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abula_enews
2013/12/12第61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筆記︰
*本期主題︰
*好書報報︰
*花絮分享︰

 
 
編輯手記

大人就像一面鏡子

 │喜歡閱讀•發現世界│

2月10日那天是國際人權日,當天正好受邀到新莊貓頭鷹圖書館進行小型座談,分享「從書中的小世界,進入孩子的大世界」這個主題。

在準備分享內容的期間,恰巧讀到了畫者薛慧瑩的自製書《日,常美好》,其中有一篇孩子,寫得非常好:

我吼叫,你們也跟我吼叫
我溫柔,你們就長成溫暖

我想這段話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說大人要時時刻刻忍耐、不可以生氣,而是點出了一個事實: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清楚的照現出我們投射在他們身上的樣子。有時候,我們渾然不覺,等到孩子出現了對抗反彈的情緒時,我們才感到詫異。然而,孩子 的樣子常常有跡可循,而且往往痕跡就在我們的身上。

同樣的,如果你不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不是也要避免這樣對待孩子呢?這是所謂將心比心的教養法,不僅要將心比心的感受孩子的感覺,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的體會別人的感受,那麼這樣的溫暖善意將會是出自於孩子的內心深處,而非因為外在的獎賞或處罰而趨之或避之。開放教育是有框框的自由,而這個框框其實就是這個將心比心的原則,它讓孩子得以在自由中學習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而非漫無邊際的放縱。

TOP▲
 
 
本期主題
珍視兒童價值的創作者

所謂的兒童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你認為孩子是什麼?」。然而,雖然沒有人明確的教我們這個概念,可是我們大約從自己在孩提時,就已經開始在形塑這個概念了。有時候,大人會說「大人講話,小孩不要插嘴」,有時大人會說「囝仔人亂說話」,我們在這些長成時期就會慢慢形成我們對於孩子的看法。有時候,生活的經驗會與我們先前建構的概念互相違背,於是我們得到機會可以反思這個兒童觀點。然而,也有無數的我們,一直到自己當父母時,就順理成章的拾起這個未加思索過的兒童觀,繼續「教養」著自己的孩子。

在我們所挑選出版的圖畫書裡,我一直深深的心懷感激著有許多童書創作者在他們的作品裡涵藏著對於孩子價值的重視,以及想要在字裡行間的言外之意裡點醒大人,重新思索孩子是什麼,以及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伯納•韋柏(Bernard Waber)在他1962的作品《東88街上的那棟房子》中,藉由鱷魚萊爾的前主人法藍提先生和之後的主人普林姆一家人做了兩種關係的對比:

法藍提先是遺棄了鱷魚萊爾,後來看到萊爾成名了,打算回來把他帶走。他說:「難道不是我把他從小鱷魚養到大?難道不是我教他這麼多的特技?」這種有目的的豢養關係難以讓鱷魚萊爾做自己。相反的,普林姆一家人對於萊爾的接納,讓萊爾得以快樂的做自己,發展出許多的能力。兩相對照,作者的兒童觀隱藏其中,不言可喻。

 

再者是美國1950~60年代的創作者路易斯•斯洛巴德金,也不斷的在其創作的作品中「宣揚」孩子獨立存在的價值,不論是想出手套招領繩來解決過多手套的雙胞胎兄弟(《好多的手套》)、為了躲避哥哥嚇她而自己找到一個躲起來的好地方的蘇珊(《一個躲起來的好地方》),或是能夠想出解決方法來解救老師傅的小女孩(《愛遲到的布穀鳥》),路易斯•斯洛巴德金都用他所創作的故事告訴我們:孩子可以的,孩子有能力可以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我們願意相信他們可以。


 

 

即便到了近期的作品中,仍有許多新一輩的創作者在作品中,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兒童觀,以及他們對於孩子的接納與包容。舉例來說,德國的作者安緹葉•達姆在《小琳小琳,你長大要怎麼辦?》一書中,試圖點出孩子的活在當下,以及大人的憂心煩惱。似乎和《孩子是什麼?》一書所提到的「只是,現在又何必擔心呢?孩子是小小的人。現在,得要有溫柔的眼神和床邊微弱的燈光,他才能睡得著」互相輝映,這段話似乎也是對小琳的媽媽最好的回答吧?!

 

2013年即將結束,不管你是還沒當媽(爸)或是剛開始當媽(爸),又或是已經當了好幾年的媽(爸)了,且讓我們想一想,你認為孩子是什麼?這一個小小的想法或許就會影響著你現在或未來與孩子的互動。

TOP▲
 
 
好書報報

絲薇的祕密筆友

故事中還有故事,故事外的故事等你接續下去……


文/尤哈•維塔  圖/瑪莉卡•麥雅拉  譯/凃翠珊

有一些願望,不需要許願石,只要有朋友,就能實現……

  

絲薇看著對街公寓的窗戶,有一個男孩坐在那裡。男孩看起來有點沮喪,怎樣才能讓他開心呢?絲薇一回到家,馬上開始寫信……

那天晚上,男孩的信箱掉下了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信裡有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女孩,住在翠綠森林中央的木屋裡,有一匹馬陪伴著她,馬的名字叫玫瑰。有一次當她騎馬時,遇到了一個男孩。男孩說,他正在尋找通往藍色海岸的路,可是他扭傷了腳踝,所以走得很慢。於是,女孩邀請男孩跳到玫瑰的背上一起前行。原來,男孩要到岸邊尋找許願石,因為他聽說「在這裡可以找到紅色圓形的許願石。它會為找到它的人實現願望」。

神祕的信結束在神祕的訊息上,要男孩把故事寫完。男孩想了想,會是誰寫的信呢?他開始思考故事該如何收尾,換成是你,要如何讓故事繼續呢?


這是一本來自芬蘭的圖畫書,整本繪本充滿了北歐童話的風情。

作者尤哈•維塔和繪者瑪莉卡•麥雅拉攜手創作了多本繪本,在《絲薇的祕密筆友》中,巧妙運用了文字和圖像的互相搭配,將讀者帶進故事和想像的國度中。書中的兩位主角絲薇和路卡雖然未曾見過面,卻透過兩人所撰寫的故事,將彼此的想像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尤其故事發展到最後,故事中的故事和故事裡的故事互相結合,有賴讀者把焦點由文轉向圖上,便能心領神會作繪者聯手鋪排的故事高潮。

此書最大的特色,在於長方形的特殊開本,能夠跳脫對於繪本的既定印象,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畫者運用了多種媒材創作,跨頁滿版的設計,為冬天的場景營造出豐富而溫暖的感受。故事從頁首的 蝴蝶頁開始,卻到了頁尾的蝴蝶頁還未停歇。女孩和男孩共乘雪橇在雪地滑行所展開的旅程,彷彿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歡迎你和孩子一起把故事外的故事接續下 去……

 

【作者簡介】

尤哈•維塔
1970年出生,住在芬蘭。主修歷史、英文和社會科學,目前任教高中。除了日常生活以外,由哈也擔任樂團的歌手,並曾發行音樂專輯。與瑪莉卡•麥雅拉合作了好幾本書。

【繪者簡介】

瑪莉卡•麥雅拉
1974年出生,在小農場長大。主修電影、電視科學和文學,目前擔任自由插畫家和平面設計師。

【譯者簡介】

凃翠珊
筆名北歐四季,留學丹麥,定居芬蘭,曾任職芬蘭教育文化組織,現為自由撰稿人。常為媒體撰寫芬蘭創意、人文、生活,著有《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北歐四季透明筆記》兩書。喜歡分享對自然人文的觀察,與育兒的生活記錄。

TOP▲
 
 
花絮分享
TOP▲
 
 
 
 
訊息公告
 
 
訂遠流親師悅讀報送青少年選書,一起快樂閱讀!
成長時光的精彩讀物最令人難忘∼【遠流親師悅讀報】每期介紹遠流出版的繪本作品、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歡迎家長、老師和青少年朋友訂報,現在訂報送小說!

臉書熱潮退燒 力保優勢
史畢吉爾為他的公司Snapchat展望未來時,出現在他眼裡的並不是微網誌臉書。然而Snapchat把臉書拒於門外也預示臉書未來可能不再是人們上網後的首選。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56號4樓 │ 電話:02-23689416 │ 傳真:02-23689442│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