。假設除以一千的話,等於每個作家可以得到69萬的版稅(相當於兩萬三千本書的版稅),這個費用加上演講稿費週邊授權等請他收入,應該夠活吧?
也就是說,只要台灣每人每年買一本本土作家的書,我們至少能養活一千個專職寫作的創作人。
然而,實際上的狀況又如何?別說每人每年買一本本土作家的書,如果以六百億產值來回推,假設一本書平均三百元,出貨價是五折(150元),六百億產值的意思是,一年台灣只賣出四億冊書籍,換算下來平均每個台灣人一年買17.3本書,且這17.3本書裡面絕大多數都不是本土作家的書,而是翻譯書或中國稿,或根本沒有作家的假書。
之所以仔細計算了上述一串的數據,我想說的是,出版產業的衰退問題,不是臺灣市場太小,而是臺灣買本土作家的書的人更少,而非過去一般我們以為的台灣人買書太少。
說實話,平均每人每年買17.3本書不算少了,這個數據拿去跟歐美日等閱讀先進國家來比都不算太差。
台灣出版產業的問題,歸根究底還是原創作品與作家太少,翻譯太多,代工太多。
試想台灣每人每年買一本就能養活一千個作家,可是,我們或許有一千個本土作家能夠每年出書(或者說出版市場上每年能有一千本本土作家的新書),但卻沒有一千個作家,每年可以賣出2.3萬冊圖書。甚至所有本土作家的銷售量加起來都沒有每年2300萬冊的銷售量。
想想,如果是一個人一個月買一本本土作家的書,這個規模還能擴大十二倍!然而,如果我們國家的暢銷書都是翻譯書,中國稿,錢都給別人賺,就算出版產直再大,意義都不大啊!
因為我們是嚴重出版版權出超國,核心利潤全都被其他人賺走了,出版業根本抓不住。
如果我們有一個每人每年買十二本本土作家創作書籍的環境,根本不需要引進那麼多外國翻譯書或中國稿,甚至市場上根本不用出到一年四萬種新書,而這一大群本土作家的原創內容將能替出版業創造驚人的延伸性效益。想想光是《七龍珠》跟《海賊王》的作者一年能替日本出版業創造多少收益?想想《哈利波特》如何從一本書變成一個產業?
台灣疲軟的原創內容生產力,無法成為支撐文創的火車頭,對出版的發展更是一大警訊。
沒有原創的國家,談發展文創,根本是笑話。
我們是連一千個每年賣2.3萬本書的本土作家都沒有的社會,也就是說我們連讓自己國家的人,一年買一本本土作家的書的實力都沒有,空有一年四萬一千種新書出版量,有何好驕傲?那些都不是臺灣的文化原創力!
出版產值衰退當然你可以把原因推給網路,推給少子化,推給出版產業以外的各種原因,只是好不好可不可以,也想一想屬於出版業自己的問題,出版產值衰退,但仍有暢銷書存在只是暢銷書的數量越來越少,是否代表市場已經厭倦了目前的出版類型,希望能有能夠真正吸引人掏錢買單的出版品。
之前林洲民先生提出了假文創論,在我看來,什麼才是假文創?
不是文創百貨化,而是只有代工、代理與抄襲模仿卻不培養原創,不懂從生活提煉養分,轉化為可銷售商品,一切都是拿來主義,照搬國外的創作回台灣推銷販售,才是假文創。
當臺灣的出版人或文創產業什麼時候搞懂,本土原創力才是真文創力,發展文創才有機會,出版產業才可能翻身。
一味抗拒市場,斥責市場錯誤,又不培養原創能量的話,出版會繼續根據出版人所期望的網路與人口衝擊的影響,產值繼續下滑。因為一個不會自我反省,只會檢討別人,把錯誤都往別人身上推的產業,不可能看見真正的問題,更別說找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只會抱怨台灣太小,只想吃那塊看起來像吊在嘴邊的中國肉。台灣不是市場小,是購買頻率低,提振購買率的話,市場其實很大。舉個例子,日本人口只有台灣六倍,出版產值是只有台灣六倍嗎?日本出版產值的六分之一給台灣,活不了嗎?
台灣出版業不需要都是翻譯書創造的產值,蓬勃也好衰退也罷都是假的,只有拿掉這些翻譯書的數據,直面本土作家所生產之書籍的銷售數據,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出版能量。若不能從這個切點去評估出版業的未來,任何檢討都是假的。代工翻譯心態橫行的出版業,碰到產值衰退只會去海外找更多暢銷書翻譯進口台灣出版,塞爆台灣已經過度飽和的出版市場,把市場變得更加紅海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