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欺騙 溝通是妄想 我們用冰冷的鍵盤 敲出網路上迷路綿羊的足跡…【e世代文學報】網路文學創作的新入口!!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8/16 第2921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好好玩世界/這樣的留學,體驗那樣的歐洲
心情札記 李崇建:聽命或反抗,都不是好消息
好膽你就來/自願上司令台
校園超連結/藍帶廚房免緊張
 
 
 
今日繽紛
 
好好玩世界/這樣的留學,體驗那樣的歐洲
音婙/聯合報

最好玩的一次會議是在夏天的巴黎。我們住在市區的校園宿舍裡,彷彿經歷兩周的巴黎大學生活……

從小我便夢想著出國留學。拿到碩士學位後,面臨去歐洲或美國深造的抉擇,當時未經太多考慮就選擇了對台灣人而言比較陌生的德國,希望在學習專業之餘,也可體驗歐洲的生活。由於台灣的教授們多留學美國,身邊的人對歐洲的了解有限,因此去之前曾有很多疑慮。不過在德國求學的三年,最終變成我人生難忘的經歷。

教授也可以時髦

搖滾重機都能玩

留學期間我有幸拿到歐盟優渥的獎學金,除了每月有「收入」外,每年還有一筆個人的研究經費供我參加國際學術活動。因此,我出席了不少國際會議,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同行交流。

通常學術會議為期一周,其中一晚安排正式晚宴,在餐桌上和各國學者喝杯小酒,順便祭五臟廟。

有次到葡萄牙的波多(Porto)開會,城市古老而美麗,多羅河穿行其中。會議晚餐安排在一艘船上。傍晚上船遊河,夕陽餘暉閃耀河面,在甲板上我們拿著香檳佐當地下酒小菜,看著兩岸燈光漸起。等到太陽西沉,雞尾酒會結束,移至室內,餐桌已擺好,晚餐是當地美食佐有名的波多紅酒,酒酣耳熱之際,大夥在桌上談笑。晚餐後大家拿著紅酒回到甲板上,微風中升起滿月,一個俄國來的學生拿出皮手鼓,拍打著異國的節拍,河面映著月光,又是一番風景。

歐盟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僅十四人,來自英國、愛爾蘭、南非、義大利、荷蘭、印度、瑞典、伊朗、波蘭、千里達,每年舉辦兩次會議,交流各自的研究近況。第一年辦在義大利的波隆納,我第一次喝到義大利特有的餐後檸檬酒(Limoncello),用小小細長的高腳玻璃杯,酒是冰凍的,帶點冰砂,濃濃檸檬香氣的甜酒,讓我為之驚豔。波隆納的冬天很冷,暖氣又不如德國開得徹底,一天到郊外參觀古堡,厚厚石牆讓整座城堡內部像冰窖一般,一小時的導覽行程後,當天我就病倒了,隔天回到德國已近半夜,一人飛奔至急診室。

另一年辦在瑞典的哥德堡,夏天的北歐充滿鮮嫩的綠,到處都是湖泊和海景,水上遍布私家船及遊艇。一天我們到湖上的餐廳晚餐,窗外就是綠樹湖景,用完餐天還沒暗,一夥人續攤跳舞直到凌晨三四點。踏出戶外時天空已濛濛亮,我們站在街上吃熱狗填飽肚子,之後散步到市區的公園,到湖邊躺著看日出。

在台灣,學者多數比較嚴肅,但與各國學者聊天之後,發現知名大學的教授也可以很時髦,有全身刺青的rocker,也有重型機車玩家。

不論你從哪裡來

真誠相處最重要

到各國工作的經驗也是特別的。有一次我在荷蘭的小鎮丁格婁(Dwingeloo)工作了三個禮拜,辦公室及招待所在國家公園旁,周圍盡是牧場和森林,要騎車半個小時才可到達最近的小鎮,那幾周成天與綿羊和原野為伍。每天工友會把食材買好,供訪客烹煮。當時是春天,有很多小綿羊出生,在草原上跟著羊媽媽玩耍;天氣也很多變,記得有天兩個小時之內,天氣從有陽光,到颳風下雨,最後下起冰雹,讓人吃不消。

鄉間娛樂少,小鎮裡只有幾間餐廳酒吧,其中一間在每周四都會舉辦活動,從猜字遊戲到紙牌分組比賽,整間酒吧鬧哄哄的,像是全鎮的人都集合在這裡。荷蘭人英文說得很好,初次見面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友善的,但久了就覺得每人都像不沾鍋,在這裡其實不易在短時間交到朋友。

最好玩的一次會議是在夏天的巴黎。我們住在市區的校園宿舍裡,彷彿經歷兩周的巴黎大學生活。校園裡草地遍布,主樓前常有學生一圈圈地圍著,喝酒彈吉他唱歌到半夜。有幾個晚上我們也加入,一群法國女生主動搭訕我們,一起鬧到深夜。

有個晚上我們跑到塞納河的一艘船上聽饒舌演唱會,小小的船艙裡擠了上百人,喝著啤酒跟著歌手吐出的字句律動,重低音喇叭從地板震到腳板,很過癮。演唱會結束後沿著塞納河散步,經過一艘艘的酒吧船、餐廳船、舞會船,想像自己定居在這個城市,夜夜笙歌。

那次的會議晚餐是在巴黎市區一間法國餐廳的地下石窖舉行,五、六十人擠在拱形石頂像酒窖的小空間。香檳和紅酒下肚後,大夥開始聊天,前菜是很法國的青蛙和焗烤蝸牛,我看到有幾個學生在蛙肉下肚後拿著整隻青蛙的骨頭到處擺姿勢照相。

完成學位後,我搬到法國繼續工作。這幾年跟各國的人們工作、互動,漸漸模糊我舊有的國籍觀念,歐盟的無國界,讓各國人民更直接地交流,不論從哪裡來,重要的是回歸人的本質,真誠地與人相處。

 
 
 
心情札記
 
李崇建:聽命或反抗,都不是好消息
李崇建/聯合報
美國著名的黑人女作家Alice Walker,在其成名作《紫色》的開頭寫道:「除了上帝,你最好什麼都別說。」我相信很多人在成長過程,對這句話心有戚戚焉。

檢視個人成長歷程,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遇到某些人,什麼話都不想說,久而久之,已經習慣在某些場合閉嘴了。」阿成便是這樣的一位少年,因為他說什麼都不對,周遭的大人總這樣、總那樣的批評、要求,或者質問,即使偶有稱讚,也聽得出大人言不由衷,語帶壓迫感。

阿成來上作文課,很驚訝同學可以大膽發言,為幾個出人意表的回答笑得合不攏嘴。但我感覺到他的侷促與焦慮,尤其在寫作時,久久無法下筆。阿成的媽媽告訴我:「阿成缺乏思考的能力,是個沒有想法、沒有想像力的孩子。」

怎麼會呢?孩子沒有想法,家庭教育的養成也有責任。我請媽媽告訴我一些具體的事件。阿成媽立刻舉了例子:「前天全家去看一部電影,關於三個有超能力的青少年。我問他為何只有一個少年會失控?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阿成想了好久竟然說,『因為那個少年的爸爸很暴力!所以……』你不覺得他很幼稚嗎?這跟他爸爸有什麼關係?」

阿成的答案幼稚嗎?我完全不覺得。我很好奇媽媽怎麼回應阿成?他媽媽對他說:「你沒看到他失控的原因,有好幾個關鍵點嗎……」

阿成當時只是點點頭,便不再回答。

我對媽媽的答案不感興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有,也不重要。但是當大人有了期望中的答案,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與想像力呢?世界上大部分的真知,都不是在標準答案下發展而成。

那該如何回應阿成?我邀請媽媽不要直接問他有何感想,或者有何看法。那會像面對考試的申論題一樣,讓一般孩子感到無措。最好是在共同經歷文本之後,彼此分享一些劇情,再慢慢分享生命經驗和想法。當孩子有了回應,我建議這樣問:「我很好奇,你怎麼想到將失控的能力,和爸爸的暴力聯想在一起?這個看法很特別……」

Alice Walker的《紫色》一書,揭露了種族、性別、階級的壓迫,描述黑人女性從聽命到反抗的歷程。我們與孩子的對話,常無形中給予壓迫而不自知,無論孩子聽命或反抗,都不是好消息。

孩子沒有思考力、想像力,或者不想說話了,是因為他的回答不被接納。父母或師長,不需要扮演上帝,只需要先放下成見,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即可。

好膽你就來/自願上司令台
箭竹/聯合報
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也許是初生之犢的「好膽」吧!

國中一年級時,學校舉辦了一個學期活動:由全校各班導師轉達當周的一組英文佳句,周會例行事項結束後就是「背佳句時間」,先由教學組長在台上抽出各年級要驗收同學的座號,接著開放給自願上司令台背誦的同學,正確背完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張「輔導室抽獎券」!

某次周會,當大家都暗自慶幸自己的座號沒有被抽中時,自願時間到了。班上幾位同學拱著擔任班長的我上台,半推半就下,我站起來走向司令台的階梯,心中想著:還好自己有準備,就當作為班上爭光好了,而且還有抽獎券呢。

踏上階梯後就後悔了,看著台下一片人海,握著麥克風的手和雙腳不聽使喚地抖個不停……幸好腦中沒有一片空白,順利背出了佳句。拿著抽獎券回到班上隊伍時,得到了掌聲和歡呼,同學們又嚷著要我等一下就去抽獎,更有熱心的朋友說要陪我去。

後來我「食髓知味」,為了抽獎的好處,又自告奮勇上台了兩次。

當時憑著一股「憨膽」,讓我在國中時期留下一件風光事蹟。

校園超連結/藍帶廚房免緊張
Yenyen/聯合報
我曾在澳洲藍帶廚藝學校學習法式甜點製作。學校的授課老師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因此學生們在課堂上不但能學技術,更能見識到各國不同的文化及態度。

法國人主廚要求甚高,第一天上課就在大家面前把學生烤焦的瑪德蓮蛋糕不客氣地丟進垃圾桶裡。英國籍的胖胖女老師則是不拘小節,總是會偷偷告訴學生:「其實這裡不按照課本步驟做也不會怎麼樣啦。」其中最有趣的是義大利老師路易士,當學生們在廚房裡忙著按照食譜製作成品時,他時常一邊大唱義大利民謠O solo mio,一邊扭著屁股輕快地往來各個工作檯之間,為學生指點迷津。

有一次在製作麵包的課堂上,我和另外一位同學共用一個烤盤。由於食譜上只指示「烤至表皮呈淺褐色」,經驗不足的我們便瞪大了眼睛,透過烤箱門上的玻璃窗專注地盯著烤箱裡,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麵包烤焦了。

不知何時路易士已悄悄地走到我們身後,突然一問:「Are you watching TV?」(你們是在看電視嗎?)

頓時,廚房裡的學生放聲大笑,緊張氣氛一掃而空。的確,眼睛會直愣愣地盯著同一處,恐怕只有在看電視的時候吧。

 
 
 
訊息公告
 
 
 
 
少年讀書會好處多多
少年讀書會可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練習將閱讀和個人經驗做連結、學習參與討論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結識同樣愛書的朋友,並接觸自己比較不愛讀的書。

不花錢的收納改造術
容易取得的紙箱可做成堅固耐用的家具,當書櫃、玩具箱甚至小朋友的簡易衣櫃,想像不到吧!快來看看達人超厲害的改造妙法,不花錢又實用,你也可以跟著做喔!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