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十幾年來的臺灣戲劇,出現灑狗血的無限肥皂劇和轉型精緻偶像劇的情況,同時中國拍攝技術的進步和大量資金流入,加上擁有壯麗的山水場景和古建築等各種豐富資源,使得近年來武俠劇的詮釋權,主要在中國手上發揚。相較下在台灣本土出品的武俠劇種,缺乏更精良的製作和佈景而產生劣勢,已經無法滿足觀眾便逐漸淡出市場,不然就是轉為兩岸三地合作形式,整合資源以求更具電影素質的作品。
然而從五十年代至今,有一種在臺灣生根發展,即使已經發展上千集,仍使老中青三代樂此不疲,必然會定期追看的武俠劇種,那就是布袋戲。其中又以黃氏家族的霹靂系列,改寫了布袋戲的歷史,將傳統帶向潮流,成為文化結合產業的一個成功範例。
深入民間的金光戲
布袋戲原先是中國福建泉州的地方戲劇,傳到臺灣後以武俠為主的劍俠布袋戲出現,遽聞起源於李天祿「亦宛然」在臺北演出的「清宮三百年」:將歷史劇結合武林幫會、江湖恩仇等要素,此時內容仍以歷史與古早劇本為主。受到日據時代「皇民劇」影響下,開始注重音樂和佈景的講究,至五十年代承襲自劍俠劇的精神,開始跳脫既有框架創造新的故事,更為了強調影、聲、光三者輝映,加大木偶尺寸並搭配金光閃閃的衣服、引進唱片配樂、華麗佈景和特效等改良後,「金光戲」就此成型,為當時的台灣社會增添了新的娛樂項目,並且受到熱烈歡迎。
早期布袋戲是因應酬神和民間祭典,四處流轉演出,雖有著能夠在各處地方撒下文化種子的優點,但熱鬧過後總是會曲終人散,這種不定性始終無法更廣為流傳。
到了1970年,黃俊雄將自己的作品《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正式搬上電視螢光幕,雖然失去了戲棚的臨場感,卻能藉由電視的播出型態,同步放映到各地方。而且在製作上的一大進步,是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前場的操偶師和幕後聲光效果人員,不用再受限於小小的戲棚,甚至可以在「看不到的空間」分開作業,超越了原有的時、空限制。
因為從電視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畫面都集中在戲偶的演出上,即是使用攝影機鏡頭的重要性,透過各種角度取鏡與剪接手法,使原本侷限在戲棚平面空間的布袋戲,變得更加立體。這種科技與傳統的優質對話,不僅改造了傳統文化往往會面臨凋零的宿命,更深深影響了後來的黃強華對《霹靂布袋戲》的表演手法,有著不斷與時並進的積極態度:從電視走向電影、結合電玩、小說、漫畫等跨媒體呈現、逐步擬似真人的演出技術、或是時尚的週邊商品等等,將布袋戲的可能性延展到最大。
霹靂時代
黃俊雄長子黃強華,改變了承繼自父親的《史艷文》系列:1984年在中視播出的《七彩霹靂門》,當時仍是導播身份的黃強華,身負掌控大局之責,似乎已經暗示他將以「霹靂」揚名於世,創立布袋戲新盛世。此時史艷文這個江湖巨人的影子逐漸淡化,過往忠臣孝子的封建朝代亦不再強調,而是一個純粹的劍俠武林。此時二元對立論亦開始崩潰,例如萬惡淵藪藏鏡人失憶變成好人,恢復之後卻自我矛盾起來,多了一份真實的人味。
這種強調角色的人性與立場的寫法,解釋了日後的霹靂系列,為何能夠創造如此多迷人的角色?近期如武君羅喉、火宅佛獄的咒世主,在中原苦境人的眼中是多麼可怕的魔王,但在他們身上發生的處境和故事,竟是如此身不由己,甚至轉換另外角度看待,他們其實是令人敬仰的一代明君。
1988年是最關鍵的一年,可以說是屬於黃強華的《霹靂》系列的真正開始:《霹靂金光》第13集,風靡二十多年的當家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初次登場。史艷文、藏鏡人,甚至是第二世代的金太極、獨眼龍等人逐漸退出,完全跳脫原設定在中國明朝的時空限制,更多奇珍密寶、仙俠高人、地域疆界的架空虛構出現,亦不再被原世界觀侷限住。
「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貫,掌握文武半邊天」,清徹響亮的詩號,形塑出素還真擁有的個人特質:一派溫文儒雅,又充滿仙風道骨的高人模樣,一躍飛起現身通天柱,正式在眾人面前現身;更以最冷靜的分析,道破白骨靈車之謎,以實際行動表現出自己的武功和智慧,並非自吹自擂。這如同現代社會的思維,製造最容易獲得效果的廣告行銷,一舉成名天下知。
在史艷文劇集活躍的時代,仍是處在戒嚴狀態,因此從中國移植的倫理價值觀和階級意識仍十分濃厚,反應在純樸的農業與工業初興的社會形態上。對於史艷文這樣的民族英雄圖騰,對抗惡勢力的英勇如同當年呼籲反共抗俄的認同,是非常受歡迎且引起觀眾共鳴的模範生。
然而素還真興起的時代,卻是在解嚴前後、經濟起飛的臺灣:歷經民主運動的抗爭,對中國的國族想像開始產生動搖,忠君愛國的儒家道統並非唯一的價值觀;由於過往的單純環境不再,大眾變得更加複雜和個性化,並跟隨著潮流一波接一波,使得社會變遷隨時在發生。
史艷文可以改變身份:變成拾字郎或乞丐皇帝,但始終改變不了他的正統性,光明磊落不玩權謀、戒急用忍皆來自他被道德禮教的束縛,若無法因應社會就只能被淘汰出局。而素還真雖心懷天下,當他面對詭譎多變的時代,使用謀略計算、欺騙敵人或化身暗中行事等,皆是不可避免且願意使用之手段。相較於史艷文的身家清白,素還真的渾沌卻又同時像水一般,因局勢流動而能四兩撥千斤,似入世卻又出世的姿態,令人難以捉摸的魅力,因此即使霹靂偶像不斷出現,始終風靡不墜。
(三篇之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