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忠孝東路 (上)
文•圖/工頭堅
編按: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為了讓民眾從不同角度發現臺北的美,自去年下半年起陸續舉辦5場不同主題的旅遊系列講座,邀請旅遊作家褚士瑩、作家王文華、臺灣史學家莊永明、自然人文作家劉克襄,以及旅遊達人工頭堅,一同闡述其眼中的臺北風情。本期《臺北畫刊》刊登工頭堅的「親愛的,忠孝東路」講座相關內容,讓更多讀者可以體會在臺北旅行時,那種「一遊未盡」的深刻感動!
工頭堅小檔案
本名吳建誼, 出生在宜蘭,成長在臺北;國際領隊/導遊,資深部落客,目前擔任雄獅集團欣傳媒達人總監及主題旅遊部經理。曾擔任《臺灣腳逛大陸》、《華視新聞雜誌──達人嬉遊記》等節目主持人。
2011年9月,有幸參與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所舉辦的「臺北O一遊未盡」活動,擔任了城市主題遊程導覽員。
我的一些友人,以及推崇的前輩,早已在臺北各區推廣認識古蹟、生態、巷弄文化、眷村文化等主題,那麼,我究竟要選擇哪一個區域來發揮呢?除了少年時期度過的士林與天母地區之外,印象和感情最深刻的,無非就是青年時期流連忘返的忠孝東路了;相較於其他充滿了故事的特色老街區,選擇這條看似較無特色的商業鬧區道路,未嘗不也是一項自我挑戰。
此外,更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誘發讀者對自己喜愛的街區重新探索的興趣,一起來訴說屬於自己的臺北故事。
如果要選一條來自對岸或港澳地區旅人們最熟悉的臺灣路名,我想應該就是「忠孝東路」了吧!
因為這條路,在童安格、陳昇、陳綺貞等許多臺灣歌手的歌詞中都出現過,像是童安格的〈讓生命等候〉中寫著「走在忠孝東路閃躲在人群中」、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店〉中唱著「這樣的午後我在忠孝東路的咖啡店」,以及陳昇的〈拿起來放下〉中書寫「忠孝東路你走一回你有沒有認得誰」等歌詞,而動力火車甚至直接將這條路當成了歌名〈忠孝東路走九遍〉,以高亢的歌聲,帶領許多人在忠孝東路上走了無數的「九遍」。
記憶青春年少的記憶
對於如我這般在臺北度過了半生歲月的城市孩子來說,忠孝東路,不僅代表了都會生活與流行文化的啟蒙、在許多角落留下了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更是一條直到現在依然樂於穿街過巷、漫步其中,覺得處處可發現驚喜的道路。
已故的臺灣文人杜十三,曾在 1987年發表過一篇文章,篇名就叫〈親愛的忠孝東路〉,將上個世紀 80年代臺北東區蓬勃發展的都會文化,做了極好的記錄與詮釋,而這篇文章的名字,也就這麼烙印在我心裡了。
生命中最初的忠孝東路印象,是頂好商場的開幕。當時仍居住在士林、就讀小學低年級的我,因為熱愛畫圖寫生,不知怎麼地,阿公就騎著摩托車、風塵僕僕載著我,來到現今忠孝東路四段的頂好商圈前;經過了三十多年,還記得當日的藍天白雲、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新建築,以及滿天七彩的氣球;長久以來,我都以為它就叫做「頂好大樓」,直到最近踏查,才知它原來是1970年落成的「香檳大廈」。而1970年代中期頂好商場的崛起,也標示著臺北的流行文化,從南北向的中山北路,開始往東西向的忠孝東路轉移的大趨勢。
一段路 道盡臺北的發展史
如果一個時間有限的旅人,真正要瞭解忠孝東路,其實是不需要從頭開始走起的,因為它的精華,一般認知就在「四段」。捷運「忠孝復興」站開始,往東一路走到捷運「市政府」站,直線長度大約兩公里、跨越了三個大街區;包含了「頂好商圈」、「統領商圈」、國父紀念館等區塊,也有許多人直接稱它為臺北「東區」。許多遊客來到忠孝東路,或許只把它當作一條熱鬧的商業大街,可是正如前面所述,它其實代表了臺北市快速發展的幾個階段,如果說二十世紀前半的初訪東區,不妨就從捷運忠孝復興站開始吧!
繁華,是集中在西門町或中山北路,那麼忠孝東路四段代表的就是70、80年代之後,臺灣經濟高度成長的年代,許多跟得上國際潮流都會腳步的景觀或生活趨勢,要不就在這個區域首先出現,或者在這裡發揚光大;因此它也成了都會青年追逐風尚的去處。「要看臺北的時尚男女,就要到忠孝東路四段。」我覺得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第一次來到這條繁華的大街,難免會被表面的五光十色吸引,但是等等,忠孝東路的精彩,有許多都藏在後面的巷子裡。頂好商圈的兩側,由一條俗稱「名人巷」的大安路從中貫穿,分布著來自大陸、各國風味的平價美食餐廳;再往東走,到了敦化南路,這是一條美麗的八線林蔭道路,當年是為了連接臺北唯一的國際機場松山航空站到總統府,所特別開闢的迎賓大道,也成為城市中一條美麗的綠色風景線。著名的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敦南店,就在這路口不遠的地方。
過了大馬路,進入忠孝敦化站的區域,又叫做統領商圈;一棟俗稱統領百貨的地標大樓,聚集了服飾店、餐廳、酒吧、旅館……,我喜歡半開玩笑地說它是東區的「罪惡淵藪」,但統領做為一個娛樂基地,畢竟也伴著臺北熱鬧了二十多年,始終還是引領風騷。後面的巷子裡還有許多精彩的流行服飾店、咖啡館、食堂,其中不乏知名藝人如吳宗憲、周杰倫開設的個人品牌名店。走在巷弄中,抬頭向上看這些建築,許多都是跨越了三、四十個年頭的老公寓,代表了某個年代流行的建築風格。我雖不是建築學家,但也看得出,在靠近復興南路這頭,即將拆除改建的正義新城,四四方方的集合住宅樣式,代表了1950那個反共抗俄的年代,依然物資匱乏、只求生活基本滿足;越往東走,慢慢地,60年代的光武新村,還有 70年代受到美國流行影響的白色弧線、充滿未來科幻感的建築語彙漸次出現;然後,80年代虛華的色彩與磁磚、花崗岩,還有「後現代」冒出頭……一路走來,我不禁想像自己聽著每個時期的流行音樂,走過臺北城一段段精彩的發展史。
※延伸閱讀:
•親愛的,忠孝東路 (下)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一月號第52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