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學習理論稱之為「制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將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例如,搖鈴後給小狗東西吃,久而久之,小狗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鈴聲和食物這兩種本來無關的經驗在時間上做了這樣的結合後便產生了關連。由於這種學習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即使被某些東西制約了,人們可能也不會發現。
由於這種自動學習機制的存在,剛當父母的人常常被告誡,「不要在嬰兒每次一哭就馬上出現,這種情況會讓嬰兒學會用哭聲操控大人。」不過,這種說法可能太過高估嬰兒的心機。雖然,這的確讓嬰兒容易把「哭聲」和「大人出現」產生連結,但嬰兒是否能夠隨時在不想哭的時候哭出聲來,目的只是為了召喚大人,這可能就還有待商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這樣的學習給制約。例如,從小開始讀英文時可能因為沒有好的老師或是比較不用功而一直有挫折,考試考不好而心情很差,漸漸的「讀英文」和「心情差」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制約。每當想到英文或看到英文心情就不好,這樣的情形會讓人以為自己不適合讀英文、沒有語言天分、或是本來個性就對英文沒興趣。但事實上,這可能根本就只是被過去不好的經驗所制約而已。反過來說也是一樣,一個剛學英文就被讚美而很有成就感的人就會對英文愈來愈有興趣,愈有興趣就愈願意努力,愈努力就愈有成就感,進而以為自己有語言天分而形成另一種制約。
相同的,現代許多小孩被迫學鋼琴,如果一直遭受挫折,這些小孩可能會產生制約對鋼琴很討厭。但是,一旦彈好鋼琴產生成就感又被人讚美後,就可能會形成另一種制約而愈來愈喜歡彈鋼琴。這種制約形成的過程可能跟天分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只是碰巧遇到適合或不適合的教法而已。
目前的教育環境強迫小孩學習。在小孩對一個事物感興趣之前、產生求知欲望之前,老師們就開始灌輸各種知識,然後考試。考好的,對學習有興趣;考不好的,對學習愈來愈沒興趣。但是,幾乎沒有學生是對知識產生渴望的。這種教育方式所產生的制約並不是從「求知」連接到「獲得知識的喜悅」。這導致愈來愈少學生渴望學習。用功的人並不是為了求知,而大多是為了贏得考試的勝利。或許,只有某些森林小學,或是那些被遺忘的社區角落裡,才存在有真正為求知而學習的狀態存在。
在語言方面,有一次有個學中文的老外跟我說,他覺得「青竹絲」是個很有詩意的名稱。他很疑惑為什麼中國古人要把這麼可怕的毒蛇取一個這麼有詩意的名字。這個問題真的問得很好,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青竹絲」這個名稱還真的蠻美的,因為每當看到或聽到這個詞,就直覺聯想到那個在黑暗中蠕動的可怕生物。這個名詞在我的認知中已經和這個可怕的意象緊密連結在一起,所以從來無法細細品味這個「有詩意」的名稱。反觀老外在初學這個名詞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制約,因此能夠發覺一些有制約者看不到的東西。
類似的現象有很多,以髒話來說,英文的髒話在我們的感覺上就比中文的來得不髒,有些用中文難以啟齒的性暗示用英文Sex來說就比較不這麼難以啟齒。
我們日常生活的認知中有許多制約,有些可能是好的,例如常常獲勝的人就喜歡競爭、擁有鬥志、願意挑戰難關。而有些制約無傷大雅,例如,聽到雞啼就會起床、畫好妝就有自信等等。但有些制約蒙蔽了一些事情而容易產生有害的判斷,我們最好將之找出來以免在未來導致不良後果。例如,從小在鬼故事與僵屍電影的薰陶下成長,讓我們以為在陰森的月夜下就會有鬼出現。這種制約會讓人在夜裡獨處時感到不安,無法享受月夜寧靜之美。更糟的是,萬一在山中迷路,這種恐懼將使人陷入更加危險的局面。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刻意利用制約來培養興趣或自我要求。例如,如果喜歡打線上遊戲,但又覺得自己不該玩,而且覺得自己應該多讀英文卻又不想讀。那麼,就規定自己每讀一小時英文就可以打一小時線上遊戲當作獎勵。一旦很想玩線上遊戲時就只好乖乖去讀英文,久而久之,讀英文後有線上遊戲可玩會形成新的制約而可能開始覺得讀英文是不錯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我們認為該做但卻很不願意做的事情。有時發憤圖強的勉強自己去做,但卻只能有三分鐘熱度,而且事後感到很辛苦,未來就愈來愈不願意再勉強自己了。如果在這種強迫自己的情況下,給自己一些完成的獎勵,那麼,努力的熱度說不定會延長一倍,甚至更久。當獎勵和努力形成制約之後,對於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事的反感便會開始降低。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更情願依據自己的計畫行事,那麼,我們就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規劃了。對於想要成功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用的小伎倆。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培養一個強大的意志力,以蠻力對抗惰性,當我們瞭解人性,順勢而為,有時反而更輕而易舉的達成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