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7/30 第25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普明照世間
認識咒語 觀音種種名
漫談隨筆 普眼三昧門
 
普明照世間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胎藏界十二院
接續金剛薩埵的最勝堅固智速疾成就,本文將介紹觀世音菩薩的普眼三昧耶。觀音菩薩與金剛薩埵代表修持佛法之二輪,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同樣以左侍「薩埵院」,右侍為「觀音院」的安置,詳見第237期<莊嚴新版 法曼荼羅(之二)>,附圖為「胎藏界十二院」的配置,薩埵院又名:金剛手院,觀音院又名:蓮華手院。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利益眾生之事,娑婆世界受苦眾生只要一心稱名,即時得菩薩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能順應眾生根器,以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種種化度眾生。《普門品》偈頌:「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有心共同研究及貢獻於這一領域者可參與推廣,詳參中華國際梵漢咒語協會 ;相關的出版,可參考著作品 ;而想要聽取咒語讀音的讀者,可參考於Youtube網路梵漢咒語大講堂

觀音種種名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在大乘佛教信仰圈中,以觀音菩薩最為人所稱首,梵名為 Avalokiteśvara,譯作觀世音、光世音、觀自在等。又作Āryāvalokiteśvara,譯作聖觀音、聖觀自在。佛典中觀世音菩薩所演化的名稱相當多,在《房山明咒集》三十卷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卷,都是收錄相關的種種咒語,占滿三分之一的篇幅。其名稱除了耳熟能詳的千手千眼(如圖示)、十一面、如意輪之外,還有「千臂千眼觀自在、白衣觀自在、大白觀自在、多羅觀自在、勝慧尊多羅觀自在、聖財首多羅、毗俱胝觀自在、聖觀自在速疾尊、聖觀自在、十二臂觀自在、青頸觀自在、阿末𪘨觀自在、葉衣觀自在、香王觀自在、高髻王觀自在」等菩薩名。在「觀音院」內眷屬收錄相關名稱,如:得大勢至、二白處(白衣與大白衣)、苾俱胝、不空羂索、多羅、如意輪、喬哩、吉祥、大吉祥、佛吉祥、水吉祥、馬頭明王、蓮華軍荼利、一髻明王等種種名稱。可見其利益娑婆世界之緣深德厚,以種種方便攝化救渡眾生。
普眼三昧門
文/摘自林光明教授相關著作
觀音院通用種子字sa
觀音院,又名蓮花手院,通用種子字為sa(娑,如圖示),《大日經》:「娑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諦不可得故。」(T18, no.848, p.10b)《方廣大莊嚴經》:「唱娑字時,出現證一切智聲。」(T3,no.187, p.560a)此菩薩以修持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而得普眼,而名觀自在。《大日經疏》卷5:「大日右方置大精進觀世自在者,即是蓮華部主,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頂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即是如來普門方便智也。」(T39, no.1796, p.632a)《大日經疏》卷六云:「如漫荼羅海會佛剎微塵數一一善知識,皆一種入法界三昧門。若總觀如是普門大眾,一心住緣而不馳散,即是普眼三昧門,亦名普門世界三昧門。」(T39, no.1796,p.645a)

普眼者,以慈眼普觀一切眾生,隨應根機而說法,示現其所樂欲之身,此觀於諸法離染著,故名蓮華,蓮華即清淨義。修學觀世音之普眼者,以心不馳散,一心悉觀普門示現如微塵數之大眾。

客服專線:(02)2762-5540、傳真電話:(02)2763-2778
地址:10572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2弄36號
「咒語漫談」全部圖文係屬嘉豐出版社,版權所有。
 
「咒語漫談」歡迎諸位大德傳閱。唯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用途時,請先來函取得授權。
非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任何權益侵犯,絕對依法追究。
Copyright © 2006 Mantra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