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除了愛河、城市光廊外,高雄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KH STYLE高雄款】帶你瞭解高雄市吃喝玩樂好去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30 第43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普悠瑪假新聞誰負責?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軍台海亮劍,新冷戰開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台商設廠用地 重時效綜效
民意論壇 普悠瑪翻覆/政院怎能違法公開司機員個資
普悠瑪翻覆/擔起政治責任 有這麼難?
普悠瑪翻覆/用公投推動台鐵民營化改革
聯合筆記/台鐵改革的這一步 走不走?
綠選情告急 不全是候選人責任
陪睡風波/一萬就業機會才是重點
陳立恆/只有同溫層民主,怎麼能叫民主?
少不入高,老不離高
校園安全 應有權詢問犯罪紀錄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普悠瑪假新聞誰負責?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總統說話了,「普悠瑪事故絕對不會是某一個基層人員的責任」。對照一周前,司法和行政調查爭相把責任推給司機員,這句話真是無限諷刺。說穿了,就是「馬後砲」,如今真相逐漸浮出檯面,誰還認為責任在「基層一人」身上?

但普悠瑪事故後,首先上場表演的宜蘭地檢署,認定司機員罪嫌重大,有逃亡串供之虞,聲押禁見。鐵路局、交通部也把矛頭指向司機員,稱他超速又關閉ATP未通報。要不是媒體揭露了列車故障,司機員全程邊駕駛邊聯絡、邊排除故障過程,還不知調查方向會怎麼發展。

近來民進黨上下操作「假新聞」、「假訊息」危害的次數,用「上百次」形容都太過保守。在民進黨口中,除了政府公布的訊息,其他的資訊、新聞報導都不可信;而所有被政府認定錯誤的資訊、新聞,都可能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只差沒用「顛覆政府」四字了。

普悠瑪事故後司法和行政部門的表現,算是重重打了民進黨一耳光:原來最大的假新聞、假訊息來源,就是民進黨政府自己。依照民進黨的邏輯,在證據還沒有全面審視前,就急忙帶輿論方向,顯然也是另有目的吧?這個責任,要誰來負?

此事凸顯的是,民進黨意圖把「假新聞」、「假訊息」無限上綱,千方百計從動機論做政治解讀,才是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從促轉會「東廠論」到普悠瑪事故,揭露真相的都是內部吹哨者和媒體,民進黨還有何臉面談打假新聞?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美軍台海亮劍,新冷戰開始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海情勢詭譎。上半年共軍機艦繞台演訓停止後,下半年美國軍艦接續通過台海。美國太平洋艦隊也可能即將於十一月在南海與台海周邊進行一系列軍演,對中國亮劍。美中對立,從經貿蔓延到軍事,從南海推進到台海,情勢發展引人關注。

美國軍艦七月到十月兩度行經台海,加上航母同時經台灣東部海域北上,釋出的訊息很明確,就是彰顯在西太平洋,上從東海,沿著台灣海峽,下到南海,都是美國的戰略空間,美軍擁有的自由航行權,不容共軍干預。

當然這是九月底中共軍艦在南海對美艦從事危險攔截,險釀互撞事故,所引發的美國強烈反應;但是不能否認,也有針對共軍機艦繞台,給予大陸的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美艦過台海,雖然共軍船艦「保持距離」尾隨觀察,但大陸反應相對溫和:官媒稱「美方似乎有意將這一做法常態化」,但是「中方首先不能為此很生氣」;中共外交部也僅表示「已就此向美方表達了關切」。

中方淡化,有人認為是怕影響台灣選舉,這未免抬高了台灣身價。事實上,大陸還在評估美方一連串對抗中國的言行,是否已到達最高點;而媒體透露美軍將在南海與台海展示軍力與演習的大戲,還待演出;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更放話,大陸如繼續挑釁,將不惜讓美艦艦長自行按交戰準則採取行動。

過去幾周內,美中各方面衝突升高,貿易戰依然無解,南海對峙持續。美國以大陸購買俄國防空飛彈,宣布制裁中共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聯邦調查局更自比利時以間諜罪誘捕大陸國安部人員回美國。

當然最引起注意的是,美國副總統潘斯十月四日的演講,全面批判中國大陸以及過去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這被比成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新冷戰的序幕。

美國近日退出中程飛彈條約,並不僅因為俄國違反條約,其實美國也有違反事實。真正原因是俄國研發成功極音速巡弋飛彈「先鋒」,美國目前飛彈防禦系統只能防彈道飛彈,防不了這種極音速飛彈。大陸八月初也試射成功極音速的星空-2號,讓美國更緊張;川普直指,除非也把中國納入,對極音速飛彈控管,否則美國不會遵守該條約,挑明就是針對著中國。

毫無疑問,新冷戰開始了。只不過舊冷戰是美蘇對抗,中美關係正常化,中國迎來百年難得的戰略機遇;新冷戰是美中對抗,俄國反而是美國要拉攏的對象。

進入新冷戰後,中美短兵相接,都升高壓力,逼各國選邊,美國祭出「毒丸條款」,要求與美國簽訂自貿協定的各國,要與非市場經濟國家(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前,必須通報美國。

中國大陸則在與東協各國談判「南海行為準則」時,加入「各方不得邀請域外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在海洋經濟合作開發,「不應與地區以外國家的公司展開」的條款,排除美國介入。

新冷戰也許短期對台灣有利,台灣重新被推到美國戰略前沿,但也恐只被當棋子。許多人主張,對於選邊問題,沒有好猶豫的,當然應該堅決站在美國的一邊;但和上次冷戰不同,也異於台灣渴望的「價值同盟」,這次冷戰看不到價值的對立:大陸已經擁抱市場經濟,美國與西方的民主弊病叢生,許多人開始反省台灣的民主,而自由與人權價值是普世的,連北京都不敢公然否定。

台灣的問題在於,美國對盟國已喪失信用,動不動就要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批評北約盟國出錢不夠,甚至對全球氣候協定,都要放棄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責任。這樣的美國,可靠嗎?

殷鑑不遠,看看日本,與美國有安保條約,境內有美國駐軍,美國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但美中開啟新冷戰之際,日本首相安倍卻正是習近平座上客。台灣應可從美國盟友們的作為,找到外交方向的參考。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台商設廠用地 重時效綜效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尚未見到止戰跡象,加上受到近年大陸生產成本上揚等因素影響,企業出走大陸、重新調整生產基地的趨勢已定。全球各國都密切關注這股產業遷移潮,希望爭取對自身經濟發展有利的產業落地,我政府也嗅到了這股商機,召集跨部會舉行「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盤點土地、能源、人力與資金等面向,推動台商返台投資。

近年台灣經濟陷入民間投資不足與產業轉型不易的困境,政府把握這一波國際產業版圖重整,戰略方向正確,但從實施的戰術成效來看,卻有許多待改進之處,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解決產業的缺地問題。

依據行政院評估,到2022年時,我國新增的產業用地總量是1,266公頃,政府計劃從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輔導民間閒置土地和釋出公有土地三管齊下,提供1,470公頃的土地供產業使用。

從數字來看,政府提供的用地已超出產業所需,土地問題看似並非產業投資的關鍵障礙,但從各產業公會與企業團體近年來的反映來看,土地仍是產業投資的主要障礙。以股王大立光為例,即便已是全國的知名企業,從中央到地方都多次表態願意協助,其覓地擴廠的計畫仍有諸多不順,其他企業找尋土地建廠時面臨的困難更可想而知。

要解決產業的用地問題,政府必須把握「時效」與「綜效」兩目標。企業面對變化迅速的景氣與市場變化,無不希望壓縮建廠時間,以搶得先機。政府組跨部會會議協調解決是正確的第一步。產業用地問題不光只是經濟部單一部會權責,從中央的國發會、內政部、農委會、科技部與環保署等部會,到地方政府的相對應單位,均牽涉其中,政府必須加強橫向聯繫,才能為企業投資爭取到時效。

以鴻海決定在美國威斯康辛設廠為例,從去年市場傳出鴻海正在找地,到與威州簽約確定投資位置,不過才半年多光景,今年已正式動工興建。這項投資案並非一帆風順,期間也遇到諸多困難,像是當地環團反對、周遭交通的配套等,但威州都能與鴻海一一協調解決。如果企業在台找地動輒需要花費數年時間,在其他國家也紛紛向台商招手的情況下,缺乏效率的施政將難以吸引企業落腳。

在「綜效」上,政府應從產業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解決土地問題。企業選擇土地的主要考量是產業聚落現況,台商的強項是上下游整合能力強,產業鏈群聚強化了企業的競爭力。以大立光為例,其覓地擴廠不順,問題不在於沒有土地,而是沒有適合的土地。大立光希望在現有生產基地鄰近區域找尋合適土地,不單只是自身生產線考量,而是鄰近區域已是我國光學產業重鎮,在此區域擴廠,對大立光與當地現有產業聚落都可提升綜效。

日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談到解決企業缺地問題時說,政府絕對不會「大小眼」,但我們認為,若要讓台灣產業升級並增強台商競爭力,在爭取台商投資時,必須做好相應的評估,對不同產業的用地需求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對於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要在台投資,政府就應從嚴把關。另一方面,對高附加價值、能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國內就業的產業,政府就應拿出更好的配套,爭取這些企業落地生根。

我們建議政府,對於指標優秀企業的擴廠土地需求,在解決其土地問題時,應優先考量其產業聚落的區位條件,對於其他企業的新增投資案,則可從現有的工業區找尋合適的土地。對於部分企業長期占用工業區土地卻缺乏利用的情況,政府也應訂定更明確的退場解決機制,確保工業區的土地能有更高的使用效率。這波企業調整全球布局,對台灣來說是稍縱即逝的好機會,缺地是企業「五缺」之首,政府必須更積極應對。

   
民意論壇
普悠瑪翻覆/政院怎能違法公開司機員個資
廖緯民/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台鐵普悠瑪翻覆事故,尤姓司機員被媒體爆出去年十二月曾因吸毒,被台北地檢署以緩起訴二年處分。對此,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在十月廿五日調查進度說明記者會中表示,經與法務部查證了解後,確認此一報導。尤姓司機員獲緩起訴後,每月都會接受毛髮尿液檢驗,皆無驗出毒品反應。事故後再抽取樣本,檢驗結果尚未出爐。此一發言引起民團不滿,痛批行政院發言人不僅公開談論案情,更披露戒毒、驗毒的過程來誤導調查,恐有以「獵巫」帶風向,逃避問題之嫌疑。

從法制上而言,行政院發言人此一公開發言,涉及當事人的「資訊隱私權」與人民的「知的權利」;前者規定在個人資料保護法(簡稱個資法),後者規定在政府資訊公開法(簡稱政資法)。

戒毒與緩起訴紀錄分別為醫療個資與犯罪前科個資;二者皆屬於特種個資,受到高規格的保護(個資法第六條)。本案所涉個資之資料處理人應是法務部;其二度遭到對外傳輸應可查出。(施行細則第十二條第二項第十款,所謂之「使用紀錄、軌跡資料及證據保存」)

此二次對外傳輸之目的何在?是否合法?其第一次竟然是傳輸給單一媒體,且非經由職權人員。何以致此?法務部應該調查後公開說明。第二次傳輸給行政院發言人,是否得當?法務部管理特種個資的專責人員,其裁量許可的內容是什麼?特種個資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加以管控?其向新聞單位傳輸是否應經特別的風險評估?是否進行去識別化、編碼化或欄位審查?是否有加註使用之警語?

又,行政院發言人蒐集此一資料,其於記者會中進行再度傳輸之目的何在?是否合法?按,其應係依據政資法,為滿足公眾知的權利。但是政資法明白規定:「公開或提供有侵害個人隱私」者,限制公開。是以,行政院即失其法律依據。

上述法定程序還屬一般之資料保護範疇。本案資料已屬「偵查中案件」之特別領域。則全部資料應已進入公務機密的範圍。為何還是發生公開後引發社會嚴重爭議的後果?法務部是個資法與政資法的法制與推動機關,應公開其資訊行政的相關制度,及本案的作業過程。行政院發言人為何欠缺基本的法制認知與人文素養?難道未編制法制人員、並建置嚴格的管控機制?

由此可見,我國資訊行政尚處於極端落後、且不合法制的狀態;則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2017-2025年)」(簡稱DIGI+方案),顯然未上軌道。

國發會與法務部應積極介入,檢討本案所彰顯的缺失。至於尤姓司機員在本案中所遭受的巨大人格權傷害,呼籲人權團體與人權律師為其啟動救濟程序。

   
普悠瑪翻覆/擔起政治責任 有這麼難?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聯合報

勇於承擔政治責任,做個像樣的執政黨,有這麼難嗎?難道,執政黨真的是德不配位?民主政治的真諦,不就是有建樹、做得好,繼續執政;無建樹、做不好,就下台。這是民主社會人盡皆知的民主價值,也就是所謂的責任政治;當政府不依法律、民意執政或政策失敗時,必需負擔政治責任。然而,在時下政客的操弄與算計下,早已使得「我負責」等於「沒有人負責」。

可悲的是,民進黨高官,甚至連「我願意負責」都說不出口,只會說「去留由長官決定」。從日本風災關西機場的撤僑不力事件、深澳電廠的政策反覆、「鼻孔插電」,到普悠瑪翻車的嚴重死傷事件,不勝枚舉。檢視執政黨的處理態度,只會一再哄騙,推諉塞責。

更厲害的是用人唯顏色,內舉不避親,因為任用非我色系者,其心必異,正如請鬼拿藥單。只要政治正確,無視於用人法規,更無視於政府採購規範。民進黨執政高層一路走來,齊心掠奪政治資源,責任推給基層,怪罪假新聞,尤其是將空汙問題直接轉嫁中國大陸之轉接能力,亦是令人刮目相看。

不知是否因為用慣了抹紅算計,一個地方選舉,執政黨又在操弄反併吞大遊行。為了選舉的政治算計,操弄統獨議題,挑釁對岸,恫嚇民眾,刻意挑起民眾仇中與反中的情緒,還編排「反併吞」的老調。

不顧台灣安危,只為一己之私的可惡政客,不斷向民眾灌輸分離意識,操弄對立情緒,完全喪失「民胞物與」之胸懷,導致社會撕裂,讓台灣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迷失方向。更令人痛心者,莫過於操弄台灣安全,刺激中國大陸,換選票。

尤其一個負責台灣社會安全的首長,可以刻意影射大陸介入台灣選舉,其抹紅能力,早已功力大增,日益精進。其牽拖能力,早已創下台灣民主化的紀錄。

更令人稱奇者,是打著「轉型正義」名義,修理異己,還能以扮演「東廠」而自得意滿。

至於選舉則是機關算盡,抹黃不成就抹黑,抹黑不成就抹紅,選舉奧步可出「奧步攻略集」。

為了選票極大化,可以漠視全民福祉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髮夾彎到底都無所謂,環評制度可以任意賤踏,深澳電廠可以說變就變,觀塘接收站可以要換就換,政策急轉彎的效率,亦是無人能出其右者。

傲慢的民進黨高層,何來勇於負起政治責任的典範可言?開得愈多政策支票,更顯示執政無能、毫無承擔政治責任的事實。

空汙、低薪與安全,是民眾當下最有感的困境。民眾要的很簡單,就是要工作、要幸福、要安全、要發展,更需要能解決問題、承擔經濟發展的政府。最重要者,莫過於發現決策錯誤時,能勇於承擔,負起政治責任。

   
普悠瑪翻覆/用公投推動台鐵民營化改革
王釗洪/大學兼任教授(嘉縣民雄)/聯合報

普悠瑪出軌意外,台鐵似乎直接歸咎於司機員關閉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同時車速過快。然而事件背後,許多看來不可思議的現象,反映的卻是體制、組織、管理及機構文化的問題。

諸如,司機員在事發四十三分鐘前,即持續通報車輛失去動力並且緊急求援,而據報導台鐵當時有數十名中高級主管都知道此事,竟然沒有一個人出面承擔責任,即刻停駛或更換列車,而讓司機員獨擔邊開邊修邊趕點的責任。

又如,東部鐵路是全國最彎曲的路段,為求行車平順舒適,才引進普悠瑪,也裝了ATP,怪的是竟沒接線到可由行控中心掌握的遠端遙控系統,管理階層似難辭其咎。更怪的是,怎會全程只有一位司機員,讓一人獨扛三百多人的性命?人員配置、運用也大有問題。

再者,事發之初台鐵高層都宣稱司機關閉ATP未報備,意圖將肇事責任推給在孤獨駕駛室的司機,待通聯紀錄公布後,即刻被打臉。一個習於推卸、說謊的管理團隊如何會認真負責?

如今官方還在調查肇事原因,雖然全民都希望政府能痛定思痛,深切檢討,痛改弊端。然而,綜觀過往多次陸、空重大交通事故之後,老百姓都臆測到所謂的調查報告,總是先找基層扛責,再找些機械故障、天候不佳等定型化的說辭,加上一句「一切正常」,在立法院報告一遍,等百姓健忘之後,就束之高閣。否則何以在本世紀十餘年間,光是台鐵就發生了多起重大事故?

百年台鐵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然而現在既老又窮,近乎病入膏肓,非得進行體制外的改造不可。交通運輸事業不像國防、外交、司法等,並非私部門無法取代的公共財。台鐵為何還非得由既不專業、又不負責的交通部、台鐵局來經營管理?尤其在台灣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政治氛圍裡,只要公職在身,哪個不是拿八成心思去「察顏觀色」?慶幸當初高鐵沒有貿然由交通部來營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台鐵要能起死回生,把行車安全及營運成效放在第一位,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仿效中華航空及國光客運,進行體制變革,脫離官僚體系操控,遠離立委私心壓力,讓票價能彈性調整、人力能視需要補足。我們不希望換個局長、部長,甚至院長,添購些車輛,就是蔡總統所說的「台鐵改革無上限」。

過往歷任政府,也有人曾試圖做體制改造,可惜遇到利益糾葛、退撫、財物移轉等重重障礙,就知難而退,功敗垂成。於今人命關天,不宜再拖,人民應該及時推動「公投」,督促中央大刀闊斧進行台鐵民營化改革。蔡總統曾經夸言,「只要年改成功,以後沒有不能成功的改革。」言猶在耳,就請民進黨政府「做些功德」吧!

   
聯合筆記/台鐵改革的這一步 走不走?
許俊偉/聯合報

蔡總統說:「台鐵的改革沒有上限,改到好為止」。請問交通部長吳宏謀,台鐵公司化該不該也在改革選項?

吳宏謀七月上任後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台鐵要永續經營,員工權益才有保障,公司化比起行政體系有彈性,企業經營較自由,實踐創意較容易,還舉港務公司為例,公司化後被認為是幸福企業。但十月三日受訪改稱,「公司化不是萬靈丹」,需要很多條件與配套,現在不是適當時機,「至少未來一、兩年內不是優先項目」。

四十三分鐘無效求救,賠上十八條人命,台鐵百年沉痾一夕之間全被翻出來放大檢視,「留校察看」的吳宏謀,在台鐵普悠瑪列車翻覆事故後,還覺得台鐵公司化不是時機嗎?

回顧這起事故,事發後隔天,看過通聯紀錄的宜蘭地檢署和行政院調查小組,很有默契的先後對外表示,肇因是超速過彎、司機關掉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沒人提及事故前列車早已動力異常;台鐵則忙著說謊,撇責追究司機關掉ATP沒回報。

司機長達四十三分鐘的關鍵求援,全被相關單位忽略。直到本報獨家取得通聯紀錄,除了證實行控中心其實知道ATP被關閉,更重要的是讓外界得以了解,原來列車事故前已問題不斷,從福隆站開始,司機幾乎一路在調度員或檢查員的指示下,邊修邊開車。

台鐵陳年積弊因此全被攤在陽光下,連普悠瑪列車究竟有無裝遠端監視系統,台鐵都能連日說不清,說法數變;事故後,各車種ATP也照樣頻傳出包。

這就是台鐵日常。四大部門「運工機電」幾乎原本每天就都有狀況,只是除非出大問題,過去不會被特別拿出來檢視,台鐵上下也早已見怪不怪:舉凡列車跑不動、電車線掉落、路線出槌,如同家常便飯。

台鐵陋習環環相扣,甚至已跟組織文化糾結一起,官僚、不知變通的體制,以往甚至被鐵道迷戲稱是「呆鐵」。一萬多人的龐大老店,恐怕不是補了人、給了錢,或是找來政次降級接手,就能保證病灶可以徹底根除。

吳宏謀沒說錯,公司化確實不是萬靈丹,但公司化確實也是台鐵改革可走的選項之一。公司化絕非一蹴可幾,有段漫漫長路要走,也正因這條路艱辛崎嶇,更應盡速踏出關鍵第一步,而十八條人命的代價,正是踏出這一步的契機。

   
綠選情告急 不全是候選人責任
鍾兆寅/退休教師(屏東市)/聯合報

普悠瑪翻覆意外造成嚴重傷亡。起先,政府和台鐵高層急欲歸咎司機,不成後,蔡總統終於說:「事故的發生不是某個基層人員的責任,務必全面找出台鐵系統性缺失。」

民進黨好幾個縣市選情告急,這其實也可以套用蔡總統的話:不完全是某些縣市長候選人的責任,務必全面找出民進黨系統性缺失,台灣才不會沉淪。

我的小姨子和連襟遠離家鄉屏東內埔,到台東鹿野經營一家客家粄條。廿幾年了,他們夫妻兢兢業業,憑著「酒香不怕巷子深,麵好不怕路遙遠」的信念,撐起了一片天。他們說,端給客人的每一碗粄條,每一碟小菜,就是他們最好的廣告。連客人用餐的湯匙,他們都要在滾水裡燙過才放進麵碗□。他們的用心很令人感動的!

兩年半了,蔡政府的煮麵師傅就遠不如他們了。一例一休、年金改革、能源政策,促轉會、黨產會,蔡政府端出來一碗一碗的麵,不是沒煮熟就是不合顧客胃口,甚至還有餿掉了的。再看看,台大校長這碗麵,蔡政府換了好幾個煮麵師傅,快一年了,還端不上桌。這樣的麵店是不是該打烊收攤了?

選舉到了,蔡總統、賴院長四處奔波造勢輔選,十分辛苦也耗費可觀的社會資源。光是總統維安就要投入多少的警力呀!其實,說穿了,如果執政有品質,何需上街頭!

   
陪睡風波/一萬就業機會才是重點
蔣敏全/文史工作者(彰縣花壇)/聯合報

誰能給高雄一萬個就業機會?這才是重點,而不是陪睡。

陪睡風波,鬧得轟轟烈烈,網路論戰很精彩。候選人是否失言?值得推敲。現階段,有那一個投資能有一萬個工作機會給高雄?才是此風波的重點。

俗語說:「看戲要知戲文內意,做人要識人情義理。」衡諸台灣現在投資的狀況,可說是每況愈下,投資有一千人就業機會,就偷笑了,有一萬人就業機會的投資,政府窮盡洪荒之力,都不可能達到,以現階段高雄市的經濟蕭條可能嗎?既然沒有一萬個就業機會,候選人的競選語言,就無侮辱之說,何況這是造勢場合的幽默話語,也像說相聲手法一樣,抖出另一個包袱,「不要誤會,只是陪你泡茶聊天」的解答。

台灣選舉誇大其詞,屢見不鮮。只是競選噱頭,就以當時演說時空視之,一笑置之即可。不意變成網路論戰,各路人馬相繼參戰,為何呢?大家在陪睡上繞圈圈,有點唐突,肉麻當有趣,實在可笑!

   
陳立恆/只有同溫層民主,怎麼能叫民主?
陳立恆/聯合報

在我成長的時代背景裡,對於政治是嗤之以鼻的,總覺得那就是一座權力與文字的鬥獸場,於是從大學開始,一路玩音樂、做生意,年輕氣盛的我自詡可以過著歲月不驚、天地不怕、「帝力於我何有哉」的逍遙人生。孰不知隨著閱歷增長,漸漸領悟到政治固然麻煩,卻是一個無所不在的存在,因為政治影響經濟、經濟影響生活、生活就是你我,放眼天下的各個角落,有幾個角落的生活能夠自外於政治與經濟,能夠真的做到「帝力於我何有哉」?

所以日前拜讀到陳長文先生《談或不談「政治」?》一文時,頓時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遇到過相同的情景,正值當前九合一選情日益緊繃,在我某個校友會LINE群組裡,某位校友分享了一則時事評論,而另一個意見不同的校友立刻請他不要公開分享政治議題,後者的理由居然是因為民主社會裡大家各有所好,既然政治觀點不同,應該私下交流,不應該互相影響;前者並未多加辯解,迅速撤下相關文章,於是我們的群組又重新回到原本旅遊、美食、養生、投資等等看似船過無痕的昇平景象。然而,我們彼此心知肚明,現在每一位身在台灣的人民無論政治觀點如何,或多或少都有著對於現狀的不滿以及對於未來的惶恐,卻因為不能任意分享,只能在這片昇平景象下波濤洶湧。

這不就是台灣社會的縮影?基於某種粉飾太平的以和為貴,大多數人在公共場合上對自己的政治傾向惜字如金,甚至有些人表示自己不關心政治,可是私下卻在各自政治同溫層的媒體、社團與群組裡同氣連聲。長此以往,造成某些陣營的政治觀點只會在固定領域內近親繁殖,於是所有貪汙腐敗、背信忘義、抹黑鬥爭與無能失德都可以在意識形態的基因複製下野蠻生長,最終演化成現在這樣畸形殘缺、面目猙獰的分裂與對立。

誠然,分裂與對立絕對是民主社會的副產品,而另一方面,思辨與論證也應該是民主社會的必需品。既然我們身在民主社會,享受著民主的光環與權益,同樣也承擔著民主的責任與義務,吾人以為,思辨與論證就是民主社會裡公民的責任與義務之一;是而我無法理解如果遇到不盡相同的政治觀點,為什麼不願意彼此深入了解、對比推敲、歸納總結之後再提出看法論述?千萬不要說這屬於知識分子的工作,面對政府績效與政策制定做出跳出同溫層的探討與辯論,這其實也是普通公民的工作,因為如果連最基本的好奇心、思辨力與論證力都付之闕如,那麼活在威權時代與民主社會又何來區別之有?

二○一八年的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卻不是一個民主典範,並不是因為真的藍綠政客一樣爛,而是躲在同溫層裡選出這些政客或乾脆放棄投票的公民們,沒有善盡我們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如果我們可以在公開平台或各類群組裡一起打破養生迷思或是分析產業方向,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上面一起打破政黨迷思或是分析政策方向?經歷幾十年「對立式」假民主的你我,必須開始學習欣然面對所有政治同溫層外的思辨與論證,畢竟我們的柴米油鹽與風花雪月並不存在於我們彼此的同溫層,而是存在於這個我們所選出的政府治理下的真實世界。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少不入高,老不離高
岑令文/成都台協副會長(高雄市)/聯合報

韓國瑜說高雄又老又窮,但我認為,這並不代表高雄目前不是個宜居城市!對於生於高雄長於高雄的我而言,想用八個字給高雄下個註解,那就是「少不入高,老不離高」。

這句話來自於四川諺語,四川有句話說「少不入川,老不離蜀」,因為四川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美女如雲,大街小巷都是麻將桌,少年人在這種環境,容易迷失自我而不知長進。但老年人就不同了,因為生活安逸,氣候溫和,適合慢活的老人居住。

高雄過去是個充滿活力的海港城市,曾是世界第三大港,外縣市人口源源不絕的移入,但隨著大陸崛起,產業外移,高雄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就業機會大減,薪資停滯不前,年輕人留在高雄看不見未來,是死路一條,因此到外地求生存,是必然的結果。

雖然這十幾年的建設,的確讓高雄變得漂亮多了,適合闔家觀光的地方越來越多,交通也越來越便利,物價和房價相對親民,醫療頗具水準,生活步調也相對緩慢,高雄人善良且充滿熱情,因此適合老年人居住,毋庸置疑!

但是拉長時間來看,一個大都會,必須一代接一代,才能夠永久的繁榮昌盛,年輕人越來越少,滿城盡是白髮老人,城市死氣沉沉,再漂亮的建設也不足以填補年輕人流失的惡果!

二三十年前,四川應是年輕人流失最多的省份,沿海城市的工廠以四川人為大宗,但經過政府大力招商,並推動文明社會,世界五百強已有二百卅五強落戶四川,年輕人不再流離失所,街頭也不見麻將桌,全四川人一起拚經濟,「少不入川,老不離蜀」已成歷史名詞。

高雄的東西是否能賣出去,人是否能進來,有沒發大財的機會,一大部分取決於中央政府創造的大環境,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有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論誰當選高雄市長,希望以創意激發更多創意,大力招商,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只有年輕人留下來,才能讓高雄成為真正適合全年齡層的宜居城市!

   
校園安全 應有權詢問犯罪紀錄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日前成功大學發生命案,據檢方資料稱是區區二千元債務糾紛。然該清潔工被起底有「妨害性自主」前科,或問:校園安全不堪一擊?有其緣由,筆者試以法律論之。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二條,業將「犯罪紀錄」,認定應屬「個人資料」,受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保護;依同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五款與第六款規定,若經當事人同意,或增進公共利益需要,非公務機關依法可蒐集犯罪紀錄進行。若單以個資法規定,若成大校方或承包其清潔公司,於求職之際,應有權限詢問求職者有無「犯罪紀錄」,或可免此憾事。

依法務部法律決字第10200683900函釋,認為依照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六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規定,就業服務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二款為前開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十九條的特別規定。申言之,即便有當事人同意,還要看看提供個人資料,若涉及隱私資訊,諸如犯罪前科,為避免就業歧視,不能違反前開就業服務法規定,違反求職者意思而提供,除有例外,諸如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第一之一條,涉及「經濟利益」與「公益」等特定目的範圍,不能強要求職者提供隱私資訊。然而,若求職者有義務提供,卻隱匿前開資訊,依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一○四年度重勞訴字第二二號意旨,尚可終止契約。

今日成大命案嫌疑人當時於求職時,應究明者:於求職時是否須特重校園安全,瞭解其品行?此其一。若有前開需要,是否有詢問或要求其提出良民證明?此其二。若有此安全需要,卻未為考核與詢問,是法律爭議?還疏忽未為?此其三。若有此犯罪行為,按「媽媽嘴基準」,雇用人是否與該嫌疑人同負民法第一八八條之連帶責任?此其四。凡此四者,皆須有關單位追查責任,亡羊補牢,方能告慰被害人在天之靈。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橋段:唐伯虎,求職信中有「藏頭詩」四個大字「我為秋香」,雖僅為民間傳說,然隱匿才子身分甘為奴僕,而抱得美人歸,乃千古佳話。然若假設向為南台一流學府的成功大學,任憑「我為罪犯」的人員,潛伏校內,校方若推脫法律限制,避免就業歧視云云,何能自圓其說,杜悠悠之口?

   
全台重劃熱區總盤點 「低單低總」最搶手
928檔期全台破3000億元案量,新北市更是翻倍成長,除了有新興重劃區加持,多頭時期的熱門推案區也參一腳,熱度能否維持,價格平實才是關鍵。

失敗無畏 搞砸萬歲!
全世界第一個Impact Hub(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在2005年於英國倫敦成立,台北的Impact Hub在2015年成立,創辦人陳昱築和共同創辦人張士庭認為「成功的定義可以不一樣」。本次邀請他們擔任客座總編輯,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搞砸理念。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