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週末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牙祭?一個人可以去哪家咖啡館坐坐?就讓【迴紋針.食攝幸也週報】當你的美食千里眼!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6/02 | 第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藝術歷程?不變的抗爭
文/小編
一個簡單不過的問題「誰是李元佳?」,卻道盡這片土地對於自身培育優秀藝術家之陌生,即將在6月初落幕的「觀?點-李元佳」,讓人看到的不僅是藝術家不變的創作衝撞,更是一份遲來20年的藝術認同。70年代他已在北英格蘭坎布里亞(Cumbria)進行全年無休的行為表演,長達十多年的歲月裡從未停歇,而自力建造的「LYC美術館」(李元佳美術館)每年更是吸引3萬多人至窮鄉僻野造訪;然而,在歐美備受肯定並享有聲譽的他,卻無法撞開台灣當時封閉的思維。好在,無論是體制內或體制外的抗爭,並未因世代交替而止息,反而強化每次撞擊的力道,從展場到街頭,從街頭到生活,我們看見不斷挑戰權威和主流的反動!喜歡對一切提出質疑的黑雞先生,自小就是師長眼中的問題小孩。不懂為何一定要排隊跟在大家後面走;不喜歡趴在桌子上手麻腳麻地午睡;喜歡偷翻爸爸的情色書刊,因對大人「禁止」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雙親對於藝術學習的反對,導致一段荒誕不羈的青春歲月,卻也讓他再進入正規學院體制之後,更勇於與舊制常規對抗。
 
遲來的認同
像李元佳這樣的藝術家
文/洪培馨
無題,水彩,26.6x54.5cm。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終於在今年舉辦了「觀•點-李元佳回顧展」,並於3月9日由李的好友尼克.索伊爾(Nick Sawyer)和策展人蓋.布雷特(Guy Brett)以及赴英研究的藝評人游崴共同進行了講座式論壇。一開場即破題點出多數人的陌生與納悶:誰是李元佳?其顛沛流離具傳奇性的一生,何以時至今日方才名留青史?這一份遲了20年的認同,何以讓人如此引領企盼?

誰是李元佳?

1929年生於廣西的李元佳,家境貧困自幼過繼姨父母,在從軍的養父為國捐軀後,成了名義上的遺孤。戰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在北師藝術科就學並至李仲生安東街畫室習畫,結識了蕭勤、陳道明、夏陽、吳昊等藝術家。1956年創立東方畫會並於1961年參與龐圖(Punto)運動。在台渡過了年少歲月,1962年飄洋至義大利,1966年輾轉至英國,繼續一生的流浪漂泊。

1967年,作品在英國著名的李森畫廊(Lisson Gallery)展出,已約略可見他對於「空」在完滿和虛空之間的游移及嘗試。而於信號畫廊(Signals Gallery)的展出,則是著墨於材料(日本紙)的雙元性及多觸性,奠基往後將數種材質相互衝突組合並開放的違和共存。聚焦於繪畫內容,也不同於當時前衛的現代藝術,他加入了禪道的簡單記號,使之指向無窮,並反向操作,強調同時期抽象表現主義所極欲避免的「象徵性」,例如大膽卻固定的標誌性用色極具象徵意義(紅—血與生命;金—高貴;黑—起始與終結;白—純潔),還有磁性懸浮裝置、移動式玩具藝術、長軸式書法摺疊書等,以美麗的視覺姿態探向空間的無限弔詭,強化一種內在需求的開展擴延。被喻為東方最早觀念藝術家的他,不同於同時期觀念藝術潛在命定的體制批判,相反轉向於自然的無限神秘,毫不保留地傾瀉頌讚。

從表現主義到構成主義的轉向,作品空間中宇宙點的移動也預告其主客體的轉換,觀眾由被動的姿態向主動調進,點的開放性(貼黏、移動)由作品內部空間拓展延伸至外部整體存在場域。1970年李元佳前往北英格蘭(鳥不生蛋的)坎布里亞(Cumbria),進行為期十多年、全年無休的行為表演與大型生命作品,即為自力建造、為民眾開放的「LYC美術館」(李元佳美術館)。LYC的鼎盛時期,每年更能吸引到3萬多人造訪窮鄉遍野,落實了李對於「生命即藝術,藝術即人生」的追求實踐。

無題,黑白相紙、手工上色。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斷了線的風箏

在展品略微鬆散的展場內,既使未能全然突顯其生命歷程中,孤行堅守一棟美術館的前衛及偉大,但在1968—1994坎布里亞(Cumbria)軸線時期的展覽空間中,仍有數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猶如1992至1994年一系列喜氣的木頭淺浮雕攝影拼貼,揀選東方元素搭配著強烈的紅、黑、白、金,猶如替自己晚期悲淒的人生沖喜。而中央的玻璃展櫃內,有兩個類似「墓碑」的木頭立方條狀雕塑《無題》和《至聖四配贊》,在雕塑(或者不是雕塑)的四邊刻字,猶如篆刻邊款,在體積選擇和數量拿捏上,功能及指涉皆被否定,意在言外的造型,所釀出的氛圍讓人意猶未盡。自拍影像的系列作品(靜態疊影和蒙臉攝影,以及孤身為美術館塑瓦添磚的動態過程)和親手編印的方正展覽手冊等,都不難看出藝術家在作品物件和記錄檔案的模糊疆界上遊走,企圖自我檔案化與被檔案化,替浮生經歷留下些泥雪鴻跡。

揪心的疼痛來自於歉疚

跨越多年的杳無音訊來回溯李出走前的1950年代,美國在危難的政經情境中協防國共膠著的台灣,間接影響了文化上渾淪倉促的現代化。李也在這一波潮流中就此移地遊牧,輾轉至英國銷聲匿跡。藝術史的書寫永遠潛藏著國族主義的認同,李在作為宣傳自己國家藝術優越性中抽身的結果,是未被(難被)納入藝術史的洪流。今日時空概念縮小、文化界線消弭,我們才開始有能力或意願來籌備處理「李元佳回顧展」,也才有機會重溯「誰是李元佳?」。從試圖瞭解後的不捨,轉向今日彌補式的推崇,會不會也同是一種文化主體想像上薄弱的寄託?

無題,攝影、木頭浮雕,63.5x63.5cm,1993-1994。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值得深思的是,李家元何以時至今日才回到這個神聖純粹的白盒子中?追根究底是因為作品、人生,還是因為國族認同?或許眾所皆是,恰如其座右銘所言:「我總是希望我的作品就是我自己。」而我們終於得以窺見藝術家的吉光片羽。

觀•點-李元佳回顧展

展覽時間:2014/03/08 - 2014/06/08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畫布與街頭間的理性衝撞
黑雞先生
文/陳飛豪
《微弱智》•壓克力顏料•65x65cm,2012。

從街頭到學院,從街上的牆壁到畫布,黑雞先生說他並不會刻意排斥所謂的學院教育,重點還是在於自己作品的內涵與外在社會的對話。走過那段曾與體制強烈衝撞的青春歲月,並經歷各種人情世故之後,他瞭解到,重視自己的內心需求,才能在體制中反客為主,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也因此,即便是進入了學院,我們後續聽到的並不是一個壞小孩改邪歸正後,受到主流教育者褒揚的故事,而是持續與體制拉扯的過程,但這一切與青少年時期的血氣方剛不同,而是一種奠基在理性上的衝撞。

在學期間,他開始了一個「強占民宅」的藝術行動,將校園內的閒置教職員宿舍改造成一個藝術工作室,開始這項行動的契機其實奠基於一個很簡單的想法:一個好好的(甚至還有冷氣)的地方,為什麼要閒置在那邊,不開放給有想法的學生使用?非要讓它背負著教職員宿舍之名,現實卻是在養蚊子,才是所謂「合乎使用規定」嗎?於是,黑雞先生與學校,甚至是地方居民,開始了許多拉扯與爭執,即使身在學院,也持續與死腦筋的大人對抗。那段歲月中,黑雞先生認同學院對於藝術理念的堅持與個人獨特性的追求,但他依舊與陳腐的制度保持距離,堅持自我的反骨信仰,也因此能擁有在街頭與畫布間遊走的自在,保有街頭塗鴉的隨性與自在之時,也可見純熟的繪畫技巧與幽默品質。

故宮數位作品
獲美國休士頓影展5項國際大獎
文/編輯部

成立於1961年的美國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WorldFest-Houston International Film & Video Festival),是美國具指標性與歷史規模的影展之一,與舊金山、紐約並列美國三大獨立製片國際影展。而第47的休士頓國際影展於4月12日在當地Crowne Plaza Hotel舉行,台灣影片囊括多項獎牌,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參展影片獨得5項大獎,包括2座白金獎、2座金獎、1座銀獎。故宮國寶娃娃系列動畫之一的《國寶娃娃歷險記》,榮獲兒童教育類白金獎,影片中的國寶娃娃們穿梭時空,足跡遍佈台南熱蘭遮城、嘉義阿里山、南投日月潭等,呈現台灣在地景觀與人文風情;而「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則獲得新媒體類白金獎,以「人人都是乾隆」概念重新詮釋帝王的藝術品味,進而傳達資訊網路時代「人人皆可閱讀」與「人人皆是創作者」的科技平權概念。此外,以《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和清代相關檔案為主軸的紀錄片《再現同安船》,獲頒海洋學類金獎;而以故宮經典名畫為主題的古畫動漫系列動畫,則由《數位版百駿圖》奪得藝術文化類金獎、《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圖》榮獲文化類銀獎。

優惠活動
訂閱折扣 & 系列講座

藝行香港Art & Culture @ Hong Kong
文化系列講座 (分別於台北、台中、高雄的文化據點分享來自各個領域的香港觀察與視野)

主題:攝影
主講人:又一山人
時間:2014/06/15 (日) 14:00
地點: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



關於又一山人:
本名黃炳培,香港著名設計師與藝術創作人,以一系列「紅白藍」創作著稱,曾代表香港參加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並獲多種獎項。創作關注社會狀況,亦受佛家思想啟發,近年以推廣設計教育為己任。

優惠活動
想要獲得最新的國際藝文資訊,同時也貼近台灣的創造力?想要深入探訪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的藝術悸動?

打開藝術大門,和藝術在生活中相遇,現在就訂閱art plus TW!
新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優惠價1050元。
舊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優惠價990元。
本期無論新舊訂戶,均加贈好禮三選一 廣富號手製八角帽、New York(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立即訂閱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flD3sPEn98WwVyGACOPGhOoseDVi6djaT7MrarWvOsE/viewform

關注最新最快的藝文資訊,去art plus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140841879349584?fref=ts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