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五大志業以推行正信、涵詠文化、培育人才、守護健康和扶危濟難為使命,本篇專題企畫將介紹行天宮這一年以來,在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等五大志業,推行的多項關懷與服務,以恭祝 關聖帝君一八五五週年聖壽,並讓社會大眾深入瞭解,行天宮五大志業的公益成果與年度活動,期盼能夠讓社會更加和諧平安。
宗教志業-正信理念,無遠弗屆
行天宮秉持 恩主公五倫八德之聖訓,自建廟以來即倡導修德敬神的正信理念:不焚化紙錢、不酬謝金牌、不演戲酬神、不供拜牲醴,落實慈心萬物的環保理念。
行天宮在民國一○三年農曆八月二日(國曆八月二十六日),三宮拜亭不再設置大香爐和供桌,請信眾敬拜神明時,雙手合十,以道德心香取代線香,心誠禮敬、虔誠祝禱,即可上達天聽,獲得護佑。
電子報與線上學習
一○三年十二月發行《行天宮電子報》,希望在忙碌喧擾的現代社會,與讀者一同品味生命活水,重拾心靈平靜。(http://www.ht.org.tw/e-paper.html)
為服務廣大信眾,一○三年起製播各種影音短片:「行天宮理念」、「玄空師父開示」、「問心-經文佳句」,同時提供「福慧學堂」等線上學習課程。
行天宮冰雕
一○四年初,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與日本每日新聞社合作策畫,以「台北行天宮」作為「北海道札幌雪祭」冰雕創作題材之一。現場並提供行天宮簡介的日文版摺頁簡介,將 關聖帝君洪慈濟世的德澤,光耀人間。
文化志業│啟發學習,豐厚生命
深耕在地的文化重鎮
行天宮附設玄空圖書館,擁有扎實豐富的圖書館藏,是大台北地區民眾借閱書籍的首選,借還圖書資料約567,715件。各種藝文活動及講座參加人次達53,556人,中山分館親子學習活動亦達123,558人次。另「好書交享閱」提供台北市學校優良圖書約25,522冊。
推廣善知識
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關懷社會,落實全人教育,年年出版好書,如《人間行腳選輯》、《平安人生選輯》、《信眾見證選輯》、《行天宮平安手曆》等。
教育志業│作育菁莪,敷教明倫
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於民國八十四年成立後,即針對教育與文化,積極投入關懷與行動,如「助學金專案」、「資優學生長期培育專案」;並開辦「行天宮社會大學」、「心向太陽讀書會」、「行天宮人文獎」。
近年更傾注心力關注高齡化社會與失智症議題,舉辦精神醫學講座與出版叢書,更進一步為失智者打造合適的讀經課程「福智讀經班」,有助安定身心、提升性靈,與家屬共創美好時光。
醫療志業│全人照護,創新服務
各界肯定殊榮
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一直奉行無私奉獻、謙卑服務的理念,致力於提供醫療及預防保健。一○三年度,恩主公醫院門診總人次:595,974人次;急診總人次:60,736人次;住院總人次:19,741人次;中醫門診總人次:73,600人次。並於過去一年獲得多項評鑑與獎項的肯定。如:一○三年九月榮獲「醫院評鑑優等」及「教學醫院評鑑合格」等。
投入研究
恩主公醫院更投入研究開發,四月以「改良式病人手腳束帶」奪得第一一三屆巴黎雷平發明展(Concours Lepine)銅牌獎。
發展長照
有鑑於臺灣高齡化趨勢,恩主公醫院決意籌建「橫溪恩主公護理之家」,主體建築工程於一○二年十二月動土,一○三年舉行上梁典禮,預計於一○五年開始啟用。
慈善志業│濟人之急,傳遞溫暖
行天宮長期以來秉持著 五聖恩主慈悲濟世、聞聲救苦的理念,以有限資源、無限利用的原則,將溫暖與關懷傳送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急難濟助
自民國九十六年起,針對家庭、學生、病患給予急難濟助,多年來已幫助了無數學子與家庭,安度人生難關,回歸生活常軌。一○三年五月至一○四年四月,總計濟助因急難變故而生活發生困難之家庭急助金八百三十九件;扶助因家庭經濟變故而影響就學之學生急助金近一千五百件。醫療急助金二十件。從七十八年起開始施行「專款捐贈醫院」專案,凡經評選通過之醫院,皆以專款捐贈方式進行急難濟助,一○三年總計有五十四間醫院共獲得七十次補助。
寒冬送暖
每逢歲末時節,行天宮皆會深入關懷弱勢民眾及邊緣家庭,將 關聖帝君的德澤與祝福,傳遞到每個需要幫助的人。一○四年一月八日行天宮更將關懷送至「臺北榮譽國民之家」,並舉辦「行天宮臺北榮家甲午年歲末關懷活動」來陪伴社區長者,照護鄉親身心健康。
(本文原載於《行天宮通訊》237期,專題企劃單元)
閱讀完整的237期《行天宮通訊》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