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蒂拉與三隻小熊〉(Godilock and The three bears) 是國外知名的童話,寫頑皮小女孩高蒂拉,不理會大人的勸告,獨自一人跑到棕熊家玩耍的故事。
高蒂拉在棕熊家裡吃了煮好的粥,弄壞小熊的椅子,最後睡在棕熊的床上…,當棕熊一家回到家中,看到家裡變得亂七八糟的,趕忙確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故事的最後,睡眼惺忪的高蒂拉,看見三隻棕熊正瞪大眼睛看著她,連忙拔腿逃出棕熊家,再也不敢不聽話了。
澳洲知名的投資大師米杜頓兄弟,改編了〈高蒂拉與三隻小熊〉這個充滿好奇心,與未知的恐懼的故事,作為投資入門者的譬喻:
從前從前,有個闖進棕熊家中的小女孩高蒂拉。
她獲得了一大筆錢,想與棕熊一家討論該拿這筆錢怎麼辦。
熊爸爸建議把錢拿去投資賺更多的錢;
熊媽媽覺得把錢留下的最好辦法,只有存在銀行;
愛好和平的熊小妹只說「那就一半一半吧…」
高蒂拉被弄得好迷糊,卻還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決心弄懂管理財富的秘密,昂然走入童話森林的課堂……
探險的過程裡,高蒂拉遭遇許多的童話人物,烏龜、九月兔、貓頭鷹、三隻小豬,代表不同性格的人,有著對金錢與數字的不同選擇。除了詳細解釋投資的觀念與工具,似乎隱約告訴我們,數字的感受與個人性格之間的關聯,並非是我們想像中是完全理性的。
▊吻青蛙的風險
高蒂拉見到貓頭鷹時,貓頭鷹第一個動作就是對她眨眨眼。高蒂拉一頭霧水。她聽過貓咪的事,這表示貓頭鷹偏愛與異族交往、覺得她有新鮮感?
她一定看起來受到驚嚇,因為貓頭鷹立刻解釋。「我做的這一行很難對付,一分鐘都休息不得,必須隨時掌握狀況。所以嘍,我只閉上一隻眼睛,可以倒立閱讀,也能一百八十度轉頭,看見我背後發生什麼事。瞧!」他往後轉頭,證明給高蒂拉看。
「在老國王的治理下,經濟繁榮成長。許多人變有錢了,需要專家的協助,而這就是我的工作。諮詢顧問這行競爭激烈,良莠不齊,一般人往往不了解箇中差異。」他繼續解釋,優質理財諮詢得有充足的資訊及主事者的智慧為背景。
「資訊從來不缺,只差在懂不懂得怎麼應用。最重要的是,你必須了解自己的目標何在。」他繼續解釋:「每個人的目標不盡相同,對新資訊的反應也不同。這就是整個體系運作的動力。」如果每個人的投資目標相同,就會有兩種情況:要是沒人想賣掉手上的東西,那麼想買的人就沒得買;也可能人人都想賣出,卻找不到買家。投資這件事,得要有不同需求,市場才能運作。「若你買進的時候,剛巧有人想賣出,那麼這樁交易對雙方都有益。所謂投資,不是在場上贏過你的對手,而是在競賽中取勝。
「所以你必須清楚自己的目的,設定目標是最重要的一步。你必須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想在什麼時候達到目標,才能再運用簡單的法則,在投資市場中取得你追求的結果。」
「你在這一行一定是行家吧,」高蒂拉說,「這麼豪華的辦公室,想必花了重金打造。」
貓頭鷹說:「辦公室不是我買的,三隻小豬才是屋主。我只是付房租,而且我喜歡這種方式。說到投資,我這個例子正好:三隻小豬偏好買入資產,讓其他人付費使用,這些辦公室就是個例子。但是我不想把錢套牢在辦公大樓,至少不想全部,因此我樂於付租金。我跟三隻小豬各取所需,沒有人損失什麼,我們兩邊都是贏家!」
「這麼一來,我有舒適的工作環境,卻又不會被房子綁住。如果屋況的維護不佳,或是我想改行,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很有彈性。」
高蒂拉得再仔細想想。塞席爾(熊爸爸)也想過買入資產來出租,收租金也是一種賺錢的方法。然而眼前這位光鮮亮麗的貓頭鷹雖然有本錢買入資產,卻寧願付租金而不願擁有資產。
「我大可以買間辦公室,」貓頭鷹似乎看穿她的心事,「但我不可能每次都有錢買!當年我創業的時候,得租個地方才能工作。而現在,買間辦公室卻只是做生意的成本。」
「當然,我賺得會少一點,但我要繳給野狼的血汗錢也少一點。假如沒有野狼來收稅,我的想法也許不同吧—— 雖然這實在不太可能。」貓頭鷹似乎也不喜歡野狼。野狼恐怕沒有朋友吧。
貓頭鷹說,某些人為了不讓野狼拿走自己賺到的錢,反而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頭,實在沒有效益。其實就算野狼想拿走你所有賺到的錢,也不可能這麼做。最要緊的是,先賺先贏。
「如果有種獲利方法可以讓野狼少拿點錢,那就是好方法。這種賺錢方法較有吸引力,因為你必須考慮稅後盈餘。不過,只要賺得夠多,就算野狼分掉一杯羹,你得到的利潤也還是勝過小賺的情況。
「所以,不只是野狼讓我不想擁有辦公室,也因為我只需要幾間辦公室,用不到整棟大樓。如果整棟都是我的,我還得擔心收租問題,還要讓房客開心。三隻小豬在這方面是能手,也很投入。但對我而言,這只會使我分心。專注於擅長的事情才會有收穫,對我而言,提供理財建議才是正途。」
高蒂拉來對地方了!她想尋求理財之道,深切期待貓頭鷹的建議。貓頭鷹開始發問。
文章摘自《我要變有錢:以童話故事解決投資的19個煩惱》/華滋出版•米杜頓兄弟著
◆寓言故事延伸閱讀《戰爭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