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31 第42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用腳表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應該記住吳茂昆教給蔡政府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義脫B計畫 藏金融風險
民意論壇 競爭力輸對岸… 兩岸穩定「第6缺」讓外資卻步
兩岸起風 誰草船借箭?謝誰賜箭?
拔管折損兩教長 綠還要硬幹?
聯合筆記/一樣的標準
大戶強制節能 遮掩缺電真相
高溫就放假 無助競爭力
疼惜勞工 放高溫假吧
薛承泰/全民皆輸的年改
願景回響/安全、準時、平穩 日本偏鄉巴士讓人安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用腳表態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恐怕沒幾人注意,吳茂昆請辭獲准前一天,大學陸生招生簡章出爐,陸生名額自去年的一千人再打八折,只剩八百人。區區名額減少未必足惜,但它反映的台灣處境卻讓人驚心。

去年名額就已自前一年的二千餘人攔腰砍下剩一千人,今年只打八折算是手下留情。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此刻的現狀真是風起雲湧,軍機繞台、雪崩斷交、瑞士洛桑競爭力逆轉敗給大陸,連陸生的現狀也維持不了,蔡英文坐困愁城,也只能飆罵在野黨出出悶氣。

但今年名額減幅不大也不必竊喜,八百個人對鬧學生荒的台灣高教,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真正的要害是,許多頂標的學生紛紛到大陸的名校申請就讀,台灣的孩子也不願留在台灣了。教育部為什麼緊張地打電話去建中、武陵關切?因為蔡政府意識到,這已是傷筋挫骨了。

一幀台灣學子在廣州中山大學排起長龍的照片震撼人心,對許多大學老師言,或許只是心碎,但對於蔡政府,卻恐是驚慌失措。四年前的太陽花運動,讓蔡英文以為她手裡捏著一整個年輕世代,卻倏地發覺年輕人其實並不想繼續貼著她所賜的天然獨標籤,困死在島上。

偌大的中國,來台陸生竟不到千人,但台生光一所廣州中山就去了兩百餘人,赴陸就學人數多寡已不言可喻。見微知著,兩岸的文明較量,今年將是重要分水嶺。蔡政府拔管拔得如火如荼,學子只好用腳表態,絡繹於途!到了這個光景,吳茂昆能不下台?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應該記住吳茂昆教給蔡政府的事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當選近五個月仍無法上任,民進黨政府則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接連折損兩名教育部長;眼看就要跟著陪葬的,還有大學自主、學術自由、教育價值、高教發展、人才競爭、學術交流、民主法治。至於蔡政府的威望掃地,人民的信任流失,吳茂昆率爾上座、踉蹌下台,也扮演了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這些,都是吳茂昆以其負面示範教給民進黨政府的事!

不過,大家更關切的是,這盤教育殘局如何收拾?誰來繼任教長?管案後續如何處理?瀕臨崩毀的台灣教育要往何處去?

賴內閣糟蹋人才的速度驚人,四十一天就報廢了一位原富國際學術聲望的院士級學者;但吳茂昆的失格、失職和失德,也為教育部長的繼任人選,樹起了一道道障礙和陷阱。因為,不論是羅織扣帽或刻意放大檢視,所有吳茂昆操作用來檢查管中閔的標準,最後都成了獵捕吳茂昆自己的圈套,接下來還會成為拷問繼任教長的刑具。但除非自甘沉淪,否則新任教長何辜?台灣教育何辜?

尤其,賴清德雖曾在潘文忠請辭後表示,教育是台灣產業轉型後盾,教育部長任重道遠,解決台大校長遴選案不是決定新任教長人選的條件,但民進黨政府為拔管所進行的惡質政治操作,卻硬把一個原應維持教育中立的教長職位,不斷推向政治風暴的中心,潘文忠和吳茂昆因此相繼殞落。會不會再犧牲另一個潘文忠或吳茂昆,就看賴清德在思考新教長人選時,能不能擺脫藍綠思維的挾制了。

正因為民進黨政府舉整個賴內閣之力,挾行政、立法、司法、監察四權之威,從卡管到拔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濫權踰法,粗暴蠻橫,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因而,很弔詭地,管中閔能否順利上任台大校長,彷彿已經與教育部長能否坐穩、教育政策能否順利推動,隱隱然連動相關。

事實證明,民進黨政府所有射向管中閔的莫名矢箭,最後都射回自己身上,還株連無數;所有的指控非但無法讓管一刀畢命,還刀刀狠狠地砍向自己,更廣泛波及無辜。獨董問題,讓許多建構產學橋梁的教授惴惴不安,還破壞公司治理;赴陸爭議,讓多少學者與閣員恨不能抹掉曾經走過的痕跡,更增添兩岸交流障礙。至於校園肅殺寒蟬、教育價值崩落、高教競爭落後、菁英人才出走等後遺症,每一記都重重地回擊執政者的聲望。拔管每上一個台階,都會產生更大後座力。情勢至此,恐怕管案一日不解決,教長就一日坐不穩,教育瓶頸就打不開,教育政策就難落實。

管案折騰近五月,拔管仍只拔了一半,管中閔一口真氣尚在,賴清德已告中氣不足,潘文忠和吳茂昆則是一息無存。令人浩嘆的是,拔管,已經成為民進黨政府折磨自己,同時折磨著整個社會的殘酷遊戲;蔡政府耽溺於自虐虐人,卻造成全民皆輸之局。其實只要放下藍綠偏執,給大學自主空間,放台灣教育一馬,就很容易為自己找到好台階下;如今教長二易其人,該是順勢解套的時候了。

然後,就如賴清德先前所說,教育是台灣產業轉型後盾,教育部長任重道遠。賴清德應該記住吳茂昆拿他自己作負面教材,教給民進黨政府的這些事:不要用藍綠統獨作為選擇教育部長的標準,也不要把大學校長當作政治的禁臠;不要用意識形態來辦教育,也不要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不要用權勢的誘惑來糟蹋人才,也不要用權力的威逼來踐踏教育。蔡政府更應該記住,「人非茂昆,孰能無過」;謙卑執政,不要死不認錯,曲護到底,最後只會把自己逼上斷崖。

台灣教育大崩壞,十二年國教嚴重落後,高教形勢尤其嚴峻。請給教育留一口真氣;請找一個真正關心教育、了解教育、願意傾聽的人,來接掌國家百年教育大計。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義脫B計畫 藏金融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自從3月4日義大利國會選舉出爐,由反體制的「五星運動」及反歐盟的「聯盟」兩大民粹政黨獲勝,並合組新政府之後,新一波歐債、歐元危機便開始醞釀。然而過去兩個月來國際間一直聚焦於「鋼鋁稅」、「川金會」、中美貿易戰、美伊核子協定等吸睛的標題,對暗潮洶湧的義大利政局掉以輕心,直到上周情勢逐漸明朗後才覺得事態嚴重,本周終於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新一波動盪,歐洲市場更呈現恐慌氛圍。

金融市場對兩大民粹政黨主政的最大憂慮,在於兩黨5月18日達成共同政策協議,主張實施全民基本所得制度,每位公民每月可領到780歐元,實施租稅大赦,允許勞工提前領取年金,銀行在得到法院同意之前不得強制要求民眾還債等。這些政策將使公共支出一年激增數十、甚至數百億歐元,義大利經濟及財政根本負擔不起;如果強行實施,將違反歐盟法律,義大利可能被逐出歐元區,而歐元區也面臨崩解危機,於是義大利股、債市及歐元兌美元匯率上周便開始下跌,但尚未波及全球市場。

當前危機的引爆點,是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周日否決新政府提名的「疑歐派」健將薩佛納出任財政部長,內定新總理孔蒂拒絕換人,未上任就先提辭呈,兩大民粹政黨放棄籌組新政府,總統於是任命技術官僚組成看守內閣,並將於今年秋天重新選舉,使義大利將出現長達數月的政府空轉與政治對抗;何況重新選舉時兩大民粹政黨仍可能大勝,屆時兩黨可能同時掌握義大利的民主政府及民粹主權,並與歐盟及德國發生更尖銳的對抗。

「脫歐」其實是兩黨「不可說」的真正意圖,因為義大利大部分選民並不贊成「脫歐」。因此兩黨在表面上並未主張脫歐公投,也未要求歐洲央行(ECB)將手中的義大利公債勾銷,還同意達成馬斯垂特條約對各國預算赤字的規定,絲毫聞不到「脫歐」的氣息。但兩黨在暗裡卻訂有一套隱形式的「脫歐B計畫」,即擴大財政支出而引發財政及金融危機,如此一來義大利政府雖未獲得民眾的授權而主動脫歐,卻可能遭到歐元區放棄而達到被動脫歐的目的。

隨著政治風暴擴大,義脫B計畫已然曝光,投資人因而拋售義大利資產,公債殖利率一飛沖天;只要投資人對「義脫」的憂慮一日不除,仍會大賣義大利資產,以免手中的歐元變成里拉,持有的義大利公債也可能遭到違約的厄運;市場一旦陷入恐慌,又正中兩黨的下懷,使「隱形式脫歐」更接近實現。

截至目前,市場評估義大利脫離歐元區的風險仍相對偏低;但除非義大利新政府能夠迅速得到廣泛支持,否則金融情勢將持續惡化,債信評等也可能遭到一連串的降級,使金融資產的賣壓更重,企業更難籌到資金,經濟與財政將遭遇強勁逆風;同時還將波及葡萄牙、希臘、西班牙等其他「歐豬(PIGS)」國家,新一波歐債及歐元危機重新登場。

之前希臘危機得以穩住,靠的是ECB總裁德拉基承諾將「採取一切手段」;如今義大利再現危機,最終可能還是要靠ECB出手。ECB對付金融危機的經驗豐富,可用的政策工具也不少,但前提在於義大利民粹政黨必須做出讓步,從脫歐邊緣撤退,並同意推動經濟改革,撙節支出,而這些正是民粹政黨大力反對之事。再者,如果要使投資人放心,義大利所有政黨必須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會脫歐,但至少在秋天選舉之前兩大黨不大可能做出承諾,歐元區金融危機仍將持續,全球市場也將不斷打擺子。由於義大利「大到不能倒,大到救不了」,對歐洲的衝擊絕非「希臘危機」與「英國脫歐」所能比擬。

其實要使「隱形式脫歐」破局,「擁歐派」的最佳作法就是在新選舉中,將是否「脫歐」塑造成選戰的主軸,與「疑歐派」徹底攤牌,使兩大黨無法再混水摸魚;這也是投資人從義大利未來政局動向,來觀察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的重點之一。

   
民意論壇
競爭力輸對岸… 兩岸穩定「第6缺」讓外資卻步
王伯元/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聯合報

最近洛桑管理學院公布全球國家競爭力報告,台灣從去年的十四名滑落到十七名,反觀中國大陸的排名從去年的第十八名躍升到第十三名,兩岸之間實力與競爭力的消長,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有關競爭力排名的滑落,各方專家學者都提出很多分析及建言。我不再贅述。在此我想指出的是大家所忽略的一個盲點。這份調查報告的評比指標主要有四大項,「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以及「基礎建設」。在六十三個評比國家中,十七名也不算是太差的名次,但是為什麼台灣的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在亞洲卻老是在後段班,甚至不及一些新興國家?顯見整體名次和外資投資的信心,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

這到底是為什麼?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在這四項主要指標之上,還有一個影響投資意願的最重要條件,那就是「投資區域的風險度及穩定性」。

過去我曾在跨國公司的決策單位服務,經常審閱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案,對於案件的各項細節,包括水電、資源、人才、法令、稅制、交通、司法等等都要經過詳細的調查與評估。然而如果在「區域風險」上有所疑慮,那麼即使其他條件得分再高,公司也不會在那□投資。

從小英政府上台以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官方的交流急凍,陸客的觀光止步,除了影響到國內經濟,在外交上也增添許多困難及挑戰。再加上兩岸敵視升高,互辦軍演、三不五時又有軍機軍艦繞行台灣,增加許多緊張的氣氛。相較於台灣「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這個缺乏「穩定的兩岸關係」的「第六缺」,顯然是台灣所面臨最根本也最嚴重的問題。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全球有太多投資標的,他不需要將資金投注在高風險地區。因此即使政府汲汲於招商,他們的投資意願也不高。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政府除了要加緊改善投資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維持台灣的穩定,降低紛爭,化解矛盾,避免衝突。尤其是兩岸之間的互動,關係著台海局勢的變化。維護主權固然重要,但也要運用智慧與對岸和平共處。否則一旦被國內外投資者視為處於不穩定地區,台灣將會平白喪失許多機會。

希望政府能夠以審慎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不要輕言挑釁,逞口舌之快。而是要積極把握時間,對內補強「五缺」,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加自己吸引內外資的條件;對外改善「第六缺」,展現和平穩定的區域關係,才能改善我們的競爭力,為台灣開創新局。

   
兩岸起風 誰草船借箭?謝誰賜箭?
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高雄/聯合報

面對布吉納法索之後的可能「斷交風潮」,台灣對於整體的國際處境應早日進行全盤反思和修正。然而,蔡英文總統說,為了展現「台灣還是有決心為世界醫療做貢獻」,宣布捐一百萬美元給世衛組織,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疫情。

聽過三國演義裡,蜀營諸葛亮向魏軍曹操草船借箭,最後在江上大霧迷濛散去之返程中,船上的吳營士兵齊聲向曹營喊話「謝謝曹丞相賜箭」的故事嗎?

目前,非洲只剩下史瓦帝尼不是中國大陸的邦交國,如果受惠的非洲各國聲明感謝中國的台灣?或者中國的特區港澳代表也比照此類捐款動作?那麼台灣如何自處呢?又如果「江上大霧迷濛」中射出一百萬美元的箭,明年仍不能出席世衛組織大會,是否繼續加碼捐款呢?

或許因國際環境變化太大,或者科技時空速度過快,近來台灣社會聽不進「風雨中的寧靜」的舊時警語 ;發展政策上,既無法銜接自一九四九年以後的步步為營原則,也不能及時理解自一九八七年解嚴以後的內外重置之機緣。如今,更嚴重低估近四年來兩岸形勢的消長,這可能是第二次政黨輪替以來最輕忽的錯誤。

例如,過於低估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議的作用與意義。發生在二○一四年的三一八太陽花學運的關鍵詞其實是「兩岸」,參與者指責國民黨傾中,認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黑箱作業,最後提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做為制衡。如果從效應上回頭看,該學運拉起「將服務貿易協議退回行政院」的旗號開場,終止於指控國民黨賣台的「最惠國待遇」或者是「國民待遇」交換,儘管這兩者仍舊屬於國際經濟貿易層次。

對照今年大陸的惠台卅一項辦法出台,則不僅恢復前述國際待遇(國民待遇)的前線(所謂的「有一半是舊的」),並且將其前鋒推進到「國內的」公民待遇(亮出「有一半是新的」,慨然地不談交換)。這樣的前線推進說明,台灣過於低估惠台卅一項辦法之經濟層次與融合作用,也大幅度地縮小台灣周旋應對的空間和時間。

自服貿協議破局後,相較兩岸「人民待遇戰略」下,台灣執政者方面並無積極反應,僅將媒體用語惠台改成「對台」字眼,又稱惠台卅一項「有一半是舊的」,卻說不出那另一半是新的怎麼因應呢?正是這種「江上大霧迷濛」,新政府七百天除射箭外,只見陸委會所謂的「以利益換取認同」冷淡的評論,怎麼回應後續不斷的青年及專業人才既認同也換利的「公民化」風潮呢?

如今,面對可能的「斷交風潮」,究竟前線在哪裡?在形象上國際間可能認為,是台灣自己從對等國際經貿待遇(大陸指稱國民黨「獨台」說)撤守,反讓本身走進了大陸公民化的國內惠台羅網中?如就服貿協議撤守言,正是「丞相,起風了」,但是「江上大霧迷濛」,而誰草船借箭?又該謝謝誰的賜箭呢?

   
拔管折損兩教長 綠還要硬幹?
王玉佩/正修科技大學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爭議不斷的教育部長吳茂昆,上任四十一天即下台,創下任期最短教長的紀錄,但這並非教育界關心的重點,國人引為笑談的是他「以最高的道德標準」的請辭理由。

吳茂昆爭議事項諸多,包括涉入侵占專利、溢領獎助金,違法赴陸並任顧問等等,吳茂昆始終以一句「有違法就下台」回應,民進黨政府則曲意維護,與對待管中閔的再三刁難,完全是兩套標準,如今吳茂昆突然請辭,自非是因為「最高道德標準」,而應是不得不然。

吳茂昆的爭議行為,不無涉及刑法之處,儘管他辯稱遭到抹黑及羞辱,但是非曲直,司法機關總須全力查辦,若有違法不可因吳某去職就放過,若無不法也該還其清白,勿使其人格遭受誣蔑。

不過,吳茂昆去職,民進黨政府會否因而放棄拔管,值得關注。

拔管鬧劇已上演四個多月,民進黨政府查來弄去,顯然找不到可以成立的具體罪證,只好以「違法」兼任獨董為名,駁回台大遴委會的決議,要求台大重啟遴選程序。

教育部此舉無非是先畫靶再射箭,沒想到卻是射到自己,因為類似校方還未發文、教授已就任上市公司獨董的例子不勝枚舉,管中閔只是「援例辦理」,教育部以此否決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非但於法無據,更乏正當性與說服力,擺明的就是為拔管而拔管。

值得注意的是,法務部次長蔡碧仲日前說:「吳茂昆違法不代表管中閔同樣可以違法。」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強調「不可以用別人的違法,來主張自己的違法就是正當。」在在暗示即使吳茂昆有問題,蔡政府還是不會放過管中閔。

其實,當管中閔以「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自況被卡心境,賴清德即以「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回敬;管爺要求蔡英文總統在五二○之前解決卡管爭議,以免成為就職兩周年不可承受之重,亦碰了蔡英文的軟釘子,似已透露了綠營不拔管不快的端倪。

只是,蔡政府為拔管已折損了潘文忠與吳茂昆兩員大將,如繼續擇「惡」固執,除重創民進黨年底選情,對我國高教與民主進步不知有何助益?

   
聯合筆記/一樣的標準
林河名/聯合報

爭議不斷的吳茂昆,請辭教育部長獲准。吳茂昆下台原因之一,是被揪出當年國科會主委任內涉及違法赴陸;行政院長賴清德准辭理由則是「贊成他要以一樣的標準檢驗自己的理念」,甚至是「更高的道德標準」。

賴清德雖未明講對誰適用「一樣的標準」,但吳茂昆任內駁回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的決議,賴揆的說法,被解讀為衝著管中閔而講。問題是,真有「一樣的標準」?

接連兩位教長下台,都與任內處理管中閔事件有關。理論上,教育部長的產生,與台大校長的遴選,未必該有連動。前教長潘文忠請辭後,賴揆也說「解決台大校長遴選案不是決定新任教長人選的條件」,但繼任教長一出手,就是悍然「拔管」。

吳茂昆曾任國科會主委及大學校長,出任教長的資格雖不成問題,但他當時能夠出線,至今仍被懷疑是在教育部諮詢小組「拔管」發言獲賞識。

社會上對於蔡政府傾全力拉下管中閔原本已有疑慮,「一樣的標準」也投射在吳茂昆身上。管中閔被「雞蛋裡挑骨頭」,吳茂昆也遭全面檢驗,幾乎沒辦法做事,不得不黯然求去。

吳茂昆最大敗筆,就是自己有太多爭議,卻還振振有詞「拔管」,忘了「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但吳茂昆能有如此權力,不正是把政治置於教育之上的思維所授予?吳茂昆固然咎由自取,任命者不也該節制反省?

台大校長遴選事件,在程序上並非沒有檢討空間。但管中閔一被質疑未揭露台灣大哥大董事身分,與遴選委員蔡明興之間出現利益迴避問題,執政黨就「見獵心喜」,從論文抄襲到各種泛政治化指控,讓單純的遴選爭議升高為政治對立,甚至衝擊「大學自主」,注定難以善了。

其實,若以「一樣的標準」,對於涉及違反利益迴避的校長遴選,固然應該重新檢視,但也有可否補正的問題,而非只有全盤推翻一途;對於大學教授兼職或赴陸,縱有不諳法令或「先上車後補票」等情形,也該審酌通案情況,而非選擇性刻意放大個案;再者,若換做民進黨在野,對於政治力公然插手大學校長遴選,豈會善罷干休?

只要願意換位思考,「一樣的標準」已可解決很多問題;而比起奢言「更高的道德標準」,法治社會更該注重一樣的「法律標準」。

從賴揆的回應來看,「拔管」不會因吳茂昆去職而縮手。此事要能落幕,但願真有「一樣的標準」。

   
大戶強制節能 遮掩缺電真相
李敏/清華大學教授、「以核養綠」/聯合報

經濟部預告訂定「契約容量一千瓩以上能源用戶應遵行之節約能源規定」。規定說「為加強節約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及抑低尖峰負載,上述能源用戶應參加公用售電業需量管理方案」。

電費分兩部分,容量費率與能量費率。用電戶與台電間約定契約容量,依容量(單位是瓩)收取基本費;容量費率固定,一個月內的最高瞬時用電沒達到契約容量,也要依契約付錢;但如果超過是要被罰款的!能量費率依使用電量(單位是度、瓩時),用多少付多少。對大電力用戶而言,基本費是一份龐大的支出。

台電提出的「需量管理方案」,若台電預估第二天的備轉容量低於九十萬瓩,約定的契約容量作廢。在尖峰時段,用電戶允許的容量是前五個工作天用電平均值的九十五%,如果超過要付罰款。推動管理方案的目的是降低負載,避免分區停電。但這是沒有誠信的片面違約,台電無法提供合約規定的電力,應該要付違約金,現在不但不付,反過來還要罰款。去年為了避免限電,台電採需量競價的方式,亦即付錢給用電戶,請他少用電,這算是利誘吧;今年供電更為吃緊,利誘解決不了缺電,就拿出棒子來了。但是這根棒子有法源依據嗎?

依能源管理法十九條:「中央主管機關於能源供應不足時,得訂定能源管制、限制及配售辦法,報請行政院核定施行之」。換句話說,能源供應不足時,政府是可以這麼做的!但是經濟部的公告卻引用能源管理法第八條第二項:「…能源用戶之指定、使用能源設備之種類、節約能源及能源使用效率之規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這一條是在談能源使用效率,不是在限制能源使用啊!政府明明知道今夏供電會出狀況,才會強制要求業者降低用電,但死要面子,不願意承認台灣已經「缺電」的事實。

對大用電戶而言,一天之內要用戶節能五%,簡直是癡人說夢,可以想像的因應措施包括減少生產量、改變工作環境 (如不開冷氣)、停工或歇業,勞工有薪無薪要看各自的造化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以後每天下午四點,等台電公告來決定要不要上班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難道這就是四月十六日媒體報導的:「工業用電吃重,總統:缺電還要痛苦十年」。

總統女士,企業主會跟著您一起痛苦嗎?十年後他們會在哪裡不是很清楚,但不會是在台灣;會跟您一起痛苦的是走不掉的平民百姓!不對,痛苦的是我們,不是您!請總統回答一個問題,核電廠延役,核四商轉,我們是否就不痛苦了!

   
高溫就放假 無助競爭力
簡石庚/保全(高雄市)/聯合報

我國競爭力倒退又被中國大陸超越之際,最近因氣溫飆升屢創新高,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擬研議放「高溫假」。這項政策立意良善,但在國家競爭力節節敗退時,官員不思如何拚經濟提升國家競爭力,只因天氣炎熱就要再放假,這對國家競爭力無異雪上加霜,官員實應多加斟酌,因為我們的休假實在太多了。

如果放高溫假,冬天低溫假或其他天災、意外恐怕也要比照辦理,不僅對國家競爭力無所裨益,更會把民眾寵壞,而無抗冷熱、抗壓能力。

筆者以為高溫假實不宜貿然實施,應由個人認定,若不耐高溫或自覺身體有不適情形則自行請假,較為妥當。

如何認定高溫也是一大問題,恐怕也會與颱風假一樣拿捏不準,放不放假都顧人怨,原本是政府美意,卻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疼惜勞工 放高溫假吧
劉錦得/教(彰縣和美)/聯合報

今年五月以來,屢破高溫紀錄,尤其北部更飆到卅七、八度,放「高溫假」與發給「高溫津貼」聲浪也因此高漲。勞動部還在研議,但氣溫持續飆高,實在不能再等閒視之。

如果氣溫仍居高不下,勞工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等同冒著生命危險在工作,特別是建築工人、送信的郵務士等,許多在外拋頭露面的勞工,隨時會受到熱傷害;資方應可視氣溫給勞工假或發放高溫津貼!

勞工有近七成贊成放高溫假,八成以上希望訂高溫津貼制度;但資方只有近兩成贊成放高溫假,近三成願給高溫津貼,顯見勞資雙方看法仍有一段差距。

中華郵政工會提案爭取高溫津貼,希望在高溫時發給外勤郵務士津貼,買飲料解渴降溫。這項訴求應可做為多數企業參考,畢竟勞工才是企業最大的資本。

   
薛承泰/全民皆輸的年改
薛承泰/聯合報

「…五一勞動節勞工團體兵分二路,分別集結行政院前與總統府前凱格達蘭大道,約三萬多名勞工同聲抗議年金改革,『繳多領少假改革』」,這是二○一三年的勞工大遊行。馬政府時代,針對年金財務危機最大且人口數最多的勞保提出改革方案,自家立委為了選票不挺,黨內形成分裂!

基於前車之鑑,蔡政府知道勞工惹不起,但又不斷嘲諷前朝無能,只好拿人數較少的軍公教開刀,以維繫其改革形象。於是昭告社會,軍公教退休金有多優渥,不僅所得替代率高,月退金更高於年輕人的薪資…,在此氛圍下掀開了年改序幕。

由於確定給付制的年金財務運作,無法承受壽命不斷延長的事實,再加上一九九○年代之後國際經濟情勢不如前,國家運用這些基金已無法創造預期的報酬率,在雙重壓力下,許多採年金制度的國家紛紛改弦更張。這是大環境的變遷使然,不是當年政府愚蠢,更不是被保險人有任何過錯。

事實上,二戰之後許多國家能夠從廢墟中重生,全球經濟能逐步復甦,部分資金就是大家當年所繳或提撥的保費。現在的年輕世代能享有進步的公共設施,優質的醫療與環境,能說當前的退休長者沒有貢獻?

如今,因為環境變遷,人們又活得比以前久,年金財務壓力必然趨緊,政府當然要擔負起這個責任。遑論社會保險與退休制度,對軍、公、教、勞來說,都是被強制的。從開始工作繳保費那一刻,一直到領取年金或月退資格的認定,都是根據政府所擬,且由立法院所通過的法律;且在軍公教保險法規中明文,政府應負最後支付責任!當年立法時,不就是以此來說服人民支持這個制度嗎?現在,豈可怪罪退休後領得多,作為毀棄誠信的理由?

軍公教退撫自廿三年前改為提撥制,並廢除了十八趴優存,那個時候正是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當時的政府能有此改革,能說沒有遠見嗎?然而,有部分退休長者至今還兼領了新舊制與十八趴,其中具有高所得替代率者,是歷史留存的少數人,他們也都是依法領取,豈可用來汙名軍公教都在吃香喝辣?

若為減緩財務危機而要大家共體時艱,謙卑地進行調整費率與給付水準,原無可厚非;可是,過去兩年來所謂的年改,高調凸顯軍公教月退所得高過於勞工老年給付,卻沒有同時告知,軍公教每月所提撥遠高於勞工所繳的保費。陷軍公教於不義,讓勞工心生不平,這就是解裂族群。

更離譜的是,把年輕人的低薪歸咎於軍公教退休金的豐厚,而當軍公教為維護權益挺身而出,又被斥責為「貪得無厭」,這難道不是在製造世代的衝突?

年改至今,制度本身並未改變。年輕世代因進入職場較晚,且壽命會更長,未來退休面對的財務困境可能更糟!遑論當前的改革,已迫使軍公教盡量工作到屆齡,以減少年改所帶來的損失,如此一來,年輕人機會不就更少了嗎?且延退期間,國家支付薪資更高於月退;至於優秀人才出走,對國家的衝擊更難以估計!

七月一日新制即將上路,不知蔡政府是以為自己完成一項改革,還是領悟到自己是麻煩的製造者?切記,文物可能毀於敵對國之間的戰爭,文明卻會在世代衝突與解裂族群中終結。(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願景回響/安全、準時、平穩 日本偏鄉巴士讓人安心
褚天安/教(桃園市)/聯合報

看到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檢討偏鄉公共運輸「行的正義」,深深共鳴,並不是因為我或親友有此需求,而是曾經幾次在日本偏鄉搭乘巴士的難忘經驗,被這個報導喚醒。

一次是我獨自在四國德島站往上勝町的背包旅行,去程從總站出發,不擔心等不到車,不過中途要轉車,我事前先寫好轉車站名請司機提醒,到站下車後才意識到真是偏僻,但是忐忑只有一分鐘,轉乘巴士已經靠站,心下一喜銜接得真好!

日本的巴士無論市區還是偏鄉,都是到站、車停之後乘客才離開座椅不疾不徐地下車,上車也是等到乘客坐下後才駛動。安全、準時、平穩的公共巴士一定會有人搭乘!偏鄉巴士不一定只有老人,結合地方創生,更能吸引背包客。

幾天後,從上勝町回到德島,巴士都會在站牌上的表定時間出現,即使巴士總是不疾不徐的樣子,卻都能準時到站,可見交通變數極少,無需趕班,這需要用路人都有好駕駛習慣才有可能。因此,偏鄉巴士問題不只是單純準點率問題,而應該視為大眾運輸與用路文化的一環。

還有一次,在長崎縣的偏鄉巴士站,站牌道路的兩側皆為農田,放眼望去皆荒涼,雖然我的日本巴士經驗正面值很高,站牌也有清楚的到站時間,但是那一天還是有點擔心,因為我是第一次在九州的偏鄉等車,下午天色陰暗,隨時可能下大雨,身上沒雨具,我到站時又已接近巴士到站時刻,忍不住想像萬一巴士已經走掉怎麼辦?再等下一班要兩小時。

在巴士到來前,我心裡出現各種盤算,結果誤點一分鐘後,巴士緩緩到站,順利上車,正面經驗值再次上升。

   
90秒生產出特斯拉零件 台企「智慧製造」新贏家是他!
71%、30億元、86400倍,這三組關鍵數字,藏著台灣齒輪王和大工業導入智慧製造的成功方程式。相較過去在台中廠批量生產約需歷時90天,高度自動化後,一支支特斯拉、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客戶專用的精密傳動軸,平均每支只要90秒就能生產出來,兩者相差86400倍!

20世紀初最受歡迎的作家──歐亨利,34篇故事讓你笑中帶淚!
歐亨利擅長從滑稽諷刺的角度描寫小人物,角色營造功力十足,故事場景豐富多變,總能捕捉生活中最深刻也最浮誇的片段。歐亨利的故事結構嚴謹,敘事角度多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時常在結尾來個意想不到大翻轉的「歐亨利式結局」,讓人讀來拍案叫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