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奶奶的活動行程,如果劇團的演出訊息,還有更多更多的戲劇相關活動…,【如果愛抱報】通通報給你知!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15 第434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神主牌自相矛盾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天衣無縫的能源政策,為了選舉大拍賣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問題成了執政黨罩門
民意論壇 故宮為何自貶金字招牌
課程計畫塞行李箱 淺碟沾醬油
聯合筆記/國慶再論團結人心
除了北漂…未來恐怕還有西漂、南漂
高雄…正義溫暖?又老又窮?
觀塘換深澳 寫好劇本的戲?
政府要面子 不顧農民肚子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振興足球/培養未來國腳 設外籍生上限
振興足球/限制外生踢球 台灣閉門造車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神主牌自相矛盾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獨」與「反核」是民進黨兩張長期信奉不移的神主牌。問題是,這兩張神主牌相互矛盾,他們自己沒想過嗎?

如果民進黨確有為「台獨」一戰的準備,在台灣九成八能源必須仰賴進口的不利條件下,核電其實才是台灣最可靠的電力支柱。否則,一旦電力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島內的生產、通訊及各項活動都無法進行,我們也就失去了因應的能力。

依蔡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二○二五年天然氣發電量將達五成。但台灣的天然氣全靠海運進口,國內存量僅「一星期、兩艘船」;即使觀塘接收站建好,十年後預計存量也僅半個月。因此,不要說兩岸開戰了,只要中共隨便宣布封鎖台海,天然氣槽船進不來,國內半數電力就會停擺。更別說,儲氣槽平時危險性就極高,一旦發生戰爭更儼然是超級炸彈。

說穿了,核電才是台灣可以長期儲備使用的燃料,不會因封鎖而立刻斷炊。尤其,解放軍即使武力犯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轟炸核電廠。綠營若真有捍衛主權不惜一戰的決心,應該要增加核電比重,而不是廢核。綠營一邊喊台獨、一邊喊廢核,可見其「台獨」不是喊假的,就是喊爽的;至於「反核」,則是喊來騙選票的。

民進黨這兩面神主牌,「台獨牌」是要彰顯自己有多「勇」,「反核牌」則是要標榜自己多「仁」。但在「仁」與「勇」之間,暴露的是其矛盾和浮誇。矛盾抵銷後,只剩一個「騙」字。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天衣無縫的能源政策,為了選舉大拍賣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觀塘天然氣接收站案強行過關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履行「觀塘換深澳」的承諾,宣布深澳電廠停建,還加碼奉送台中電廠四部燃煤機組二○二三年提前退場的「大禮」。若有人認為賴揆「言而有信」,那就太過天真;事實上,若非民進黨年底選情告急,蔡政府才不會把它自己說得天衣無縫的能源政策拿來跳樓大拍賣。

除了停建深澳、加碼中火,同一天,中選會也宣布民間人士提案的「以核養綠」公投未達門檻。蔡政府「一日三發」,全都對準能源政策而來,不難想見,民進黨對於能源政策及空汙疑慮衝擊選情,到了多麼憂懼的地步。其盤算其實一目了然:停建深澳電廠,是要挽救蘇貞昌的新北選情;提前停止中火燃煤機組,是為了幫林佳龍的台中選情止血。至於擋下「以核養綠」公投及拆解「反深澳」公投引信,則是為了幫已成為選舉肉靶的蔡政府能源政策消音。這一切,都為了選舉的政治操作。

也正因為一切都是為了選舉、為了保住權力,所以手段可以如此粗糙,眼光可以如此短視,目標可以任意更換。也因此,三月才強行運用政治力通過的深澳電廠案,甚至賠上了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的畢生聲譽,短短半年多之後立刻就能竄改理由棄之如敝屣。包括賴清德親上火線保證過的「乾淨的煤」,也可以自己打臉回收,唾沫自乾。賴清德的「神級」保證,如果也只有短短半年的「效力」;人們憑什麼相信蔡英文總統二○二五「非核家園」的天堂,屆時能夠實現?

政府最近短短數日內的能源政策大轉彎,除了令人備感困惑,也令人深感擔憂。令人困惑的是:在一切外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為什麼行政院突然可以改口說全國的供電狀況已有多餘,就算深澳電廠不建也不會缺電?那麼,賴揆先前聲稱深澳不建「北部會缺電」,到底玩的是哪一招?令人擔憂的則是:如果深澳及中火停建的相關決策是蔡政府「由上而下」的政治決定,經濟部和台電皆不知其詳的話;那麼,未來一旦電力不足,府院要從哪裡變出電來?難道屆時將責任完全推給經濟部和台電,自己即可卸責?

不可忽略的是,賴揆不斷為能源政策開出新選舉支票的同時,我國的能源安全也正逐漸受到侵蝕。根據台電一○七年一月修訂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位於台中火力電廠內的兩部新燃氣機組,原本即規畫於二○二四年及二○二五年上線,並非為取代四部既有燃煤機組而設。但賴揆的陳述方式,卻故意讓人誤以為是「以新汰舊」,這不僅誤導,更是欺瞞。

再說,這四部中火燃煤機組的裝置容量,高達二二○萬瓩。四部機組若要在二○二三年提前退場,同一年又適逢核二二號機除役,屆時,我國的電力調度真的周轉得過來嗎?蔡政府今天為了挽救民進黨選情,打算讓屬於「基載」的燃煤機組退場,留下較高比例的燃氣發電。這項說法,或許有助安定台中市民的心,為民進黨穩住流失的民意。但從能源安全的角度看,我國天然氣的安全存量最多僅有兩周,如果把僅具「中載」功能的燃氣電廠當成「基載」來運轉,完全是顛倒本末的不智之舉。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以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未來高達八十%的發電要仰賴火力,根本無助於減少碳排放;仍維持卅%的燃煤,對於空汙改善也極有限。事實上,只要「非核家園」的時程根據需要及執行能力務實調整,核一、二廠延役加上核四重啟商轉,便可取得裝置容量超越一整座台中電廠的基載無碳排核電。如此,既不必拿深澳當籌碼,也不必強逼迫觀塘環評案難看過關。

為了選舉,蔡政府竟連說得天花亂墜的能源政策都可以東拆西砍,拿來叫賣。那麼,誰還能相信這種政策有理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問題成了執政黨罩門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距離九合一選舉只剩下40天,雖然是地方選舉,但攸關一年多後2020總統大選及立法院改選,因此朝野皆卯足全力進行政策攻防,國內經濟問題更成為近來攻防的焦點,也是蔡政府最麻煩、最頭痛的問題。

蔡政府經濟政績是選民檢視政府施政效能的指標,也是中央執政會否拖累地方選舉的關鍵。從總體經濟表現來看,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長賴清德近來不斷向選民喊話,指近兩年台灣經濟已走出多年停滯局面,甚至從出口、失業率、股市等指標強調國內經濟是20年來最好狀態;但這些標榜拚經濟成果的語言,卻遭來很多批評及網民酸言酸語,也說明冰冷的經濟指標和讓人民有感的經濟復甦,還有一段距離。

而兩年多來備受爭議的經濟施政竟然是執政黨原本的強項勞工與環保。「一例一休」兩度修法讓勞資雙方對政府皆強烈不滿;「非核家園」能源政策更讓政府陷入增加汙染及破壞環境的政治風暴,也迫使行政院近來作出緊急彌補措施。在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通過環評後,賴揆立即在立法院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的決定;勞動部也宣布預計年底前提出最低工資法草案,這些選前的政治性決定能否化解爭議,爭取更多選票支持,仍有待觀察。

近來全球及國內經濟變數,更是蔡政府的重大考驗。上周美股兩天暴跌1,300多點,讓台股一度失守萬點關卡,雖然台股跌深反彈,重回被視為重大政績的345天萬點行情,但美股波動很明顯是近十年由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的多頭行情一次顯著調整,也預示今後美股將進入波動期。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升高及全球經濟出現反轉等變數,對台灣股匯市及經濟的衝擊勢將愈來愈大,政府如何因應紛至沓來的變局?能否穩住股匯市?對選舉結果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

兩岸議題在這次選舉中雖未發酵,但對選情的潛在影響仍難以忽視。和馬政府時期相比,陸客減少逾五成,以及對岸不再大手筆採購台灣農產品,對部分選區和選民難免構成若干影響,尤其是中南部農業縣及陸客經常光顧的各地景區、旅館、餐飲、夜市、伴手禮商店等行業。唯一讓執政黨稍微寬心的是,美中貿易戰讓台灣經濟必須依賴大陸市場的論調產生質變,也是藍營顧忌強打兩岸牌的原因。

年輕族群對經濟現實的強烈不滿,曾經是推倒馬政府,支持蔡政府勝出的關鍵助力,但現在風向改變,年輕一代對執政黨的支持已大幅鬆動,主因之一就是經濟現況未見實質改善,反而受核心物價上漲、貧富差距擴大等因素影響,讓年輕人對未來更不抱希望。

最近一部改編自「漂向北方」歌曲的「窮到發慌」影片,道盡年輕人生活辛酸,也將箭頭指向藍綠兩黨政治人物,這部片在網路上瘋傳,點閱率達200多萬人,對選情影響似有擴散效應,誰會受影響或得利,就看候選人如何回應年輕人對生活不滿的強烈訴求。

另一個相關議題是南北差距問題。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綠營傳統票倉從經濟切入選戰,批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市「又老又窮」,並以幫高雄「北漂青年」回家作訴求,炒熱選情,並大幅縮小和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間的差距。而民進黨在綠票倉南部各縣市支持度普遍下滑,更被視為2020總統大選的強烈警訊。

這種情勢發展,反映的正是台灣幾十年來「南北差距」問題,民進黨在高雄市及其他南部縣市長期執政,自須背負經濟每下愈況的責任與原罪。韓國瑜只是訴求改變,喊話會全力讓高雄經濟變更好,竟強力威脅綠營票倉的選情,可見經濟問題仍是民進黨的阿基里斯腱,能否克服此一弱點,對選舉結果必然會有影響。

   
民意論壇
故宮為何自貶金字招牌
平海/文字工作者(南投市)/聯合報

我國博物館界龍頭─國立故宮博物院自今年陳其南接任院長以來,陸續出現諸如:一、「故宮台灣化」、「故宮土著化」;二、「翠玉白菜」和「翠玉小白菜」配合花博移師台中臨時搭建的花蝶館展出;三、計畫於二○ 二○東京奧運期間於日本縣立級博物館展出故宮文物等重大爭議。

「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第一條:「為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特設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本院),隸屬於行政院。」(與修正前的組織條例條文相同)而「故宮台灣化」、「故宮土著化」的說法,就與其牴觸。

陳其南上任後就急著拋出「故宮台灣化」、「故宮土著化」的說法,並以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為例,我們要做世界文物的繼承者,可以典藏希臘文物,也可以保存古典中國文物,把這些都變成我們的資產。陳其南難道不知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與私人手中的中華國寶,大多是隨著歐美日諸列強的軍事、政治、經濟等侵略手段,或經由非法、不名譽的方式,從我們手中偷去、騙去和掠奪嗎?與故宮博物院的蒐藏來源大相逕庭,怎能如此類比?加上十月三日更在立法院說出「大部分的台灣人不認為故宮代表我們自己的歷史」,在在都是赤裸裸的「去中國化」。

故宮文物借展向來謹慎,需各個環節都確認安全無虞,方可外借。如國家圖書館曾向故宮商借「四庫全書」展出,但其周圍環境不符條件,因而未予同意;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時,外交部擬在台北賓館舉辦外交史料特展,向故宮商借「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珍貴史料,也因安全問題遭拒絕。可見往昔故宮維護國寶的決心。然「翠玉白菜」和「翠玉小白菜」卻配合花博,移師台中臨時搭建的非正式展館花蝶館展出,而且還由故宮自身策畫、負擔經費,引起極大議論。文物展出的展場、地點等各項安全條件都非常重要,請問有那一個專業級的博物館,會將珍貴的文物放在臨時場館陳列展出?

故宮這次計畫於東京奧運期間於日本東京文化村博物館、靜岡市美術館及福島縣立美術館等館展出。故宮出借文物必須對等,過往都是在「國家」等級的博物館展出;降格到縣立博物館展出,不僅自貶身價,更矮化國家。令人費解的是,巡迴到有部分輻射汙染的福島縣展出之目的何在?為何不趁此機會廣為宣傳,吸引各國觀光客順道遊覽台灣,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各項展覽,以振興國內觀光產業方為上策。

國立故宮博物院向來以標榜珍藏中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的精華名聞遐邇,故宮不但是國人最喜愛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國外觀光客的首選。展出的展覽叫好又叫座,不就是仗著「故宮」這塊金字招牌與典藏文物嗎?對於國際文化交流與發展,不但沒有阻力,反而更有助益吧!

   
課程計畫塞行李箱 淺碟沾醬油
褚天安/高中教師(桃園市)/聯合報

一○八課綱定案後,國教署開始審核各校一○八學年度課程計畫,然而上課時間就這麼多,為塞進課綱課程並顯得很多元,現有學校教師又必須每個人要有足夠時數上課,一開始宣稱學生可以有更多選擇的口號逐漸在現實面上變成塞行李箱遊戲。

學校為了塞好塞滿,學生需求淪為塞滿上述一切條件後的空隙,原因在必修學分種類仍太多,非以學生本位思考,導致許多非考科為上而上,流於娛樂、膚淺。即使本人為藝術教師,仍提倡高中藝術科目必修,但應學年擇一選修即可,可以完整有系統的學完一個科目遠勝過沾醬油式地各種都要。

根據新課綱對課程布局邏輯,高中課程有四個階層:高一統整,高二試探、分化,高三專精,其中專精階段的課程布局以「部定加深加廣」選修來對應,然而在藝術領域的學分設計上,「塞好塞滿」的戲碼將再度上演。

藝術領域的部定加深加廣共有四種科目:「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各一學分,「表演創作」、「多媒體音樂」各二學分,從這樣的學分數安排來看,「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顯然會被邊緣化,現在甚至有學校要將這兩個學分用1+1的方式開課。實務上,尤其是社區型高中,顯然會是一位老師同時上這兩個科目,或許真的有老師兩把刷子都有,但是期待這樣安排的思維顯然不是部定加深加廣的初衷。

以「基本設計」為例,就包含設計史、設計基本原理原則、設計技巧、觀察分析、設計與文化、點線面構成、各式媒材與製作技法、圖案與造型設計預想圖、設計思考等,怎可能在一周一節裡完整教學?即使用1+1方式與「新媒體藝術」並聯開課,也極可能變成掛羊頭賣狗肉式的上課,如今卻將在許多高中裡成為事實。這種情況有如當年要國中音樂、美術老師教表演藝術,導致上課活動化、社團化,忽略了課程定位、方法與目標的重要性。

套句我同溫層設計業網友常感慨的,很多人以為設計就只是畫畫圖,然後用電腦弄出來就等於新媒體,如此看待專精科目的態度,我以為這將是新課綱最大破口,國教署趕緊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聯合筆記/國慶再論團結人心
陳言喬/聯合報

中華民國剛過一百零七歲生日,當天總統府前的場景顯得冷清,對比早年動輒廿五萬人不可同日而語,儘管當年是動員而來,但近年對國家「離心離德」的人群卻是有增無減。

中華民國退守台灣數十年來,國慶日是每年最盛大的日子,當天的大小活動與總統在國慶大會上的致詞,無非是對內凝聚全民的精誠團結,對外宣示與中共持續鬥爭的決心和毅力。在這天,有軍容壯盛的國慶閱兵,有振奮人心的國慶遊行、遊藝活動,有海外僑胞踴躍的回台,有全台旗海的飛揚,有全民對國家的認同,也有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時光回到今日,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日致詞裡認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強化「國家安全」,提出加強外交、提升國防戰力、防範特定國家(暗指大陸)的假消息以及全球經貿戰略重整等四大工作。

蔡總統的致詞雖有對抗中共的策略,但看不到政府要如何化解與在野黨的對立,提不出和解共生、團結人心的具體方案(放任「東廠們」繼續撕裂、分化),更看不到國家的願景和大方向。尤其這篇演講在民生、教育、交通、居住、治安等方面多所著墨,有如一篇縣市長向議會的施政報告。

民國七十六年國慶,重病的蔣經國總統坐著輪椅最後一次出席國慶大會。他說:「一個國家在世變紛繁中能夠堅強屹立,並非單憑軍隊武力的壯大,主要還在其能堅守立國的精神,具有正確的國家建設目標,人民皆有忠於國家的愛國良知,以及全民團結的努力」。

這些話如今聽來依然鏗鏘有力,國家能夠屹立不搖,更多的是在全民的團結與精神鬥志。在此不禁要問,我們的立國精神哪裡去了?我們的國家建設目標是什麼?人民認同的國家在哪裡?全民是更團結還是繼續分崩離析?

蔡總統的「國家安全工程」全屬技術層面的措施,但「攘外必先安內」,如果一個政府施政不顧民意、方向忽左忽右;利用轉型正義大帽行迫害之實;安排親信、劣跡官員攫取國家社會資源;枉顧歷史事實以遂行其政治目的,這樣要如何團結內部?再者「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一旦國家內部分裂、衰敗,亂象烽火四起,做再多的安防工作又有何用?

十月光輝不再,可能是歷史被扭曲,可能是沒有國家認同以致人心渙散。如今政府想要團結人心,除了口頭愛台灣,也應以行動帶領全民愛國家:多講中華民國,少講「這個國家」;多在國家慶典場合開口唱國歌,因為中華民國至少還是絕大數民眾心目中的國家。

   
除了北漂…未來恐怕還有西漂、南漂
廖鴻堯/退伍軍人(桃園市)/聯合報

今年底的選戰,最熱門的話題,毫無疑問的就是北漂問題。尤其窮縣市的人口,大都為了選擇工作機會多,與薪資相對高的城市來謀生,日子一久,買房、結婚、生子,生根發展,他鄉就成為了故鄉。

攤開人類的文明史,是從逐水草而居起始,進而產生世界四大文明史的繁衍與興起,所以,人類本就有「漂」的特質。以台灣各縣市來說,人口外移比例最高的首推外島的金馬澎,而人口外移最多的就是雲林縣,根據統計資料,光一個新北市就有超過百萬的雲林鄉親,足見雲林的落後與貧窮程度。

小時候,鄰家的叔伯阿姨們,因為家鄉謀生困難,大都會選擇到台北來工作與學習,可能先以學徒,或者做點小生意起家,在那個只要你肯拚,到處是機會,遍地是黃金的年代裡,離鄉的遊子,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等到年節時,再攜家帶眷與大小包的伴手禮返鄉省親,為台灣的經濟起飛,起到重要的關鍵角色,蔚為一股潮流風尚。三四十年後的今天,家鄉的人口外移問題依舊嚴重,今日的雲林,除了農作相關產業與六輕工作外,可選擇的工作真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十多年前,我也嚐到北漂的命運,先將孩子託給祖父母照料,每周三、四百公里的來回奔波,思鄉,想念父母親與掛念孩子的苦痛,只能靠著電話線與棉被來稍稍化解。苦!只能往肚裡吞。也難怪,為了生存與生活,除了北漂之外,又能如何呢?

今日環視我們的產業現況,與世界各地相較,到處都長滿了豐盛的水草,唯獨自己的家鄉,被政治人物搞得烏煙瘴氣,生存空間被壓縮,自今往後,可能不僅止於北漂,恐怕還會進而西漂、南漂…

離鄉背井打天下的遊子,圖的不只是溫飽,他還必須割捨親情的團聚,背負長輩殷切的期望,與破釜沉舟奮鬥的決心,只是,何以至此呢?

   
高雄…正義溫暖?又老又窮?
邱寶福/教(台中市)/聯合報

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和陳其邁的民調,從一開始陳其邁遙遙領先,到現在兩人打成五五波。一向被視為民進黨大票倉的高雄,民進黨初選時,參選者為爭取出線資格,上演黨內互打,吃相難看,所有人都認定只要初選過關,就等於當選市長。所以陳其邁一開始懶得理韓國瑜,競選看板毫無政見,只寫了「正義.溫暖」四字,一派輕鬆,似乎等著當選。但這個春秋大夢,卻被一個「賣菜郎」的「又老又窮」口號,吹皺一池春水。

高雄曾貴為台灣第二大城市,民進黨執政廿年之後,負債全國最高,高雄子弟紛紛北漂找工作求生存,高雄市廿五到卅四歲人口,六年來大減八萬二千多人,六十到六十九歲人口卻大增十一萬五千多人;人口結構也讓工作職缺大不同,許多學歷好的都往北部發展。

眼看韓國瑜民調步步進逼,陳其邁動起來了,找了北漂青年拍競選廣告,大讚高雄,卻反被網友打臉,質疑高雄若真如其描述的這般美好,為何還要北漂,更間接證實了北漂是事實。

傳統競選造勢晚會,帶頭喊凍蒜凍蒜,底下坐的多是老人家居多,花大錢而且效果有限,唯一的優點是讓場子熱鬧一點,壯大自己的聲勢。

但網路世代,選舉打的是空戰,年輕人都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空戰打的是網路行銷,直播暢談政見,直接回應網友問題,韓國瑜之前和網紅館長的直播影片,收看熱度破七百萬。甚至有北漂青年自製「幫我回家」影片,雖被控涉抄襲,但短短幾天觀看人數已破五十萬人次,還逼哭許多網友。

高雄選戰已成全國焦點。問題在高雄老人愈來愈多,年輕人離鄉背井有家歸不得,這副模樣的高雄,談不上溫暖。

   
觀塘換深澳 寫好劇本的戲?
方景霖/博士生(嘉縣民雄)/聯合報

「觀塘換深澳」成真了!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十二日宣布,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供應裝置三百萬瓩的大潭電廠所需天然氣後,仍有一二八萬瓩的餘裕,因此決定停止興建深澳電廠。

筆者看完相關報導後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所以找起手中的資料赫然發現,大潭電廠增建天然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早在一○三年九月通過環評,一○五年十一月廿八日計畫奉行政院核准,計畫中第一部機組於一一一年七月商轉,至第四部機組(最後一組)也將於一一四年一月商轉、共有四部機組。對照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十二日下午記者會的說明,取代深澳電廠的燃煤氣新機組預計於二○二五年上線(不知道是否為上述一一四年商轉的第四部機組)。

此事讓筆者聯想到這是否在上演一場戲?看似讓一個只是初步通過環評的幌子(深澳燃煤電廠)、一個用「乾淨的煤」發電的議題占據台灣的新聞版面長達半年多並折損一位副署長,最後當社會大眾民怨沸騰的反對設立深澳燃煤電廠之下,賴院長再提大潭天然氣發電廠擴建案,讓大家覺得用了相對乾淨的方式發電,除滿足了工業用電的需求,又停建核四電廠。如果真的是這樣,好似俗語告訴我們看戲別太入迷,這一齣「觀塘換深澳」的戲碼從時間點及髮夾彎的策略,不知道是不是看倌們看戲看得太入迷了?

   
政府要面子 不顧農民肚子
鐘重發/教(彰縣北斗)/聯合報

邁向已開發國家是榮耀也是責任,是台灣努力目標。但沒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台灣於WTO宣布進入已開發國家,承諾不爭取開發中國家優惠待遇,但此影響貨物進出口關稅和限額,影響最大是農業。

台灣剛從香蕉、鳳梨、火龍果去化窒銷中爬過,在高價雞蛋、豬肉中掙扎,稻米一直要以保障最低收購價格並限制進口來保障農民收益,花生、芝麻、茶葉等都對進口設有多方條件來保障農民,而保障不了的甘蔗乾脆棄種,砂糖直接進口。

把台灣農業現在就丟到已開發國家中和列強競跑,連大陸、南韓、新加坡都不想自行競逐,台灣卻急著做,是台灣真的很強了嗎?或是又在打腫臉充胖子了?這真像當今政府,沒啥裡子卻死要面子!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黃介正/聯合報

一九九八年十月,兩岸在經歷制度化協商中斷,危疑震撼的台海飛彈危機之後,辜振甫先生以李登輝總統特使身分,前往上海與汪道涵先生會晤,並續往北京與大陸領導人江澤民見面。此次的兩岸復談之旅,也是蔡英文總統的首次大陸之行。

該年元月,在駐美代表處任職的我,正陪同美國學者團在台北訪問。期間獲外交部電通知,訪團結束後不返駐地,續留台北公幹。當時美國東岸恰逢超級冰暴,卻不能趕返華府,心急之外還很困惑,卻不知我將有幸見證兩岸復談的契機。

甫卸任美國防部長職務的培里,率剛離任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夏利上將、助理部長(後任歐巴馬政府國防部長)卡特、老布希總統國安顧問史考克羅將軍等重量級人士,依江澤民提議在杭州與汪道涵會晤後,全團轉來台灣訪問,而我奉命全程陪同。

訪團首站前往陸委會拜會張京育主委,培里在閉門會伊始即明確傳達,大陸方面意欲復談的訊息。之後,訪團依序拜會外交部長胡志強、行政院長蕭萬長、副總統連戰,以及李登輝總統。

那是我有限公務生涯中,首度親見整個政府有準備、具共識、分層次、同口徑難得之精彩搭配演出;再加上蕭院長後續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以及相關首長的公開談話,匯聚成可信、有效的「戰略溝通」,中斷三年的兩岸兩會終於復談。

廿年前兩岸之斷而復交,當係因國民黨長期執政,從未發生過政黨輪替,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思維隱而未發,台灣方面仍有《國統綱領》與「國統會」,兩岸官方各自表述,卻沒有動搖「一個中國」的基本認知,而且台灣尚無《公投法》,大陸還沒有《反分裂國家法》。誠然,兩岸關係當年的要件,如今俱往矣,怎可套用在今日?

辜汪二位先生酷愛京劇,兩岸如今已不復見羽扇綸巾、撫琴擊劍的時空,也不再有地位崇隆、信賴老成之二公。兩岸經歷廿年,情勢已然丕變,京劇曲目亦似已從「借東風」轉而唱「空城計」,令人無限唏噓。

台灣對來自美國之壓力一向高度警覺,雷根總統之《六項保證》中亦敘明「不做調人」、「不施壓力」,但廿年前美國確曾助推兩岸之復談。時至今日,美中本身已成競爭對抗的「事主」,不易在兩岸中扮演「公親」的角色,甚至在「印太」戰略構想中,不願也不會再給予台灣「親美、和中」的空間。

美國如視台灣為禁臠,引為刺激中國大陸的工具,其實並非上策。美國倘支持台灣保有適度的行動自由,以使兩岸維持可運作之正能量,則可形成有意義的調節閥,適有利於美國本身之政策彈性與戰略高度。台海之和平發展,可以避開美中之間最敏感之核心議題,騰出手來應對朝鮮半島與南海爭議,更有助於美國自身利益,方為上上之策。

面對當前尖銳對立的美中兩強,台灣至少要政策穩定、口徑一致,就算只剩一個「熬」字,也必須撐過去。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振興足球/培養未來國腳 設外籍生上限
趙榮瑞/台灣體大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政府過去逢世足賽即喊出口號:振興足球方案、台灣足球年、六年足球計畫等。國家大力推展足球,教育部更辦理國中、高中、大專等足球聯賽,尤其是大專聯賽,幾乎是國家代表隊主力。但因各校招生問題,或至國外招收許多外籍學生來台就學並組隊參賽,造成大專足球聯賽部分學校清一色由外籍學生組隊參賽,這些外籍學生無法代表我國家隊參賽,對培養本土選手可能會有重大影響。

教育部辦理比賽是要有引導作用,最大的原因是銜接本土選手成長學習之權利、汲取比賽經驗,並以培養未來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之目標。但如果大專聯賽都是外籍選手,卻無法代表我國參賽,對國內足運發展助益有限。

大專聯賽歡迎外籍生參賽,但有些球隊沒有本土球員,全是外籍生,如能有部分本土球員,對提升台灣球員水準才有助益。且下場人數設限五人,幾乎占全隊十一人一半,以這些優秀的外籍選手帶領本土球員征戰,這樣對本土球員的成長幫助才大。

如果愈來愈多學校全以外籍選手參賽,將失去國家極力銜接培訓、培養與提升足球水準競技之政策。另有人提到歐美學校都沒限制,那是歐美足球水準高出亞洲各國實力太多,實在難以相提並論。

日本J聯盟剛成立時,只放寬兩位外籍選手參賽;大陸中超聯賽過去港、澳、台選手不受限制,而今也把港、澳、台等選手視為外籍選手,就是為了保護本土選手的權利,因港澳有許多英籍選手,已壓縮大陸本土球員上場的機會。

   
振興足球/限制外生踢球 台灣閉門造車
陳光凱/國中體育教師(台中市)/聯合報

體育署明令大專聯賽限制上場外籍生上限為五人。我想表達不同看法:

這個限制外籍生的政策,與增加台灣籍足球員並沒有直接關係,只會瞬間讓台灣的足球圈變得更小、更閉門造車。

就參與足球的人數來看,台籍生與外籍生的比例關係,並非「蹺蹺板關係」,不是說限制外籍生人數,台籍生就會增加。如果限制外籍生參賽人數,或許看似台籍生的「比例」增加了,但是「實際人數」卻沒有增加。反之,也因為限制外籍生參與人數,而會瞬間減少台灣大專院校參與足球的人數。

如果能從更宏大的視野展望台灣足球發展,台灣足球待開發的潛力很大的,體育署不需自己貶低我們未來可能性。建議體育署應該以更寬宏開放的心來接受外籍生在台灣踢足球。他們會把台灣足球變得更繽紛多彩的。

踢足球的台灣籍學生不多,那是因台籍生投入足球的本來就不多,而不是因為外籍生太多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台灣足球整體大環境不如棒球、籃球有職業比賽,足球沒有成熟的大環境,足球員未來沒有出路,導致學生投入足球意願不高,甚至家長也不鼓勵孩子投身足球。

反觀外籍生參加聯賽,讓本地生選手能在大學時期就有很多機會跟不同體型、不同球風的外籍生比賽交流,累積豐富經驗,未來真當選國家代表也會更有信心,因為他們一直跟各國外籍生有正式、高強度的交手切磋經驗。

如體育署能讓大專足球百花齊放,也讓球員不需出國移訓,就可以有豐富的應戰經驗,何樂不為?

大專足球聯賽,是學生賽事。凡是台灣大專院校的在籍學生,即應享有參加權益,應「不分國籍,只看學籍」。歐美學校都沒有限制外籍生人數,因為在他們的自由民主觀念裡,凡有我大學學籍者,就是我國家的學生。台灣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何以有如此背離自由民主精神的政策?

台灣足球的「田地」還很大,體育署如果能用心把足球大環境做好,就會有更多台灣本籍生來種這塊田地。這裡是自己的國家,難道不會有更多台灣本籍生投入足球嗎?外籍占掉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本籍生還是當道的。對足球發展來說,外籍生人數根本不是威脅。

我衷心希望體育署在發展足球上,不要擺錯重點。

   
先存再花 利用3個儲蓄包自動存錢
許多長輩常耳提面命「要記帳」,但日常消費項目多、記帳程序又繁雜,讓許多人最終仍無法持續,只好繼續當「月光族」。有這狀況的你,今天一起來試試用3個儲蓄包自動存錢吧!

給白領家長的才藝課 從另一個角度看見孩子
陪孩子畫畫、和孩子一起採竹筍,這是才藝課程、是親子活動,也是一場家庭親子關係的重建之旅。成立1年多的「小人小學」,回應中產以上家庭的教養需求,推出包裹著才藝外衣的家庭諮詢課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