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獨頻道:我們該留下真正的遺產---與嘉義獨立書店洪雅書房的對話 獨獨Book:《消失打看》 獨獨Book:《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 獨獨鮮事:{小小家} 嚴韻+林群盛同謀《日重光行》詩友會暨「抽寶石解籤詩」 獨獨鮮事:{有河家}影痴俱樂部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特映會 獨獨鮮事:{凱風卡瑪家}澳門足跡劇團--小盒子大秘密 獨獨招募:採訪撰文義工 編輯手札
※獨立書店聯盟撰文採訪義工 照恩採訪報導
嘉義與我,都是初次見面。陌生。 前陣子應允獨立書店的請託,希望我能擔任洪雅書房的採訪者,我期許自己能為獨立書店做些事情,透過文字保留珍貴的事蹟,並將其風骨傳承給日後有志的青年朋友。 這是初衷,更是終極目標。 也是,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致力的未來。 兩個月前,原與國信約定採訪時間,後來因國信忙碌未能回信,等我從北部回來已經是兩個半月後了。 雖是如此,我們還是在偶然裡碰面了,誰叫國信停不下腳步來。4/21我中午到達洪雅書房,下午兩點開始營業,但為保險起見仍是撥了玻璃門上的電話給國信。他正從高鐵返回嘉義。 如果前一天到來,恐怕沒能與國信長談,原因是每週三書房固定有講座,雖然國信會在場,但人潮相對也會比較多。 等待國信期間,我結識了張淑媚老師。洪雅書房是由國信與一群傻得可愛的義工朋友「挺」起來的。淑媚老師任教於嘉義大學教育系,意外的是我倆一拍即合。老師問起我的背景,我說主修哲學,但有社會學以及人類學的背景,畢業於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師承崔光宙教授。淑媚老師一聽,意外表示:「崔老師是我師大的老師。」原來還有這道淵源,但我相信即便沒有這層關係,我們也會是一見如故的好朋友,因為我們都想留下一些真正的東西。 洪雅書房有太多媒體與圈內外人士採訪,加上我不喜結構式以及僵化的訪談互動,「我想,用聊天的方式更能談出深沉的東西。」老師微笑看著我點頭。這樣的模式,接近於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是需要用真誠與關心,才能真正進入受訪者的內心世界,其實我的訪談與調查從進入書房就開始了。 淑媚老師說,這間書房歷經眾人的規劃,而且國信喜歡將老舊建築,或是即將被丟棄的東西帶回佈置,於是書房成了這副模樣。從老師開心的話語中,我知道這些人對於「常人」認為無用的「雜物」,具有另一股憐愛與珍惜的心情,否則「玉山旅社」又如何能從被拆毀的命運中,獲得重生的新生命。 當然了,難免也會有困擾嘛!就因為這些可愛的人們,書房的東西是愈積愈多,老師以「堆積如山」來形容,於是國信「拜託」各位義工朋友,是否能讓它們「暫住」在其家裡。 這也是書房地下室,「台灣工作室籌備處」的心路歷程。 對我來說,每次的採訪都是認識他人的機會,無論是之前的「步行九份」或是「舊書鋪子」,如果沒能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又怎能說踏觸這個環境,又怎能說真正從他們善良的心性中,進而反省自己。我是這麼想的,無論是哲學、社會學或是人類學,最終所希望的都是回歸自我本身,然後回饋給這片人間大地。 在淑媚老師的引領下,我們到了地下室。老師說,這裡是「台灣圖書室」的籌備處,也是張宏榮醫師生前的精神。張醫師已於4/16離開人世,原先的「台灣圖書室」命運乖舛,後來因「人」而分崩離析,張醫師晚年或許是因此而鬱鬱寡歡。國信與張醫生有段淵源,他明白張醫師時間不多,沒有猶疑立下決定將圖書室的藏書移到書房地下室,這也就是前述大搬遷過程的由來。地下室與樓上書房的書是截然不同的氛圍,可說是集結了文化與歷史、社會與運動、哲學與思想的「菁華子彈庫」。為何說「子彈庫」,這可留待等會兒與國信的「閒聊」再做深入說明。跟淑媚老師聊天是很輕鬆的,老師的平易近人與對待後進的和藹,讓我想起偶然認識的東吳大學社會系的張君玫老師,我向淑媚老師推薦這位老師,並從書房抽出君玫老師翻譯的社會學的想像一書。我不清楚淑媚老師對君玫老師有何想法,但這兩位的「氣味」必然相近。要我從何說來,只能說「我就是聞得出來」。等待一小時左右,一位瘦瘦高高、操著閩南語的人走了進來,那是國信,比預期中的還要瘦,其實他的身體不是很好,但這個人就是停不下來……老師對我說著。我向國信介紹自己,只聽到他不斷說歹勢歹勢,有趣的是聽淑媚老師說我特地從台南上來採訪,他馬上說:那就要多等一下啦!多觀察多看才能知道更多東西。其實國信啊!我已經等了看了觀察了很久了耶!但我知道是值得的。(註:國信幾乎都使用閩南語,不過使文字流暢,在下行文仍以中文表示,請讀友自行轉換成閩南語,更能讀出其中的韻味,以下皆同。)接著有兩位嘉義市官員來向國信表示?台灣圖書室?的消息刊登在報紙上,國信與淑媚老師與對方便談了起來。這段時間多是其中一位政要官員主導話題,對於政府官員所說的話語,我既沒興趣也不認為對方真能給予什麼樣的協助,若真要做的話,其實有很多方向是可以努力的,比如扎根本地文化,真正建立屬於嘉義的象徵與指標。當然了,這不是我說的算,何況官僚官語,誰真誰假我還辨得出一二。於是,我在書房裡走走聞聞書味。書房裡涵括多種類別,硬書軟書兼備俱之,最令人感動與側目的是,社會理論與實務現況、文化關懷與性別省思等尖銳議題,是書房裡含量最多也是最深切的期許,非主流的洪雅書房本來就不是以營利為導向的書店。圖書歸類整齊,每個位置都以手寫的毛筆字標示類別,放大來看,讀友更能發現整個書房並不是一體成型,而是經由各種可能性組成的環境,你很難得(甚至應該說不可能)看到這樣的格局,可想見國信期許洪雅書房成為南台灣最具特色的書店並不是空話。外在特色與內在的文化氣息,顯現了書房的勃勃生機。 又約略過了一小時,官員終於離開,正想終於有時間跟國信聊聊時,他又有事情要處理,而淑媚老師要接小孩沒法幫忙看店,便說:請照恩幫忙看就好啦!?國信想都沒想地說:好!再等我一下啊!?於是,我一個外地陌生人就成了意外的義工,他們毫無心機,或許正確來說,國信跟淑媚老師說不定早就看出我的人格特質了。等待國信回來的數十分鐘裡,我進到內部看看藏書與佈置,小小的空間看得出來花了許多巧思,走出外頭看到龍在雪域這本關於西藏的書,昨天(星期三)才剛結束討論會呢!此時此刻國信終於結束外務回到書房了。他拿了花生跟我配茶吃起來,很道地!?這個地方是靠著義工朋友幫忙挺起來的,書店的經營不容易,尤其是現在這樣的環境,想賺錢就要花人事成本,然後要用更多的精神去賺錢支付人事成本。我這間書店本來就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希望能夠為這個地方,為這個土地留下一些東西……國信的意思,是希望透過實際的行動表達出知識份子該做的事情,以及藉由講演的方式引導青年從嚴肅的議題裡,去思考、反省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甚至是如何執行的扎根。我說,人如果沒能留下一些記錄,激情過後很快就過了,這樣的方式是長遠且深刻的,但需要花點時間。我想這也是你創辦洪雅書房的原因之一,將社會運動的精神流傳給青年。我說。國信點頭而意味深長地說,嘉義這個地方,沒有指標性的象徵,沒有能夠令人真正想起屬於這個地方的文化,一切都是政府執行,並不屬於嘉義人自己所有。這個地方沒有自己的內涵,如果今天洪雅書房沒有在這個地方,這裡的文化發展仍然是零。 他表示,洪雅書房的開創,來自於台灣圖書室。原先的台灣圖書館是由張宏榮醫師等多位朋友共同經營,後來因人而崩毀,張醫師晚年鬱鬱寡歡,臨終前國信為弘揚張醫師的遺願,將台灣圖書室的藏書全數移至洪雅書房地下室,在經過義工的整理與搬遷後,地下室成了台灣圖書室籌備處。國信會這樣做的原因,在於十六年前時常浸淫在台灣圖書室,無論是讀書或是做任何事情,台灣圖書室啟發了他許多想法,讓他立定決心開了這間洪雅書房。書房的創立,雖然與台灣圖書室有所關聯,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將重要的東西遺留給新一代的青年,而這也可以說是種子。有台灣圖書室才有洪雅書房,有了洪雅書房才能透過一些活動,將想法與討論傳達給世人明白,而真正所要執行的,則是回到根本的?文化傳承與智識命脈,也是國信承接台灣圖書館的真意。前述說了,台灣圖書室是菁華子彈庫,原因即在於若能培養青年對於文化、社會、歷史等的深入認知,台灣圖書室將有可能成為推廣社會運動的主要力量,而這樣的社會運動,是從根扎起,是從一群對未來有著滿懷抱負與理想的中堅份子所建立的。樓上的書房為共同議題討論的空間,而地下室的台灣圖書室則期盼能夠培養讀著這些可能被陳埋的書籍,心中火焰卻能持續燃燒而不滅的青年。不過國信也說,這需要一套策略與方法,可能透過說書的方式將內容散佈給大眾,或是其他表現的方式,只是目前首要是分類整理書籍,在整理的過程中記錄、寫下甚至是拍下影像,讓這些資料成為未來的參考內容,記錄著各種起承轉合。如果這一批人能夠在這樣的氛圍耐住性子而不離開,或許就是適合的人才。書房的推廣與地下室的方式不盡相同,且藉由圖書室可推廣並引領更多議題與志同道合的人才,當凝聚成一股力量時,台灣圖書室便成了嘉義的精神象徵。此外,如果台灣圖書室能有更寬敞的空間或是更好的地點更好。他的意思是說,為了繼承張醫師的遺願,不得不先放下手邊正在進行的社會運動,全心全力將台灣圖書室暫時遷移至洪雅書房地下室,至少台灣圖書室?在這裡還有安身之處。台灣圖書室需要有一批人,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急不來,只能循序漸進地從心裡、從外在吸取多方經驗,也需要策略與執行的方法,而一切尚在草創初期。如果讀友有這樣的抱負,想留下一些真正的東西,或許從台灣圖書室開始,是個不錯的路徑。文章走筆至此將到尾聲,這篇文稿表達了國信深切的盼望,也傳達出國信與洪雅書房義工朋友對於社會光怪陸離的心聲,這些問題諸如國光石化案、反核案等重大的環境議題,或是性別平等與民族意識等議題,在在揭露了社會的反常與帶給人們的反思。我採訪並寫下這樣的文章,一方面希望留下文字的可能性,另方面,希望藉由獨立書店的特立獨行,開啟更多的發展性。若是讀友想要更了解洪雅書房、國信與義工甚至目前所進行的事蹟,相信洪雅書房所有成員都會竭誠歡迎大家的到來,並且為新的世代一同留下珍貴的遺產。 洪雅書房的網站:http://blog.yam.com/hungya
《消失打看》 ∥神小風 著∥寶瓶文化 出版
《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 》 ∥夏曉鵑 著 ∥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出版
{小小家} 嚴韻+林群盛同謀《日重光行》詩友會暨「抽寶石解籤詩」 時間:2011.5.21(六)7:30pm 講者:嚴韻(詩人)、林群盛(詩人) 費用:150元 地址:小小書房,小小cafe,永和市復興街36號
詩再印出版之時,嚴韻說要跟林群盛來玩「抽寶石解籤詩」。不要問我那是幹嘛的,我只知道這兩個調皮的詩人湊一起鬼點子很多,但我比較想玩「比比看哪裡不一樣」。順帶一提,尚未擁有《日光夜景》與《日重光行》的朋友有福囉,現在同時購買兩個版本,可以獲得嚴韻特別準備的神祕小禮物一份喔!(神祕到連我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啊!) ...more
{有河家} 影痴俱樂部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特映會 時間:5.15(六)7:00pm 放映影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地點:有河book(請勿照地址走,出淡水捷運站沿河走3分鐘,注意2樓)
接續《恐怖份子》的成功,楊德昌似乎發現在某些社會事件中其真實與虛構的辯證很有吸引力,並且藉由不同角色人物之間的關係也很可以架構出整個社會的時代形貌,他所關注的議題在這樣的架構中應該是最適合表現的;恰逢1989年解嚴,楊德昌回顧自己成長過程,覺得1961年發生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對他衝擊最深,最適合他的拍攝想法,於是成就了這部長達四小時、唯一稱得上「史詩」的台灣電影! ...more
{凱風卡瑪家} 澳門足跡劇團--小盒子大秘密 演出日期:2011/5/25(三),2011/5/26(四) 演出時間:7:00pm∼8:00pm,含演出及座談 演出票價:大人(14歲以上)150元,小孩100元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 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故事,若只說給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聽,的確就像八卦閒話;但若換個方法,把生活裡聽到的、看到的故事,都寫下來變成可以說給別人聽的故事,那故事就有了不同的生命與價值--尤其是要說給孩子聽的故事。 我猜想,足跡肯定是寫了許多故事--而別忘了,故事有一雙眼睛,可以借聽故事的人拿來用一下,用來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五月,邀請你來看澳門足跡寫的故事,當然他們還是會透過人偶與現場的我們互動,因此這當然也是個適合帶三歲以上的孩子共同來觀看的故事。 ...more
*徵大圖,【創意,俯拾皆是】 等你來投稿! 在我們生活周圍,你是不是常看到一些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呢?譬如在等公車時,意外發現公車亭的設計有別於一般,讓普通的公車亭成了拍照的好景點;或是在街頭隨處可見的裝置藝術,像是傅慶豊在的「百家姓」雕塑、台北奔牛節的牛像彩繪等,將市容裝扮的更加活潑,抑或是極富創意巧思的街頭藝人表演,總令人不由得駐足欣賞。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創意,不僅增添了生活上趣味,更激盪了有趣創新的想法。別害羞,快來和我們分享你在生活中所發掘到的創意,徵圖:相片或者繪稿皆可,330x220pixel,150dpi,附上你的部落格或網頁或介紹,入選作品會在每期電子報秀出你的創意來喔!請email:indiebookstore@gmail.com。
主編/羿樺 突然覺得青春消失這件事倒不是皺紋多了幾條或被小朋友開始叫阿姨,或者一年一年的生日奔跑著,是阿公阿嬤們身體越來越差漸漸只能看到他們躺在床上或是醫院,還有發現爸媽和以前的照片比起來老了許多,以及小時候follow的明星們一個一個去結婚生小孩了。
•小朋友必吃元氣餐-蘑菇抗氧化蝦球此道菜經常食用,能促使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之廢物及毒素較速排出體外,並發揮其抵抗多種病毒之效益。•防止 iPhone 4 的簡訊被偷看透過 iPhone 內的設定,有辦法顯示新訊息而不顯示內容。快來看看如何設定,防止並避免你的簡訊被偷看。
•防止 iPhone 4 的簡訊被偷看透過 iPhone 內的設定,有辦法顯示新訊息而不顯示內容。快來看看如何設定,防止並避免你的簡訊被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