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29 第42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超越藍綠或新宿主?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團結」是蔡政府攻擊在野黨的政治手段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強制工商業節電 政府要三思
民意論壇 交通筋脈不通…台東還是台東
承認兩岸外交錯誤?大概不可能…
願景回響/老人家搭公車 也需要尊嚴
主戰未必是忠 主和未必懦弱
誰在Google「支那」?藍綠消長留痕跡
聯合筆記/蔡政府的這張期中成績單
學測後怪現象…高三下學期 人人放假去
領導人個性 決定國家命運
李清志/一座山的博物館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超越藍綠或新宿主?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與柯文哲在台北市選舉分道揚鑣,柯文哲順勢打出「超越藍綠」訴求。彰化縣長選戰,柯媽媽幫前台聯立委黃文玲助選;在台北市,除了親民黨與柯文哲結盟,說不會與柯合作的時代力量,其議員參選人卻對是否和柯合體含糊其辭。超越藍綠,似乎成真。

柯文哲說,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思維。似乎與他結盟,才是辨黑白、有思維。但柯文哲從自稱「墨綠」走向「不藍不綠」、「亦藍亦綠」,其實是考量到台北市基本盤藍大於綠;所謂超越藍綠,也是功利選擇。如果台北市基本盤綠大於藍,柯還會隱藏自己的政治傾向嗎?

上次縣長選舉,台聯精神領袖李登輝拒絕為黃文玲輔選,且李的吸票能力亦大不如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更是光環盡失。時力在林昶佐宣布不選台北市長後,也肯定不會有自己的母雞。柯文哲這些盟友,功利的考量,恐遠大於「超越藍綠」的理念追求。

說穿了,這些參選人與柯文哲的共同理念,除了「消滅國民黨」一致,根本無所謂黑白或思維。對柯文哲來說,這些盟友只是他擴大政治影響力的工具;對這些參選人而言,柯文哲只是自己原本宿主消失、萎縮後,所找的「新宿主」。兩者的結合無關理念,只有政治利益。

政治當然不是只有藍綠統獨,但比藍綠統獨更糟糕的,是只有功利沒有理念的政治變色龍。柯文哲和他的盟友們是哪一種,很快可以一目了然。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團結」是蔡政府攻擊在野黨的政治手段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蔡英文總統第一時間強烈抨擊對岸「挑戰台灣社會的底線,我們不會再忍讓」。第二天,蔡總統砲口對內,痛批在野黨「對執政黨批評之嚴苛,及對中國打壓行為之容忍」;她更強調,處理兩岸關係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團結的台灣」。

蔡政府執政兩年,丟了四個邦交國。每次斷交,總統回應的公式都是先痛斥大陸打壓,然後呼籲國人一致對外,「現在是我們要團結的時候」。蔡英文每每都是在這個時候,才會想到團結的重要;只不過話講完了,這個政府仍然持續打擊在野黨,從來沒在行動或政策上有過團結國人的表現。

不同於前三次斷交的是,蔡英文的火氣持續升高,反擊動作更見強化。光是稱呼對岸,就從「中國大陸政府」變成「北京當局」,再變成「中國政府」,這回更直批「中國」。與多明尼加斷交時的談話,還有「北京當局」、「中華民國」,這次則是赤裸裸的「中國」與「台灣」。從初上任時審慎的「維持現狀」,到現在絕不修飾地以「一中一台」架構處理兩岸用語,蔡政府確實是「不再忍讓」。

過去為表達「不挑釁」、「不走對抗老路」,蔡政府即使在實質作為上處處「去中國化」,但口頭絕不承認。這次在「不再忍讓」的政策指導下,陸委會以嚴審大陸官員來訪做為回擊第一槍,這是將既有政策枱面化;換句話說,蔡總統「不再忍讓」,就是「去中對抗」浮現,同時幾乎明言全面向美日傾斜,抗衡中共打壓。

蔡英文說,這些外交打壓是因為「中國不安與缺乏自信」。當要反擊卻打不到對岸時,蔡英文將「不安與缺乏自信」的心理轉向在野黨,她四問在野黨:政府有沒有捍衛台灣的尊嚴?有沒有捍衛台灣人民的安全?有沒有堅持台灣的主權?有沒有堅持不挑釁的原則?她相信自己做到了,所以「這樣的政府不值得在野黨共同支持,共同團結?」

先不說蔡英文提四問有沒有道理,如果將四問裡的「台灣」一詞換成「中華民國」四個字,相信「這個政府」大多數官員都難以回答這四問。當蔡英文以「這個國家」取代「中華民國」後,中華民國如同在「這個政府」裡消失,一切問題的核心就在這裡。當中華民國總統容許他的行政院長在國會宣示「台獨個人理念」,讓「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主導政府工作,連唱不唱國歌都成了新聞焦點;當政府官員連國家定位與走向都說不清楚,誰來捍衛中華民國的尊嚴與主權?美國有「團結在國旗周圍」的說法,這個政府要朝野團結在那一面旗子之下?

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天更怒嗆藍委,「為什麼我們說中國打壓就要被你們指責?」其實沒有人不正視中共打壓的事實,但也沒有人能接受政府將外交失利歸咎於在野黨「不團結」的做法。蔡政府不肯面對兩岸政策失誤,誤判對岸會基於兩岸現實和民進黨政府談判,結果現狀無法維持,兩岸越走越僵,台海風雲險惡,隨時可能出現擦槍走火的危機,難道這是蔡政府「捍衛台灣人民安全」的成果?兩岸無解,南向難見成效,外交一再受挫,民進黨政府還強調是「捍衛台灣尊嚴、主權」的成果?口頭說不挑釁、不對抗,卻讓政府與學界瀰漫著「談陸色變」氣氛,對付不喜歡的在野人士,先扣紅帽子再論法理是非,讓台灣社會形塑出前所未見的分裂與對抗氛圍,蔡政府失策失職至此,還要以四問攻擊對手來轉移執政危機,真是豈有此理。

民進黨政府不肯面對執政無力事實,反而以外交受挫做為政治動員手段,讓「中國因素」介入說來主導年底地方選舉走勢,這是要用對抗來保民進黨的執政,「團結」只是蔡政府用來攻擊對手的政治手段,這才是台灣難以團結的根本原因。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強制工商業節電 政府要三思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還沒進入盛夏,昨天國內用電量已打破5月單日用電量的史上最高紀錄,備轉容量率跌到3.59%,備轉容量剩下129萬瓩,距離低於90萬瓩就會亮起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只剩一步之遙,凸顯今年供電情勢之嚴峻。為度過今年夏天的供電危機,政府計劃在下月中起實施工商業強制節電措施,對於全國用電契約容量逾1,000瓩的用電大戶,若預估隔日供電將亮出紅燈,這些用戶就必須配合降低用電量,否則會面臨電價調漲等懲罰。

這項措施還沒上路,工商界的反彈聲浪已起,反彈理由之一是蔡總統上任前與上任後均強調推動能源轉型不會造成缺電,如今卻強制工商界節電。雖然行政院強調,這是「削峰填谷」,並非減少向工商界供電,但實際上就是要降低工商界在供電尖峰的用電量,以度過缺電危機;第二個反彈是第3季為工商界用電高峰,不論是製造業要趕工以應付年底前的訂單旺季,或百貨等流通業在夏季必須利用空調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強制節電將打亂企業的營運節奏。

蔡政府使出這麼重的手段,看得出政府極力要避免出現供電缺口,希望不要重演去年815大停電事件,令產業界對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失去信心。但如此的猛藥是否真能對症下藥,還是會進一步加劇產業界的疑慮,值得商榷。

政府認為強制工商界節電,只是要將尖峰的用電轉移至離峰,藉此避開尖峰供電不足的困境。但對工商界而言,一旦有重要訂單、甚至急單,24小時不間斷生產都可能趕不及供貨,而政府實施強制節電是前一日才通知業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幾乎難以應變,節電達標的難度必然大增。不少企業更質疑,政府希望產業界拚經濟,但拚經濟的同時若因而未達政府的節電目標即被懲罰,這樣的施政思維豈非矛盾?

對產業界而言,穩定的能源政策與穩定的能源供給一樣重要,前者可以讓企業制訂長期發展目標時有一個明確的依據,後者則提供產業界一個良好的生產與經營環境。如今,蔡總統上任才兩年多,國內供電已從不缺電到瀕臨限電,強制產業界限電的措施,從政策醞釀到上路,竟只給工商界不到三個月的應變時間。不論從短期或中長期來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都讓產業界難以放心。

由於產業界的反彈,加上政府來不及完備相關配套措施,強制節電措施似有延後上路的跡象,但政府仍希望趕在今年夏天用電高峰前實施。我們呼籲政府應重新考慮在今年實施強制節電措施的必要性,改以短、中、長期的配套,與產業界攜手度過能源轉型完成前的供電吃緊期。

在短期內,政府應加速審查核二廠2號機再運轉案。核二2號機之前因歲修、再運轉不順利,還在停機中;由於該機組裝置容量達98.5萬瓩,不但是目前最大的核電機組,且位於缺電的北部地區,核二2號機的再運轉對今年夏天的供電至關重要。若核二2號機安全無虞,政府就必須加速讓機組歸隊發電;反之,若核二2號機仍有運轉的疑慮,政府現在就應該提出應變方案。

在中長期方案上,政府除了要加速推動電源開發,穩住目前岌岌可危的供電,在需求端上可用胡蘿蔔與棍子雙管齊下作法,鼓勵用電大戶減少用電。政府可使用的政策工具,包括提供產業界購置節電設備相關優惠,對於長期高耗能卻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則可考慮提高電價,引導這些產業轉型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方案遇到瓶頸,拿產業界來開刀,實屬不智,除了傷害產業界對政府的信賴,也不利我國對外招商形象。要求產業界節電的棍子不是不能用,但是要給產業調整的時間與環境;如果輕易地就揮出強制節電的大棒,何異不教而殺,施虐企業,蔡政府必須三思。

   
民意論壇
交通筋脈不通…台東還是台東
陳劍賢/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台東市/聯合報

台東縣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運動觀光產業,力圖翻轉台東,民眾有相當感受,唯認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期望的落差,咸認為是交通建設趕不上產業發展。台東雖擁有許多自然美景與文化資產,但因為火車票一票難求,降低了觀光客到台東旅遊意願,農產品也因運輸成本較其他縣市高,喪失競爭力。

近年來交通部雖有若干公路建設及軌道建設,但比起西部交通建設仍有天地之差。台東境內之鐵路仍是單軌,南迴鐵路電氣化預計一○九年才能完成,至於公路大部分仍為單向單線道,南迴公路拓寬工程也都是截彎取直工程,行車時速大都限在六十公里以下,單軌單線的交通,台東的經濟能起飛嗎?藍綠都說要照顧台東鄉親,難道只是張永遠無法兌現的選舉支票嗎?

有關交通建設,筆者綜合台東鄉親的意見,提供中央政府參考。

一、花東鐵路及南迴鐵路雙軌化刻不容緩:每逢連續假期,國人欲到台東旅遊,可說是一票難求,癥結還是單軌鐵路,運能有限,加上普悠瑪及太魯閣號只有八節車廂,且不能加掛,筆者建議治標之方法是應調整為長編組(每列車十二節車廂),供東部鐵路載客使用;長久之計是早日完成雙軌化及截彎取直,運能才能提升。

二、南迴公路拓寬為四線道公路:目前南迴公路拓寬工程係從太麻里至屏東草埔,工程重點是截彎取直,部分道路仍為二線道,遇上聯結車,母雞帶小雞的車流影響車速,且該工程只拓寬到草埔,草埔到楓港未拓寬,讓台東人有為德不卒之感。一勞永逸的方法,係拓寬為四線道公路,及延長拓寬至楓港以銜接台一線。

三、興建花東快速公路,打通台廿六線公路:公路總局一○六年可行性評估報告,以交通流量不足為由,停止興建花東快速公路的計畫。但公路建設應以全國民眾的利益來考量,不只是以花東區域居民的利益來考量,興建花東快速公路,才能帶動花東區域經濟的發展。

台廿六線省道是台東鄉親引頸企盼打通的道路,無奈的是因屏東縣政府將旭海至觀音鼻附近地區劃設為自然生態保留區,故屏東端七公里仍未興建,殊為可惜。筆者懇請中央居中協調,圓台東人的夢,並打造第一條國家級景觀道路,創造屏東縣與台東縣雙贏的效益。

台東交通建設影響台東經濟的發展,受限於交通瓶頸,產業競爭力大受影響,唯有花東及南迴鐵路雙軌,南迴公路四線道,興建花東快速公路,打通台廿六線公路,才可以縮短台東與西部城市距離,加速台東觀光產業與農業發展,交通順暢,讓台東不只是台東,否則台東還是台東。

   
承認兩岸外交錯誤?大概不可能…
楊承達/前駐海地大使、台大政治系/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執政兩年以來,已有四個邦交國與我國斷交。外交一再失利與挫敗已使國人震驚,更令人訝異的是蔡總統對此次斷交事件的反應。

蔡總統大概以為只要幾個反中的美國國會議員在美國參眾兩院多通過幾個友台的決議案,美國多賣一點武器給我們,加上對台灣未被邀請為WHA觀察員在大會上口頭表示遺憾,台灣就可高枕無憂了。

筆者在卅年外交生涯中曾在歐洲十年、美國六年、非洲與加勒比海七年,期間多次參與推動我國參與包括WHA在內的國際組織活動,所獲的經驗為:沒有一個無邦交國家對我國抱有成見,也沒有一個國家不願意在其能力範圍內與我合作或發展實質關係,但不能傷害到他們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樣的情況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在可見的未來仍將如此,這就是國際現實。

蔡總統雖未明言,但她所說的「這次的WHA得到有史以來最多國家的聲援」,應是指除我十八友邦外,另有美、加、日、德、澳、紐六國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支持我國參與WHA。

所謂間接支持,就是未指稱台灣,只是泛泛地表示,為了大家的健康,WHA應該讓大家都來參加,不應該有人被遺漏。除美國外,其他五國代表的發言大致如此,這就算是在兩岸外交戰場上支持我們了嗎?這種惠而不費的遊戲,美、日多年來即一再使用,了無新意,不知蔡總統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筆者在台大政治系兼任「外交實務」課程,有鑑於兩岸關係惡化,我外交益遭挫折,友邦數字趨近於零非不可想像,但不知青年學子有何看法?爰提出一系列題目,將四十五位同學分成六組,請他們提出報告。研討題目主要包括:邦交國數目是否為我國以主權國家身分參與國際社會的必要條件?友邦如向我需索,應如何處理?我駐外館處的數目是否恰當?外交與兩岸關係連動,我應如何合理處理兩岸關係?

令人驚豔的是,每一組都提出不乏理想但亦務實的見解。每一組都認為邦交國數字不重要,即便我國未獲任何國家承認,仍是主權國家,但一定要有若干友邦,因為至少可以為我們在國際發聲;援外要規範,要量力而為,不能資助貪腐,不接受要挾;駐外館處數目及規模應依照國家目標需求設定;兩岸關係要改善,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也要堅持主權和主體性,努力發展經濟,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促進民主政治、保障人權,與國際接軌,平衡外交,不一面倒向大陸或美日等。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子並不反對九二共識,也認為應與大陸做某程度妥協;這個結論與我在去年六月對同一門課學生的測試結果相同,顯示所謂年輕世代反中,其實是錯誤印象,其比例與十年前相較,或許有增加,但仍屬少數。

要蔡總統承認兩岸及外交政策錯了,大概是不可能了。但還是誠懇希望她好好看看年輕學子的看法,因為未來是他們的。如果蔡總統一時找不到台階下,建議不妨召開外交與兩岸國是會議,聽聽各界意見,相信對改善當前情勢及國家前途,都會有很大幫助。

   
願景回響/老人家搭公車 也需要尊嚴
余曉梅/家管(南投市)/聯合報

看到廿八日聯合報頭版願景工程「老人移動權蹲在原地」報導,照片中孤獨等車的老人,真是心有戚戚。

筆者家住南投市,不算是偏鄉,大眾運輸工具也算方便,美中不足的是南投市、集集、水里等濁水溪沿線,只有一輛方便老人搭乘的低地板公車行駛(台中-水里),而且經常在維修。

每次看到老人家辛苦緩慢的上車,有些老人家甚至還要四肢並用才能爬上車。除了不捨,也感慨城鄉果真差很大,因為都會區大多是方便老人上下車的低地板公車。

縣府為鼓勵老人多出外走動,把老人免費乘車額度從三百提升到一千元,大多數的運將也都能體諒且很有耐心等待,許多老人卻都不曾使用,原因是公車階梯讓老人家生畏,也沒有尊嚴。

筆者以為交通部應研議勸進、規範或補助客運業者,購進一定比例方便老人搭乘的車輛。甚或在前瞻計畫的龐大預算中撥出幾千萬,讓老人家也能受到前瞻的眷顧,能夠走出家門,有尊嚴的搭車到醫院、訪友、購物、旅遊,免得待在家裡悶出病來,增加個人及政府的醫療負擔。

   
主戰未必是忠 主和未必懦弱
羅智強/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台北市/聯合報

失去第四個邦交國,蔡英文總統公開宣示「對中國不再忍讓」;蔡總統的霸氣,讓我想到一段名句「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對民進黨來說,接受「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就是「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了,所以寧願當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來與對岸「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只是,這段古人所言,仍是出自慈禧太后引發八國聯軍的「對萬國宣戰詔書」。要講道理,慈禧太后說洋人「欺凌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洋人這麼過分,慈禧太后「不再忍讓」,也很有道理不是嗎?

但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清廷一戰即潰,慈禧倉皇出逃,臣民死傷無數,整個大清國,就此走向敗亡。更有古今對照感的是,那些反對慈禧太后開戰的大臣,也被慈禧太后視為(容我用民進黨的語言翻譯一下)「對朝廷批評之嚴苛,以及對洋人打壓行為之容忍,卻讓全體國人同胞難以理解」,處死了主和的大臣,就是後世所謂的「庚子被禍五大臣」。

今日看來,誰是忠臣,是那些逢迎慈禧主戰的王公貴族,還是明知「政治不正確」,依然試圖避免戰禍的主和派呢?

遭受欺凌,主戰不一定忠,主和也不見得就是懦弱,一切還是要回到「實力原則」。國際社會不是沒有雞蛋生存的空間,但最怕的就是雞蛋自以為是石頭,要跟強權硬碰硬,就像一九○○年的慈禧,也像今天的民進黨。

相較於清朝晚期被列強當作「次殖民地」的處境,今天的兩岸關係其實和緩得多,中國大陸打壓中華民國,我們當然不認同,但問題是,馬英九時期沒有這樣的打壓,蔡英文上台卻有,這中間難道不是賴清德「台獨工作者」的言論挑唆所致?

去年台灣對大陸還能保有七八七億美元的順差,大陸也祭出許多惠台措施,許多年輕人到大陸迎接挑戰,這樣的兩岸,有需要「不惜一戰」嗎?

筆者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對抗只會惡性循環,從外交對抗,到經濟的對抗,只要民進黨不改變方向,最後必然是準軍事、乃至於軍事的對抗。

兩岸相爭,台灣明明是弱勢的一方,蔡英文卻要學慈禧太后,去做石頭式的碰撞,一一八年前的歷史,難道還不能讓民進黨學到教訓?

   
誰在Google「支那」?藍綠消長留痕跡
陶在樸/陸委會前咨詢委員(桃園市/聯合報

說過的、寫過的會留下痕跡沒有人質疑,但想過的會留下痕跡嗎?大部分人回答NO。

美國有個大數據新秀史提芬斯.大衛道維茲,他雖然沒有發明可以偵探「想過」的科學儀器,但他卻查得出那些事「想的和說的」不一樣。德國語言學家魏斯格貝爾認為語言塑造世界觀,相同觀點的人說同樣的話。大衛道維茲使用大數據的方法對魏氏理論進行實證,他利用Google的「趨勢」工具追蹤歧視語言,發現Google的大數據其實是窺探內心活動的無形窗口。

美國種族衝突激烈,但社會學家窮盡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的各種工具,也無法了解白人種族主義的比例和分布,尤其是歐巴馬當選總統之後,因為面對訪談和問卷大家都在說假話。幾年前大衛道維茲寫博士論文利用Google的「趨勢探索」搜尋歧視語言「nigger(黑鬼)」,結果得到一張地圖,這張地圖和後來川普的選票地圖完全重疊。原來很多人對調查說假話,只有面對具有隱私性的網上搜尋吐露真言。

筆者如法炮製頗有收穫。挖掘藍綠陣營互相叫罵的髒話庫後,筆者發現常用的髒話計有:死阿陸、426、外省豬、支那、支那賤畜、皇民等等。叫人大吃一驚的是「支那」的網路聲量竟高過「見鬼」,而與「他X的」同等。歧視語「支那」與「黑鬼」同出一轍,在美國罵「黑鬼」的可視為白人種族主義者,在台灣罵「支那」的可歸納為政治光譜綠色的一群。

筆者將「支那」填在Google Trends的關鍵詞比較欄目中,得到一張「支那」的搜尋熱度曲線。重要發現如下:

一、最近五年來「支那」的搜尋熱度平均為廿四%,「他X的」廿五%,「見鬼」十五%,有多少人在罵「他X的」,大概就有多少人也在罵「支那」,全台灣估計在幾萬到幾十萬之間,這就是大數據。

二、在地理分布上叫人意外的是北部的搜尋熱度高於南部,最近搜尋熱度最高的是桃園,其次為新北、台北、高雄、台中和台南。桃園居首與二二八潑漆事件有關,根據媒體報導,肇事者不僅潑漆又大罵「支那」。

三,網民在搜尋「支那」的同時,最相關的另一條搜尋是什麼,叫人出冷汗,它是更為惡毒的「支那賤畜」,可見「支那」的政治跨度有多大。

如果以時間做軸線,筆者發現「支那」搜尋熱度曲線(與網路聲量相似)逐年下降:二○一三年五月至一四年五月平均為廿七%,二○一七年五月至今平均數已下降到廿一%。就短期而言「支那」的搜尋峰值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網上搜尋者由分散到收斂及搜尋的隊伍回歸到基本盤。

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隨著執政黨的各種錯誤,綠色光譜的消退還會持久且加劇!

過去缺少判斷方法,來分析基本盤有沒有移動和怎樣移動。Google搜尋使得「人在做天在看」的信條變成可以透明的數位檔案,想過的、說過的必留下痕跡。相信在現有分析基礎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關鍵詞地圖,為各類研究、尤其是選舉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這是大數據帶來的社會學新勝利。

   
聯合筆記/蔡政府的這張期中成績單
許俊偉/聯合報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上周公布二○一八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在四大評項名次全下滑,整體排名由去年的第十四名降到第十七名,九年來最差。中國大陸一口氣上升五名到第十三名,世界競爭力反勝台灣;昔日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更分居二、三名。

這是蔡政府執政兩年交出的成績單,很難看。仔細端詳期中考表現,處處紅字。台灣在「經濟表現」評項退兩名,主因是國際貿易與投資下滑,國際投資更驟降十二名;「政府效能」也掉兩名;「基礎設施」滑落一名;「企業效能」大跌五名,勞動市場慘跌十二名,裡頭的縮短工時細項指標,暴跌十七名。

國內經濟未見明顯改善,國際貿易和投資評比勢必沒有好成績,不意外。但兩年內修了兩次的勞基法,原本目的要縮短工時、增加企業用人彈性,堪稱蔡政府最用力執行的修法之一,實況卻修到讓台灣競爭力跌最深,不僅勞動市場競爭力大幅倒退,縮短工時還被評為退步最多,尤其諷刺。

難怪勞團批勞基法「修惡」是倒退修法。資方的商總理事長賴正鎰針對IMD排名也說,兩岸關係不好、法規不斷限制企業發展是競爭力下滑主因,感嘆蔡政府忙著「搞文革」。

其他像在人才和高教競爭力上,台灣同樣欲振乏力。在對岸祭出卅一項惠台措施、放寬學測均標即能申請赴陸讀大學的競爭優勢下,台灣高中生今年趨之若鶩;反觀昨剛出爐的今年國內大學學士班招收陸生招生簡章,陸生名額再減為八百人,已是連三年下修。「我消你長」,但我們未見蔡政府的具體因應作為,看到的卻是政府單位幾乎只剩下「關切」高中校長這一招。

而就在對岸積極對台搶才之際,「沒招」因應的蔡政府,倒是窮盡洪荒之力頻頻出招追打台大,但沒有校長的國內龍頭大學,如何引領高教界拚台灣競爭力?

台灣不少方面的競爭力下滑早非警訊,多年來已是各界疾呼調整體質的老病灶。如今蔡政府執政兩年讓台灣邦交國少四個,在國際和外交處境持續被逼到牆角、邊緣化之際,以往至少還能拿出來「說嘴」的各項競爭力也節節敗退,台灣還剩下什麼?

如果蔡政府最有競爭力的優勢剩下島內惡鬥、分裂,下一張期末成績單,台灣人會用選票自己來評比。

   
學測後怪現象…高三下學期 人人放假去
林沐雨/行政人員(高雄市)/聯合報

筆者辦理大學多元入學業務,常與高三同學接觸。學測考完之後,學生好像覺得完成高中的任務了,第六學期該是放鬆時刻,有人開始請假了;只是還有很多報名資料需同學簽名,我一直廣播,卻都沒反應,只好跑到教室找人,才發現原來大半同學都請長假了,根本沒來學校。

同學自己會算得剛好,大概請幾天假,不會影響到畢業;加上現在是學年學分制,也算好必選修學分數,如果足夠了,連補考都不願來參加。有的同學來學校,只是為了湊足夠的上課時數。

找不到人只好打電話到家□找,都在家睡到自然醒,即使來也是姍姍來遲,腳穿拖鞋手拎早餐,晃悠晃悠走進來,根本視學校常規為無物,整個班只有零零落落的人,即使還要考指考的,也寧願請假去衝刺班。

一個多元考試制度,讓高三下學期形同虛設,沒有幾個同學在上課了,但高三下還是有正規課程,也讓高三變成兩個世界,考上的校園□趴趴走,或者根本不來了,沒考上還要奮鬥的,也顯得心浮氣躁。你說學校可以為這些學生安排活動,問題是那來人力和師資去帶他們?現在最多只能讓他們當義工,或由他們請假去。

   
領導人個性 決定國家命運
祝仲康/大學兼任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美朝峰會,一夕數變。忽而胎死腹中,忽而峰迴路轉,吊足全球觀察家的胃口。

不過根據美國有線新聞網記者希利查在三月對川普性格所做的分析,可知川普一定會舉行美朝峰會。

原因有五:一、川普自詡是偉大的締約者。若不會談,如何證明?二、川普自認是歷史開創者。若不會談,如何締造歷史?三、川普特立獨行。若不會談,豈不墨守成規?四、見招拆招,是川普的本性。揚言不談,只是逼談並拉高籌碼的招數。五、他無法忘情實境秀。只要想到峰會就是吸引眾人目光的國際大秀,他就非去不可。

領導人的個性實係政治運作的重要變數,可以興邦,可以喪邦。

同樣的,兩岸關係與台灣民眾的安危也正繫於台灣領導人的個性。蔡總統豈可一意孤行乎!

   
李清志/一座山的博物館
李清志/聯合報

今年文博會主場館展出「一座高山博物館 Body Knowing」,由當今明星策展人格子(王耀邦)設計,展覽拋開傳統單純科普或地形學的表現形式,試圖以身體感知作為探索我們生活環境的基本,帶領參觀民眾了解台灣最重要的,卻經常被遺忘忽略的地理領域。

高山的確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地理特色,許多外國人慕名來台灣,不是要看中正紀念堂或是一○一摩天大樓,而是想來台灣登山探索自然秘境;不過國人對於台灣的高山卻十分陌生,甚至大部分的人從未去攀爬過台灣的高山,原因源自於過去黨國政權對於人民的嚴加控制,不希望人民靠近海邊或進入山區,在海邊及山區設置許多檢查哨站,所有人想出海或進入山區,都必須提出申請,甚至有配額限制,使得登山這件事成為十分困難或不容易的事。

我們的教育基本上也不鼓勵國民去登山冒險,因為害怕山難或溺水;國民教育過程中,不知不覺灌輸青年學子,只要「乖乖待在教室讀書就是好學生」的犬儒書生觀念,導致我們年輕人普遍缺乏冒險犯難的精神,造就了一批批只會躲在教室讀死書的飼料雞。

對於山的不認識,對於海的不熟悉,使得人民不懂得珍惜國土的山林,也沒有尊重山海的觀念,最近甚至出現「霸占山、霸占海」的房地產廣告標語,讓人十分傻眼。

在與策展人格子討論中,我們都不約而同提到日本東京高尾山的599博物館。高尾山是距離東京都最近的一座山,說是高山,其實標高只有599公尺,但是這座山從一千多年前,就被視為聖山而加以保護,江戶時代德川家族也特別保護這座山林,甚至有規定濫墾濫伐、破壞高尾山的人,要被處以極刑。

599博物館位於東京近郊高尾山登山口處,簡潔明亮的博物館,由設計師大黑大悟所設計,用簡單清楚的平面設計方式,去介紹高尾山的動植物、歷史,以及高尾山的登山路徑等等,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登山客在登山之前,可以先了解這座山,並且知道如何愛惜保護這座山林。

這座博物館的展示設計規畫非常出色,所有去過599博物館的人都對這座博物館的設計印象深刻,因為即使沒有去攀登高尾山,只要到這座博物館參觀,就幾乎可以對這座山有概括的了解。博物館中還有Play Mountain區,設置模擬高尾山山巒起伏的模型,讓有些無法跟父母去爬山的小小孩,可以在此攀爬玩耍體驗。博物館也有599咖啡館,以及以599高尾山為主題的紀念品商店,其中販賣的599 Book是一本設計周全的博物館書,可說是整座博物館的濃縮版本,非常值得收藏。文博會「一座高山博物館」的展覽結束後,大家都很感慨,其實台灣高山眾多,許多山都比高尾山不知道豐富多少倍,可是我們居然連一座像樣的「高山博物館」都沒有!

登山者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曾說:「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讓我們的國民更親近高山、更認識高山,他們會更謙卑,更懂得尊重高山,懂得愛惜我們的山林與土地。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成年旅客新趨勢 「道路學者」平均70歲!
主辦蘇利文夫婦出國學習計畫的「道路學者」成立之初,是個提供60歲以上成人大學校園非學分制課程的組織。現在該組織提供他們所謂的全球教育性旅行冒險。所有成人都歡迎報名,不過愛好者年齡通常偏高,「道路學者」的平均年齡是70歲。

過度眨眼和眼睛發炎 小心是眼瞼痙攣!
眼瞼痙攣剛開始的徵兆一般是過度眨眼和眼睛發炎,有時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例如明亮燈光、疲勞或情緒緊張。這種痙攣現象在睡眠中往往會停止,不過在醒來後幾個小時又會再次出現。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