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美國回來的室內設計師朋友,某天分享了一段她和台灣屋主的對話。在美國,她只要將設計圖拿出來,對方要付她至少3萬美元。在台灣,一張設計圖,別說3萬美元了,她僅僅要求3萬「台幣」,結果屋主的回答是──
「你只有拿CAD軟體排一排這些,就要3萬台幣?」屋主問。
「你拿這張圖,可以去找你自己屬意的工人去做出你夢想中的頂級屋呢。」她信心滿滿的說。
「那如果妳不要收設計費,我給妳做裝潢,好不好?」屋主問。
「我只做設計,不做執行。」設計師說:「我在美國都是這樣的。」
「那這樣在台灣賺不到錢啦!」屋主說。
設計師不解,直接質問了屋主。
「你到底喜不喜歡我的設計?」
「喜歡!」
「你覺得你之前的設計師,設計得出這種東西嗎?」
「設計不出來!」
「那你認為,這樣的設計,值多少錢?」
「…………。」
屋主想了很久,似乎講不出答案。
設計師才發現,被賤價,並不是令她最傷心的。因為屋主的態度,顯然不只是認為「3萬台幣太貴」,屋主似乎徹頭徹尾的認為,這張設計圖──根本就不值一毛錢!
只有當它被做出來,才真正的有價錢,而那個價錢,是在反應「木工的成本」,包括材料、物品、還有做工、還有工人的時薪。
「對台灣業主來說,設計師的時間不值一毛錢,因為,工人的時薪都比設計師高!」這位朋友說:「因為業主都認為,設計師畫這個很輕鬆,不值得付錢。」
這就是這場「保護自己的專業價」座談會的目的。
要改變一個產業,不可能只靠一個人。
要改變業界對專業人士「賤價」的問題,不可能只靠一個Afra。
Afra曾往記者之路發展及任職電視台編譯,而後出走,以「才女發」筆名遊走於網路,《讓專業人士更專業,先停止請他「算便宜一點」或「舉手之勞」》這篇文章是才女發的對於專業人士議題的第一個作品,接下來,她有更多的理念,想要改變台灣人對專業的概念。
就在5月22日下午2:00,Afra即將進行一場「保護自己的專業價」座談會,專業人自己救自己,討論各式各樣的「護價」方法,為何要死命的堅持你的「價」,又如何堅持你的「價」。全台灣第一次這樣的座談會,歡迎報名來聽聽Afra,自己的「價」自己救。
小場地,小分享,座位有限,歡迎儘快點擊報名訂位參與,透過Afra與來現場參加的其他專業人,更瞭解更多在台灣成功建立「專業價」的各種實際的可能性。
Afra認為,在一個習慣比價、砍價、猛凹「免費資源」的社會,身為一個專業人士,往往收不到該有的酬勞──
做美工,被砍價,做到死。
拍微電影也沒好到哪裡去。
為什麼?
因為目前為止,大家都是以一些「表面」來計算它的價值,於是,一個「看起來」沒花多少力氣、沒花很多時間,甚至一邊工作一邊看似愉快的笑咪咪的,台灣人覺得──「不值錢」。
Afra對這件事特別有感覺是因為她研究所學的是「翻譯」,身邊許多朋友,尤其剛認識的,只要一知道Afra念翻譯,立刻視她為「人肉翻譯機」,插電,開機,鍵入搜尋,就得吐出答案。
「這是我的論文摘要,可以幫我翻一下嗎?」
「我們公司要設計公園指示告牌,可以請你幫我翻一下這十個指示嗎?」
「欸,我們在寫企劃,爭取外國公司的贊助。喔,但我們預算有限,不需要太精準的翻譯,費用可以算我們便宜一點嗎?」
對於Afra畢生驕傲的專業,竟講得出「免費」或「算便宜」?常常收到各類「請託」的Afra,一開始礙於人情幫忙,久了,決定還自己公道,兌現自己的價值,而且,還要從教育身邊的人開始做起!
某一天晚上,Afra收到好朋友兒子的請託,請她幫忙翻譯。她終於開始做「對的事」,她婉轉解釋,這……不應該是「舉手之勞」。
「希望你諒解,不是姊姊不幫忙,但這是我的專業,我靠這個吃飯。」我說:「如果你公司有給你預算,我可以把你排進我的檔期。」
最後,她們做了個秘密交易,皆大歡喜!
既然是專業,就沒有舉手之勞這回事,因為,專業人士,總是全心全意。
請加入Afra,就在5月22日下午2:00,一場「保護自己的專業價」座談會,專業人自己救自己,討論各式各樣的「護價」方法,為何要死命的堅持你的「價」,又如何堅持你的「價」。全台灣第一次這樣的座談會,小場地,小規模,歡迎報名來聽聽Afra,加入其他的專業人士,自己的「價」自己救。
座位不多,歡迎點擊這裡,立刻報名訂位。
(圖片來源:Pabak Sarkar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