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同位素】以人文價值與口吻,介紹同志相關文化、資訊。期從注視別人的生命過程,累積自己生命的厚度。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0/15 429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致《放映週報》訂戶,第429期電子報原訂於 2013/10/15 發刊,因為收稿延遲,以及等待稿件等相關因素,以致延遲於 2013/10/16 出刊,特此致歉,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用電影回眸半世紀的風采
專訪金馬影展部總監陳曉珮
 
文 / 楊皓鈞

金馬獎今年邁入50週年,這個走過半世紀的華人影壇盛事,為入秋後的國內影展旺季帶來一波波的驚喜:張曼玉擔任影展大使、李安出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杜琪峯導演將評選金馬創投、蔡明亮新作《郊遊》為金馬揭開序幕;日前更公佈最新一波「金馬50大師講堂」,星光熠熠的夢幻陣容可謂空前,搭配影人經典代表作的放映,宛若濃縮了數十年華語電影的菁華,讓影迷一睹漫長影史中難以忘懷的璀璨片刻。

而主打國際影片觀摩性質的「台北金馬影展」從1980年開辦至今也已邁入第三十三個年頭,一直是影迷一窺國際影壇脈動的窗口,然而近年小型片商蓬勃冒出、各地方政府紛紛開辦自家大型影展後,台灣的影迷一年四季都有源源不絕的藝術電影可以觀賞,如何透過策展論述、單元架構,來形塑影展的獨一無二的重要性,保持影迷的新鮮感,也是策展團隊每年得面臨的挑戰。

今年金馬執委會影展部總監由前任副總監陳曉珮出任,從2006年起開始策展的前任總監陳俊蓉則改任國際行銷一職,負責拓展金馬獎與影展的國際能見度,在財力資源有限、缺乏市場展功能的態勢下,金馬在世界影展版圖上,似乎難與東京、釜山、香港等亞洲的大型電影節匹敵,但若透過金馬獎「華人奧斯卡」的高度來號召華語片參展,進一步整合競賽和影展的功能,不失為找出金馬在國際間特色和定位的策略。

新任總監曉珮外貌看似嬌小而年輕,但其實她在影展圈已有十年以上的資歷,出任總監前也在影展部擔任節目經理多年,對於策展工作毫不生澀,本期《放映週報》有幸請她談談今年出任總監的心得,闡述本屆節目規畫的思維,並且獻上影迷們絕不可錯過的獨家私房片單!


今年影展在組織上有所變革,原先擔任影展部總監多年的Zoe(陳俊蓉)轉任新增設的「國際行銷」一職,去年的副總監曉珮今年則升任總監,可否先請曉珮介紹一下自己在影展圈的經歷?

陳曉珮(以下簡稱陳):我畢業於政大廣電系,大學時就非常喜歡看影展,就跑來金馬毛遂自薦詢問有無實習的機會,那時還是(王)耿渝策展的年代,一開始我也是從小工讀生、字幕等技術工作做起,後來2004年(劉)蔚然策展時我開始擔任字幕統籌,直到2006年Zoe擔任影展部總監時,就找我進來做國際聯絡。

金馬過去的定位是服務國內影迷的觀摩影展,國際傳媒上的宣傳是我們一直很不足的部份,因此在Zoe決定轉去做國際行銷後,就由我接任總監一職,但我們的選片團隊已經合作多年,彼此間很有默契,在有強大的後援下,可以讓我嚐試看看有無新的方向。

?可否談談今年為何增設國際行銷的職位?這會是常態性的規劃嗎?

陳:我們希望這是常態性的規劃,雖然金馬影展的主要觀眾群來自國內,但近年國際媒體對於金馬獎越來越關注,但我們一直沒有人力去處理這一塊業務,剛好Zoe有這個意願,加上她在國際上的人脈關係、經驗也非常足夠,因此有了這樣的調動,到目前為止,國際媒體上露出的成效都蠻好的,發出的新聞稿在《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綜藝報》(Variety)、《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等權威媒體上都有刊出。

?往年金馬獎和影展有點像是兩個獨立的活動,將金馬獎推向國際後,影展的定位與內容是否也會隨之調整?

陳:其實我們一直朝整合影展和競賽的方向前進,外片的世界首映我們一定搶不過別人,但金馬獎的聲勢在華語區越來越穩固後,比較容易爭取到華語電影的首映,像今年我們就有六部世界首映的華語片: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餘生》、連奕琦新作《甜蜜殺機》、萬仁的《跨海跳探戈》、九把刀監製的《十二夜》、王柏傑主演的馬來西亞恐怖片《怨鬼》、以及泰迪羅賓監製並演出的《末日•派對》,加上金馬獎入圍影片、「華語透視界」、「大師現身」等單元,今年華語片的比例佔了總片量將近三分之一。


連奕琦導演新作《甜蜜殺機》為本屆金馬影展世界首映的華語片之一

?這幾年來金馬影展的選片團隊主要由聞天祥老師、前任總監陳俊蓉、節目經理楊晴絮和您所組成,能否談談你們選片時的工作模式、標準?

陳:每年一、二月我們會去鹿特丹和柏林影展,但可能只會有一、兩位過去選片,五月的坎城才是我們的主戰場,四個人都會去。

坎城的單元很多,競賽片我們是一定都會看,我們有時是用媒體特派記者的身分參展,所以還需要撰寫報導,其他幾個單元如一種注目、經典修復,則由大家分工認領,每人平均一天看四、五部跑不掉,尤其坎城的媒體場次都排在早上八點多,競爭非常激烈,有觀影證也不一定能入場,所以聞老師可能七點就會起床幫大家煮咖啡,讓我們去買麵包,不到八點就得出門搶位子。

晚上回到公寓後,大家就會交流今天看了哪些片子,發現特別好的作品,就會另外擠出時間去看,或是回來後向片商要screener(試看片),再決定是否邀來參展,以及放在哪個單元。

可否談談今年在坎城觀察到的趨勢或世界影壇脈動?

陳:今年算是穩當的一年,過去某幾年可能羅馬尼亞、韓國片特別強,去年則是拉丁美洲,但今年整體感覺蠻平均的,大師基本上也都沒有失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之前沒聽過的新導演今年都交出優異的作品,所以我們特別做了「一鳴驚人」單元,希望讓大家注意這些新秀。

「新導演」也是近年台北電影節的策展主軸之一,請進一步談談「一鳴驚人」單元的內容,以及您在這群年輕作者身上所觀察到的共通特質?

陳:今年我在柏林看了幾部競賽片都覺得還好,看到這部《青春殘酷練習曲》後感到非常驚艷,映後就決定非邀不可。這部片的導演來自哈薩克且未滿三十歲,影像非常詩意唯美,敘事手法獨特且隱晦,留給人許多想像空間,直到最後才會發現原來這是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

新導演都喜歡拍青春的成長故事,這批導演所來自的國家、文化,對於國內台灣而言應該都很陌生,他們的共通點在於會找出新的語彙,去描寫自己國家的社會現實面,例如《腳踏車大作戰》的故事看似簡單,但該片女導演卻藉此處理了沙烏地阿拉伯保守社會中的女性處境;《初綻的青春》也是由女導演共同執導,它從兩名小女生的角度出發,描述喬治亞九○年代政局動盪、物資匱乏的日常生活,主角每天除了上學之外還得去排隊搶麵包,甚至因此得和街坊阿婆爭吵,儘管她們年紀都很小,但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她們很早就懂得經營追求者,決定未來婚嫁的對象,藉此尋求安定的生活,這部片跑遍各大國際影展,除了在柏林得獎、代表喬治亞參加奧斯卡之外,也在香港電影節獲得新秀競賽大獎與費比西獎;南韓片《聽冥王星唱歌》也在描寫校園霸凌,所以幾部片看下來,你會發現國外新導演對於自己社會的反思與關注度是非常高的。


「一鳴驚人」單元主打新導演作品,左圖為哈薩克電影《青春殘酷練習曲》、右圖為喬治亞電影《初綻的青春》

今年有個單元叫「不設防地帶」,它們在主題或風格上具備了前衛、實驗色彩,但和主打CULT、麻辣路線的「午夜特快車」單元似乎又有些不同,可否談談此單元的策劃概念?

陳:「午夜特快車」強調感官上的刺激,主打恐怖、奇幻等類型電影,在影迷心中的定位非常清楚明確;「不設防地帶」中的影片我自己也難以歸類,它們的劇情、風格奇特,但若放在「影迷嘉年華」等單元又容易被埋沒,因此才特別拉出一個新的單元介紹,希望讓觀影類型沒有界限的影迷能夠嚐鮮。不同於「午夜特快車」給予觀眾直接的感官衝擊,本單元作品在劇情、手法上的前衛特質,使得觀眾在觀影時需要進一步去思考與玩味。

例如《柏林貓咪日記》的手法就非常特別,它透過一天之內所發生諸多小小事件的流動,如蝴蝶效應般串起故事的全貌;《性教慾》則具備議題上的奇特性,它是南非德班影展的開幕片,首映前觀眾已經排排坐好,銀幕上卻忽然打出字卡說本片因電檢因素而臨時遭當局禁演,引發軒然大波,這部是南非難得一見的類型電影,屬於黑色心理驚悚片,它大膽描繪了師生之間無法自拔的性關係,以及後續引發的殺人事件,在議題上挑戰了道德尺度的邊緣,也有不少裸露、暴力的場面,在南非會被禁並不意外,此外,這部片在聲音、畫面上的調度也值得一看,當中許多橋段搭配了節奏感強的南非民俗音樂,來營造心理驚悚的氣氛;另外還有王兵長達227分鐘、描述精神病院居民生活的新作《瘋愛》……等等,都可以讓喜歡特殊口味影片的觀眾,找到不同的刺激。


「不設防地帶」單元中《性教慾》為南非德班影展遭禁演的爭議之作,黑白的影像充滿迷人韻味

除了新導演的崛起之外,本屆片單似乎反映了一個影壇現象:許多作品的導演都是由演員轉戰幕後,且以女性為主,例如:《愛墮落》、《她的搖擺上路》、《我曾擁有的那座城堡》、《餐館小情歌》、《莎拉波莉家庭詩篇》,還有作品入圍金馬獎的《致青春》趙薇、《聖誕玫瑰》楊采妮……等等,策展時有意識到今年「演而優則導」的女導演特別多嗎?她們的作品又流露出什麼特質?

陳:我們有注意到這件事,但是並沒有特別去包裝,我想這些女演員都非常有才氣,演戲這件事可能已經無法滿足她們,她們有些人也已經導了三部以上的長片。這些作品的特色在於她們的女性特質明顯,故事幾乎都以女性角色的觀點為出發,描寫自我的觀照與成長,例如《我曾擁有的那座城堡》的導演不僅把自己的故事搬上銀幕,而且還親自擔綱主演;《莎拉波莉家庭詩篇》也是一部自傳色彩強烈的作品,整部片宛如是枝裕和《我的意外爸爸》的真實人生版,導演莎拉波莉在長大後忽然發現生父可能另有其人,於是開始如偵探片般去推敲已逝母親生前的蹤跡、交往的對象,用一種詩意的方式去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然而在抽絲剝繭、揭開真相後,她與原本父親的感情並未受到影響,整部紀錄片非常勇敢而動人。


今年多位女演員執導筒,不乏自傳色彩濃厚之作,左圖為《我曾擁有的那座城堡》,右圖為《莎拉波莉家庭詩篇》

去年片單多以國家/區域電影作為區分,今年僅有亞洲電影自成一單元,今年亞洲電影有何驚喜或特別值得一提的地方?

陳:除了日韓電影之外,我們一直都有在關注東南亞電影,雖然這些片子的票房可能不盡理想,但我們認為仍有選入的必要,因為他們的環境是更貼近台灣人民的生活。今年「亞洲視窗」選的兩部菲律片《我唱B嘟B嘟》、《媽咪速成計畫》都是由當地票房一姊尤金多明戈(Eugene Domingo)主演,她曾以台北電影節上映過的《化糞池裡的天后》奪得多項大獎,今年也確定會來台出席金馬影展,這幾部片都是非常通俗的喜劇,大人小孩都能夠看,在地文化色彩也很強烈。

此外在「名家饗宴」部份我們也選了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的新片《新聞鬼上身》,它才剛在多倫多剛上映,這位菲律賓導演不僅多產,對社會時事的觀察也很敏銳,影片結合了恐怖類型與對媒體亂象的批判,描述新聞記者為了捕捉靈異影像而不擇手段,在公佈當事人畫面後,自己卻也引鬼上身,遇上許多怪事。對於喜愛東南亞恐怖片的觀眾,這部片驚悚度蠻夠的,一樣有嚇人的聲音、飄來飄去的鬼影,對於沒拍過靈異類型的曼多薩,是一個新的嚐試。

今年影人專題也很豪華,一口氣推出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阿斯嘉法哈蒂(Asghar Farhadi)、阿力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三位大師專題,可否談談策畫這三人專題的原因,以及他們作品的吸引人之處?

陳:金馬一直都有關注這幾位導演,他們今年也都有新作推出,中生代的柯西胥、法哈蒂的年紀與產量相當,前者我從《家傳秘方》開始注意到他,雖然這部片很長,但場面調度與戲劇的張力非常強烈,三小時看下來毫不無聊,精彩十足,從此將這位導演記掛在心上,下一部《黑色維納斯》風格略有不同,但一樣很好看,今年看到新作《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時,就打算連同他之前的作品邀來一起回顧,後來它得了金棕櫚,就更是非做不可。

影像風格上《藍》和《家傳秘方》比較貼近,兩者都運用大量手持鏡頭,而且這位導演拍多人對話的場景非常厲害,一句接著一句,緊密而自如,剪輯也非常流暢。導演是北非裔的法國導演,過去作品經常談論種族、移民議題,這部片則透過兩位女生的愛情故事去描寫彼此背景的階級差異,其中一位女主角出身自菁英家庭、就唸藝術學校,和一群朋友聊天時,她勞工階級的女朋友就插不上話,進而影響了兩人的感情,所以柯西胥對社會現實仍然有一定的觀照。

此外導演對於同志、情欲也採取包容而寫實的態度,在坎城頒獎典禮上,女主角們更與導演一起獲頒金棕櫚獎,兩人的床戲不僅大膽、唯美,她們的「性」更使彼此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導演毫不避諱地加以刻劃,完整呈現出兩人感情的每個面向;此外,女主角對於角色的投入也獲得讚賞,本片法文片名取作「阿黛兒的一生」,女主角本名也叫阿黛兒,導演似乎希望藉此讓她能和角色融合為一體。.....詳全文>

 
勞勃狄尼洛的溫柔出擊──終結《黑幫追殺令》中的暴力謊言
文/ 陳佳汝
整部影片光是觀看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的演出就已經值回票價。今年已經75歲高齡的勞勃,仍然能量充沛,不見其老態,演起黑幫角色仍然有絕對不含糊的力道,但每每出手海扁人之前,還是會露出一絲悲憫的神色,似乎在說:你這可憐蟲,都這把年紀了還活成這樣!搖搖頭之後,這憐憫的出擊可是把人打到十八處嚴重骨折。但是他的眼神中還是流露出人性的溫暖與無奈,有些無辜地告訴你:「也只能這樣了!我能教你的也只有這樣了!」.......詳全文>
 
第十八屆釜山影展觀察筆記
文/ 郭敏容
幾次聽過從釜山影展初始期參與至今的電影人說:釜山這些年規模越辦越大,但影展味、人情味卻淡了。對於近三年才開始參與釜山影展的人來說,今昔之比難以評斷,但影展的大小與參與者的關係,倒是個有趣的觀察點。.....詳全文>
 
10月27日七點鐘,請與世界一起走入戲院關心台灣老電影
文/ 孫松榮

灣曾製作過上千部的台語片,由於過去不知道保存的重要,現在只有留下約200部拷貝,而且絕大多數都在持續酸化、發霉毀壞中。許多國語片的情況也是如此。保存環境若是不能夠改善,影片修復的工作不儘早開始,我們這一代恐怕都將無緣看見許多記憶中的老電影,更別說下一代。.......詳全文>

 
真實人生裡的cosplay:《亞瑟紐曼》
文/ 簡滋儀
他想辦法弄到了假的證件,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身份:「亞瑟紐曼(Arthur Newman)」。華勒斯會使用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他曾經在一個高爾夫球賽的場合,偶然遇見了一位有名望的老闆,他在那老闆面前展現了他的高爾夫球球技,很受到賞識。就在那個瞬間,他覺得自己不是現在的華勒斯,順口說了一個謊,說自己叫做亞瑟紐曼,是一名高爾夫選手。他一直都不滿意於華勒斯的生活,這個偶然的遭遇喚醒了他的夢想,想要以一個新的身份在這世界上「重生」,而亞瑟紐曼這個名字的姓氏Newman,不也正暗示著一個「new man」嗎?.......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