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7/05第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你買票了嗎?7/28熱線募款感恩會需要你!
文章選讀
泛科學:親愛的我們要 748 嗎?研究告訴我們的同性婚姻二三事
Queerology: 在馮光遠寫了囍宴以後
女人迷:【性別觀察】石牆暴動日:當我們試圖戰鬥,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新聞選讀
聯合新聞:教育部為何不管性平教育謠言! 家長怒吼
聯合新聞:AIT同志官員:台灣同婚合法 盼也開放生養子女
芋傳媒:紐約同志驕傲月最強壓軸 台灣同志《囍宴》登場
活動快報
七月份活動快報
 
 
你買票了嗎?7/28熱線募款感恩會需要你!

過完了國際上的彩虹驕傲月,今年也過完了一半。同志諮詢熱線第22屆募款感恩會就在7/28,目前票房微告急,需要你我一同支持,節目保證精彩,還有特別大來賓:Suming和戴愛玲!購買一張票,支持熱線、讓熱線繼續陪伴更多同志朋友~了解你的支持所促成的改變:https://pse.is/JPCZB

熱線希望能繼續與你一起,守衛弱勢、堅持民主、溫熱台灣的價值。 

【時間】2019年7月28日(日)14:30

【地點】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現在就買票,支持熱線🙋‍♂🙋‍♂

Tstudio👉 https://reurl.cc/Z8x7g

KKtix👉 https://reurl.cc/omGdl

本期文章選讀,小編替大家精選了關於同婚之後該想的二三事,是來自泛科學的好文,同志朋友一起想想之後要面對的議題有哪些、大家對於婚姻的想像又是如何呢?接下來則是今年的金曲獎,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得了年度最佳歌曲獎,因此小編帶大家好文重讀,認識葉永鋕,也了解關於污名這件事。最後則是應景國際上的彩虹驕傲月,與大家分享女人迷所整理的各國重要的同志歷史事件。

新聞部分,首先今年是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的第15週年,和大家分享性平會舉辦的記者會消息。接下來則是溫馨小故事,來自AIT官員的彩虹家庭故事,希望未來更多同志能成家啊。最後是來自紐約的消息,婚權大平台把台灣的囍宴帶出國啦,一起來瞧瞧!

最後的最後,平日記得關注熱線粉絲頁,以免沒注意到重要資訊喔!

 
 
 
泛科學:親愛的我們要 748 嗎?研究告訴我們的同性婚姻二三事
圖/photo by Rudy and Peter Skitterians@Pixabay
普天同慶的日子,這一天台灣成為全世界第 25 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國家,5 月 24 日之後同性別的兩人就可以結婚了,筆者也在法案通過沒幾個小時內就已經被問了好多次「那你們何時要結婚、何時要炸(紅色炸彈)?」而家裡那位伴侶到目前根本沒問我的想法,興奮高興之餘也開始有焦慮的感覺了。

身為一名讀心術系以及心理醫生研究所畢業的準神棍(誤),我們最擅長的就是把自己的焦慮用各種文字散播給大家!所以今天就要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來聊聊,揪~竟~《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通過之後,同志朋友要面對的議題有哪些、大家對於婚姻的想像又是如何?

大哉問:人為什麼原因想結婚?同志呢?

根據美國 Pew Research Center 在 2013 年做的一項問卷調查,調查中總共有1197名同志(包含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填答,問卷裡從個人認同、社會壓力、家庭婚姻一直問到政策期待等等,調查結果例如 52% 的同志認為:「如果有機會,我會想要結婚」,打死都不結婚的佔 15%,不確定的比例則佔 33%,可以說一半以上的同志是對婚姻有憧憬的。

那到底人為什麼要結婚?從婚姻價值、意願以及不同立場切入,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反同人士總是很一廂情願地認定結婚就只是為了「繁殖」!調查團隊加入了異性戀的對照樣本,問了填答者「你認為哪些原因對婚姻很重要?」並以非常重要、有點重要、不重要作為填答的選項。

其中「因為愛」當然是不分異同都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作伴」、「一輩子的承諾」也同樣都有七成以上的人認為非常重要。

在比較實際的原因中,同志與異性戀認為的重要度都較上述感情面略有下降,同志似乎比異性戀更覺得「法定權益」是婚姻的重要理由,這個結果與我國爭取婚姻平權法案過程中訴求醫療探視權、繼承權等權益的情況比較類似。而同志認為「生養小孩」的重要度則略低於異性戀,更細緻區分的話,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別為 23%、29%、33%,異性戀則是 49%,難怪萌萌們每天老想著生孩子生孩子(彈手指)。

最後一項是「宗教性結婚典禮」,請想像一下一群人在教堂草皮舉辦的婚禮儀式,同志心中這一項的重要度略低於異性戀對照組,可能因為許多教會根本不會提供同志辦婚禮吧。這個理由對應到台灣應該就是婚禮+宴客,筆者身邊有很多朋友其實非常期待一個典禮或喜宴,可以把過去包給異性戀的紅包都收回來(並沒有),倒是「去參加同志配偶的婚禮要包多少」這個問題很值得來研究一下(遠望)。

其實婚姻的重要理由因人而異,反映著每個人的環境、面對的議題與在意的事,或許這個列表可以作為對婚姻茫茫然的同志朋友的一些參考,不知道大家心中認為重要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面對婚姻,同志心中的擔心或困境是什麼?

看完了巨觀的數據(對細節有興趣的讀者請見原調查報告,已於網路公開),我們或許可以把目光轉向微觀的兩人世界,也看看台灣的同志是怎麼想的。廖翊廷(2018)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一篇有趣的碩士論文,主要訪談兩名男同志、兩名女同志在 748 號釋憲後,如何看待婚姻已經成為自己的同志認同、與伴侶之間相處的生命選項。

其中受訪者很常在結婚這個選項之前提到「出櫃」的困境,例如受訪者中男同志伴侶戴夫與德克只有其中一人已經向家裡出櫃,女同志伴侶安跟阿吉則處在出櫃後與家人接納的拉扯之間。在無法跳過家人認同的前提下,出櫃與否與出櫃的程度就成了締結婚姻之前一件很重大的考驗與功課。除此之外,如果考量公開婚禮或婚宴,以往只在自己人際關係中出櫃的同志伴侶,可能就要斟酌是否會加深自己出櫃的程度。出櫃?紅包?請選擇!

除了現實的出櫃狀態,伴侶之間兩人對婚姻的想像,也會帶來更多原本伴侶關係沒有涉略的地帶,例如結婚後是否進一步生小孩?結婚後是否開始承擔媳婦/照顧對方家人的責任?也有受訪者考量櫃父母面對的壓力而對婚姻有所卻步。跳脫這一篇研究,大家有想到身為同志卻無法結婚的最大困境是什麼嗎?前一篇美國調查裡受訪的 1197 位同志有一半都是單身,相較之下異性戀只有 22%。想結婚?醒醒吧!你還沒有男朋友/女朋友啊!

無論結婚與否,兩人的關係依然要回到彼此身上

一紙「結婚登記」可無法保證王子與王子/公主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無怪乎許多已進入愛情墳墓的異性戀,諄諄呼籲同志朋友在面臨抉擇之前要三思再三思。其實不論同性戀或異性戀,都有可能將兩人關係的存續寄託在婚姻上。美國學者Rothblum發現在三年的追蹤之下,有經過民事結合(法律認可類似婚姻的保障)的同志伴侶,其分手的比例是 3.8%,沒有任何法律承諾的伴侶則為 9.3% (Parker-Pope, 2013),這似乎表示法律提供的婚姻保障會降低同性伴侶之間拆夥的可能性,但 Rothblum 也提醒不論性傾向為何,已婚配偶之間名存實亡、互相傷害戲碼,可無法從這些統計數字中呈現出來。

在關係的滿意度上,Kurdek (2004)的研究發現,同志的伴侶關係品質(如心理適應、親密、平等、衝突解決等),相似甚至優於異性戀伴侶,唯有「社會支持」這一項連車尾燈都看不到。大家應該可以想像:異性戀鬧離婚的時候親戚、朋友常常「勸和不勸離」;而同志遇到相似的狀況,大概不只三親等的姑姑或舅舅會跳出來否定這段婚姻吧?筆者也在此懇切呼籲:既然法律已經過了,台灣的婆婆媽媽阿叔阿伯們,請學著多多支持你們身邊的同志伴侶/配偶吧!

而屬於同志伴侶的優勢,應該是關係較異性戀更為平等,例如家務分工往往可以跳脫男女性別刻板印象,協商出屬於兩人的分工方式。研究結果指出女同志分工的模式常常是「你一半我一半」,男同志則喜歡由較擅長的那方去負責某項家事(Peplau, & Fingerhut, 2007;謝文宜,2008)。提醒各位同志朋友如果想結婚,可別養成異性戀婚姻(不好好分工)的壞毛病喔!

說穿了無論性取向為何,伴侶相處的滿意度都來自於相似價值觀、表達、信任與愛(謝文宜、曾秀雲,2007),如果大家不好好經營關係,說不定在今年 5 月 24 日之後,提供同志離婚諮詢的心理師與律師就發大財囉(大誤)!

→原文網址

 
Queerology: 在馮光遠寫了囍宴以後
圖片來源:網路
請原諒我的囉嗦,不過我仍然想/得從葉永鋕講起。

葉永鋕死在十五年前,屏東高樹國中的廁所裡。關於葉永鋕的死因,不同的人大概會給你截然不同的答案。例如有些人會告訴你,葉永鋕是因為「跌倒後後腦撞擊地面致顱內出血」而死亡,但如果你問我,我會跟你說,跌倒撞到頭是葉永鋕死亡的「過程」,而不是死亡的原因。葉永鋕的「死因」,是因為他不敢在下課人多的時候去上廁所,因為他害怕那些上廁所時可能會遇到的人。

我小時候也有一度很害怕在學校上廁所。有一次我在廁間裡,無意中聽到外面的同班女同學在討論她們如何討厭我。那一瞬間我突然不敢出去了,於是我站在那裡,站在還沒沖水的蹲式馬桶邊(因為擔心沖水了外面的人就會知道裡頭有人了),等到外面的聲音消失。從此以後,每次在廁間那幾分鐘,總是讓我焦慮不已。葉永鋕之所以不敢去上廁所,是因為葉永鋕是一個很溫柔的男孩,是一個在傳統的二分法下,會被歸類成「像女孩/不像個男孩」的男孩。所以他總是被同學捉弄、欺負。我猜想那些同學們覺得葉永鋕很奇怪,至於葉永鋕覺不覺得自己很奇怪?我不知道,但我猜他很孤單。我猜那條從教室走到廁所的路上,累積了他短短一生的恐懼。

後來,漸漸有人把這些事情理出一點頭緒。我們叫葉永鋕「玫瑰少年」,我們說他是因為「性別氣質」不符合主流期待而遭霸凌,我們立了一個叫做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法案,希望保護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孩子。但直到今天,自由自在地上廁所,對某些人來說都還只是一種夢想。(例如在缺少性別中立/友善廁所的台灣,跨性別的廁所使用權利總是受到限制。)

偶爾會有人說,葉永鋕的死和「性別」與「恐同」沒有關係,而單純是一個「校園安全」問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可是事實是,這些事情並沒有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因為不敢上廁所而在無人的廁所裡跌倒,死在血泊裡的,不是別人,而是葉永鋕一個人。葉永鋕會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個地方,從來都不是一個巧合。

葉永鋕死後三年,台灣舉辦了第一場同志大遊行,那時候出席的只有幾百人,很多人甚至因為擔心上新聞被家人認出來所以戴著面具。然後台灣的同志社群一年一年的努力耕耘,進入校園宣講、辦理父母支持團體、進行政策倡導。葉永鋕死後第十一年,第九屆(2011年)的同志大遊行上來了超過五萬人,那個十月的週六下午台北市揚起了一道一道的彩虹旗,光彩奪目。

隔天,就讀新北市鷺江國中的楊姓男孩跳樓自殺

男孩的遺書裡寫著,「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然後我們聽說,男孩疑似長期在學校因為自己的性別氣質而遭到嘲笑,所以才選擇結束生命。即使同志遊行熱熱鬧鬧地集結了幾千幾萬人的爭奇鬥艷,即使有越來越多勇敢的人願意用自己的肉身示範性別可以如何流動與被挑戰,即使這個社會好像一點一點的在進步著,我們終究還是進步得太慢,終究還是讓一個年輕的生命,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傷痕累累,終至消亡。而這樣的消亡,一次都嫌太多。

兩個相差了約有十歲的男孩,在不同的時空、以不同的「過程」,死於同樣的原因。而在他們之間、之前與之後,還有多少沒有人聽聞的死亡,或是差一點點的消失?我不知道,卻每次想起都覺得心驚膽戰,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始終系統性地比其他人更靠近死亡一些些,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釋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在他們後頭,悄悄推了一把。

我不知道葉永鋕和楊同學的性傾向是什麼,也沒有資格和意願判斷。但「陰柔男性」與「男同志」的連結在這個社會上是經常可見的。不同的性別展演和性傾向挑戰了這個世界普遍的男女二分邏輯,「不像男孩的男孩」與「不像女孩的女孩」們無法進入傳統的分類,主流的人們一方面對於未知總是感到恐懼,另一方面擔心自己舊有的生活秩序遭到破壞、利益遭到剝奪。為了維護權力的不可侵犯,「正統性」必須被建立,放不進二分法抽屜的人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進而被這個社會以暴力相待、羞辱、折磨,與遺棄。

更甚者,污名是可以殺死人的,我們目睹過不只一次。

此外,污名也用另外一種方式運作著。當被視為「不正常」的人可以「合理地」被遺棄,我們這個社會也學會了,如果想要打擊、傷害、貶低一個人,或是想要強調一件事情的「惡」,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將這些人與事和各種「不正常」進行連結,將這個社會對這些「不正常」的偏見與恨,引導到談論的對象上。例如,以肛交來比喻政府粗暴的核能政策;例如,暗示一個名人是同性戀。

2011年的同志大遊行邀請了三位活動大使,其中一個是馮光遠。馮光遠在1993年寫了劇本「囍宴」,之後這幾年間,馮光遠的名字經常和同志串聯,其中有些好事,例如他始終強調自己關心並支持同志社群的權益,如婚姻平權。另外一些則是很不好的事。馮光遠長期以來傾盡全力攻擊總統馬英九的濫權以及總統府資政金溥聰的「佞臣」角色,屢次指出馬英九和心腹金溥聰間有「不正當的利益交換」;他經常明言或暗示兩個人的同志情誼,督促兩人「出櫃」,更發明了「特殊性關係」這個詞並隱晦暗指金溥聰的行為如同「男妓」。

濫權與佞臣都是惡事,國家首長與其助手的行為舉止也應該被嚴格檢視,只是這和兩人的性表現與性生活有什麼關係呢?馮光遠這兩年來,繁繁瑣瑣地提出過很多論點,例如作為總統沒有健康與情感的隱私、例如這涉及馬英九本人的婚姻道德(因在台灣刑法中通姦罪仍存在),例如他批評的是馬金「以私害公」,因此兩人的私關係勢必成為討論焦點之一。熟知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這兩年來也多次為了這些論點氣紅了眼,陸陸續續寫過許多反駁(或是咒罵)的文章。例如我並不明白如果一個總統沒有健康與情感的隱私,我怎麼到現在還不知道馬英九每天什麼時後排便,又怎麼會不知道馬英九小學時坐隔壁的同學叫什麼名字?例如縱使通姦尚未除罪,也是告訴乃論,除了周美青外其實誰也沒有資格喳呼。而且我也不認為馬英九的政績一團糟和他的婚姻生活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一個人不背叛他的伴侶不等於不會背叛他的選民,這點我想台灣的選民們都是很有經驗的見證者了啊。

例如以私害公如果是事實(在這之前我們得先證明金溥聰確實沒有資格擔任這個公,而且這個公確實有被害到),那麼結論可能有兩個,一是這是馬英九個人的錯誤,他會因為個人的情感因素(不論這個情感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冤情)影響判斷,二是這是一個結構性的錯誤,也就是我們的聘用和監督制度出了問題,讓這樣的利益交換和濫權居然無法在事前被察覺和避免。說來說去,馮光遠和選民們關心的,始終是「特殊關係」是否存在,那又為何非得東拉西扯,硬拖「性」下水呢?

我唯一能夠想到的解釋便是,因為「性」總能輕易的和「不正常」進行連結。因為「同性戀」仍然可以輕易地讓某些人腦中的警鐘鈴鈴作響,讓「惡」的程度加大百倍、千倍。而當馮光遠(們)運用「同性戀」的「髒污」鞏固馬金的惡時,也同時再次強化了「同性戀」=「惡」的等式,進一步默許、甚至鼓勵這個社群所遭受到的各種羞辱與遺棄。

2015年9月的某一天,聯合晚報的頭版大大的登出了這幾個字:「金溥聰:我不是同性戀。」污名是可以殺人的,可是金溥聰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抵禦,他可以和馮光遠對簿公堂,他可以讓媒體靜下來聽他說話,他可以在頭版上站起身,丟掉那個他不想要的標籤。金溥聰當然有權利說明自己的性向,金溥聰當然可以說他不是同性戀,可是如果你還記得我前面說過的話,很多事情從來不是巧合。今天我們在頭版上看見的,是一個異性戀男人大喊自己不是同性戀,而不是一個同性戀者大喊自己不是異性戀,不是一個巧合;今天馮光遠用的詞是「特殊性關係」而不是「特殊關係」,不是一個巧合;今天馬金的「同性關係」說可以成為一個歷久彌新的梗,不是一個巧合。

馮光遠曾經說過,同志污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此「特殊性關係」一詞不可能具有傷害的力量。只要我們夠陽光,就可以無堅不摧。我曾經也以為娘娘腔的污名過去了,畢竟我們都立了法了,同志大遊行都突破五萬人了,台北號稱是東亞對同志最友善的城市了啊,可是那個孩子怎麼還是跳下去了呢?他生命裡的陽光,又在哪呢?

每一次,當馮光遠(們)玩弄著「特殊性關係」的文字遊戲時,事實上都是在帶領我們回憶這個污名,好利用污名建立諷刺與打擊政敵的機制。與此同時,污名的網越織越細,那麼陽光就再也透不進來了。

不管是21年前的林青慧與石濟雅、15年前的葉永鋕,還是4年前的楊同學,他們的死都不是巧合,不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不是因為他們不勇敢不陽光不堅強。是這個世界從來沒給他們機會去說說,他們覺得自己是什麼,他們希望自己是什麼。2015年,當金溥聰不是同性戀以後,我想的是,那些還需要時間、勇氣和機會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的生命呢?那些覺得自己好像是同性戀但是看著別人必須那麼大聲否認而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呢?那些還在苦苦掙扎想要在生命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想要學著說出「我是____;我想要當____」的人們,他們痛嗎?他們還有呼吸的力氣嗎?

污名可以殺人,每死一個,都太多了。

→原文網址

 
女人迷:【性別觀察】石牆暴動日:當我們試圖戰鬥,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今天是石牆暴動紀念日。50 年前的今天,有一群人,遭到警方無理查緝,羞辱毆打。封鎖線內的變裝皇后。被攻擊的男女同志。他們在這天,終於選擇反擊。也讓人們意識到,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聲音。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石牆要推倒

今天是石牆暴動五十週年。性別力帶你回顧,石牆暴動的前因後果。還有,除了紐約同志酒館,英國、日本、韓國、台灣,都有各自的石牆,要推倒。作為性別運動者,我們想讓世界知道,沒有一扇高牆,能夠隔絕我們渴望自由與愛的心情。

美國:1969 年 6 月 28 日,石牆暴動

1969 年 6 月 28 日深夜,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石牆酒館,一群在深夜遭警方無理查緝的同志族群:同性戀、跨性別者、變裝皇后,遭到羞辱、毆打與拘捕。在這一天,他們選擇反擊。他們推擠警察,朝他們扔擲硬幣,甚至試圖在酒館外縱火。

而這場反擊,也被定調為石牆「暴動」。封鎖線內的變裝皇后。被圍毆的男女同志。上街拉布條聲嘶力竭高喊的嬉皮與同志。讓人們意識到,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聲音。從一場深夜查緝開始,全美國各地陸續出現零星的同志聲援者,開始抗議。終於促使全世界第一場同志遊行(gay pride),在舊金山發生,經過四十年,我們才漸漸知道,世界上有一群人,生來受著既罪又病的詛咒,他們有多渴望被世界看見。

從今日眼光看來,或許很多人會批評石牆暴動「不夠溫和」、「理性對話」。然而回歸抗爭本質,它代表著的,從不只是 LGBT 族群應該要被尊重,而更是一種無論種族、性傾向、性別、階級,被逼到最邊緣者,終於不在乎社會眼光,不怕被人說不理智、不夠禮貌、為何不閉嘴,而出手還擊的時刻。

石牆暴動改寫了同志運動歷史。也幾乎讓所有邊緣的抗爭者,意識到自己能夠改變世界。

台灣:2019 年 5 月 24 日,同婚合法上路

2019 年 5 月 24 日,許多人歡欣鼓舞,在《大法官釋憲 748 號施行法》上路的這天,意味著台灣的同志伴侶,能夠比照民法,享有結婚的權利。在大部分內容中,都與適用《民法》的異性戀者,沒有差別。

經歷了性別運動者祁家威不斷申請釋憲、經歷了法籍教授畢安生墜樓自殺、經歷了 2018 年年底公投,無數的辯論與協商,直到今日,我們終於寫下歷史新頁,推倒名為「婚姻不平等」的高牆之一。

英國:2017 年 1 月 31 日,政府通過《圖靈法案》

在半個世紀前,同志仍然是有罪的。許多人或許從電影《模仿遊戲》中認識亞倫圖靈(Alan Turing),他是密碼分析學者,二次大戰中任職於布爾切利園,破譯德軍密碼,讓同盟國贏得戰爭。作為國家的英雄,但不為人知的是,他也是一位同性戀者。直到 1952 年,圖靈被發現身分,英國政府以《性悖軌法》將其定罪,在坐牢或與永久化學閹割中,他選擇後者。

2017 年 1 月 31 日,英國才通過《圖靈法案》,赦免英國歷史上,因性傾向遭定罪的男性。過去多少受罰、坐牢、化學閹割甚至間接導致自殺的同志,終於從歷史上除罪。

日本:2019 年 3 月 20 日,女性推倒美貌高牆,發起 #KUTOO 運動

而在日本,同樣也有女性,試圖挑戰美貌的邊界。在日本,穿著高跟鞋,被認為是女性職場的基本禮儀,卻忽略了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對人體的危害,身體疲憊,足底筋膜炎,腳趾外翻。美貌規訓,不只是對勞動者的不平等,也是對單一性別的剝削。

日本演員石川優美,便在網路上發起請願連署,拒絕「被穿」高跟鞋。連署共得到超過兩萬人支持,也向日本政府提交請願書,要求當局頒布相關禁令,禁止公司要求女性上班必須穿著高跟鞋。

韓國:2018 年 12 月 11 日 ,素顏革命

在以貌美、整型、化妝聞名的韓國,許多女性發起「反束衣」運動。受夠了社會對女性化妝的崇尚,她們提倡素顏,將唇膏、眉筆、眼線拿來寫下抗議標語,並在社群網站上,PO 出自己摧毀的化妝品照片。

許多人批評,韓國女性這場「素顏革命」太過暴力,(儘管他們只是摧毀化妝品並選擇不化妝出門),但對韓國女性而言,不只是一場「素顏行動」,這些摧毀,更是一種表態。女性對身體,能不能夠有不同的想像。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石牆。隔著石牆,我們都看見了,這些一個個被擋在牆外的掙扎靈魂。在暗夜酒館裡。在粉碎的化妝品裡。在跟鞋腫痛的趾間裡。在高牆的另一邊,我們永遠都在。如果生命是道二則一的選擇題,我們選擇與雞蛋站在一起。

→原文網址

 
 
 
聯合新聞:教育部為何不管性平教育謠言! 家長怒吼
今天6月23日是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布施行滿15 周年日,性別平等團體今舉行記者會。不少家長表示關於性平教育的惡意謠言不斷,教育部卻沒處理,希望教育部能更積極;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則提出課綱應恢復將性平教育列為「重大議題」等「四要一不」。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性平教育及學輔科科長謝昌運表示,教育部會持續督導各校與地方政府落實性平教育,諸如安定力量主席孫繼正散布不實謠言,教育部也依法舉報,並交由警察機關調查,未來會繼續努力。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近年關於性平教育的不實謠言不斷,教育部在這敏感時期卻沒做什麼事,希望教育部能更加積極讓家長知道性平教育是什麼,像他也是自己接觸後,才知道性平教育是教尊重不同個人。

…閱讀全文

 
聯合新聞:AIT同志官員:台灣同婚合法 盼也開放生養子女
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副組長羅峻平透過人工生殖技術,與同性伴侶育有一對雙胞胎。他說,台灣同婚合法化,是亞洲人權領導典範,盼台灣能開放同志生養孩子,讓更多人能有自己的家。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美國受到憲法保障,因此6月是美國的「同志驕傲月」。美國在台協會(AIT)下午舉行慶祝活動,這也是AIT舉辦的第一場LGBTQ社群活動,AIT副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民進黨立法委員尤美女、余宛如等人出席,政務委員唐鳳則透過視訊影片表達祝賀。

羅峻平(Micheal E. Pignatello)在AIT擔任經濟組副組長,他與同性伴侶、AIT商務組商務經理高陽(Evan Yang Gao)於2007年相識,2014年在美國結婚。兩人派駐台灣近5年;2年多前,兩人決定透過美國的合法管道,以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生下孩子。

…閱讀全文

 
芋傳媒:紐約同志驕傲月最強壓軸 台灣同志《囍宴》登場
婚姻平權大平台與紐約當地藝術家共同舉辦互動式藝術展覽《囍宴——台灣同志的結婚奮鬥史》,在同志驕傲月的最後一週隆重登場,28 日舉辦開幕派對有近百位嘉賓前來參與,包含各國人權運動家如美國婚姻平權之父 Evan Wolfson、澳洲新南威爾斯州議員 Alex Greenwich,紐約策展團隊及贊助指導單位的愛台灣基金會和文化部特別到場致意,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儷文也現身表達慶賀。

台灣走過 30 多年同志運動,今年也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正式的邁入同婚元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法制化同性婚姻的國家,今年適逢紐約石牆事件 50 週年。

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呂欣潔提到,50 年前的今天正好就是石牆事件的發生,而台灣在 1997 年也發生過類似石牆事件的警察不當執法事件;本次的展覽,也就是想要在石牆 50 週年、「世界同志遊行(WorldPride)」在紐約舉辦的此刻,跟大家介紹台灣,我們也是這個世界同志運動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地方,我們經歷類似的起落。

…閱讀全文

 
 
 
七月份活動快報
7月週週都有活動,快點這裡看熱線行事曆: https://hotline.org.tw/calendar

20190706(六)09:30【南部】熱線x婦幼中心:家有一同親子講座

20190706(六)2019年暑假場次 青少年同志聚會(暑假到了!)

20190707(日)【南部】熟男聊天室-人生難不難-談信仰與價值觀

20190713(六)「好家在」親子出櫃議題聊天會

20190713(六)【動物友善X性別友善】動保與同志的交會六月份系列講座

20190713(六)晃遊性╱別系列座談:《沈默世代》紀錄片及映後座談

20190714(日)【南部】嬡拉蕾-嬡成長

20190714(日)2019年[同志父母親人座談]台北場次

20190714(日)【爽歪歪系列講座】台港同志電影的今日與明日

20190718(四)2019年【嘰嘰喳喳】青少年同志聊天會

20190728(日)2019 台中[同志父母聚會/專題演講]

20190728(日)同志諮詢熱線第22屆募款感恩會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