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白遮三醜」,日本國內美白風潮持久不衰,而亞洲其他國家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各大化妝品牌紛紛打著美白的口號賣力宣傳,如今,一場美白大戰即將在亞洲爆發。
「印度人對於曬黑這件事的厭惡程度,似乎更甚於日本女性。在印度,無論男女,絕不會頂著大太陽去沙灘閒逛,甚至也有人只要是日正當空就絕不出門呢」,對印度文化頗有研究的有澤小枝,目前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經營一家印度料理店AJANTA,她談到,印度人在護膚方面也很執著於美白。有澤從印度帶回來的時尚雜誌《VOGUE INDIA》裡,眾多化妝品的廣告中甚至有個品牌直接叫作「Bihaku」(「美白」的日語讀音)。
源自日本的「美白」品牌
這個源自日本的「美白」兩字,席捲了整個亞洲,從中國到東南亞,再到印度,如今化妝品市場的各大廠商都瞄準了「黑色素」這個公敵,紛紛推出美白產品,掀起一場美白戰爭。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日本的美白潮流歷史。在日本,說起美白的起源,似乎可以追溯到對於曬黑風潮的反動,也就是對80 至90 年代的「麵包色女孩」或是黑臉的109 辣妹風潮等的反作用力。但其實,追求透白無瑕的美白歷史由來已久,據說早在100 年前便誕生了所謂的美白化妝品。
「1917 年敝社推出的產品『過氧化氫CUCUMBER』由黃瓜水和過氧化氫的作用發揮美白效果,是日本首款美白化妝水」資生堂的宣傳部門如此介紹。他們先後推出綠色瓶裝的美白化妝水,並於80 年代起正式發售一系列的美白化妝保養產品等等,之後也一直秉持著美白的精神,不斷推陳出新。
另一方面,隨著日本化妝品牌向國外市場拓展,美白的概念也逐漸滲透到與日本人膚質相近的亞洲各國。1987 年,資生堂首次在台灣推出美白商品,不久之後也開始向中國銷售美白商品。2005 年,資生堂推出「WHITE LUCENT」系列更是打出「全球美白路線」的旗號,向全世界推廣。
「美白」——優雅生活的象徵
美白產品的銷量也不辜負期待。以中國為例,資生堂的最新資料顯示,美白護膚品市場呈大幅上漲趨勢,從2007 年起到2010 年的三年間銷售成長了16%。針對中國美白市場炙手可熱的現狀,國際事業部護膚產品企劃組的岡本仁志分析:「如同『一白遮三醜』這個俗語一樣,中國人自古就對白皙的皮膚情有獨鍾。而最近幾十年,由於經濟的發展,白皙的皮膚似乎還多擁有了一種社會階級的象徵,化妝人口也持續成長,過去一直以20 多歲女性為主要對象的美白市場,如今也出現了許多熱衷美白的三、四十歲熟女客群,目標客層不斷成長擴大。」
擁有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的美白先鋒資生堂,在今年4 月的決算中也提出一項嶄新目標,就是「2012 年度中國銷售額1 千億日元」。預估這將使愈演愈烈的亞洲美白商戰進一步白熱化。
另一品牌美伊娜多(MENARD) 自70 年代起,就先後進入新加坡、中國、台灣、印尼、柬埔寨等亞洲市場以及歐美等國,在世界28 個國家和地區的化妝品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由持田香織代言,在日本國內家喻戶曉的美白系列產品「FAIRLUCENT」,如今也走入國際,向世界各地積極推廣。
美伊娜多公司宣傳部門的負責人澤田章江表示:「過去在歐美國家,曬黑意味著有閒暇度假,象徵著優雅的生活。如今雖然他們開始逐漸重視美白,但人有許多人依舊視暗沉為社會地位的象徵。而亞洲則恰好相反,白皙肌膚是優雅的象徵,讓亞洲人十分嚮往。特別是在中國,從十幾年前起只要是宣稱有『美白』效果的商品就幾乎保證了暢銷。」
「亮白」的中國
然而,雖說都是「白」,但各國所追求的白皙肌膚,卻有著些微差異。日本追求的「白」,是近來時有所聞的「透明似的白」。也就是細緻平滑的肌膚所散發出的「透白」。
「東南亞各國都十分羡慕日本人的肌膚,我們經常被接獲詢問,問道『為什麼日本人的皮膚那麼光滑』。因此我覺得東南亞似乎與日本一樣,通透白皙是大多數人的理想」美伊娜多海外事業部的古都繪美如此表示。
而另一方面, 中國人則更講究膚色的「亮白」。古都繪美說:「拿粉底為例,由於中國的顧客更偏好亮白,我們在中國推出了日本國內市場所沒有的高亮度粉底。」
曾就職於中國某間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的員工也曾經說過:「在日本,大家一般都會選擇與頸部膚色相近的粉底,因為擔心臉部妝容太白,與頸部膚色相差過大。然而在中國,大多數顧客會選擇比實際膚色白一個色號的顏色。」
就像這樣,亞洲的美白戰場上充斥著不同程度的「白」,因此,「看得見的美白效果」成為制勝的法寶。美伊娜多將幹細胞研究應用於研發美白成分,提取產自北海道東部納沙布岬的翅藻精華,它能有效抑制黑素細胞所產生的黑色素,抑制活性。使用這項可說是針對高標準客層的美白新武器,美伊娜多正加緊腳步投入日本和亞洲各國的美白市場。
「美白」的印度男性
目前佔據中國化妝品市場第一位的是法國萊雅公司,而日本萊雅副社長兼首席市場運營官向山東文子,可以說是亞洲美白潮流的領導人物。 80 年代尾聲,世界各國對美白這個概念仍十分陌生,當時向山東文子向法國萊雅總部提出一份關於美白的報告。在獲得總部許可後,自1993 年開始,日本萊雅獨自展行了美白產品的研發銷售,並在日後以日本的研究所為核心,將旗下開發出的美白產品進軍中國。
目前,萊雅集團最矚目的美白市場,是最近也在日本陸續推出產品的男士美白市場。調查與革新中心護膚開發研究所的神保和子所長表示:「觀察化妝品市場中男性所占比例時,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為17%,東協各國13%,日本2%。這些數字顯示出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印度,有調查顯示印度男性很注重美白,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潛在市場。」
前文提到的有澤也談到,印度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期是由北方的淺膚色民族統治,因此在相親和就業考試等場合中,美白成為男性顯示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武器,許多人為此而致力於美白。所謂的「BIHAKU( 美白)」似乎已成為一種無價的社會階級象徵,以美白為中心的炙熱戰役,如今才剛剛吹響號角。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0725期;訂新鮮日本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