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ve 商業洞察週報】為行銷人、創意人、品牌經營者提供靈感來源和知識庫,讓每個人都更懂行銷! 全台唯一的密技電子報-【電腦人PCuSER 網路e週報】以電腦密技為主軸,協助您排除各類疑難雜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8/10 | 第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當代原住民表演藝術
文/小編
本月由耿一偉老師擔任客席策畫的「當代原住民表演藝術」專題,為我們統整台、紐、澳同屬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文化現況。原住民的表演藝術在近年來早已跳脫刻板式的儀式欣賞,轉而深化到當代生活經驗和人類共感,這次整理的24個關鍵字就像24個窗口,提供讀者探尋這些轉變中的風貌。而這個專題也再次提醒我們,忠實面對自身價值的藝術才能打動人心、深遠流長。
 
那路怎麼灣?臺灣原住民表驗藝術現況
文/潘小雪 圖/各單位提供


從台灣原住民生存處境的變化,看見今日各類表演團體的蓬勃現象,將是令人振奮的。這裡有幾個脈絡與線索提供整體處境的探索:語境的變化-從山地人、山胞到原住民;知識的展現-從博物館到美術館;美學的位置-從新原始藝術到現代藝術;凝視的角度-從觀光節慶到表演藝術等等,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發展的歷程。本篇文章僅從「觀光節慶到表演藝術」探討台灣原住民族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

只有唱歌我們才能相聚

原住民族有語言沒有文字,歷史文化的傳承必須依賴嚴謹的祭儀加以保存,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中呈現,才能讓後代記得自己是誰,避免存在的遺忘。祭儀中的神話、儀式除了用口傳心授之外,樂舞傳唱既是為了祭儀也是生活歡愉感動的一面,「只有唱歌我們才能相聚」這是部落中最真實的生活寫照。然而,由於缺乏語言、文化的交流以及社會處境相互理解與欣賞,原住民的各項祭儀變成一種文化獵奇以及觀光凝視,殊不知正在進行自家嚴肅的祭典儀式,他人卻長驅直入祭儀的空間,用武器般的攝影機不斷拍攝,政治人物為了選舉為了收攬人心,不斷反客為主,打斷儀式,說一些無關宏旨的政治語言,破壞了虔敬的心靈,中斷了與形而上溝通的道路。但是無力反抗的原住民,只能任其發生,祭儀變成了觀光季節的好去處。2005年台灣文化總部初步提出「台灣十大年祭」的論述,以及原住民自覺運動,族群之間彼此的尊重與欣賞,目前改善許多。有些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如懷劭和斯乃泱,從祭典的精神、儀式、樂舞之採集,轉換成為表演形式,組織舞團或劇場,例如「原舞者」,它是一個最具藝術潛力的原住民舞團,後來成為一個母體,許多舞團與劇場,都是從這個團體分支出來的,例如「冉而山劇場」、「TAI身體劇場」等。另一個脈絡是來自雲門舞集的原住民舞者,如布拉.瑞揚、谷慕特、巴魯•瑪迪霖,他們在「原舞者」、「蒂摩爾古薪舞集」以及新興舞團帶來了當代藝術的思想與元素。以下分別敘述之。

原舞者的神秘穿透力

觀賞原舞者的表演,每個人都會有相同的經驗,即一股遠古神祕的力量穿透了身體,歌謠像山風海雨般籠罩著,表演廳突然變成了山谷,身體好像重返世界的原初風景,純淨而豐富,這是一個全新的身體知覺。1991年,原舞者草創於高雄,1992-2000在台北茁壯,2001年成立基金會,2007年至今回歸部落,落腳花蓮壽豐的池南村。原舞者創作方式是經由田野採集的方式,從生活、語言、樂舞的學習,穿透進入文化歷史的深處,再返回表演形式的創作,展演及出版。草創時期,阿美族人懷劭和卑南族人斯乃泱是重要人物,又有吳錦發、童景茂、王家祥為推手,後來,人類學者胡台麗、藝術工作者陳錦誠、擔任董事長的孫大川等,使得舞團更為茁壯。原舞者吸引許多原住民年輕人加入,他們都有一致的夢想,認為原舞者是他們心靈的家,因為唯有在這舞團裡才感受到無法言喻的歸屬感,碰觸到原住民最深沉的美。早期舞者與歌者如巴耐•庫穗、以莉•高露、阿道•巴辣夫•冉而山等,現為知名音樂人或劇團團長。主要代表作品有《年的跨越》、《牽INA的手》、《尋回失落的印記》等,1992~2000年間曾前往美國、加拿大、匈牙利、法國、西班牙、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進行表演與交流,獲得極好的評價,例如,紐約時報舞評:「古老福爾摩沙之儀式,帶來旋轉與掌聲之舞」、「這個團體具權威性、單純質樸、散發人性光輝的演出使得汽車喇叭聲、談話聲和飛機掠過的繁忙城市天空都黯然隱退了」、BACK STAGE雜誌:「近一個小時的演出,觀眾盡情的、完全的接受原舞者的演出」、VILLAGE VOICE(村聲報):舞蹈表現簡樸充滿敬意,一絲不茍,絲毫沒有秀場式的花俏與牽強」。如此評價可謂實至名歸。

以身體建構史觀

近期,藝術總監懷紹、團長瓦旦•都喜共同創作《杜鵑山的回憶》,《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紀念演出》、花博定目劇《百合戀》,風格與過去不同,減少了舞蹈,增加了劇情。值得一提的是《杜鵑山的回憶》、《風起雲湧∼七腳川事件紀念演出》以部落的歷史事件為演出主題,以「身體史觀」的方式企圖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用原住民主體建構歷史觀點,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2013~2014年推出大型歌舞劇《Pu'ing•找路》,邀請知名舞者布拉.瑞揚擔綱導演,他充滿藝術的熱愛,以及在雲門舞集期間接受嚴謹的身體訓練,過程中喚起整體舞團新的能量,表演更為扎實,風格極為鮮明。《Pu'ing•找路》內容敘述泰雅族青年面臨他族文化的衝擊,興起返鄉找尋部落的一趟自我探索,經歷了一場過去與現在、真實與虛幻、傳統與現代間的對話。《Pu'ing•找路》以「走路」為基本動作,這讓人想起紐瑞耶夫《波麗露舞曲》,還原複雜的舞蹈技巧,讓舞者回到最原初的、最單純的自然身體,從熱身運動到不知不覺的自發性動作,逐漸發展出難度不一的動作序列,減低文化內容與族群符號的辨識,透過編舞者與舞者的互動和有機訓練,產生新的肢體語言,最奇特的是它是如此接近原住民生活經驗的肢體語彙。

順應自然而生的冉而山劇場

花蓮太巴塱阿美族人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於2012年創立冉而山劇場(Langasan Theatre),基地位於太巴塱的一個廢棄的東富國小,這裡聚集許多藝術工作者,自然形成一個藝術聚落,主要成員有撒韻、黃岡、阿努、穆尼及其家人。冉而山劇場是自然而然成立的,是阿道個人奇特的幻想與遭遇而形成的,並非外界想像一位藝術家有個強烈的企圖心或使命感之類的。成立劇場之前很長的一段發展故事說明了這個精神。早年阿道曾自主流浪一段時間,後來輾轉成為原舞者的成員,具有文化採集、音樂創作的專業養成,對「祭儀」尤其著迷,他是一位思考者,喜歡幽默原住民在現代社會的困窘處境,形成一種高明的荒謬感,「登高必自杯」、「山民主義」都是出自他的名言。他說話充滿矛盾,說完一句話,下一句立刻取笑前一句,有心人聽出其中的嚴肅之處,大部分的人只覺得他很好笑,他甚至自創書寫方式,極少人了解。阿道經常舉辦創作營(他常稱之為XX小時巴拉放),與其他愛好者自得其樂。2005年,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於港口部落舉辦,他受邀開場演出,這個表演可說是他成立劇場之後,2014年在英國愛丁堡的表演作品,也是2015年在法國亞維儂的戲碼《彌莎.禮信》(Misa Lisin)之素描。歷經十年之久,從簡樸的素描發展成史詩般的劇場形式,「鏡子」、「泥巴」、「人頭」、「歌詠」是其中的隱喻,融合了他個人關於天地人神的思想(鏡子),以及採集花蓮太巴塱兩兄弟殺父的傳說故事(鏡子、人頭)、土地的愛戀(泥巴)、親情的奧妙(鏡子、面具)等等。阿道於2012年在東海岸進行一個「阿達旺成人劇場工作坊」,許多台灣各地愛好聚場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為期兩個星期的工作坊,王墨林、卓明、赫恪等劇場前輩,千里迢迢前去看個究竟,由於這次的創作營聚集有心的年輕人,成立了「冉而山劇場」,前進國際舞台。「lLisin」有祭祀、祭典、年祭、祈願、與形而上溝通之用意,以此延伸至「祭場」也象徵著「劇場」。冉而山劇場所表演的幾件作品的特殊美學在於「環境中的表演」比「劇場之中的表演」更有魅力,也許可以歸類為「環境劇場」,阿道希望他的演員在傳統文化、當代藝術以及自我探索三者之間,尋找真實。我們可以從愛丁堡以及亞維儂的藝術評論中看出冉而山劇場的張力、豐富、奇特、神秘,但很難讓觀眾了解其中的文化意涵,意即「戲劇普遍性」的不足,但阿道非常堅持不陷入一般的「劇場性」,作品內容不多作解釋,只想讓一切釋放出去,到達多遠就是多遠。

用身體看見了什麼?

曾擔任原舞者團長的瓦旦.都喜,在2012年8月,創立了「TAI身體劇場」(tai,太魯閣族語,看的意思)。瓦旦對原住民傳統樂舞有深厚的知識與體驗,然而在接觸十幾年傳統樂舞的表演之後,逐漸反省除了再現傳統祭儀式的樂舞,或是取自傳統改編的觀光化樂舞外,還有其他可能性嗎?於是他召集了幾個過去曾在原舞者的好友成立了「TAI身體劇場」。這是一群集結各地原住民青年所組成的舞團。有些具備戲劇、舞蹈專業,有些是社工人員和純粹熱愛舞蹈的年輕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及復興,負有使命感,熱愛表演藝術。由於經濟困窘,沒有排練場,常在社區地下室小小的韻律教室、公園的廣場、運動場的司令台,甚至在停車場排練。目前在花蓮市郊租了一個大廠房當作排練室,代表作品有《Tjakudayi我愛你怎麼說》。傳統祭儀與樂舞的田野調查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礎訓練,帶回所有的材料之後再去分解、探索它們的根源,再以現代的身體去發展現代舞蹈。

 

黃才郎退休 由蕭宗煌接任國美館長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文/曾郁萍 圖/各單位提供

美國藝術家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日前於奧克蘭古堡中製作一件四螢幕的錄 像作品,以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形體作為呈現,以「殉難」作為主題探討,四名 演員分別為「地球烈士」、「空氣烈士」、「火烈士」和「水烈士」為主題;本件 作品也曾經於倫敦聖保羅教堂中展出,主要是反映宗教對於英國主體的影響,而本 件作品也連結了11家畫廊為該古堡於2018年開幕修復作募款。

美國 美術教師不滿薪金低如麥當勞職員
文/編輯部 圖/各單位提供
 


奧巴馬於7月公布,計劃提高加班費。美國藝術工作者與非政府機構員工亦要求加薪。就連著名社運人士及跨媒體藝術家,洛杉磯Otis College ofArt and Design的高級講師Andrea Bowers亦極力爭取加薪。她表示:「大學美術學院教職員的收入與麥當勞員工一樣。」她補充,藝術科教師的薪金按科目計算,但因花在教學上的總工時並不在計算範圍內,導致薪酬水平徘徊於最低工資水平。Bowers 和其他洛杉磯的藝術教師一同參與「Fight for 15」運動,促請政府將最低工資提高至每小時15元。參與人士將大量視藝元素帶入運動,如Bowers和Ken Ehrlich、Sandra de la Loza、Matthew Owen Driggs等人,製作橫額服飾及設計口號,亦在集會會長開設絹布製版印刷工作坊。

【訂閱優惠】
 


 

訂閱一年 12 期(原價 1896 元):
□新訂戶,優惠價 1050 元。 □續訂戶,優惠價 990 元。
訂閱一年半 18 期(原價 2844 元):
□新訂戶,優惠價 1575 元。 □續訂戶,優惠價 1485 元。

(優惠期間:即日期至2015年9月30日止)



立即訂閱去! Art Plus TW臉書粉絲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