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情勢詭譎。上半年共軍機艦繞台演訓停止後,下半年美國軍艦接續通過台海。美國太平洋艦隊也可能即將於十一月在南海與台海周邊進行一系列軍演,對中國亮劍。美中對立,從經貿蔓延到軍事,從南海推進到台海,情勢發展引人關注。
美國軍艦七月到十月兩度行經台海,加上航母同時經台灣東部海域北上,釋出的訊息很明確,就是彰顯在西太平洋,上從東海,沿著台灣海峽,下到南海,都是美國的戰略空間,美軍擁有的自由航行權,不容共軍干預。
當然這是九月底中共軍艦在南海對美艦從事危險攔截,險釀互撞事故,所引發的美國強烈反應;但是不能否認,也有針對共軍機艦繞台,給予大陸的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美艦過台海,雖然共軍船艦「保持距離」尾隨觀察,但大陸反應相對溫和:官媒稱「美方似乎有意將這一做法常態化」,但是「中方首先不能為此很生氣」;中共外交部也僅表示「已就此向美方表達了關切」。
中方淡化,有人認為是怕影響台灣選舉,這未免抬高了台灣身價。事實上,大陸還在評估美方一連串對抗中國的言行,是否已到達最高點;而媒體透露美軍將在南海與台海展示軍力與演習的大戲,還待演出;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更放話,大陸如繼續挑釁,將不惜讓美艦艦長自行按交戰準則採取行動。
過去幾周內,美中各方面衝突升高,貿易戰依然無解,南海對峙持續。美國以大陸購買俄國防空飛彈,宣布制裁中共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聯邦調查局更自比利時以間諜罪誘捕大陸國安部人員回美國。
當然最引起注意的是,美國副總統潘斯十月四日的演講,全面批判中國大陸以及過去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這被比成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新冷戰的序幕。
美國近日退出中程飛彈條約,並不僅因為俄國違反條約,其實美國也有違反事實。真正原因是俄國研發成功極音速巡弋飛彈「先鋒」,美國目前飛彈防禦系統只能防彈道飛彈,防不了這種極音速飛彈。大陸八月初也試射成功極音速的星空-2號,讓美國更緊張;川普直指,除非也把中國納入,對極音速飛彈控管,否則美國不會遵守該條約,挑明就是針對著中國。
毫無疑問,新冷戰開始了。只不過舊冷戰是美蘇對抗,中美關係正常化,中國迎來百年難得的戰略機遇;新冷戰是美中對抗,俄國反而是美國要拉攏的對象。
進入新冷戰後,中美短兵相接,都升高壓力,逼各國選邊,美國祭出「毒丸條款」,要求與美國簽訂自貿協定的各國,要與非市場經濟國家(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前,必須通報美國。
中國大陸則在與東協各國談判「南海行為準則」時,加入「各方不得邀請域外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在海洋經濟合作開發,「不應與地區以外國家的公司展開」的條款,排除美國介入。
新冷戰也許短期對台灣有利,台灣重新被推到美國戰略前沿,但也恐只被當棋子。許多人主張,對於選邊問題,沒有好猶豫的,當然應該堅決站在美國的一邊;但和上次冷戰不同,也異於台灣渴望的「價值同盟」,這次冷戰看不到價值的對立:大陸已經擁抱市場經濟,美國與西方的民主弊病叢生,許多人開始反省台灣的民主,而自由與人權價值是普世的,連北京都不敢公然否定。
台灣的問題在於,美國對盟國已喪失信用,動不動就要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批評北約盟國出錢不夠,甚至對全球氣候協定,都要放棄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責任。這樣的美國,可靠嗎?
殷鑑不遠,看看日本,與美國有安保條約,境內有美國駐軍,美國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但美中開啟新冷戰之際,日本首相安倍卻正是習近平座上客。台灣應可從美國盟友們的作為,找到外交方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