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紐約時報每周文章,集結國際新聞、亞洲觀點必讀的【紐時周報】電子報,全中文閱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來聊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30 | 第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新的一年 繼續藝術一下
文/小編
2013年的12月,壟罩在一波接一波的強烈冷氣團與陰雨綿綿的潮濕中,往往讓人禁不住誘惑,投入各式火鍋、薑母鴨、羊肉爐等「燒呼呼」的美食懷抱。回顧這一年,Art plus TW帶領大家穿越日本愛知、英國卡爾地夫、美國紐約、阿姆斯特丹、聖多里尼、埃及等知名城市,分享創作者在當地的所見所聞;同時我們也將觸角自視覺藝術、展演活動,延伸至設計、攝影、飲食等範疇,精緻且深入地結合台灣、香港、澳門的藝術動脈與日常美學,持續培養城市新思維與生活宏觀。希望2014的到來,您能陪著我們繼續旅行、悠遊藝術世界!
 
歌百工計畫:腦內文本風土考
文/王若鈞 圖 /ART STUDIO

張致中像個說書人,是所有情節的創造者與潤飾者,同時也身兼故事傳播媒介的重任。他針對不同的人物和職業,以執行考察計畫的模式,化身為鄉野調查的記錄者,在渾沌未知的時空展開一段奇幻的旅程,那超現實氛圍的煙霧作用,他稱為《歌百工》計畫為「腦內文本風土考」,當然,那也是大千世界的風土考。

一隻鋼筆開始的未知旅程

虛幻杜撰的故事,卻揉雜了張致中自身和周遭朋友的生命經驗,他是一個帶著鋼筆的旅行家,行之所致,往往也是說、寫、畫之所成。畫面中那無特定指涉的形象與事蹟,形成一篇又一篇類似寓(預)言體的章回小說,獨立存在卻又完整連貫,恰如藝術家所言:「形形色色的職業風貌反映人們對於文明的想像和認知,而裡面的世界觀,是無數有機體集結而成,且不斷變遷的巨大有機體。」

然而,看似嚴謹的結構,卻在細枝末節中跳躍著可察覺的現代元素。時間的巨大橫跨產生變質的拉扯,讓張致中在刻意仿舊、製造侵蝕、切割歷史破碎感之餘,融入許多當代新穎元素,從人物的臉型、五官、髮型、衣飾,到整體背景、器物樣貌等,佇足觀察的時間愈長,愈可在其中找到一絲科幻或動漫的特有氛圍。跨時空所造成奇趣也表現在圖文的搭配之中,他以一種「類古文」的方式抒寫,加入之乎者也、轉換代名詞等方法(見本篇藝術家簡介),將白話文轉化為500字左右的單篇古文,置於圖像之右,乍看之下給人好似閱讀中國神話《山海經》,或是《聊齋》等志怪小說的錯覺。

《002-行界》

張致中以人為本,圖像為始,立基於角色的樣貌、身形、扮相,再創造一個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場景。完成整體的設定之後,文本故事遂逐漸落實、刻印,這也讓藝術家刻意抽離經典文學內容、「憑空創作」的線性繪畫充滿實驗性質。圖像部份,依照文本的「劇情需要」而加以人工磨損、局部破壞,或是進行縫補、燒毀等特殊處理;而看似典雅的文字則是再次渲染此種媒材強度,讓這記錄人類活動的「民俗學樣本」好像如實被搶救、重建、再現一般。

虛實交錯、年代不明,虛擬的古文本因此擁有眾多詮釋,張致中這樣寫著:「可以直觀認定為當代藝術家作品,也可以選擇進入故事而瀏覽殘存的考察遺稿;可以認定展演空間即藝術家工作室,或許揣摩成一間文物修復室;可以提供想法給藝術家作為靈感,或是選擇聆聽研究者將斷簡殘篇中的旅程故事娓娓道來。」

修復與採集間的來回擺盪

上述這段描繪也引出《歌百工》計畫的兩個大重點:修復與採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可視為採集的過程,而對擁有短暫修復實習經驗、相關專業知識的張致中來說,採集和修復,是轉換和跳脫的兩端:修復,是讓作品中多數瑕疵、損毀從有到無的治療行為;而採集,卻是資料、數據、文本從無到有的累積成果。從本質而言,兩者相逆的過程,引導出截然不同的技術與手法。

於是,展場的工作桌上,備有棉花棒、酒精、動物膠、鑷子、刀具、羊毛刷等修復工具與各式容器,刻意營造出濃烈「修復室」的氛圍;除此之外,最鮮明的例子即為作品中的刻意編號。張致中在創作時,已把自己視為一位修復師,像醫生一樣診斷畫作的問題所在,詳實記錄之後加以編號,成為作品名稱的一部份,如《002-行界》、《006-滌水》、《009-葬書》、《011-守時 》等等,數字性的串連是簡單的排序,也隱含著前後呼應、互為完整的延續,是欣賞畫作時不可輕忽的一部份。

創作者和修復師的身分轉換、展場和修復式模棱兩可的曖昧局面,張致中呈現出相當程度的反差,也提供觀者尋找兩者間重疊的機會。延伸至書局的其他角落,展覽期間將在不同書區設置採集點,採樣內容則是藝術家的三個提問:「您最先想到的職業是什麼?您覺得最理想、最想從事的職業是什麼?您覺得最糟糕、最不想從事的職業是什麼?」

《009-葬書》

張致中說:「不同類型的書、不同的擺放區塊,其實決定了我們的移動方式。」書局、圖書館,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人與人之間相異的生長環境、教育背景、興趣愛好,養成完成不同的閱讀習慣與移動方式,因而坐落在不同書區的採集地點,較能提供豐富、多元的答案。作品《024-採念》將根據採集資料、藝術家此次展覽的經驗,加入誠品書店或ART STUDIO品牌元素,將其特殊視角轉化成旅程中的一個樣本,納入張誌中自2011年起開始創作(修復)的系列劇情之中,預計於展期的第四週開始展出 。

細膩的畫風、不算簡短的文字,他說:「我花很多時間思考佈局、處理細節,甚至是出於一點小任性,加上許多文字的敘述,希望觀者能因此多花些時間閱讀、發掘、感受。」職業的多元面貌,不論古今,總是與人的生命緊緊相連,在《歌百工》的平行世界裡,交匯出難以預料的生活樣貌和創作興味。減緩步伐,才能如張致中所言,「緩慢閱讀」並「深度沈浸」。

藝術家張致中自畫像

藝術家簡介

有白丁張致中,祖籍高雄,年二十有七八,今勞作偷生于北台灣。自幼好畫、少能識透視3D也;亦好雜獨為文、修復攝影,愧鼯鼠之技窮,終日惴懼而篤學。愛白熊甚,自期北極圈內必也遊乎!起《歌百工》系列彌二年矣,揣浪人輕旅身姿、孤筆卷紙兮遊虛實天地,任心思馳騁于無疆、記觀想念悟于浮生矣。謂小確幸乎?張三行歌罷!

 

歌百工計畫:腦內文本風土考

展覽時間:2013/12/07-2014/01/19
展覽地點:誠品書局信義店3F ART STUDIO

Tracey Emin風華盡現
文/編輯部
Tracey Emin, Angel without You, 2012. Courtesy White Cube, London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位在美國北邁阿密的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orth Miami,簡稱MOCA),繼2013年的Art Basel Miami Beach之後,於12月在館內活動「Knight Exhibition Series」推出Tracey Emin的系列特展「Angel without you」,堪稱是美國境內首度以感謝英國藝術家傑出貢獻為主要目的之展覽活動;有趣的是,MOCA也是美國第一間收購Tracey Emin作品的博物館,如1998年納入館藏的錄像作品《Why I Never Became a Dancer》。此展聚焦於藝術家以為媒介的霓虹燈管裝置,以及總共60多件橫跨20餘年的作品,重新梳理並完整呈現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藝術家的字跡,流露出他自愛與生活中所獲得的靈感,時而複雜時而單純,時而痛苦時而幸福,從命名即可看出他對於感情的體悟與想像,如2011年作品《Love is What You Want 》、2005年《I can feel your smile》,甚至回溯至2001年的《You Forgot to Kiss My Soul》,接直接且強烈地傳達Emin的主觀意識。

展覽日期:2013/12/04-2014/03/09

http://www.mocanomi.org/

台北美術獎得獎名單出爐
文/編輯部

「台北美術獎」已舉辦13個年頭,不僅是台灣當代藝術深具指標性的獎項之一,更見證新一代創作者多元的優良表現。12月19日公布得獎名單,首獎由黃博志獲得,優選獎分別是王仲?、吳建瑩、陳亭君、郭俞平、鄭崇孝,而入選獎則包括民生里民生里、何昱達、張永達、張雍、黃于珊、廖祈羽,共計12位(組)藝術家(團隊)。為期兩個月的開放徵件活動中,共有245位(組)符合參賽資格,自初審選出27位(組)後,複審選出12位(組)進入第3階段的總決選,入選者於12月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進行佈展工作,以展覽方式完整呈現其創作理念。每位參賽者自作品呈現、內涵傳達到展場的執行掌握,都是總決選的重點考量。評審團指出這些作品意涵都指向自身所處環境的?現實性?,是對現實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對於?進步的世界?這樣的想法,表達出正面迎擊的意識形態。然而,大部分作品都不算是嚴肅的藝術形式表現,但頗具有自我意識的一種天真評論。首獎得主黃博志作品《五百棵檸檬樹》,探討農業生產與民生消費等相關議題,以詩意的文字敘述,說明類似社會行動之計畫發想與內容,透過募款購買檸檬種子,從種植、釀造檸檬酒且創立品牌的過程,表達對農業活動的長期關注與積極作為。

展覽時間:2013/12/21-2014/03/16

展覽地點:北美館地下樓

優惠活動

訂閱折扣 & 系列講座

 

想要獲得最新的國際藝文資訊,同時也貼近台灣的創造力?想要深入探訪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的藝術悸動? 打開藝術大門,和藝術在生活中相遇,現在就訂閱art plus TW! 一年12期(原價1188元),優惠價990元。

立刻訂閱去

關注最新最快的藝文資訊, 去art plus粉絲團按讚!


談談藝術與藝術以外的事,邀您一起週五滔滔

由藝術地圖和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共同策畫系列講座,

本季主題為《駐村 X 旅行》,分享藝術家駐村的甘苦談!

主題:柏林狂想
講者:余政達
駐村地點:德國Glogua AIR
時間:2014/01/17 (五) 19:30
地點: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台北市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活動詳情,請關注週五滔滔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ridaytalktalk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