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以前巨大石獸 成都重見天日
近日,在四川成都市天府廣場的一處考古現場,一尊傳說中的巨石神獸藉由考古發掘終於重見天日。考古專家認為此神獸誕生的年代在東漢以前,或與李冰治水有關,很可能是現存四川地區年代最早的大型圓雕石刻。
這尊石獸長達三米多,重達八噸,外形輪廓清晰,四腿粗壯、背脊壯碩且臀部渾圓。略尖的頭部有一道突起,似是上下頜的分界,腮部還刻劃有卷雲紋,身體兩側也有大小不一的祥雲狀花紋。四足均刻有蹄,臀部和尾巴稜角分明,左側身上留有被水泥覆蓋過的痕跡。根據參與發掘的考古人員表示,這是因為1970年代該地修建鐘樓打地基時,基樁打到石獸,才在其身上留下小凹槽。當年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石獸被就地回填,直至今日石獸才得以重見天日。
關於石獸的身分,相關考古部門一直未有定論。在完成現場清理後,多位考古、文物專家進入考古現場勘查,試圖為石獸「驗名正身」。此前,該石獸曾被形容為「獅」。然從其外形看來,石獅一說顯然無法成立。如從石獸的造形來看,有可能是犀牛、河馬或貘。然而河馬下顎很寬,而貘生性膽小,較少被視為祥瑞,因此是犀牛的可能性更大。然而既然是犀牛,為何無角?專家分析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石獸原本有角,後來受到損壞;另一種可能則是在製作神獸時,古人根據動物原形進行加工。
這尊神獸的年代在東漢以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於石獸被發掘出土的地層屬於蜀漢末至西晉,若透過石獸外形和風格推測,其製作年代可能上限為秦漢時期,是一尊年代很早的圓雕石刻。由於當地自古以牧業為主,蜀文化認為牛、犀神可制伏江神,有專家因此推測這尊神獸或為治水神犀,可能與秦代李冰以石牛、石犀鎮水的傳說有關,但目前並無直接證據可以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尊石獸出土的位置曾是明代蜀王府的一部分,與兩年前出土的「巍巍大漢碑」是鄰居,也為其身分與來歷增添更多待解的謎團。根據歷年考古發現,該廣場一帶是成都古城的中心。戰國時期,蜀國開明王九世遷都成都,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府廣場以北。秦滅蜀後,派大夫張儀仿咸陽城,在緊鄰蜀王城的南邊和西邊分築「大城」和「少城」;唐代時此地是一泓五百畝的湖水,名為摩訶池;前蜀後主王衍(王建第十一子)環湖興建宮苑,其中建有「瑞獸門」;到了明代蜀王府重建,後毀於流寇;清代蜀王府舊址則改為貢院。「蜀王府」雖歷經戰火,始終維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
全文摘錄自【典藏•古美術】二月號•2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