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30 第42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吳茂昆驚奇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政府蒐集政治檔案的項莊之劍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再啟貿易保護調查 台廠快備戰
民意論壇 民進黨講團結,很諷刺
追求文明社會的「家和萬事興」
去梯言/起風了,總統!
教育大崩壞 教長下台就算了?
拔管「小咖」走了 後面影武者…
拔管教長下台 台大愈挫愈勇
劉維公/數字會說話
願景回響/捐車設站…還要讓年輕人留在部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吳茂昆驚奇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初步完成階段性拔管任務的吳茂昆,奇蹟似地挺了四十天!雖然他只堪得到一個權欲薰心、利令智昏的下場,但蔡政府還將會為其蹂躪教育的蠻橫作為付出代價。

潘文忠只能濫權卡管,吳茂昆更能違法拔管。四十天來,整個蔡政府全力圍事,不斷在台灣教育史上寫下「吳茂昆驚奇」。

教育部拔管跨部會議,吳茂昆主導射完箭再畫靶,窮盡洪荒之力羅織罪狀,還不給救濟機會。如此踐踏大學自主,漠視法治人權,吳茂昆可名列台灣教育史冊第一人。

吳茂昆一身爭議,為台灣教育帶來的負面示範,也是史無前例。管中閔被指控的罪狀,在吳茂昆身上更嚴重;吳茂昆捲入的專利、自肥等爭議,則遠非一般教師所能及。

至於政院團隊掩護吳茂昆爭議的詭辭,更讓人嘆為觀止。一句「吳茂昆違法,不代表管中閔可以違法」,道盡其中的政治算計。終於,管中閔的罪狀還只能羅織,吳茂昆所涉違法赴陸,已讓徐國勇再怎麼勇也難袒護了。但台灣的民主法治與教育價值,卻已遭難以回復的傷害。

蔡政府為拔管而連折二個教長不足惜,吳茂昆甘為政治打手而毀學術聲譽亦不足憐,但一齣「吳茂昆驚奇」,踐踏大學自主、毀掉高教競爭力,令人驚心;破壞教育價值,給學子最壞示範,令人痛心。

吳茂昆說從沒遭受如過去一個多月來對人格的嚴重汙衊與羞辱;但他去來教育部,台灣也從沒遭受如過去一個多月來對教育的嚴重汙衊與羞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政府蒐集政治檔案的項莊之劍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預訂月底掛牌,作為重要配套的《政治檔案法草案》也已出爐。在《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相繼上路後,政治檔案法是第三個與轉型正義相關的法案,同時也是促轉條例裡唯一明訂必須「另以法律定之」執行相關業務的法令。民進黨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如此看重「開放政治檔案」,恐怕並不僅僅是基於轉型正義而已。

依照促轉條例和政治檔案法,必須「開放」的政治檔案主要來自兩處:一是政府機關,二是民間團體或私人。先說政府機關部分:民進黨既已執政,相關檔案開放與否,本不成問題。即便有檔案被列為機密、極機密甚至絕對機密,依《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原核定機關或上級機關即有解密權限,是否開放或集中歸檔,都不需另立新法就可進行。

由是可知,促轉條例和政治檔案法要徵集的「政治檔案」對象,主要還是團體和私人。再從促轉條例所列罰則僅限團體而不針對私人看來,目標當然就是民進黨主要對手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

政治檔案法的母法是促轉條例,但奇特的是,兩者對「政治檔案」的定義並不相同。政治檔案法的開放檔案主體是抗日勝利起到解嚴間與二二八事件及內亂、外患等相關案件的檔案;但促轉條例則包山包海,擴及這段期間個案和體制上的各種檔案、紀錄與文字。

無論何者,由於促轉條例和政治檔案法都賦予相關團體「主動通報」的義務,一旦立法通過,國民黨就必須面對二種抉擇:一是配合調查,整理所有黨史資料後「主動通報」並交出檔案;二則不予配合,坐等相關行政和刑事裁罰。

依促轉條例規定,隱匿、損毀檔案者,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拒絕將檔案移交為國家檔案者,則處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處罰不可謂不重。即便國民黨選擇配合,自行整理資料後交出,在所謂「政治檔案」十分抽象,兩法又定義不一的情況下,仍很可能挂一漏萬,若要免責,恐怕只能把檔案全部交出。

平心而論,過去黨國一體時代,國民黨確實握有不少與政府運作相關的文件和檔案,就歷史研究和保存史料的角度言,這些資料交給政府保管、處理並非不可行。然而募集資料的同時,卻硬要冠上「轉型正義」的帽子,豈非認定持有者就是必須被轉型正義者?這種價值判斷,實與中立客觀的研究態度相左。

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取得相關史料後,恐怕也不會忠誠的只拿來做為「轉型正義」使用,更多的可能,還是政治操作。

茲舉幾個例子:國史館自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即致力於「轉型正義」的史料蒐集,其中「二二八事件」當然是主要標的。去年二二八前夕,國史館公布了「陳儀曾向蔣請兵」,以及「美國官員曾主張助台灣獨立」文件;今年二二八前夕,國史館又公布「美國領事館指出陳儀部隊曾用達姆彈攻擊人民」文件。這些選擇性的片面文件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政治效果,一望便知。尤其美國領事館所指達姆彈攻擊一事,根本無絲毫證據,政治操作意圖一覽無遺。

因此可以想見,當國民黨將黨史館所有資料交出後,全部資料都只會變成民進黨政府回過頭來對付國民黨的工具,甚至選擇性「開放檔案」,亦不在話下。更不用說從促轉條例到政治檔案法,向「相關團體」徵集「政治檔案」,已是將私產化為公產的強取豪奪行為了。

蔡政府若真有心還原歷史,就別再用「轉型正義」政治口號處理史料,先建立信任,然後認真的把史料交給民間公正客觀處理。若是被深綠綁架,一心只想追殺對手或利用建構自己的歷史論述來獲取政治利益,除了討好深綠,其實誰也騙不過去。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再啟貿易保護調查 台廠快備戰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和中國大陸日前才發表聯合聲明,決定貿易戰暫時休兵,並將採取有效措施,以解決貿易失衡問題,美中貿易緊張關係似乎得以舒緩。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美國川普總統最近又要求商務部根據「貿易擴張法」232條款,針對美國進口車輛及其相關零組件,調查是否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此舉再度使全球經貿陷入動盪,大幅升高全球貿易緊張情勢。

川普認為,進口車輛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大增,美國車輛產業就業人口則相對減少;而且,由於競爭力下滑,也連帶影響美國產業的研發投入及創新能量,所以有必要採取必要行動。前次美國根據232條款,對進口的鋼鐵產品及鋁製品展開調查,引發軒然大波;這次川普打算如法炮製,針對車輛產業展開調查,可能再加徵高達25%的額外關稅。

川普此次的目標並非針對中國大陸,而是歐盟、日本、墨西哥及加拿大等美國主要汽車進口國家,從而引起這些國家的極度不滿。川普主要目的是在討好美國車輛生產大州,例如密西根州及俄亥俄州,以因應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這兩個州不但是川普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的關鍵州,也是今年11月期中選舉的觀察重點,更是2020年川普想要競選連任總統的關鍵票源。川普此刻展開行動,不但政策宣布得突然,也凸顯出政治操作之斧鑿斑斑。

美國對車輛產業展開調查,也可以對正與美國進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的加拿大及墨西哥施加壓力。車輛議題是目前這項協定陷入談判僵局的主要原因,川普另闢戰場,用意不外是壓迫加墨兩國接受美國提高車輛在美生產比重的要求,以此換取未來在232條款下可以豁免關稅的條件。

未來若是加拿大及墨西哥得以避開232條款,接下來就變成是日本及歐盟首當其衝,成為美國這項政策下的最大受害者。所以日本及歐盟除了表示抗議外,也積極準備尋求其他救濟管道。

其實,美國國內對此也有雜音,認為若是一旦加徵額外關稅,會帶動美國國內車輛價格上漲,影響到美國消費者購車意願,從而縮小車輛市場規模。同時,如此也會增加美國國內車輛產業進口外國零組件的成本,進而削弱競爭力,反而可能會傷害到美國的經濟及就業。

未來這項調查的時間可能長達半年以上,台灣相關產業應該及早做好準備,以免重蹈覆轍。以上一回鋼鐵產品的案例來看,台灣依照美方建議,限制進口中國大陸鋼鐵原料,以降低輸美鋼鐵產品的含中成份,政府甚至主動對中國大陸鋼鐵產品展開傾銷調查。但是,迄今我們仍未爭取到關稅豁免,相較於一些主要國家已得到豁免,對國內鋼鐵業非常不利。

未來在232條款下,車輛零組件應是台灣產業受到影響的主要項目。台灣車輛零組件主攻美國售後服務市場(AM),與其他國家有所區別。因為車輛零件種類繁多,能銷售到美國市場的零件,多數是當地生產不符生產成本的產品,加下台灣擅長的車輛零件多屬於少量多樣的產品,未來若是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對於台灣業者的實際影響幅度,有待完整的評估,不可輕忽。

其次,若是對車輛加徵關稅,可能會使車輛銷售量下滑,對於售後服務市場所衍生的衝擊也需納入考量。

所以在這段調查期間,台灣實應利用各種管道,強調輸往美國市場車輛零組件的特性,並不屬於外國車輛供應鏈的一環,非但不會對美國相關產業產生直接競爭,反而有利活絡美國車輛售後服務市場,嘉惠美國消費者。

另一方面,川普的箭頭指向車輛產業,中國則宣布從今年7月1日開始將汽車關稅降至15%,汽車零組件關稅降至6%。未來全球兩大車輛市場的關稅一升一降,勢將改變全球車輛產業競爭態樣,乃至重組版圖,凡此政府及相關業者都應未雨綢繆,預先規劃因應方案。

   
民意論壇
民進黨講團結,很諷刺
陳長文/海基會首任秘書長(台北市/聯合報

民進黨執政後,面臨斷交潮,不意外;指責大陸打壓,也不意外;讓人意外的,是蔡英文總統公開指責在野黨「不團結」。

民進黨,有資格說「團結」兩字嗎?

我們都還記得,民進黨是一個因為黨派考量就把手伸入大學自治,違法不聘任校長當選人的政府。

民進黨是一個把軍公教視作仇敵,一方面舉債浮濫支出,一方面違背對軍公教退撫承諾的政府。

民進黨是在分配前瞻計畫預算時,不公平對待非執政縣市的政府。

蔡總統選前「謙卑、溝通」,選後改為「急行軍」,倚靠著國會絕對多數,忽略反對意見,漠視法定程序,這樣的政權怎麼可能團結國家呢?

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民並沒有授權民進黨去對抗中國大陸。選前,蔡總統承諾的是「維持現狀」、「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而當選後,「掛羊頭、賣狗肉」,這已經先背離了民意,又怎麼可以要民意為民進黨背書?

還記得一月M503航路事件,陸委會警告陸方「若一意孤行,必須承擔影響兩岸關係的嚴重後果」。四個多月後,承擔後果的是台灣人民,台灣進不去WHA,又失去兩個邦交國。

現在換成蔡總統出來宣告,「對中國不再忍讓」,又要逼迫台灣人民處在兩岸對抗的前緣。應該要問的是,難道人民還要「忍讓」這樣背離政見的總統,這樣黨同伐異的政府嗎?

現在是民進黨與對岸的對抗,台灣人民只是無奈被政府推到第一線,承受中共反獨壓力。斷交也好、進不去WHA也罷,只能影響到百姓,而不是廟堂之上享受資源的民進黨人,蔡總統砲口轉向國民黨,更顯示只在意選舉勝負,而非國計民生。

既然民進黨只在意選舉,那也就只能藉由選舉,制裁民進黨,這也是台灣人民要做出決定的時刻。

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廣積糧、緩稱王」,也就是先累積實力、不追求虛名,這也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本質。民進黨卻是反過來,為了做不到的「台灣獨立」,要把兩岸從交流變成冷和,再從冷和變成對抗。

如果我們不希望下一代生長在一個切斷與大陸交流的台灣、一個把資源拿去與大陸對抗的台灣、一個面臨戰爭風險的台灣,那麼年底選舉就是必須要表態的時候。

   
追求文明社會的「家和萬事興」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聯合報

自己是一生幸運的「書生」—以書為生。書提供了「生計」、豐富了「生活」、擴散了「生命」。一生只做一件事:傳播進步觀念。一九八二年台北出版了《經濟人.社會人》,一九八九年北京出版了《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卅年後的今年五月在上海金山,即以此書名為講話主題,先從這裡說起。

(一)現代人的境界

假如我有一支魔杖,揮舞之間,希望大家都能同時扮演三個成功的、自願的角色:經濟人、社會人與文化人。在我想像中,這是做一個現代人的理想組合。

「經濟人」追求的是經濟效率與自我努力。

「社會人」追求的是社會公平與福利分享。

「文化人」追求的是文化提昇與心靈充實。

擺脫貧窮與愚眛,必要先有「經濟人」的效率觀念。透過資源的有效利用,與適者生存的考驗,所得才能提高,財富才能累積。

但要社會趨向安定與和諧,就必須要提倡「社會人」的公平觀念。透過財富的分享與社會福利的普及,沒有人會被排斥。

當社會所得逐漸提高時,就必須要以更多資源投入「文化人」所注重的精神層面。透過文化水準的提昇,人的心靈才會充實,社會的發展才會平衡。

「經濟人」有財富的滿足,也有精神的空虛。

「社會人」有周圍的共鳴,也有理念的落空。

「文化人」有心靈的飛揚,也有實質的匱乏。

當我們跨入先進國家門檻時,立刻發現與它們文化水準的差距遠超過所得的差距。社會上最少受到鼓勵的仍是文化活動,發言力量微弱的仍是文化人士,社會上最缺少的人仍是「文化人」。

(二)融入文明世界

五月在上海金山的「第一屆遠見文化高峰會」,我結合了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的基本理念,構成了「文明社會」的共同分母;並以冷靜腦、溫暖心、中華情、世界觀四個面向來共同構建開放社會中的硬實力與軟實力。

軟實力是一種正面力量(如和平、正義、開放、節能),展現在制度上、生活形式上、文化創意上、政策推動上,其產生的吸引力與影響力遠超過核武與航母的硬實力。當軟實力的擴增超越硬實力時,文明的品質與與速度就在提升中。

當前兩岸都需要一張「文明清單」來努力創造文明社會;兩岸都有一條漫長的文明之路要走:

.社會要擁有文化、教育、科技、醫療、環保等高度水準。

.人人要有同等的權利、義務與機會,不能有性別、宗教、膚色、方言等歧視。

.個人不能變成社會的負擔,因此要自立自主。

.沒有戰爭的復活、霸權的思維、民粹的恐懼、貧窮的威脅、不公不義的傷痛。

.政府與民間要共有融入世界的決心與政策。

(三)文明社會:家和萬事興

不論身在何處,「中華情」一直在我的夢中與心中浮現,從未消失。西方社會四十年的教學生涯,最後還是在東方文化中回歸。

中華情是對中國百年歷史的屈辱有悲情;

中華情是對錦繡河山與樸實人民有親情;

中華情是對中華民族及燦爛文化有熱情;

中華情對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有溫情。

世界級導演李安說:「我把最好的都給了世界。」自己的嚮往是:「把最大的心願獻給兩岸」。

此時此刻的兩岸關係因布吉納法索斷交陷入新低潮,各方民間人士更需要公開提倡:文明社會中「家和萬事興」。

   
去梯言/起風了,總統!
公孫策/聯合報

就職兩年失去四個邦交國,蔡英文總統鄭重其事召開記者會宣布「不再忍讓」,同時指責在野黨「不團結」、「容忍中共打壓」。

國家受人打壓,在國際上給人看笑話,國人當然同感憤慨。可是,蔡英文這番話語在兩年前確實生效,兩年後的今天卻只有反效果。關鍵在於,這些外交打壓是誰惹來的?當國家領導人為全民惹禍上身時,要人民怎麼「團結」?

戰國時,齊湣王妄自尊大,一度欲與秦昭王並稱東、西帝,更一度伐宋、侵三晉,想要併周室、自為天子。當時諸侯都怕他,可是他對內卻連續殺了兩位正義直言之士和一位有功將領,以致百姓不附,宗族離心。燕國將領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湣王逃奔莒城,向楚王求救兵,楚將淖齒帶兵到了莒城,數落齊湣王「天地人都警告過你,你卻不知悔改」,將他殺了。

齊國的王孫賈年方十五,跑到大街上喊話:「淖齒殺我國王,願意跟我一起誅殺這賊子的,就請捲起右臂衣袖。」一下子集結了四百多人,攻打淖齒,將他刺殺。齊人擁護齊湣王的兒子田法章繼位為齊襄王,後來田單復齊故事不贅。

簡單說,國人都樂見國家強盛,可是都不接受領導人一意孤行。當五國聯軍入侵時,齊國幾乎是被摧枯拉朽,因為人民不願意為這個國君打仗;齊湣王被淖齒霸凌誅殺時,旁邊也沒有大臣將領挺身護衛,因為是齊湣王自己引狼入室的;可是當湣王死了,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在大街上振臂疾呼,國人卻能蜂擁響應殺死仇敵,因為這次是「自己國家自己救」。

馬政府時期,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說「馬政府親中賣台」,以反中為主軸,以維持現狀為口號,贏到了執政權。可是兩年下來,言論出版自由沒能維持現狀、大學自主沒能維持現狀、勞工薪水沒能維持現狀、軍公教退休保障沒能維持現狀、消費者物價沒能維持現狀、甚至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日光空氣水」的品質都不能維持現狀,國民也已經發現,最大問題出在「兩岸關係沒能維持現狀」。此所以,當蔡英文訴求「外交挫敗是因為在野黨不團結」時,只有府院與國安首長站在她後面表示支持(還有一個露出詭譎笑容),連民進黨立委都未如以往那樣,一擁而上、張牙舞爪的撕裂在野黨,更甭說民調支持度越發下滑。

姚文智說得好:起風了,總統!

   
教育大崩壞 教長下台就算了?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史上最短命教育部長吳茂昆終於辭職下台,任內的唯一政績似乎就是從卡管變為拔管,讓管中閔無法被聘為台大校長。

這四十天,吳茂昆做了那些事?大概就只有拔管為人所眾知。從他一上台就爭議不斷,其在東華大學被舉報的事件一一再被起底;原本政務官上台就可能被放大檢視,但最大問題在於外界解讀其派官的唯一使命是拔管,果然上任二個禮拜就直接否決台大遴選委員會決議。

但在拔管過程中,所有指涉管中閔不適任台大校長的理由,竟也一一反映在吳茂昆自己身上,至大陸兼課、校外兼職兼獨立董事,只要想以什麼理由拔管,吳茂昆本身幾乎都有同樣狀況發生。更甚者,吳茂昆在東華大學期間,還涉及請假過多、自肥溢領獎金、專利權利爭議…似乎有爆不完爭議事件,並有違法之嫌,逼得法務部說,吳茂昆違法不代表管中閔不違法,此種可笑的邏輯,能讓吳茂昆不走人嗎?

為了徹底拔管,動用檢調約談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意圖要台大死了這條心。原先政治力介入校園自主,已讓全國教育界不滿,卻又更進一步以司法干涉校園民主,則民眾何能忍之!

針對今年多所明星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之事,竟然去關切建中和武陵高中校長,要求說明。此舉又引起高中校園大反彈,這些明星學校學生一個個跳出來直指教育部管太多了。

而近日宜蘭一所有六班的興中國中,被縣政府無預警廢校停招,引起縣教育界譁然,但教育部似乎也視若無睹。

台灣教育面對少子化危機和經濟環境不佳,高教難和大陸競爭,不僅教師出走、大學生出走,連高中生都出走,此時此刻不痛定思痛好好改善整體教育環境,卻一再砲口向內,只以政治意識形態處理教育問題,台灣教育豈能夠在一任又一任的教長下台裡翻轉創造競爭力?

吳茂昆上任四十天就下台,此事就這樣算了嗎?當初是誰推薦他?任命他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准辭就算了嗎?若說吳茂昆因不稱職而辭職,則其任內的決策是否也要重新檢討呢?拔管是吳茂昆任內最重要的決策,做對了何必辭?做錯了,辭了就可以嗎?

新任部長可能即將被任命,如果台大校長都要遴選委員會一再審查資格並投票,則教育部長不需要一個遴選委員會去審視其資格嗎?

建議行政院要任命下一位教育部長時,應該邀請各級教育機關和教師、學生代表,組成遴選委員會審查部長提名人資格,把人選攤在陽光下,要不然,可能會有下個吳茂昆再出現,屆時下台的不應是教育部長而已,任命其為部長的行政院長也要負連帶責任,一起下台。

教育不是兒戲,不能像辦家家酒似的說不玩就拍拍屁股走人;教育是百年大計,再如此崩壞下去,台灣將永難翻轉。

   
拔管「小咖」走了 後面影武者…
呂謦煒/台大學生、國民黨青年團前/聯合報

不出外界所料,吳茂昆在成功「拔管」以後,就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請辭獲准,成為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然而,以政府不尊重台大校長遴選結果的爭議來看,從潘文忠到吳茂昆,教育部長一個換一個,爭議解決了嗎?

潘文忠尚有一絲良心,不願親自「拔管」而辭職;吳茂昆為保權位火速「拔管」,卻抵不過後座力,再加上自身爭議不斷,也難逃請辭命運。一件「管案」,就折損兩位教育部長,也算是天下奇譚。然而,只要後面的影武者不除,無論換幾個教育部長,相信都不會鬆動政府「拔管」的立場。

無論是潘文忠或者吳茂昆,都只是幕後影武者的棋子。用得到他的時候,扶正上位;任務完成後,打包走人。作為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吳茂昆真的有他們的自主意識嗎?或者只是執行高層的意志?從台大校長遴選一案,看得就十分清楚了。

台大校內經過合法的遴選程序,選出管中閔為校長,從校長遴選委員會到校務委員會都對此一結果毫無疑義,卻在教育部的百般刁難下遭到「拔管」,現在準備進行曠日廢時的爭訟程序。國家機器玩法造法,因人設事自創標準,我們最應反對的便是這種國家機器過度介入教育、國家機器無限制擴權的恐怖行為,而這種行為的發動者,又豈會是教育部長這種「小咖」?

教育部長聽從行政院長的指示,行政院長又聽從總統的指示,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賴清德難道不用為台大校長遴選案點燃的社會紛爭、國家機器介入校園造成的惡質成例、學術自由遭迫害形成的寒蟬效應負責嗎?公道自在人心,相信人民會在二○一八與二○二○年的選舉中,用選票讓當前的執政黨了解人民心中的公道。

   
拔管教長下台 台大愈挫愈勇
金傳春/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聯合報

元月五日台大遴委會選出準校長後,教育部未聘,近日北檢約談五位遴委,迫嚇高教界籠罩在詭譎氛圍,民情群憤,兩部長下台,問題仍未解!須慎思的是歐美頂尖大學遴委決策如何深受尊重?台大未來如何團結奮發圖強,提升國際貢獻度,並協助台灣高教齊飛與年輕世代一展才華?

哈佛大學去年七月十一日啟動尋覓新領導人,由哈佛團選出長年體認哈佛高教使命的十五位遴委(十二位哈佛校友及三位非哈佛畢業的監事),有八位校友是企業高層主管、一位國際和平組織卡內基基金會前任主席,及柏克萊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與塔夫茲大學具行政經驗者各一人,三位監事是法官、企業退休執行長與社會財務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顯示哈佛重視校外賢達超然選擇,傑出校友影響力最大。

台大選出校長次月,哈佛宣布新校長為勞倫斯.巴克,是二代東歐移民,研究傑出,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和塔夫茲大學校長,對全美高教的未來有洞見,但仍掀起諸多討論。如找一曾任校長的長者,是否與網路世代相距甚遠?會否因保守而降低大學的多元發展與兼容並蓄?足見一流大學選後仍多方反省,惕勵未來。

另公立的柏克萊加大於二○一六年九月廿日宣布找校長,遴委十七人(加大總校長、五位加大校董與董事長、校友會長、三位教授代表、大學與研究生代表各一人、職員代表與學術參議長各一人、柏克萊基金會主席與爾灣加大藝術學院院長),最後選出七十二歲的卡羅.克萊斯特校長。面對五千七百萬美元赤字,不怕困難的她一上任,即展開五項優先工作,包括強化校內力量、拓展學生經驗、增師生多元化、投資全球重要研究議題及創建穩定大學財源新模式,今年元月啟動全校的長程策略規畫。

此兩世界頂尖大學在遴選時全無政府介入或司法電詢遴委,而新校長上任後全力推動校務。於高教激烈競爭之際,教育部應尊重台大遴委會與校務會議決定而盡早發聘。台大更須有校長凝聚熱心校友,勵精圖治,展現大學使命與推動未來變革:一、面對國際人才大戰,首重最優師資,尤其具未來潛力的領域;二、宜吸納海外年輕人才,鼓勵師生出外勇於面對挑戰;三、加快體制改革,讓人才在台灣有實現貢獻全球的機會;四、強化通識教育與人文教育,唯有追求止於至善的理想,才能終結每次選校長的紛擾。台大須傳承傅斯年校長闡揚的大學人文精神與勇於變革,肩負時代艱鉅重任。

外界壓力愈大,台大愈挫愈勇,開啟台灣高教變革的未來。如何無私縝密擇選台灣未來的頂尖大學校長,是關切高教人士最需深思改進處。

   
劉維公/數字會說話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聯合報

「爭功諉過」,是現今台灣執政當局的一大致命傷。這個政府重用一群心術不正的人,他們沒有能力治理國家,討好高層、巴結在上者就是他們的為官之道。任何可以用來吹捧長官英明的事蹟,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但任何會損及長官顏面的過錯,他們則一定會想辦法蓋過。對他們來說,為國家做事不是什麼神聖的工作,而是要想辦法為長官創造「業績」。

這種搶業績的治國心態,讓民進黨全面執政至今,大大小小的爭議不斷。近日行政院針對聯合國「二○一八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8)的新聞稿內容,再一次顯示此一心態的不可取。

自二○一二年公布第一本報告以來,聯合國希望透過「世界幸福報告」,促使世人重新思考人類發展的典範,不該只是以經濟成長率去論斷一個國家的發展成就以及國民的生活福祉。人民在心情感受、親友關係、樂善好施、生命健康、政府廉潔等層面上,能否享有優質的生活品質,同樣也是國家政策應該全力投入的發展目標。

然而,此一宗旨精神並非行政院新聞稿關心的重點,它在乎的是「名次」。短短三百多字的新聞稿強調,台灣幸福指數的全球排名是第廿六名,比二○一七年的第卅三名進步七名:不痛苦指數(與物價以及失業率有關)排名第五;吉尼系數(與貧富差距有關)在一百五十四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百一十一名(排名越低國家貧富差距相對較低)。新聞稿指出,這些數據顯示台灣社會經濟整體情勢正穩健提升,而「做實事」的政府,將會繼續為國人打造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這是一篇「討拍」的新聞稿,尤其特別選在總統任職二周年之際發布。它期待國民對苦幹實幹的政府,給予其應得的肯定。然而,事與願違。這篇新聞稿一出,反而引來各界冷嘲熱諷。執政團隊一定覺得委屈,認為台灣酸民實在太多,不能理性對待政府。真的如此嗎?

如果執政團隊有認真研讀報告,將會發現到一個嚴肅的事實,亦即台灣的幸福發展水準正在退步中。世界幸福的國家排名位置,是根據一個國家三年(二○一五到一七年)的平均數計算而來。由於該報告有提供每一年的細部資料,一旦政府願意跳開名次的迷思,它將會看到,台灣的幸福調查分數單就二○一七年而言是下降的,其分數比新加坡還要低。它是自二○一二年到二○一六年來首次的下跌。同年,民眾的負面心情感受(感覺到憂慮、哀愁、憤怒等),其調查數據也是比二○一六年增加。這些數據確實充分反映台灣的發展現狀:人民感覺離幸福國度越來越遠。

一個真正做實事的政府會因為「世界幸福報告」而感到汗顏,更不會大言不慚地發新聞稿。光看它曾重用吳茂昆,就知道它其實是一個精神錯亂的政府,不用期待了。

   
願景回響/捐車設站…還要讓年輕人留在部落
翁煙源/藝術工作者(宜蘭市)/聯合報

聯合報「行的正義」願景工程的專題報導,引起廣大回響,有人要捐車給旭海的老人家;台東、屏東地方也有不錯的回應,筆者也有些想法。

十四日頭版刊出蹲在路邊久候公車的阿嬤,應是多良部落的VuVu,那場景我相當熟悉,因去年我就在部落駐點創作,對南迴路上來回搭車經驗,有著深深的感受。

從宜蘭到台東好快,但到了台東要等南迴線的火車,大約要一小時,再搭半小時到金崙,若部落有人接送還好,否則只好再等轉換公車,或搭白牌車。不想花錢就得走半個鐘頭以上,以老人家的步伐、往來又車多,恐怕一個小時跑不掉,路程波折,我可以深深感受那種不便。

有時回程剛好有人要到台東,搭便車便捷許多,但可遇不可求。

留在部落的大都是老人家,這些年拜多良車站人潮之賜,有年輕人回到部落,在照顧老人家方面好了許多,向陽薪傳木工坊供餐給不方便烹煮的老人家,也兼顧老人家有狀況時的責任。尤其焚風起時,有老人家病倒,就須道路暢通,因此一再要求遊客車輛別開上窄小彎曲的部落,也方便接送老人家出入。

有地方政府及熱心民眾的關注是好事,但根本之計,還是思考如何讓部落的年輕人留下來,就近照顧老人家,否則「千歲團」換了新車,還是有風險。各部落至少要有個懂基本護理的人員,先期病發時能簡易護理,免得路途遙遠,拖延醫治。

眼見延遲多年總算快完工的南迴公路,應可縮短行車時間;南迴鐵路也將電氣化,多良有不少遊客開車而來,若能重新設站停車,可舒緩一些車輛,部落老人家也可多個選擇。

前些年我曾搭火車到漢本下車,揹著畫具走台九線往澳花瀑布去,有對中年夫妻車停了下來,他們要去花蓮,卻特別載我彎進澳花,那份幫助陌生人的熱誠,至今無比感動。在偏遠鄉間旅遊的遊客們,若方便讓老人家搭個便車,也是美事。

   
營業秘密保護好 不只「避凶」更能「趨吉」!
企業內部的各項資訊,包括未申請專利之前的研發成果,都屬於營業秘密。因為具備不對外公開的秘密性質,營業秘密的維護比專利困難許多,就連法院進行審判時,也常常以企業是否有積極保護的合理保密措施,來決定判決結果──這也正是台灣多數企業,目前最需要建立的觀念。

《關原之戰》時代總是在變動的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市井人心依然浮動,他的晚年過得並不愉快,眾多部屬對於他的喜怒無常懷有畏懼與痛恨,大家都曉得權傾天下的太閤殿下已經逐漸遠去,接下來要牢牢抓住這個國家的人,或許是沉潛多時的三河國武士德川家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